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分析中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制定职业规划和开展就业指导、创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和拓展职业生涯教育途径等对策,以更好地指导中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关键词】中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对策
一、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
1、助推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中职生要从社会需求出发,正确认识和发展自己的潜力,加强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把职业理想和自己所学的专业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正确的成才观倡导的是找到自己人生的发展点, 明确自己的优势,从而科学合理地设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2、引导中职生建立科学的就业观
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中职学生由于职业目标模糊,缺乏自我认识,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盲目就业,随波逐流,容易出现频繁跳槽的现象。事实证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让中职生初步考虑自己的职业定向,对初次就业比较慎重,在多元的就业岗位中找到一个对自己理想发展有利的职业。
二、我国中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1、学生思想观念与认识不到位
当前,中职学生大多属于普通教育选剩的“差生”,他们对中职学校及自己缺乏合理的认识,对自我的未来缺乏必要的信心,对获取职业生涯成功的看法偏颇,对自我的行为缺乏有效的控制,不少学生极易形成发展方向不明确、上进心不足及成功的动机不强的状态。据调查访谈,中职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观念和态度:(1)鄙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很多学生认为就读于中职学校没有面子,认为职业教育是“二、三流教育”,中职学校是“二、三流学校”;(2)对前途缺乏信心。很多学生经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对自己的前途没有信心;(3)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有些学生经常逃课,大部分学生很少考虑自己将来职业生涯的发展;(4)问题行为较多。一些学生在学习上不成功,转向在同学中显威风,主要表现为打架斗殴、顶撞老师、吸烟、喝酒等。目前大多数学生中存在的“升学无意识、就业无意识、发展无意识、生涯无规划、学习无动力”等现象。
2、教育内容单一,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包括专业选择、职业道德培养、职业理想教育、职业能力培养引导、职业决策能力培养等丰富多彩的内容,理应实实在在地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之中。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对于职业指导内容只注重最直接的就业信息、求职技巧与职业道德等的指导与教育,关注的范围窄。就业指导工作以提高就业安置率为直接目的,短视现象非常严重。
三、加强中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1、强化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中職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必须涉及到学生及面向学生的校内外服务和管理机构。因此,必须注重学生、学校和社会观念的更新。中职学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上,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中职生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开发学生潜能,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育理念。同时,还应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以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带动学校教学、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学校要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特别是要教育和引导中职学生树立对自我负责、理想切合实际、职业与自己匹配以及终身探索的观念。努力加强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学生自觉、自愿、自主参与为前提,只有当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并自觉参与时,才能找到学习的动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功能。
2、制定职业规划,开展就业指导
在分析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设定最佳的职业目标和发展途径,并将学生的职业个性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职业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了解职业,指导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训,了解和收集当前职业发展方向,使学生在当前就业形势下,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发挥中职生动手能力强的优点,逐步树立合理的择业目标。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以及社会需求进行择业,力求发挥特长、激发自学热情。通过就业形势、政策和就业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端正就业态度、开展应聘技巧、专业培训和岗前培训,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组织学生学习成功典型事迹,提高毕业生快速适应就业环境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品质。
3、创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拓展职业生涯教育途径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应不仅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课程,还应包括实践活动课程、模拟实践课程、文化素质课等。课程内容应包括就业形势与政策、择业就业观念教育、综合素质测评、择业技巧和方法、职业发展与职业适应、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等。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课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以课堂教学作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渠道,同时,还应重点加强指导学生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实施,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到知识,掌握方法。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开设专题讲座、出版职业生涯规划专题板报和手抄报等,通过这些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建立科学的职业测评体系
职业测评主要包括职业兴趣测试、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人格测试。教学中使用职业测评体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能够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起到科学指导作用。随着就业教育的专业化、科学化,职业学校应不断提高对职业测评技术的认识,加强对职业测评工具和技术的掌握运用,科学、理性的指导中职生的择业和就业。
(1)客观评价自我
“认识你自己”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前提。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是做好职业生涯设计的基础,从性格、兴趣、特长、知识、技能、智力、情感和思维等方面认真审视,给自己下一个比较确切的评语。 (2)树立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就是要为自己设立一个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首先要把职业生涯奋斗的过程分为短期、中期和远景目标。然后按照三个阶段分别确立自己所要达成的目标内容。要立足现实,全面考虑,使目标具有可行性和预测性。
(3)职业定向
职业定向的目的是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寻求最佳匹配点。职业定向,是决定自己一生发展的关键。首先要考虑性格与职业是否匹配、兴趣与职业是否匹配、特长与职业是否匹配、专业与职业是否匹配等。其次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考察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发展前景,争取三赢。②比较鉴别。选择自己喜欢的 2—3 个职业,比较职业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③发现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④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走“曲线救理想”的道路。适当走一步弯路,同样能达成自己的目标。
(4)制定行动方案
通过各种因素的分析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和具体的保证措施。要马上行动起来,没有行动的职业目标只能是一种梦幻。目标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中一步步接近。
5、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的实践体系
中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需要学校科学、全面、具体地构建和制定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的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理论教学内容和校内外技能实践两项。在课程设置、教材的编排上应当从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当前社会上该专业的特点相结合的角度进行教学,使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加有针对性;而在校内外实训过程中,学校应当尽可能地与当地一些企业建立合作机制,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的技能大赛和文明风采大赛,为学生的实践提供广阔的场所和更多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强化专业意识,培养和增强专业情感。同时学校可安排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择业和毕业实习、模拟招聘等活动,使他们提前进入角色,更好地思考和明确职业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姚贵平.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职教论坛,2014年第11期.
[2]何存璋.構建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5年第2 期.
[3]邱小禾.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现状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18期.
作者简介:
陈 萍(1973.5—),女,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教师,职称:中教一级。
【关键词】中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对策
一、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
1、助推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中职生要从社会需求出发,正确认识和发展自己的潜力,加强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把职业理想和自己所学的专业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正确的成才观倡导的是找到自己人生的发展点, 明确自己的优势,从而科学合理地设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2、引导中职生建立科学的就业观
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中职学生由于职业目标模糊,缺乏自我认识,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盲目就业,随波逐流,容易出现频繁跳槽的现象。事实证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让中职生初步考虑自己的职业定向,对初次就业比较慎重,在多元的就业岗位中找到一个对自己理想发展有利的职业。
二、我国中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1、学生思想观念与认识不到位
当前,中职学生大多属于普通教育选剩的“差生”,他们对中职学校及自己缺乏合理的认识,对自我的未来缺乏必要的信心,对获取职业生涯成功的看法偏颇,对自我的行为缺乏有效的控制,不少学生极易形成发展方向不明确、上进心不足及成功的动机不强的状态。据调查访谈,中职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观念和态度:(1)鄙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很多学生认为就读于中职学校没有面子,认为职业教育是“二、三流教育”,中职学校是“二、三流学校”;(2)对前途缺乏信心。很多学生经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对自己的前途没有信心;(3)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有些学生经常逃课,大部分学生很少考虑自己将来职业生涯的发展;(4)问题行为较多。一些学生在学习上不成功,转向在同学中显威风,主要表现为打架斗殴、顶撞老师、吸烟、喝酒等。目前大多数学生中存在的“升学无意识、就业无意识、发展无意识、生涯无规划、学习无动力”等现象。
2、教育内容单一,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包括专业选择、职业道德培养、职业理想教育、职业能力培养引导、职业决策能力培养等丰富多彩的内容,理应实实在在地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之中。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对于职业指导内容只注重最直接的就业信息、求职技巧与职业道德等的指导与教育,关注的范围窄。就业指导工作以提高就业安置率为直接目的,短视现象非常严重。
三、加强中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1、强化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中職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必须涉及到学生及面向学生的校内外服务和管理机构。因此,必须注重学生、学校和社会观念的更新。中职学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上,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中职生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开发学生潜能,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育理念。同时,还应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以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带动学校教学、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学校要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特别是要教育和引导中职学生树立对自我负责、理想切合实际、职业与自己匹配以及终身探索的观念。努力加强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学生自觉、自愿、自主参与为前提,只有当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并自觉参与时,才能找到学习的动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功能。
2、制定职业规划,开展就业指导
在分析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设定最佳的职业目标和发展途径,并将学生的职业个性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职业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了解职业,指导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训,了解和收集当前职业发展方向,使学生在当前就业形势下,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发挥中职生动手能力强的优点,逐步树立合理的择业目标。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以及社会需求进行择业,力求发挥特长、激发自学热情。通过就业形势、政策和就业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端正就业态度、开展应聘技巧、专业培训和岗前培训,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组织学生学习成功典型事迹,提高毕业生快速适应就业环境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品质。
3、创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拓展职业生涯教育途径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应不仅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课程,还应包括实践活动课程、模拟实践课程、文化素质课等。课程内容应包括就业形势与政策、择业就业观念教育、综合素质测评、择业技巧和方法、职业发展与职业适应、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等。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课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以课堂教学作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渠道,同时,还应重点加强指导学生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实施,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到知识,掌握方法。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开设专题讲座、出版职业生涯规划专题板报和手抄报等,通过这些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建立科学的职业测评体系
职业测评主要包括职业兴趣测试、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人格测试。教学中使用职业测评体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能够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起到科学指导作用。随着就业教育的专业化、科学化,职业学校应不断提高对职业测评技术的认识,加强对职业测评工具和技术的掌握运用,科学、理性的指导中职生的择业和就业。
(1)客观评价自我
“认识你自己”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前提。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是做好职业生涯设计的基础,从性格、兴趣、特长、知识、技能、智力、情感和思维等方面认真审视,给自己下一个比较确切的评语。 (2)树立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就是要为自己设立一个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首先要把职业生涯奋斗的过程分为短期、中期和远景目标。然后按照三个阶段分别确立自己所要达成的目标内容。要立足现实,全面考虑,使目标具有可行性和预测性。
(3)职业定向
职业定向的目的是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寻求最佳匹配点。职业定向,是决定自己一生发展的关键。首先要考虑性格与职业是否匹配、兴趣与职业是否匹配、特长与职业是否匹配、专业与职业是否匹配等。其次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考察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发展前景,争取三赢。②比较鉴别。选择自己喜欢的 2—3 个职业,比较职业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③发现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④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走“曲线救理想”的道路。适当走一步弯路,同样能达成自己的目标。
(4)制定行动方案
通过各种因素的分析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和具体的保证措施。要马上行动起来,没有行动的职业目标只能是一种梦幻。目标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中一步步接近。
5、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的实践体系
中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需要学校科学、全面、具体地构建和制定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的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理论教学内容和校内外技能实践两项。在课程设置、教材的编排上应当从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当前社会上该专业的特点相结合的角度进行教学,使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加有针对性;而在校内外实训过程中,学校应当尽可能地与当地一些企业建立合作机制,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的技能大赛和文明风采大赛,为学生的实践提供广阔的场所和更多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强化专业意识,培养和增强专业情感。同时学校可安排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择业和毕业实习、模拟招聘等活动,使他们提前进入角色,更好地思考和明确职业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姚贵平.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职教论坛,2014年第11期.
[2]何存璋.構建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5年第2 期.
[3]邱小禾.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现状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18期.
作者简介:
陈 萍(1973.5—),女,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教师,职称:中教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