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改变以往的一言堂现状,将这一教学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我校根据新课改理念,结合教学实际,在县教研室“35X”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探究形成了语文阅读课“356”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勇于探索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就要精心设计,激发兴趣,让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即就是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奋度(高效课堂评价标准之四)
激趣导入的方法很多,如创设情境导入法、巧设疑难导入法、分析课题导入法、设置悬念导入法、叙述故事导入法、游戏活动导入法、图片展示导入法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对象的需要巧妙设计。例如我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首先通过出示一组世界名胜风景图,引导学生做竞猜地名游戏,激趣引出举世闻名的水城---威尼斯。接着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威尼斯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引出小艇。针对课题中小艇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筛选归纳,带着有价值的问题去读文、去思考、去探究。
二、指导自学
我们知道,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保障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时间,提高学生个体参与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呢?我认为可以这样去做。首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出适合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导学案,在上课前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其次,指导学生独立学习或分组合作学习。选择独立学习还是合作学习得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能一概而论。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小组一般为6人),按照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知识水平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将小组成员分为ABC,然后明确分工,组长在组织学习时,每次都先由小组里的C同学发言,因为相对而言,他在小组学习较差,提的问题也较简单。所以小组交流的基本顺序是:C同学质疑解疑,B同学补充,A同学总结。以此类推,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交流中学到知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分组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性格、性别差异等因素,组与组间尽量保相对平衡的水平,这样既有利于小组内“合作学习”,又有利于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同时,教师要不断巡视,随时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三、展示交流
自主、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时间,要让多数小组或学生都能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别人,让学生能充分体验学习的喜悦和乐趣。
交流展示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口头汇报,书面总结,组外交流,也可以是情景表演,道具展示等,到底采取那种方式,要根据集体教学内容而定。例如我在教学《穷人》一课中,对于桑娜是否应该抱回西蒙孩子,设计了这样的环节,把不同意见的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发表自己意见,深入理解课文。
四、适时点拨
教学中,教师适时点拨,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教学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拨云见日,点石成金呢?首先,要看准时机,把握火候,巧判断、善捕捉,一旦学生“心欲求通而未得,口欲言之而未能”时,便倾心诱导,着意点化,保证点拨的实效性。其次,点拨在学生思维的愤悱之际,在思维的最佳处突破,才能拨动心灵的琴弦,启迪智慧的火花,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发展智能。三是点拨在关键处。关键处是理解掌握知识的重要之处,是教材内容的重、难点,在关键处适当点拨,有益于重难点的突破。四是点拨在疑惑处。在探求新知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有时肤浅,有时困惑,教师要设计合适的坡度,架设桥梁,寻找突破口,解除疑惑。五是点拨在思维定势干扰处。学生容易受思维定势干扰,产生负迁移。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冲破原有思维方式的束缚,从不同的角度、方向寻求正确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向。
五、巩固练习
前四个环节结束后,教师要趁热打铁,借学生高昂的学生兴趣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益,(高效)
设计练习题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已有知识结构,遵循“分层设计、分类指导”的原则,照顾到不同层面学生,做到“数量合理,难度适中,顺序科学”。例如我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三道题:1、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鱼,如果是你,你舍得放这条鱼吗?2、面对大鲈鱼的诱惑,作者能否战胜自己?这鱼该不该放?谈谈你学文之后的收获。这三道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完成了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实现了由知识向能力的转换,效果较好。
六、达标检测
这个环节教师要紧紧围绕语文阅读课的目标要求,根据每一课的教学重点,设计出相应的达标检测题,通过现场测试,及时纠错、补漏、提高。对于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或者检测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在课后认真分析反思,制定学困生的帮扶计划,最大限度地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达标检测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所谓因文而异是指对与不同题材、体裁的课文要设计不同形式的检测,所谓因人而异指对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要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例如对古诗古文可以用背诵默写法,对叙事散文可以用讲故事法,对写景抒情散文可以用放血学写法,对动植物说明文则可以用制作说明卡片法等等。在达标检测中最忌讳的就是学什么问什么,简单再现 课堂内容,这样做不仅无效而且无趣。我在教学《新型玻璃》后,让优等生想象写一两种新型玻璃,让一般学生制作说明卡片,然后小组内打分。
“六环”教学法将一堂可划分成六个时间段,每一时间段重点完成一个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模式目标明确,任务清晰,课堂活动针对性强,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勇于探索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就要精心设计,激发兴趣,让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即就是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奋度(高效课堂评价标准之四)
激趣导入的方法很多,如创设情境导入法、巧设疑难导入法、分析课题导入法、设置悬念导入法、叙述故事导入法、游戏活动导入法、图片展示导入法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对象的需要巧妙设计。例如我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首先通过出示一组世界名胜风景图,引导学生做竞猜地名游戏,激趣引出举世闻名的水城---威尼斯。接着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威尼斯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引出小艇。针对课题中小艇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筛选归纳,带着有价值的问题去读文、去思考、去探究。
二、指导自学
我们知道,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保障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时间,提高学生个体参与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呢?我认为可以这样去做。首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出适合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导学案,在上课前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其次,指导学生独立学习或分组合作学习。选择独立学习还是合作学习得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能一概而论。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小组一般为6人),按照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知识水平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将小组成员分为ABC,然后明确分工,组长在组织学习时,每次都先由小组里的C同学发言,因为相对而言,他在小组学习较差,提的问题也较简单。所以小组交流的基本顺序是:C同学质疑解疑,B同学补充,A同学总结。以此类推,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交流中学到知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分组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性格、性别差异等因素,组与组间尽量保相对平衡的水平,这样既有利于小组内“合作学习”,又有利于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同时,教师要不断巡视,随时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三、展示交流
自主、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时间,要让多数小组或学生都能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别人,让学生能充分体验学习的喜悦和乐趣。
交流展示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口头汇报,书面总结,组外交流,也可以是情景表演,道具展示等,到底采取那种方式,要根据集体教学内容而定。例如我在教学《穷人》一课中,对于桑娜是否应该抱回西蒙孩子,设计了这样的环节,把不同意见的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发表自己意见,深入理解课文。
四、适时点拨
教学中,教师适时点拨,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教学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拨云见日,点石成金呢?首先,要看准时机,把握火候,巧判断、善捕捉,一旦学生“心欲求通而未得,口欲言之而未能”时,便倾心诱导,着意点化,保证点拨的实效性。其次,点拨在学生思维的愤悱之际,在思维的最佳处突破,才能拨动心灵的琴弦,启迪智慧的火花,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发展智能。三是点拨在关键处。关键处是理解掌握知识的重要之处,是教材内容的重、难点,在关键处适当点拨,有益于重难点的突破。四是点拨在疑惑处。在探求新知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有时肤浅,有时困惑,教师要设计合适的坡度,架设桥梁,寻找突破口,解除疑惑。五是点拨在思维定势干扰处。学生容易受思维定势干扰,产生负迁移。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冲破原有思维方式的束缚,从不同的角度、方向寻求正确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向。
五、巩固练习
前四个环节结束后,教师要趁热打铁,借学生高昂的学生兴趣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益,(高效)
设计练习题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已有知识结构,遵循“分层设计、分类指导”的原则,照顾到不同层面学生,做到“数量合理,难度适中,顺序科学”。例如我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三道题:1、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鱼,如果是你,你舍得放这条鱼吗?2、面对大鲈鱼的诱惑,作者能否战胜自己?这鱼该不该放?谈谈你学文之后的收获。这三道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完成了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实现了由知识向能力的转换,效果较好。
六、达标检测
这个环节教师要紧紧围绕语文阅读课的目标要求,根据每一课的教学重点,设计出相应的达标检测题,通过现场测试,及时纠错、补漏、提高。对于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或者检测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在课后认真分析反思,制定学困生的帮扶计划,最大限度地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达标检测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所谓因文而异是指对与不同题材、体裁的课文要设计不同形式的检测,所谓因人而异指对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要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例如对古诗古文可以用背诵默写法,对叙事散文可以用讲故事法,对写景抒情散文可以用放血学写法,对动植物说明文则可以用制作说明卡片法等等。在达标检测中最忌讳的就是学什么问什么,简单再现 课堂内容,这样做不仅无效而且无趣。我在教学《新型玻璃》后,让优等生想象写一两种新型玻璃,让一般学生制作说明卡片,然后小组内打分。
“六环”教学法将一堂可划分成六个时间段,每一时间段重点完成一个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模式目标明确,任务清晰,课堂活动针对性强,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