黑白键上,热情与爱在起舞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6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2012年农历新年后的第一次星期广播音乐会。演出开始,一男一女、一左一右,这对双钢琴演奏组合瞬间用极富戏剧张力的《大探戈》抓住了观众的眼睛和耳朵。九十分钟的音乐会中,台下观众无论老少都几乎没人分过神,独奏曲目《格拉纳达之夜》《小丑的晨歌》《塞维尔圣礼》《内心印象》等曲目对于普通观众而言虽都不是非常耳熟能详的作品,但两位演奏家精致而细腻的演释却似乎牢牢掌控着整个上海音乐厅的气场;整场音乐会以双钢琴作品《三首安达卢西亚舞曲》收尾,热情四溢得几乎要将全场覆盖。男女演奏家配合之默契自不用说,眼角余光稍一掠过便知对方何时起手何时收音——琴瑟合奏,凭借的是爱情的力量。没错,台上这对璧人不仅是演奏中的好拍档,还是生活中已定终身的眷侣!但如果只有这些惊喜,恐怕还称不上是一场令人难忘的演出——两位小小翻谱琴童的客串演奏着实让观众们眼前一亮,仪态腔调、轻重缓急,一五一十全都拿捏妥帖,引得台下琴童艳羡、父母称奇。两位演奏家带着自己一手栽培的学生一起上演奏会,这一幕不仅温馨感人,也更为惯常严肃刻板的古典音乐会平添了一份谐趣与俏皮,难怪观众们走出演奏厅时纷纷露出会心一笑。这,就是“上海小囡”柴琼妍与未婚夫彼得·托马斯共同带来的《黑白键上的拉丁舞》双钢琴演奏会的魅力。
  在柴琼妍的人生履历中,几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不得不提。十三岁时,这位上海小姑娘就只身前往美国,赴柯蒂斯音乐学院习琴,师从古典钢琴家兼指挥家利普金(Seymour Lipkin),六年后顺利毕业;二十岁,她又来到了纽约曼哈顿音乐学院,在米考夫斯基(Solomon Mikowsky)、维吉兰(Nils Vigeland)和玛拉(Anthony de Mare)的共同指导下,取得硕士演奏学位;或许是性格中那种被称为“不安分”的基因在起作用,已经获得足以让常人敬佩成就的她又在自己二十七岁时去到德国科隆拜师艾玛尔(Pierre-Laurent Aimard)学习新音乐,并获得了博士学位。也正是在那一年,柴琼妍在洛杉矶出版了自己个人的首张全钢琴新音乐专辑。二十八岁这一年对她来说,更是意义非凡——这位看上去尚稚气未脱的姑娘成为了美国纽约Ear to Mind新音乐组织艺术总监,此外,她还毅然带着自己的未婚夫回到了故乡上海,创办了一所名为“飞思乐”的艺术教育机构,圆了自己在2006年时就有的梦想:有朝一日要从单纯的演奏家进化为音乐教育家。
  这些年柴琼妍的名字频频见诸美国、欧洲等各大媒体、杂志,从《纽约时报》《缅甸时报》、德国的《科隆时报》《巴利亚多利德日报》和美国的《萌芽艺术杂志》《号角杂志》等等。她被乐评家大卫杜宝誉为“才华洋溢,充满活力”的年轻钢琴家,安东尼·德·麦尔称“她的音乐丰富多彩,就像无数个小精灵蕴藏其中,时不时会自己跳出来”,而美国《萌芽艺术杂志》则评价“她的钢琴演释神秘别致,散发着《菲利普美术馆》里那些当代艺术藏品般特有的魅力,听她的音乐甚至有助于提升对馆藏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所有的评价都及不上你亲身感受她现场诠释的音乐,饱满而不乏精巧,你能感受到她灵动跳跃的强烈艺术家气息。
  在柴琼妍心中,这些年最弥足珍贵的经历不是取得了多少荣誉、演过多少场音乐会,而是自己二十一岁时在巴塞罗那邂逅了自己的钢琴王子彼得·托马斯。彼得是波兰籍的青年钢琴演奏家,毕业于美国朱利亚音乐学校,对音乐的共同追寻是牵起两人的红线。“我们认识的几天后,便已确定对方就是自己一直在等的那个人。”七年后的今天,柴琼妍聊起当初在音乐节上认识彼得的经历,仍难掩少女初恋般的甜蜜,“我们都觉得对方是世界上另一个自己,如同双胞胎一样,这种感觉非常奇妙。”可事实上,只要看过他俩现场演奏的人几乎都不难发现他们演奏风格的南辕北辙——柴琼妍的琴声热情奔放,像一匹时而肆无忌惮奔驰、时而又温柔栖息的马驹,她演奏现代作品真的再适合不过,这或许就是美国最重量级的现代作曲家维吉兰专为柴琼妍创作《献给柴琼妍五首钢琴曲》的原因。与此同时,未婚夫彼得却无比内敛含蓄,他总能不动声色为你描绘出一番控制得极好的情感宣泄,紧张而有持续性,低调却有爆发力,就像巴赫般耐人寻味。“双胞胎并非要一模一样,而是有强烈的心灵感应、最能懂得对方的那个人。”于是,彼得酷爱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而柴琼妍却对现代派情有独钟,他们就好像地球的南极与北极,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彼此深深吸引。就在去年,他们在上海订婚了。其实早在2006年时,柴琼妍和彼得就把“Prepared Piano”(加料钢琴)引入中国,在上海音乐厅演奏了约翰·斯洛弗的作品《木槌舞》,不仅为这座城市带来了一股国际当代音乐前卫新风,珠联璧合的配合也让大家大开眼界。时隔几年,他们本次的双钢琴演奏会不仅是艺术上更纯熟的合作,更是情感上的无价升华。
  如今,柴琼妍的另一重身份不可不说,飞思乐国际音乐中心创始人的角色来得突然。2011年,柴琼妍与彼得亲力亲为办起了学校。“我是想创办一家新兴的独特音乐中心,融合现场音乐表演,用美国音乐名校朱利亚和曼哈顿音乐学院的教育方式教授学生,目的在于让中国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得到世界顶级音乐大师的指点和熏陶,交流和碰撞最新的艺术思想,到国际的音乐舞台去展示自己。”柴老师自有一套自己的教学理念,“如果能用音乐去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为什么不呢?!音乐不是附加的压力,而是无穷尽的想象力和艺术的魅力。”在柴琼妍的音乐中心,除了乐器演奏类的课程,还有乐理、作曲理论,甚至雕塑、绘画等外延课程,在她的观念中,艺术的通感是帮助学生到达彼岸的最佳桥梁。
  如果你最近有机会经过美国最高音乐殿堂的卡内基音乐厅,一定会看到门口高挂的一幅四米高的音乐会海报,上面有一位达芬奇名画《抱银鼠的女子》风格的中国姑娘,四根似彩虹般美丽的琴弦从钢琴中缓缓流入她的手中——这正是柴琼妍今年4月在卡内基音乐厅举行的演奏会海报。而今年6月,她还将在中国国家大剧院和上海音乐厅等分别举行几场独奏音乐会。柴琼妍从未停止过马不停蹄的职业演奏家道路,她总说自己很幸运,因为这一路都有一位懂她、帮助她、爱她的王子陪伴在左右。
其他文献
路易吉·凯鲁比尼(Luigi Cherubini)到底算不算一位“冷门”音乐家?老实说,我也不太清楚。  查一下Amazon网页,他们网上卖的凯鲁比尼作品的CD和DVD,至少有三百七十三张(套),包括一套七张、由EMI公司出版的《凯鲁比尼诞辰二百五十周年纪念版》。凯鲁比尼的主要作品都是歌剧和宗教音乐,他的歌剧作品,包括十一部歌剧、十部喜歌剧和其他各种形式的音乐剧、独幕剧等等,总数可达三十五部以上。
期刊
第一届李德伦全国指挥比赛于2012年6月18日至6月23日在美丽的青岛举行。这次比赛是对我国年轻一代指挥人才的一次检阅,来自国内各音乐院校以及在国外音乐院校中留学深造的十二名选手参加了比赛。  比赛的结果是第一名空缺,来自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的焦阳获得第二名,来自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景焕获得第三名,来自德国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的李昊冉进入决赛。  本届李德伦全国指挥比赛由文化部主办,文化部艺术司、山
期刊
埃莱娜·格里莫,法国女钢琴家——仅仅如此简单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格里莫是一位全方位的艺人,充满个人魅力和艺术激情,极具灵气和悟性,更拥有一颗高尚的心灵。作为一名古典音乐演奏家,她用自己的纯粹和精致诠释音乐,被法国《费加罗报》称为“当代最迷人的艺术家之一”。而作为一名生态保护者和人权活动家,她的天赋与口才又让她在文学界占有一席之地——她是畅销书《野变奏》和自传体小说《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的作者。 
期刊
近日,我慕名观看了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此片获得柏林金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亚洲最佳电影等诸多大奖。观此片须有耐心。情节和故事说不上好看,从头至尾没有配乐相伴(直至片尾字幕出现才有音乐切入!),完全写实,但镜头语言非常奇特,绝对不动声色地客观记录,体现了编、导、演的特殊趣味和追求。  影片从头至尾是令人苦恼的争吵和纠葛。夫妻反目,令女儿不知所措。丈夫的父亲罹患老年痴呆,带来无穷无尽的
期刊
《世界名曲在线听系列》丛书由《世界著名组曲欣赏》《世界著名序曲欣赏》《世界著名交响曲欣赏》《世界著名交响诗欣赏》《世界著协奏曲欣赏》《世界著名圆舞曲欣赏》《世界著名通俗钢琴曲欣赏》《世界著名进行曲欣赏》八本组成,每册书在原作基础上增加了近二十幅精美图片,并配一张CD-ROM光盘,读者既可在CD机上聆赏一小时与书配套之曲目,亦可在电脑上免费在线聆听近三十小时的音响资源。  此套音乐爱好者丛书力求向普
期刊
间奏曲(1976年—1978年)  中国进入了新的时代。绝大多数“右派分子”得到平反,恢复原来的工作,朱建的“右派”帽子也被摘除了。高校恢复高考,贺绿汀院长出面,把朱建调回上海音乐学院。  第三乐章(1979年—2004年)  发奋工作—出书—现代音乐研究—各方面的工作  1979年3月,朱建回到了位于汾阳路的上海音乐学院。  朱建的行李存放在学校仓库中,不想突遭大火,令他十分惋惜的是,那部一直珍
期刊
我第一次听见古斯达夫·杰纳(Gustav Jenner,1865-1920)这位音乐家的名字,是在ABC FM古典音乐电台,那次播放的是他的《F大调钢琴四重奏》。我很喜欢,于是买来了CPO公司出的两张一套杰纳的室内乐作品。然后,就想进一步了解一下杰纳的生平和他的其他作品。  古斯达夫·杰纳是德国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学者,1865年12月3日出生在德国北部一个叫思尔特(Sylt)的岛上。他的祖先是苏
期刊
最近,得到了一张唱片,内容是关于一对父子的,这不由得使本人联想起其他文学艺术创作领域里一系列“父与子”题材的作品:有屠格涅夫创作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著名长篇小说,有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布劳恩风行于二十世纪、充满着人性睿智的漫画全集,有当代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完成于二十一世纪的那部极具诗意且唯美的同名电影,当然还有我国著名的电影演员陈强、陈佩斯父子亲任主演的北影厂中国影片。这些作品无论其以何种艺术形
期刊
● -周士红, ○ -谢迪  ● 按年龄层次来划分,你应该属于相对年轻的乐迷,请你首先来聊一聊作为年轻人,你是如何喜欢上古典音乐的?  ○ 我的年龄属于八O后,四到七岁时曾在父母的安排下短暂学习过钢琴,但我想要特别澄清的是,仅就个人而言,我学习钢琴的痛苦经历和我日后喜欢古典音乐基本无关。我真正痴迷古典音乐是从十六岁开始,至今大概十六年左右,主观上属于一不留神,客观上算是顺理成章,因为我从十岁起就有
期刊
十九世纪中叶,在音乐艺术的园地里绽开了一朵奇葩,这就是被称为“诗的管弦乐”的交响诗。  “交响诗”的名称为李斯特所创用,1854年他的《塔索》在魏玛演出时,第一次使用了这个名称。这是指一种单乐章的标题音乐,李斯特认为作曲家通过这种体裁,可以“在其中重现他心灵的印象和经历,以便和它们发生交往”。  李斯特以后,理查·施特劳斯和西贝柳斯等人称他们的交响诗为“音诗”;有时因创作题材的不同又有“交响音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