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吴中豪教授说:课文只是教语文的材料,是“载体”,就像叶圣陶说的只是“例子”,语文课就是用课文这一“载体”或“例子”来教学生学语文。
关键词:语文要素;情感体验;方法;知识整合
笔者拿到新教材时,不得不细细品读、反复揣摩,避免穿新鞋走老路。吴中豪教授说:课文只是教语文的材料,是“载体”,就像叶圣陶说的只是“例子”,语文课就是用课文这一“载体”或“例子”来教学生学语文。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笔者这样引导学生探出“浸”在场景、细节里的舐犊之情。
一、单元备课,紧扣语文要素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第六单元《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等例文,培养学生注意体会作者描写的细节、场景中蕴含的感情,从选文的广度、深度及编排有了更深层次的考虑,在强化整体性的同时凸显学生的阶段性发展。
1.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导读要求: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2.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紧扣单元要素,设计《慈母情深》预习作业:
学生在认真读课文,查阅相关资料,充分完成预习的情况下,为课堂交流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二、触探——以关键字词为触角,探得情感体验。
在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细读时,学生从“初到厂房”这个场景中“不足二百平米,四周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七八十个女人、七八十只灯泡”等重点词句中,感受到母亲工作的环境十分恶劣,挣钱非常艰辛,养家真是不易。这是环境描写,从字里行间体会到梁晓声第一次见到母亲工作环境的震惊,反复用“七八十”这种不同寻常的表达方法,意在强调触目惊心的震撼,以致终生难忘,在以后的很多时候讲述母亲时,时常哽咽。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弯曲”“凑”、“烤”等动词充分表达了母亲工作的环境十分恶劣,挣钱多么艰辛……就是这样的关键词语的反复使用或是一连串的动词 ,或者动作外貌的穿插描写,触探到了一个极其平凡极其辛劳却又极其伟大的母亲。
三、钩探——以习得的方法为钩子,串出单元要素。
1.回顾——总结习得的方法。
本单元第一篇课文《慈母情深》,作者梁晓声通过对母亲动作、神态、语言、环境描写、用反复的手法,写出了母亲工作的艰辛劳苦,对子女无尽无私的挚爱。这些情感体验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等阅读方法得来的。
2.运用——实践已有的方法。
在《慈母情深》这课学习的基础上,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后面两课的学习,使得方法有迁移、应用,达到由一篇带动几篇乃至同一类文章的学习。
四、登探——以已知為拐杖,加强知识的整合。
学以致用是一项很高的技能,在学习了本单元的课文后,我们用已知为拐杖,去读这一类似的文章或是该作者的文章,拾级而上,做到知识和技能像爬山一样,节节升高。因此,笔者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母亲买的水果》,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的细节描写,凸显出母亲对孩子的爱胜过爱自己。读朱自清的《背影》体会到父亲对孩子淋漓尽致的爱,这种写法就叫以小见大,细微处见真情。
语文教学多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情商等,教师引领着学生进入课文的语境,引领学生探出“浸”在场景、细节里的情感,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作者的深意,从而获得深刻的阅读体验,习得阅读和写作的方法,提高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吴中豪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J].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2012.03.
[2]朱凤生.基于“三点”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创生与研制[J].小学语文杂志社 2019.11.
关键词:语文要素;情感体验;方法;知识整合
笔者拿到新教材时,不得不细细品读、反复揣摩,避免穿新鞋走老路。吴中豪教授说:课文只是教语文的材料,是“载体”,就像叶圣陶说的只是“例子”,语文课就是用课文这一“载体”或“例子”来教学生学语文。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笔者这样引导学生探出“浸”在场景、细节里的舐犊之情。
一、单元备课,紧扣语文要素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第六单元《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等例文,培养学生注意体会作者描写的细节、场景中蕴含的感情,从选文的广度、深度及编排有了更深层次的考虑,在强化整体性的同时凸显学生的阶段性发展。
1.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导读要求: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2.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紧扣单元要素,设计《慈母情深》预习作业:
学生在认真读课文,查阅相关资料,充分完成预习的情况下,为课堂交流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二、触探——以关键字词为触角,探得情感体验。
在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细读时,学生从“初到厂房”这个场景中“不足二百平米,四周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七八十个女人、七八十只灯泡”等重点词句中,感受到母亲工作的环境十分恶劣,挣钱非常艰辛,养家真是不易。这是环境描写,从字里行间体会到梁晓声第一次见到母亲工作环境的震惊,反复用“七八十”这种不同寻常的表达方法,意在强调触目惊心的震撼,以致终生难忘,在以后的很多时候讲述母亲时,时常哽咽。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弯曲”“凑”、“烤”等动词充分表达了母亲工作的环境十分恶劣,挣钱多么艰辛……就是这样的关键词语的反复使用或是一连串的动词 ,或者动作外貌的穿插描写,触探到了一个极其平凡极其辛劳却又极其伟大的母亲。
三、钩探——以习得的方法为钩子,串出单元要素。
1.回顾——总结习得的方法。
本单元第一篇课文《慈母情深》,作者梁晓声通过对母亲动作、神态、语言、环境描写、用反复的手法,写出了母亲工作的艰辛劳苦,对子女无尽无私的挚爱。这些情感体验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等阅读方法得来的。
2.运用——实践已有的方法。
在《慈母情深》这课学习的基础上,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后面两课的学习,使得方法有迁移、应用,达到由一篇带动几篇乃至同一类文章的学习。
四、登探——以已知為拐杖,加强知识的整合。
学以致用是一项很高的技能,在学习了本单元的课文后,我们用已知为拐杖,去读这一类似的文章或是该作者的文章,拾级而上,做到知识和技能像爬山一样,节节升高。因此,笔者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母亲买的水果》,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的细节描写,凸显出母亲对孩子的爱胜过爱自己。读朱自清的《背影》体会到父亲对孩子淋漓尽致的爱,这种写法就叫以小见大,细微处见真情。
语文教学多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情商等,教师引领着学生进入课文的语境,引领学生探出“浸”在场景、细节里的情感,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作者的深意,从而获得深刻的阅读体验,习得阅读和写作的方法,提高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吴中豪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J].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2012.03.
[2]朱凤生.基于“三点”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创生与研制[J].小学语文杂志社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