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态景观规划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long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生态的角度,对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的校园景观进行了研究,探讨生态理念下的校园景观规划。论述了校园规模、功能分区与生态的关系,多样性原则与历史性原则在生态景观中的应用。
  【关键词】 校园 生态 景观 设计
  校园是以聚集师生为主体的生态单元,校园内的师生主体和各类环境因素的总和,称为校园生态系统。高度人工化是校园生态环境区别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最突出的特征[1],从而使校园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人工痕迹。同时,高密度的聚居条件和强烈的人类活动,也形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由于各时期师生对校园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时期的校园景观和面貌,从而能较全面地反映学校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状况。
  同济大学建校百年,具有一定的人文历史气息,有着良好的绿化条件和户外空间。同济校园内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师生员工的绿色家园,也是上海的“绿肺”之一。一方面,其绿量能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另一方面,其高密度的人居环境意味着对城市资源的消耗。
  1 校园生态景观的内涵
  校园生态景观是从生态的角度,对校园景观进行另一个角度的分析。校园景观是指校园内所有的空间范围,它包括校园区域内各种组成要素的结构组成及外观形态。
  目前,校园建设对于生态理念的引入,多数停留在初级层面。“生态”两个字并不仅仅等于高绿化率和不污染环境,虽然这两点是极具代表性,但校园生态景观还应有更深的内涵,涉及到地域性、如何保护与节约自然成本、如何让自然生态系统生生不息、循环共生,以及如何让自然元素在校园中体现等。
  2 校园生态景观的规划要素
  2.1 规模
  校园规模主要包括了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位于城市中心城区,占地约1023亩,在校学生约2万人,教职员工约6千人。其内部人员密度较高,达到3.9万人/平方公里。人口集中是校园的主要特征,适当的人口密度可以增加人群之间的协作,节省时间和空间,并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是,校园的人口承载力也是有限的,过高的人口密度将导致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情绪压抑等一系列问题。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人均资源有所下降,如人均建筑面积、人均绿地面积等;同时,水电供应、物质供应和废弃物处理等也势必会随着总人口的增加而趋于紧张,造成不同程度的校园拥挤现象。
  对于四平路校区的学生而言,他们需要应对更拥挤的用餐环境,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在学校内部就餐。同时,校园内图书馆也一座难求。这实际上是学校资源由于招生人数的增加带来的资源分配不足的状况。
  2.2 功能结构
  校园作为一种功能实体,表现有三大主要功能:生活功能、学习功能和还原功能。前两者主要是指从学生的日常行为活动来概括的;至于还原功能,则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去理解的:一方面是指校园中各种复杂的有机物在自然和人为作用下的分解还原过程,如垃圾的腐烂、污水处理等;另一方面也指校园在一定范围内自动调节恢复原状的功能,如环境的自净等。
  表现在空间上,可以理解为功能分区。以同济大學四平路校区为例,主要可将其划分为生活区和教学区。从城市的角度来看,这种校园分区模式实际上是延续了城市中功能分区的原则。雅典宪章中提出了生活、工作、交通、游憩四大功能,虽然现今一方面在批判现代主义,认为功能混合比严格的功能分区更能满足人的需求;另一方面却在规划中仍然将功能分区作为一个重要设计准则。
  从生态的角度来看,严格意义的功能分区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这种能源主要体现在交通上。从一种功能到另一种功能过程的时间距离或者空间距离过长,尤其是在今天以小汽车交通为主导的城市,不仅会造成石油等能源的消耗,还会带来大气污染。但是绝对的混合又怎么样呢,它会导致一定程度的混乱,也不符合人的线性思维习惯。因此,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功能分区的尺度。
  以同济大学为例,四平路校区实际占据了城市中的一个街区,是一种相对封闭的空间模式,与今天大规模大尺度的居住区类似。笔者认为,校园地块尺度不能过大,否则会割裂城市的关系;同时,也可能会带来校园中各个功能区块尺度过大,以致消耗过多交通资源,同时也可能会带来结构松散、空间不紧凑、利用率低等问题。
  3 校园生态景观的规划原则
  3.1 多样性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各不相同,人的匀质性下降、独立性增强,需求趋向多样化,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匀质性也随之降低。因此,需要多样化的景观形态,以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
  同济大学有着较好的景观丰富性。图书馆前的大草坪、学苑食堂前的情人坡、园林式的三好坞、西北食堂前的黑松林等等,都给人们不同的景观感受和体验。其中有些景观是观赏性的,无法使用;有些景观是纪念性的,其活动人群较少;有些则与学生活动息息相关,而人—景所构成的场所则成为了新的吸引点。这些各种不同类型的景观极大地增强了人们体验的丰富程度。并且,其景观空间设计与对该空间的定位也比较吻合,比如,北楼北侧的英语角,主要目的是为晨读、学习的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采用了较为内向的设计方式,用绿篱限定出空间边界,以营造一种较为私密的空间感觉。
  对小范围内的某一景观,其内部要素的多样性也比较重要。比如,用不同类型的植物营造出不同空间的特征;水体驳岸的处理并非生硬过度,而是依据自然的地形形态和地势,在保留原有自然石河岸基础上,保护和模仿自然形态,驳岸周围铺设濒水道路,增加水体的亲水性和可达性。
  当然,并非所有的校园区域都需要多样性,如需要体现庄严感的入口区,以整洁的大面积草坪映衬高大的悬铃木,以营造一种仪式感和迎宾氛围;西南教超前方的大草坪,虽然草这个要素本身比较单一,但却更加适合人们开展活动。对于这种看似单一的要素组成的绿化景观,其设计的核心在于:一是尺度的控制,过大的尺度会给人“漫无边际”之感,造成活动的分散性;二是建筑的围合,由建筑形态所限定的外部空间更具有内聚性,且建筑会成为活动的背景;三是周边设施的功能,需要有一定的功能吸引人流。
  3.2 历史性
  大学自诞生以来,以建筑、园林绿化、雕塑、文化设施等构成的校园景观,处处体现着学校的历史、传统、文化和精神,蕴含有巨大的潜在教育功能。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创建、发展历史和办学理念,良好的校园景观能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感召,形成一种优良的氛围。因此,对于大学校园景观来说,应尊重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以及校园文化。从大学校园的发展历程中挖掘历史文脉中有特色的符号,作为设计元素投入到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来,“在大学校园中创造一些有文化感的场所与纪念性设施”[4]。
  同济作为百年老校,校园内历史悠久的大树较多。这些古树不仅具有生态价值,能提供绿量;同时,许多大树记录了校园的历史文化活动,是老一辈同济人的记忆。对于这样的树木,其文化性可能大于其景观性和生态性,以任何理由砍掉都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在校园中能发现许多保留树木的痕迹,对三好坞食堂前的大树、西南八宿舍旁设立在道路中央大树的保护,并没有为了适应现代的功能而将其抹杀掉。
  在校园的历史发展中,校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往往能让人领略到大学的厚重历史与文化沉淀。诸如同济大学国立柱、大学校门等设施,是具有象征性和纪念性的,已成为外界识别同济大学的标志物。
  参考文献
  [1] 沈杰《论校园规划之景观生态观》[J].建筑学报.2005年03期
  [2] 陈孝青,朱建新,许秀环《校园环境的生态景观规划模式探讨》[J].中国园林.2002年03期
  [3] 陈小燕《浅谈生态化校园的构建》[J].钦州师专学报.2003(6)
  [4] 锥建利,吴怡音《大学校园规划中的空间文化建构》[J].城市建筑.2002(04)
  [5] 陈岳堂,高志强《论高校生态校园规划》[J].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08期
  [7] 徐进《绿色校园—同济大学的低碳之路》[J].园林.2010年10期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落幕,节能、减排、降耗、低碳等与环境相关的关键词已经出现在众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中,并作为重点问题研究。我国务院在部署“十二五”计划中强调发展低碳经济,将构建低碳城市作为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因此如何在城市规划中灌输低碳理念成为业内研究的重点工作。文章以此为出发点,深入分析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低碳城市规划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低碳
期刊
【摘 要】 本文结合鹿寨县园林设计,对地被植物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观赏型地被植物群落景观设计,对花境设计、野花组合、矮生灌木地被植物景观进行了分析;在生态保护型地被景观设计中对坡面绿化地被景观设计、河道绿化地被景观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地被植物 景观设计 生态保护型  1 引言  随着园林多样性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地被植物作为城市绿化建设
期刊
【摘 要】 在菱形立交设计中,主辅道合流点处的视距问题容易被忽视。笔者结合工程实例强调主辅道合流点处视距问题的重要性。  一、概述  菱形立交在城市道路中应用比较广泛。受用地的限制,主线与辅道一般通过设置挡墙平行布置,在此类立交形式中,主辅道分、合流点处的视距问题尤其是合流点的视距问题比较重要。但在实际设计中,因城市道路车速比较慢,并受用地的限制,此问题常被忽视。笔者认为,如果不重视此问题,由此产
期刊
【摘 要】 市政道路是进行生产、生活所必需的车辆和行人往来的道路,是连接市政各个组成部分的交通纽带。我国的道路人均占有面积小,在城市交通日益拥堵的形势下,对于道路的使用效率就要求非常高,因此在对市政道路规划设计和布局时就显得十分重要。市政道路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所以在规划和布局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应该使其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更便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本文从市政道路设计的原则入手,对分析了市政道路的
期刊
【摘 要】 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是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地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介绍施工新技术概念的同时总结了我国施工新技术的发展状况,概括了我国十余项施工新技术。文章最后详细讲解了施工新技术在防水、基础工程、大体积混凝土以及钢结构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对我国施工新技术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关键词】 工程施工,新技术,发展状况,具体应用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
期刊
【摘 要】 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想要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的使用,同时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稳定发展,就必须实现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局的协同发展。下面本文就针对两者之间的矛盾,对两者的协同发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城市规划;土地规划;协同发展  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土地利用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城市
期刊
【摘 要】 汽车站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城市的明信片,汽车站的设计关系一个城市的形象。文章总结了汽车站的主要特点,从站址和总体布置、交通流线组织、站前广场、内部功能等方面的阐述,提出并完善了现代大型汽车站总平面设计的要点,以达到合理解决集散关系的问题。  【关键词】 汽车站;总平面设计;交通流线  总平面设计在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作用很明显。因为它是关系到建筑的建成运
期刊
【摘 要】 随着现代化脚步的逐渐加快,城市建设项目也接踵而至。但是我们也清醒的看到,我们生活的城市环境正在日益恶化,并且这种状况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反正正在变得更加的恶劣。保护环境是需要人类对自身的行为做出一定的调整,并且在进行经济活动的同时,关注环境建设和周围的生存环境。本文就从市政工程入手,以绿色施工为目标,探讨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绿色施工技术,并且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存在哪些污染问题,并给出了一些
期刊
【摘 要】 建设工程项目的预结算对于确定工程的造价有重大影响。本文从工程项目预结算审核的目的和内容出发,分析了当前工程项目预结算审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策略与方法。  【關键词】 工程项目 预结算 审核  一、建设工程项目预结算审核的目的和内容  1、审核目的  作为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预结算审核的结果直接关系着中标的合同价格,约束着投资规模。工程结算审核则是一
期刊
近期,小高层住宅大量涌现,如何在设计过程中使结构方案经济合理已成当务之急。由于目前的高层住宅结构设计大多数是根据已经确定好的平面和竖向布置,先假定好构件尺寸,通过电算,电算一般是个别指标超限,则对这部分进行调整,至于整个方案是否完善,构件尺寸假定是否太大,则心中无底。很多时候都会产生不必要的浪费。另外,住宅布置有时候建筑考虑立面和内部空间,使结构产生很多不合理之处。例如:某些剪力墙布置不均匀,产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