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课改教学法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iujyhbh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课程改革最为核心和关键的环节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法。因为这种方式能唤醒、挖掘和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此,教师需要巧妙地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让每一个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从而得到全面发展。参与式教学活动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良好平台,因为它凸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主动参与,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参与式教学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个有力措施。
  一、课堂有效性和参与式教学法的含义
  有效性是指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佳效果,课堂有效性就是指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的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课堂有效性在本质上取决于教师建立能够实现预期教育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而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参与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和学生都置于主体地位,让师生双主体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参与式教学法的参与包含以下3个层次:行为参与(动口、动手等)、认知参与(自主思考知识形成过程)和情感参与(兴趣、体验等)。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能够有机会成為课堂的主角,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需求,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参与式教学法提高生物课堂有效性的几种方法
  1.实物激趣法。实物激趣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物作为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生物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我们教师要留心生活,让生活成为教育的鲜活资源。利用实物使抽象知识形象化,让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趣味盎然。其程序是:实物激趣——提出问题——相互讨论——练习巩固。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节时,教师首先拿出1包加酶洗衣粉,把问题呈现给学生:加了酶的洗衣粉为何洗涤效果好?学生看到平时经常使用的洗衣粉居然与上课内容有关,顿时兴趣大增,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相互讨论得出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洗衣粉的使用说明,提出新的问题: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温度为何不能超过60℃?学生在讨论中明白酶需要适宜的温度。最后要求学生用该节课学习的知识解释加酶洗衣粉如何保存,达到前后呼应的效果,同时检测和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实物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离生活实际并不遥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成就感,渗透快乐教学的理念。
  2.图片法。图片法是指通过动手制作图片,把抽象的知识以图形的形式表达出来。只有把课本中的理性知识形象化,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抽象词语。因为抽象的知识是从具体的感性材料来的,只有正确地返还到生动可视的材料中才能准确地掌握。学生通过自己亲手制作图片,能够更好地掌握图片所传递的信息、知识。其程序是:确标——作图——交流——练习。例如,区别减数第1次、减数第2次及有丝分裂的中期和后期图形往往是学生难以掌握的,我们可以通过制作图片法来突破这一难点。首先教师出示教学目标,接着让学生观察“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图解”,注意各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征,然后以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自己动手绘制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图形。同样以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绘制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形。通过绘制图形,学生能准确地理解减数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的数量变化特点,掌握各时期的特征。再让学生把有丝分裂、减数第1次分裂和减数第2次分裂中期和后期的图形加以比较,相互讨论找到它们之间的区别,最后以练习的形式巩固知识。
  3.导生实验法。导生实验法是指在实验课前选出几名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导生,教师先教这几名学生,在实验课中,再由这些学生指导小组其他学生进行实验的方法。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获得大量的直接经验,从而理解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但由于目前中国绝大部分中学都是大班教学,实验课上教师往往不能亲自指导每一位学生观察、操作等,致使学习效率降低。针对这一情况,参与式教学法强调导生实验法。其程序是:示标——演示——引导——评价。
  4.情境讨论法。情境讨论法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具体场景,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提出问题,围绕中心问题各抒己见,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创设与现实相类似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相互争论,相互启发,讨论结束时,教师应作总结,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从表层走向深层。其程序是:目标定向——创设情境——师生研讨—巩固练习。例如,在讲授“传染病及其预防”时,先由教师出示教学目标,为教与学进行定向,接着创设一个小情境: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阑尾炎患者和“非典”患者,两人准备走进教室,问其余学生,是否欢迎他们进来。学生思考后不让“非典”患者进来,教师接着提问:为什么?请学生思考。接着,播放“非典”的视频资料,包括“非典”时期的新闻报道、人们新的卫生习惯、政府及医院采取的措施以及控制SARS病毒的研究成果等。这段视频资料创设的情境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不断提出问题:为什么发现有疑似病人要隔离?人们出门为什么都戴上口罩?等等。每个小组把自己的问题记录下来,阅读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后,相互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再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成果,最后师生由“非典”这一传染病的例子,共同归纳出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内容。
  5.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中学生普遍存在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一旦有了机会,他们就会想方设法赢得别人的称赞,在称赞中他们能够获得一种自豪感和满足感。角色扮演主要是抓住中学生的心理,给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生物教学中反复尝试这种方法,发现学生特别乐意参与这种教学活动。其程序是:选择主题——准备活动——实施活动——评估总结。并不是所有的生物课都能使用角色扮演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已有经验来进行选择。例如,在讲授各种细胞器时,可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堂上把全班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组学生扮演1种细胞器,先小组内部讨论自己扮演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然后每组推选1名代表模仿马季相声中的“五官争功”来夸夸自己,这样易混淆的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就能清晰地被学生记住了,接着让7名学生以小品的形式演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使学生体会各种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和合作。
  三、使用参与式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机会能参与进来。设计原则是以大部分学生为主,兼顾少数理解能力强、基础好的学生,这样就能让所有学生有兴趣参与,并逐渐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2.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并能求同存异。当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时,教师能面露微笑,尽管他说的不对,教师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寻找其“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指出期待。
  3.避免生搬硬套分组讨论。参与式教学不能简单理解为分组,而是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来。分组与否,要看该班学生是否容易掌控,所设问题有无小组讨论之必要。如果分组的话,小组人数一般不要超过4人。还应该注意,不是每节课都分组教学,中学生天性贪玩好动,分组便给他们集体说话、不思考问题提供了机会,这样,课堂效率就势必低下,所以在分组讨论时还应充分考虑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参与式教学法是新课程教学改革倡导的一种先进教学模式,但参与式的运用不能程式化,应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变化参与方法,使每一位学生都从中受益,真正实现课堂有效性。
其他文献
英语写作能力是写作者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体,不仅需要写作所需的知识,还需要一定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等。高考书面表达题有相当多的图示、图表题,其中提供的信息是含蓄的、多方面的,有时是无序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能从那么多的提示或图示中,抓住与文章主题有关的主要信息,排除无关信息或次要信息,按照英语文章的组文规律,写成合乎要求的短文。那么高中生如何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在高考中如何能得心应手地
期刊
目前,不少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很先进,但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还是靠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来工作,每天都要从事大量极其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不能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作为常规性的教学手段,教学设备基本上属于装饰品,仅在公开课中亮一下相,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远远不能转化为教育质量。这样,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无异于一堆“高级垃圾”,造成了人、财、物的浪费。英格尔斯曾说过“再完善的现代化制度和管理方法,再先进的技术工艺
期刊
【摘要】小学生语文学习是掌握语言、提高交往能力和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而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又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新课改的实施,对语文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转变观念,因势利导,采用多样化式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培养;提高  1.教师应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1.1转变传统观念,形成全新思维  传统观念认为,小学生阅读水平只要达到识字词、流畅读完全
期刊
新课程改革首先要改的是教学思想,我们只有创新教学理念,用新的理念去指导我们的教学,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我们要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从人文的方向,从学生发展的层面去理解学生,适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的探究者。  一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从小学到高中都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不同阶段教学的
期刊
如何培养中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是当前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明兴趣是人类认知事物和从事各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注重教学效果评价的灵活性,要求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最终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诸方
期刊
儿童喜爱画是其天性。他们有其独特的观察方式,有其超常的表现手法,凭自己的感受表达内心世界,往往能画出使人倍感亲切并且天真、纯朴的好画.美术教育就是要充分开发儿童的智力,提高其审美能力,促进其艺术个性的发展。一般未参加过儿童美术训练的儿童,他们的作品往往标新立异、别具一格。  唯我独占的构图、大胆无忌地落笔、奇特夸张的造型、我行我素的用线、单纯强烈的对比色,画面有一种无法言表的和谐与韵律,使人耳目一
期刊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课程,但因短期实用性不突出而长时间得不到重视,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的价值关键在于如何选择适合学生实际水平和特点的课文,编写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教材。  【关键词】中职语文;校本教材;价值;需求  中职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具有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服务专业、帮助学生面向社会的一门功能性学科。而在当今重技术、轻文化的职教背景下,语文教学面临着重
期刊
【摘要】本文着力探究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氛围;激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 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 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师生心理相容、感情融洽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心理理学
期刊
近年来中考英语对写作的要求逐渐升高,这可以由书面表达的分值看出。当然这也是国家教育部对初中生就语言教学技能中 “写”的技能提出了明确的规定:第一,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第二,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第三,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逻辑关系;第四,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第五,能根据所给图画或 写出简单的段落 操作说明。但在教学实践中,书面表达始终是教学双方比较薄弱的
期刊
《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到,美术教育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方面起到独特的作用,美术教育不应过分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要发挥美术在教育中的更积极作用,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上,过分强调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等,但忽视了美术本身具有的情感教育功能,一条腿走路的美术与学校的德育阵地走出了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降低了教育的效果。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手段,不仅要向学生传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