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纪录片的真实性是可以被人们所感知的。同时,纪录片的真实又是多元化的,有时候是对现实生活的还原;有时候则可能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人文化理解;还有时候甚至是创作者内心观念和情绪的一种外化。在纪录片的品性中,真实是“第一性”的。
【关键词】 纪录片 真实性 问题
当前,反映真实人真实生活的纪录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伴随着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所生存的社会越来越关注。对于纪录片真实性的问题,我理解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纪录片的魅力在于真实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伦理价值和文化观念的重大转移,整个社会的普遍文化心态是:讨厌虚假,渴求真实;憎恶空谈、崇尚实际;远离梦幻,尊重现实。
因而,真实性,就构成了纪录片的生命。真实性,是纪录片区别于其它片种最明显也最根本的标识,它不是好莱坞制造的美丽梦境,而是真真切切的现场记录。我们固然爱看优秀的故事片,但我们看它的时候,知道那都是虚拟的现场,编剧和导演把他们的理解和想象编织成一个个场面,那是场景而非现场。纪录片中的主人公少了许多奇遇冒险,但他的经历却是实实在在的,对人的启迪无疑更具现实意义,对观众的震撼力也更强烈深远。举例来说,观众对故事片中人物的死亡可谓司空见惯,可有一部纪录片却记录了一个真实的人的死亡,可以想象,面对影像中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由生到死的瞬间时,又能有哪个人能熟视无睹,不为之动容呢?纪录片的真实性构成一种纪实美学,它可以给观众一种其他艺术美难以替代的审美享受。
2. 如何理解纪录片的真实?
为了达到纪录片记录事件的真实性,摄制纪录片的前辈们做了很多的努力,开掘了很多纪录片的观念。这便不得不谈到美国“直接电影”和法国“真实电影”。
“直接电影”起源自新闻摄影。60年代,由罗伯特·祝鲁和里察·李考克及其他一些新闻记者结合起来,以使新闻纪录片能做到像静照新闻摄影那样,在事件高潮时能适时的捕捉到最重要的时刻。这种企图捕捉事件客观真实的做法被称为所谓的“墙上的苍蝇”,这种观察方法要求摄影机与摄制人员不与被拍摄者发生任何瓜葛,以求能拍出即使摄影机不存在时也会发生的情况,同时也绝不使用访问,要求在不介入的长期观察与拍摄中捕捉真实。譬如著名的专拍美国社会体制的美国纪录片制作人弗雷德里克·怀斯曼就是这方面的大师级人物,《动物园》是他拍过的一个纪录片,这部片子就像是一个动物园的“资料片”:一头母犀牛如何难产的过程;给熊做拔牙手术;生下来即死亡的小犀牛被解剖,有用的分类装入各个标本瓶内,无用的扔进火化炉里焚烧;还有给动物做食和喂食、游客观赏以及某个摄制组在拍摄老虎游泳的镜头。影片没有解说词,没有音乐,也不玩弄镜头技法,仿佛如正常生活节奏一样,逐个段落的展示,却把动物园拍得像“一个玻璃罩子里得社会”。怀斯曼宛如一个冷静的外科医生,通过解剖动物园而让我们透视到社会结构的肌体。
我认为,纪录片要把“真实”这两个字牢牢写在作品上,要真实的反映社会生活,但这个真实并不等于生活本身的真实。纪录片的真实是化作影像形象的真实,是创作者重新组合后的真实。通过纪录片,我们看到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已经化成影像、化作屏幕形象的生活。这样的真实,是化成影像的真实,是深化的真实,而不是生活本身的真实。因为纪录片不可能完全“再现”生活。
3. 如何实现纪录片的真实性
3.1运用纪实性的镜头语言。纪录片在镜头语言的运用上,有着不同于其他节目形态的鲜明特征。为了实现真实性、客观性,必须强调摒弃创作主体的干预,强调对生活原始形态的尊重,强调保持生活流程及事件时空运动的完整。因此,在镜头语言的运用上,主要是通过“隐拍”、“偷拍”、“抓拍”、“跟拍”来实现。
所谓隐拍,就是通过创作者的长期跟踪,与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使对象不再对镜头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进而忽略摄影机“在场”,从而真实的表现出对象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避免表演意识与戏剧化模式,增强作品的真实性。据说,曾有一个叫杨天乙的女孩儿对总在住宅区人行道上聊天的一群老人发生了兴趣,便端起机器很“专业”的拍了起来,结果发现有的老头被吓得躲在一边,有的面孔僵硬得像一块生铁,有的说话变成了赵忠祥。后来,她改变了方法,用“泡酒吧”的方法和老头边玩边拍起来了,老人们这才恢复了常态,他们的寂寞、孤独在镜头前表露无遗,以至有人看完此片的观感是:做老人真是一件恐惧的事情。隐拍可以说是纪录片最有效的拍摄手段,它使观众看到不加任何修饰、任何雕琢的原始生活形态。
此外,偷拍、抓拍、跟拍也是重要的纪实镜头,前面我曾批评跟拍的滥用,长镜头的无限制应用,但无庸置疑的是,跟拍以及由此产生的长镜头,是纪录片增强生活真实感的重要美学手段。这时摄像机的镜头,化作了观众的眼睛,使他亲眼目睹生活的真实流程和具体情状,感受到一种真实的纪实美。
3.2一体化的形声结构。现在拍纪录片,不仅要记录生活中的画面,还必须记录生活中的声音。扛起机器,就要打开话筒,因为纪录片不光是记录生活中的画面,还必须记录这个有声音的世界。“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这个声,不是播音员的解说,而是记录现场当事人的同期声。过去我国的不少电视纪录片常用播音和解说,这其实是来源于广播的一种做法。这种广播的声音,创作者实际上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也就是置于智者的立场在发言,而观众被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随着时代的进步,观众越来越接受平等、自然的交流,即使是主持人出场,他充当的角色也不再是生活中的智者,而是生活中的常人形象。
3.3主體意识的淡化。纪录片是艺术创作,不能像自然主义那样漫无目的的随意拍,要在片中注入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但是,这种思想情感的表达一定要以呈现的事实来征服观众。要让观众看了事实之后,自己来做分析,做判断,得出他自己的结论,这便是纪实的价值。因此,纪录片创作者的主体意识要尽量淡化,尽量的回避。纪实的片子不能喋喋不休的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观众,那样的话,纪实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过去拍的片子往往是把一个思想确定,再搜集材料,证明自己观点正确,这种选入为主的片子,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声音画面两张皮。”
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巴赞曾说:“记录镜头,摆脱了我们对客体的习惯看法和偏见,清除了我们蒙在客体上的精神的锈斑,唯有这种冷眼旁观的镜头才能还原世界真实的面貌,才能够引起我们的注意,从而激起我们眷恋。” ①它深刻的揭示了记录镜头的价值和意义。为什么要拍纪录片,为什么要看纪录片?就因为记录镜头摆脱了我们对客体的习惯看法和偏见。因此,纪录片要反映生活原生的形态,力求原汁原味,不能变味,变味就是创作者把主观的意识这么一加,使观众看不到客体的东西了。
总之,纪录片的生命在于真实性,这是超越艺术性、技巧性之上的最重要的原则。随着纪录片题材领域的开拓和对新的表现手法的探索,如何既真实地反映我们的时代,又深刻地触动观众的心灵,已成为我们期待努力解决的问题!我们要用事实说话,真实的纪录影像,奉献给广大受众,使纪录片在当代社会蓬勃的发展起来!
注释:
① 作者:安德烈·巴赞;崔君衍译:《电影是什么》,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13页.
参考文献:
[1]钟大年《纪录片创作论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月.
[2]王列《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11月.
[3]李焕生《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第4期.
(作者单位: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纪录片 真实性 问题
当前,反映真实人真实生活的纪录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伴随着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所生存的社会越来越关注。对于纪录片真实性的问题,我理解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纪录片的魅力在于真实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伦理价值和文化观念的重大转移,整个社会的普遍文化心态是:讨厌虚假,渴求真实;憎恶空谈、崇尚实际;远离梦幻,尊重现实。
因而,真实性,就构成了纪录片的生命。真实性,是纪录片区别于其它片种最明显也最根本的标识,它不是好莱坞制造的美丽梦境,而是真真切切的现场记录。我们固然爱看优秀的故事片,但我们看它的时候,知道那都是虚拟的现场,编剧和导演把他们的理解和想象编织成一个个场面,那是场景而非现场。纪录片中的主人公少了许多奇遇冒险,但他的经历却是实实在在的,对人的启迪无疑更具现实意义,对观众的震撼力也更强烈深远。举例来说,观众对故事片中人物的死亡可谓司空见惯,可有一部纪录片却记录了一个真实的人的死亡,可以想象,面对影像中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由生到死的瞬间时,又能有哪个人能熟视无睹,不为之动容呢?纪录片的真实性构成一种纪实美学,它可以给观众一种其他艺术美难以替代的审美享受。
2. 如何理解纪录片的真实?
为了达到纪录片记录事件的真实性,摄制纪录片的前辈们做了很多的努力,开掘了很多纪录片的观念。这便不得不谈到美国“直接电影”和法国“真实电影”。
“直接电影”起源自新闻摄影。60年代,由罗伯特·祝鲁和里察·李考克及其他一些新闻记者结合起来,以使新闻纪录片能做到像静照新闻摄影那样,在事件高潮时能适时的捕捉到最重要的时刻。这种企图捕捉事件客观真实的做法被称为所谓的“墙上的苍蝇”,这种观察方法要求摄影机与摄制人员不与被拍摄者发生任何瓜葛,以求能拍出即使摄影机不存在时也会发生的情况,同时也绝不使用访问,要求在不介入的长期观察与拍摄中捕捉真实。譬如著名的专拍美国社会体制的美国纪录片制作人弗雷德里克·怀斯曼就是这方面的大师级人物,《动物园》是他拍过的一个纪录片,这部片子就像是一个动物园的“资料片”:一头母犀牛如何难产的过程;给熊做拔牙手术;生下来即死亡的小犀牛被解剖,有用的分类装入各个标本瓶内,无用的扔进火化炉里焚烧;还有给动物做食和喂食、游客观赏以及某个摄制组在拍摄老虎游泳的镜头。影片没有解说词,没有音乐,也不玩弄镜头技法,仿佛如正常生活节奏一样,逐个段落的展示,却把动物园拍得像“一个玻璃罩子里得社会”。怀斯曼宛如一个冷静的外科医生,通过解剖动物园而让我们透视到社会结构的肌体。
我认为,纪录片要把“真实”这两个字牢牢写在作品上,要真实的反映社会生活,但这个真实并不等于生活本身的真实。纪录片的真实是化作影像形象的真实,是创作者重新组合后的真实。通过纪录片,我们看到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已经化成影像、化作屏幕形象的生活。这样的真实,是化成影像的真实,是深化的真实,而不是生活本身的真实。因为纪录片不可能完全“再现”生活。
3. 如何实现纪录片的真实性
3.1运用纪实性的镜头语言。纪录片在镜头语言的运用上,有着不同于其他节目形态的鲜明特征。为了实现真实性、客观性,必须强调摒弃创作主体的干预,强调对生活原始形态的尊重,强调保持生活流程及事件时空运动的完整。因此,在镜头语言的运用上,主要是通过“隐拍”、“偷拍”、“抓拍”、“跟拍”来实现。
所谓隐拍,就是通过创作者的长期跟踪,与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使对象不再对镜头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进而忽略摄影机“在场”,从而真实的表现出对象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避免表演意识与戏剧化模式,增强作品的真实性。据说,曾有一个叫杨天乙的女孩儿对总在住宅区人行道上聊天的一群老人发生了兴趣,便端起机器很“专业”的拍了起来,结果发现有的老头被吓得躲在一边,有的面孔僵硬得像一块生铁,有的说话变成了赵忠祥。后来,她改变了方法,用“泡酒吧”的方法和老头边玩边拍起来了,老人们这才恢复了常态,他们的寂寞、孤独在镜头前表露无遗,以至有人看完此片的观感是:做老人真是一件恐惧的事情。隐拍可以说是纪录片最有效的拍摄手段,它使观众看到不加任何修饰、任何雕琢的原始生活形态。
此外,偷拍、抓拍、跟拍也是重要的纪实镜头,前面我曾批评跟拍的滥用,长镜头的无限制应用,但无庸置疑的是,跟拍以及由此产生的长镜头,是纪录片增强生活真实感的重要美学手段。这时摄像机的镜头,化作了观众的眼睛,使他亲眼目睹生活的真实流程和具体情状,感受到一种真实的纪实美。
3.2一体化的形声结构。现在拍纪录片,不仅要记录生活中的画面,还必须记录生活中的声音。扛起机器,就要打开话筒,因为纪录片不光是记录生活中的画面,还必须记录这个有声音的世界。“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这个声,不是播音员的解说,而是记录现场当事人的同期声。过去我国的不少电视纪录片常用播音和解说,这其实是来源于广播的一种做法。这种广播的声音,创作者实际上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也就是置于智者的立场在发言,而观众被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随着时代的进步,观众越来越接受平等、自然的交流,即使是主持人出场,他充当的角色也不再是生活中的智者,而是生活中的常人形象。
3.3主體意识的淡化。纪录片是艺术创作,不能像自然主义那样漫无目的的随意拍,要在片中注入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但是,这种思想情感的表达一定要以呈现的事实来征服观众。要让观众看了事实之后,自己来做分析,做判断,得出他自己的结论,这便是纪实的价值。因此,纪录片创作者的主体意识要尽量淡化,尽量的回避。纪实的片子不能喋喋不休的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观众,那样的话,纪实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过去拍的片子往往是把一个思想确定,再搜集材料,证明自己观点正确,这种选入为主的片子,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声音画面两张皮。”
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巴赞曾说:“记录镜头,摆脱了我们对客体的习惯看法和偏见,清除了我们蒙在客体上的精神的锈斑,唯有这种冷眼旁观的镜头才能还原世界真实的面貌,才能够引起我们的注意,从而激起我们眷恋。” ①它深刻的揭示了记录镜头的价值和意义。为什么要拍纪录片,为什么要看纪录片?就因为记录镜头摆脱了我们对客体的习惯看法和偏见。因此,纪录片要反映生活原生的形态,力求原汁原味,不能变味,变味就是创作者把主观的意识这么一加,使观众看不到客体的东西了。
总之,纪录片的生命在于真实性,这是超越艺术性、技巧性之上的最重要的原则。随着纪录片题材领域的开拓和对新的表现手法的探索,如何既真实地反映我们的时代,又深刻地触动观众的心灵,已成为我们期待努力解决的问题!我们要用事实说话,真实的纪录影像,奉献给广大受众,使纪录片在当代社会蓬勃的发展起来!
注释:
① 作者:安德烈·巴赞;崔君衍译:《电影是什么》,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13页.
参考文献:
[1]钟大年《纪录片创作论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月.
[2]王列《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11月.
[3]李焕生《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第4期.
(作者单位:沈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