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独运巧设计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zh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低年级学生由于受年龄和知识层次的限制,接受能力和分析判断的能力较低。在教学设计时,教师一定要依据学生特点和教材的实际去精心运筹,让抽象变具体,让深奥变浅显,让亘古在眼前,这样使学生走进课文,轻松地学到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教学设计 低年级 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3-064
  低年级学生由于受年龄和知识层次的限制,接受能力和分析判断的能力较高年级的学生自然有所差异。教师若不能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教材灵活地设计并展开教学,其教学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学案例
  下面,让我们先来看《看菊花》一文的教学片段。
  师:爸爸也很爱菊花,他是怎么说的?(指名读)说说爸爸为什么喜欢菊花。
  生:因为菊花不怕冷。
  师:哪句话表示爸爸喜爱菊花?谁来读读?
  生:“它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
  师:“迎着”是什么意思?怎样才算是迎着呢?谁能把这句话用图画的形式画出来?
  (指名学生到黑板前画,前两个学生画得不像;再找两个学生画。其中,有一个学生画出了菊花被风吹斜,但还是昂着头开出美丽的花朵)
  师:你能给大家讲一讲画面的意思吗?
  生:我画的意思是菊花正站在这里朝着有风的地方开放,你看它一点也不怕冷。
  师:深秋的天尽管寒冷了,菊花还迎着寒风开放,给秋天带来了美。说说听了爸爸的话“我”的感受。
  ……
  案例剖析
  教学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出:“菊花迎风开放”如果仅仅从字面上是很难给学生讲清楚、透彻的,因为“风”是很抽象的。要使低年级的学生明白尤其不容易,但教师通过画一画的方法使得抽象的问题变得生动形象,使得难接受的东西变得易于接受了,同时也使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得到培养,还训练了学生动手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箭三雕。那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怎样结合教材特点,灵活设计,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呢?
  一、大珠小珠落玉盘——让抽象的变具体
  低年级学生对生动形象的事物易于感兴趣,对那些抽象的东西,则很难理解和把握。这就要求教师要化抽象为具体,变干瘪枯燥为形象生动。乐声不可感,让“大珠小珠”滚落玉盘,其声音便萦绕在耳畔。在这一转换间,教师的匠心得以体现,教师的机智得以显露。
  这一点也许《秋姑娘的信》能给我们以最直接的启发。“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一封写给南去的大雁,让它们路上多加小心……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是的,秋天来了,秋姑娘的信让一切改变了模样,手法鲜活而灵动,让学生为之惊喜!作为教师岂能不借此下手,让教学锦上添花呢?
  二、春江水暖鸭先知——使深奥的趋浅显
  如何让学生接受并理解深奥的内容?这需要教师加以引领。《登鹳雀楼》给不同人生阶段的人们以有益的启示,但对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就不容易理解。如何才能让“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哲理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心目中,给他们的人生以鲜活的色彩?也许带领他们登高望远是最为有效的手段吧。同样的,《狐假虎威》《猴子种果树》等,都可以借助不同的手段,使那些故事中的深意为学生所理解掌握,并能够成为他们永久品味的主题。
  三、遥看瀑布挂前川——叫亘古的近眼前
  从时间的跨度上讲,有些东西已经作古,学生理解起来是要费一番工夫的。若是能够让久远的历史来到眼前,学生也就不会觉得困难。有些场景只靠想象难以记忆深刻,若是让场面鲜活,学生自然会倍觉新奇。这一切都可以借助多媒体来铺路架桥,让历史重演,使场景重现。如,在进行《乌鸦喝水》一文的教学时,我们可以借助动画让学生理解文本。那灵动的画面让学生随着乌鸦前思后想,并为之动心、思考,体会乌鸦的智慧。
  而对于《朱德的扁担》一文,我们同样可以借助画面让学生置身在烽火岁月中,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风采。
  如何能够保证教学程序的井然而不节外生枝,使得教学气氛热烈却不做作,教学形式多样而不花哨,这全在教师匠心独运的设计。是的,低年级课堂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在进行各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时一定要依据学生特点和教材的实际去精心安排,如此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主体在于教师,立足点在于教学目标的预设,以此为基础,合理的课堂实施是保证。从课堂教学目标表述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教学理念的革新过程,同时,也显现出了教师在革新观念过程中的理性思考和个体创新。本文就试图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层面,借助教学实践,阐述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对学生、对课堂、对自己应该秉持的态度。    一、批判“千课一律”——“去年今日此门中”    例1:教
随文识字教学是有别于传统识字教学的一种识字教学法,是指将文字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教师由文入手,进行引导,带领学生根据语境理解并识记文字的方法。随文识字重在为学生搭建感悟平台,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教学。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此谈谈低年级随文识字字感培养的策略。  一、教育无痕,自然引入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低年段学生来说,识字教学更要做到教育无痕,自然而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复习是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人把经常复习当作是一种乐趣。当下,许多农村学生反而对复习课产生畏惧情绪。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是授课教师没有抓住复习课的特点进行教学,热衷于“大炼钢铁”,把复习课上成了练习课、讲评课,结果是高投入、低产出,适得其反。  效果良好的复习课就像一块经过雕琢的美玉,除了提高自身的“含金量”——帮助学生提炼、掌握知识,同时也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摘 要]目前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教学存在无趣低效,甚至无效等现象。为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教师就汪媛老师的教学课例《猴子种果树》进行辩论,主题是“让低段的识字写字教学变得有趣有效起来”。正反双方就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辩论,不仅使教师的培训变得富有活力、充满魅力,更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关键词]识字写字 有效有趣 辩论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
审美是人类观照客观世界的重要方式,是人们根据自身要求对社会客观存在作出的能动反应。写作是人类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并通过语言文字呈现的一种能动性活动。两者都是以意向与情感为核心对客观世界作出主观反应的生命活动,因此,两者存在质的统一。当不同的审美取向投射于写作活动时,作文的内容情感、言语构造也会呈现不同的审美形态。本文试图以审美的视角来观照习作教学,探寻习作教学的方法
新课标中明确规定,在小学低、中段累计认识2500个左右常用字,其中1800个左右会写,课外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对于刚入学的孩子,如此大的识字量,怎样让学生扎实的掌握,是一个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对识字方法、识字途径、识字评价标准等进行研究,试图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在实践中让学生掌握多种识字方法,使识字总量稳步上升。  一、拓展识字方法的研究  在识字教学中,多种识字方法的运用,可以大
[摘 要]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教学古诗词,要根据它节奏感强、情感深厚、形象生动和意蕴丰富等特点,让学生打节奏、想象、表演、吟唱等,读出它的韵味、画面和情感等,使学生感受到诗词文化的美,并把它传承下去。  [关键词]古诗词 文化 实践 感悟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3-066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古诗词
不知从何时起,小学作文被人们冠以“假大空”的“美名”,有不少人宣称“人生第一次撒谎从写作文开始”。“假大空”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作文,提升他们的习作素养?  一、久治不愈的三大顽疾  (一)假——难以忽略的道德判定  前段时间,上海的一则新闻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一位小学生在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的题目时,答“我不会让梨”。老师给了一个大大的红叉。不少人批判老师思路
习作要求  内容具体,条理清楚,感情真实,语句通顺;写完以后自己读一读,不满意的地方认真改一改。  评价过程  一、展示例文:《丢手帕真有趣》  今天上午,我们上了一节有趣的体育课——老师教我们玩丢手帕的游戏。  老师先让同学们手牵着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再让体育委员李刚出来丢手帕。我以前从未玩过这种游戏,同学们也很好奇。李刚绕着圆圈跑了几圈,不知什么时候把手帕丢到了我的背后,我还一点儿也不知道,正高
经常会听到一些教师这样说:“唉,公开课上过之后,还得再补上一课。”我很纳闷,费尽心思、精心设计的一堂公开课,为什么让我们许多教师不喜欢?怎么样的课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深得学生的喜欢呢?这是我一直思考着的问题。于是,我常常在平行班中进行不断尝试,觉得这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很有意义。我执教了好多次《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每一次我都会有一种新鲜的感觉。由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