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的社会公平观及其基本特征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ps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邓小平的社会公平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平思想,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前提;共同富裕是社会公平的终极目标;法治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政治保障;“三个有利于”是判断社会公平的标准,从而构成了邓小平的社会公平观的基本框架。同时,邓小平社会公平观有其重要的特征。重温邓小平的社会公平思想,对于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公平;基本特征
  邓小平社会公平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观的丰富和发展。重温邓小平的社会公平思想,对于解决我国当前的社会公平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社会公平观的形成
  (一)形成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的社会公平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公平的思想以及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任何一种公平观念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产物。这就把社会公平观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推动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公平实践活动的发展。(1)只有相对公平,没有绝对公平。马克思认为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才能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自由发展的权利和机会。而此前的社会所追求的公平多半只是原则上的公平,而非事实上结果上的公平。绝对公平是不存在的。(2)公平具有现实性、具体性。任何一种公平观都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条件决定的。公平是经济关系的观念化的表现,不能脱离经济关系而在观念中去寻找公平标准。不同的经济关系有不同的公平标准,公平总是具体的。(3)公平具有历史性、阶级性。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公平的内容、实现方式和手段都不同。对此,恩格斯指出,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的。不同的公平观相对于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来说,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是这种合理性不是永恒的。公平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从来就没有超阶级的公平,利益的分配从实质上说只能是统治阶级的公平,对于被统治阶级来说是不公平的。这些思想为邓小平的社会公平观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2.中国传统社会公平观
  在我国,公正的理念源远流长。先秦时期的儒、道、墨、法家都就社会公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孔子曰:“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近代的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公平的美好社会。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把“天下为公”作为追求与奋斗的社会道德理想目标。虽然这些思想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与阶级的局限性,但是其中闪耀的社会公平的思想火花至今仍富有启迪意义。
  3.毛泽东社会公平观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实现社会公平进行了不懈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丰富的公平思想。毛泽东社会公平观的主要内容可分为男女平等、干群平等、国格平等、财富平等等。在毛泽东社会公平观的指导下,新中国实现了更多的社会平等和自由:中国基本消灭了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所有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力;每个人都享有基本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受教育权等社会权力,女性也取得了和男性相同的社会地位和公民权利,成为社会的重要力量。总之,毛泽东的社会公平观及其实践为邓小平探索社会公平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形成的历史根据和现实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社会主义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针对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邓小平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整个社会主义与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强调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前提。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地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对社会公平观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
  二、邓小平公平观的主要内容
  (一)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
  社会公平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全面进步的核心,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经济基础。邓小平特别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他多次谈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一个公平的社会,应该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人人都能共享社会财富,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发展自己的社会。只有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社会财富和物质财富,改善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状况,只有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进行分配和再分配,有效地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社会公平,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公平的实现就是一句空话。
  (二)共同富裕是社会公平的终极目标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社会公平观的核心内涵,也是他毕生追求的目标。邓小平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他认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富裕。邓小平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但是,共同富裕并不是完全无差别的同等富裕,也不是完全步调一致的同步富裕,而是包含着富裕程度差别的共同富裕,是一个有快有慢、有先有后、波浪式前进、逐步实现的过程,是一个平衡与不平衡的矛盾运动过程,因此,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我们才有可能实现社会公平。   (三)按劳分配是社会公平的实现方式
  要实现“共同富裕”这个社会公平的终极目标,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原则。按劳分配,就是以劳动为尺度获得相应的报酬。邓小平指出,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体现了按劳分配所具有的公平性质。这当然不是实质平等,但是一种最现实可行的公平,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平,是与人们的精神文明水平相适应的公平。坚持按劳分配,就要反对平均主义。公平强调在社会平衡格局中的全民共同富裕,但绝对鄙视高平均主义。坚持按劳分配,维护社会公平,要防止两极分化。在如何维护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问题上,邓小平指出,要坚持分配上的公正,要顾及左邻右舍,顾全大局。在以按劳分配的的前提下,收入差距应当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既要调节起点的不公平,又要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控制结果的不公平。邓小平认为还要通过加强税收调节、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援助弱势群体等手段来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四)法治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政治保证
  在公平的实现过程中,邓小平提出要以法治作为保障。法治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它以公平正义作为价值尺度,以法律的规范性,强制性和稳定性为特点,通过立法和法律实施等活动,调整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整合社会资源,维护法律秩序,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法律是社会人行动的准则,也是公平的准则,而政府权力机构则是公平的中枢。在现代法治社会中,现实生活中的不公平,可以诉诸法律裁决,通过政府政策调整,最终达到各方利益的动态平衡。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理发工作,用法律去规范和约束个人行为,努力建立起公正的法律制度体系,社会公平才可以实现。
  (五)“三个有利于”是判断社会公平的标准
  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时,针对当时改革开放中人们因思想受到束缚而迈不开改革步子的状况,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生产力标准处于核心和首要地位。因为只有发展了生产力,才能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才能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综合国力增强了,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文化需要满足了,这又会激发人民的主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水平的信心和决心,促进国家、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可见,“三个有利于”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判断社会公平这三者缺一不可。
  三、邓小平社会公平观的基本特征
  邓小平的社会公平观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产生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特征。
  (一)历史和现实的统一
  邓小平社会公平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的社会公平观。首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平观。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以后,实现单一的全民所有制,收入分配上相应只存在按劳分配一种形式,但我国社会主义实践超出了他们的设想。我国现阶段实际上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因而不能把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唯一的分配方式。所以邓小平指出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是邓小平从实际出发,发展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一个重要表现。其次,发展了毛泽东社会公平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建国后就提出了许多提高经济效率的办法和途径,协调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基本原则。但由于后来“左”倾思想,导致了平均主义与不公平现象共存。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把实现社会公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当成一个必须经过不断发展生产力的长期过程才有可能逐步实现的社会目标。把人民作为公平与效率的主体,并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定的标准,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现实统一。
  (二)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邓小平社会公平观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其手段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注重发展生产力,鼓励人们“勤劳致富”、“多劳多得”,用合法的手段追求正当的物质利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在我国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还存在拉大的趋势。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这也是社会不公平的重要表现。我们要以邓小平的社会公平观为指导,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认真地解决这些问题。
  (三)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邓小平将辩证法思想灵活运用到解决公平问题的实践中。第一,坚持实现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效率与公平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富裕是效率提高的结果,共富是效率提高基础上社会公平的结果。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是动态的统一,是要在一个长过程中逐步达到的。第二,“先富”与“共富”的辩证统一。共富是目标,先富是共富的起点,是实现共富的必由之路。邓小平认为不能孤立地强调先富,在坚持共同富裕目标前提下实行先富,才能避免贫富悬殊甚至两极分化。在具体政策上,既要拉开差距,又要使这种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既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又要对先富起来的个人和地区加以必要的限制和调控。
  参考文献:
  1.陈克兰.论邓小平的公平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3-12-01.
  2.董延延.试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公平观[D].郑州大学,2006-05-01.
  3.何英桥.邓小平公平与效率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05-01.
  4.刘敏.邓小平的公平效率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05-01.
  5.张凤霞.试论邓小平效率公平观的形成及特征[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5(3).
  6.赵卿.浅谈邓小平的公平效率观[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7).
  *本文系南华大学2010年社科基金项目《胡锦涛的社会公平正义观及实践研究》系列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安徽农垦国有农场在省农垦局的领导下,围绕农场实际,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文章以安徽省方邱湖农场党建工作的现状为例,分析了国有农场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的思路和措施,旨在推动国有农场党建工作的深入。  关键词:国有农场;党建;创新措施    国有农场党建工作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如何与时俱进,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摆
期刊
摘要:昆山的发展得益于台商,但很大程度上也受制于台商。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从投资政策、基础设施、人文环境、公共服务、生活、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近距离调研台商群体在昆山的社会融入现状及问题,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以期更好地促进台商与昆山本地人民相融共生、和谐发展。  关键词:昆山;台商;社会融入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大陆招商引资的大背景和战略机遇下,台商群体大规模地涌入,在
期刊
摘要: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资金是最为关键的,而资金的缺乏也正是制约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瓶颈问题。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仍以政府为主导。文章在总结我国廉租房传统融资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一种新型的廉租房融资模式——BOT模式。  关键词:住房保障;廉租房;融资模式;BOT    一、引言  2007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剧烈波动,在经历了若干年的快速增长之后,2008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世
期刊
摘要:保险代位求偿权是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在赔偿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然而第三人的范围是否应当有所限定、应当如何限定以及加以限定的法理基础是什么等问题成为各国理论界与实务界讨论的重要话题。因此,文章对《保险法》第62条进行解读,以期能对保险代位求偿权的对象限制做出有益参考。  关键词:保险代位求偿权;家庭成员;组成
期刊
摘要:为适应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要求,征收农村土地成为新增建设用地、扩大城市规模的主要途径。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规范政府的土地征收行为,促使征地补偿工作走向市场化、法制化进程,切实维护失地农民的财产利益,成为落实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和谐社会以及推进我国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  一、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发展现
期刊
摘要:社会和谐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社会境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酒在中国承载着特殊的社会功能,酒文化作为一种习俗文化,对促进人与人的团结和睦和人自身的身心和谐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但是,酒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目前,我国对饮酒消费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措施不得力。政府应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加强对饮酒危害性的宣传,倡导和树立健康、文明的饮
期刊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优秀最卓越的组织之一。它的发展历程为我们研究、探讨组织建设与管理课题提供了丰富、翔实、真切的素材。依据中共党史,文章从六个方面总结了组织建设的核心要素,分别是理想、系统、机制、规范、学习和创新,这六个要素也是我们在组织建设和管理中需要掌握的关键抓手。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要素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带领人民群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
期刊
摘要: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一批国有企业特别是像安徽省农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背负着沉重的社会负担和历史遗留问题,因而发展优势逐步减弱,发展趋缓,内部矛盾日渐突出,改革难度大。如何利用好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改革营造环境,保驾护航;为发展准备人心,凝聚力量是当前国有困难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部门面临的核心任务。  关键词:党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一、安徽省农垦建筑工程有
期刊
摘要: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是处理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苏州市是全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单位,在城乡一体化试点过程中取得诸多经验,文章将以苏州市吴中区郭巷街道为例,研究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失地农民;权益保障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农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成为一个独特的群体,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
期刊
摘要:文章以对浙江省8个县(市、区)的120个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就调查对象对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相关问题的总体认知水平及其意愿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受访者的法律意识较强,对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较强烈需求,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时机已经成熟,但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可能产生一定的风险,需要深入分析这些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认知;意愿    一、引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