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邯郸市;百家村墓群;汉代墓葬;发掘简报
[摘要]2008年4月-10月,为配合邯郸市人民路西延工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工程涉及的百家村村西区域的1座汉代墓葬进行了发掘,获得一批较为重要的考古资料,为进一步研究邯郸地区汉代贵族墓葬结构、丧葬特点、等级制度及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提供了实物资料。
2008年4月-10月,为配合邯郸市人民路西延工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工程所涉及的百家村村西区域的1座汉代墓葬进行了发掘。该墓葬位于后百家村村西约75米的台地之上,向南100米为沁河(图一)。此次发掘的这座墓葬属于邯郸市文物保护单位百家村墓群,编号为M6,现简报如下。
一、墓葬形制
1、封土
发掘前墓葬地表的封土破坏严重。因水泥厂建厂时修建房屋和道路,对封土的北部和南部破坏很大。平面呈不规则圆形,残存封土东西长14.5~17.5米,南北长17.5~18米,残高为5.5~5.9米。经对封土北部的纵向解剖,判断该封土应分三次夯筑而成。第一次夯土主要为黄褐色土掺杂少量黑灰土块及红褐色土块的花土,主要存在于西部;第二次夯土主要为黄褐色土与大量白色土块及黑灰色土块的五花土,夯层厚度不均,内含大量礓石块,包含有泥质灰陶器残片;第三次夯土主要为黄褐色土掺杂黑灰色土块,土质为粉末状,致密,夯层质量较差。三次夯土特点是夯筑质量不高,夯层0.15~0.45米不等,夯窝不明显。
2、墓葬结构
M6为土坑竖穴砖室墓,方向14°,由墓道、甬道、主室、西侧室、埋藏坑组成(图二)。
墓道位于主室东侧,北高南低,呈斜坡状通向墓室,残长12.7米,北部开口处已遭,破坏。墓道中部宽于北部、南部,北部宽2.5米,中部宽2.7米,南部宽2.4米。墓道两壁光滑规整,由上至下略内收。
甬道 位于主墓室东部,东接墓道。甬道自南向北有三道残存墙基,残高0.4~1.5米,北部和中部的墙基均为墓室内分割墓室墙基的延续,南部墙基与墓室内南墙相连,甬道底部为砖平铺地面。甬道靠近墓道部分发现有圆木竖直排列痕迹,应为封闭墓室时使用,残存墙基上有木板平铺残留痕迹。
主室 位于M6墓葬结构的中间位置。主室的北壁、东壁、南壁东侧的上部均遭破坏,西壁和南壁西侧保存了当时的原貌。平面呈长方形,墓口南北长8.2米,东西宽6.9米。墓室上有盗洞5个,其中最大的盗洞位于主墓室和西侧室连接处,呈椭圆形,南北长2.5米,东西长1.5米;其余分布在西北角、西北部、东北角、东南角,均为圆形,直径0.8~1.2米不等。墓室底部横排错缝平铺一层砖,四壁顺砖平砌错缝砌起砖墙,砖墙残高0.5~2.4米。距北壁2米、4.7米处分别有一道东西向砖墙,将墓室分割成北、中、南三个部分,两道砖墙均残高0.4米,宽0.3米。墓室砖墙之上并未起券,而是采用木板覆盖其上,再在木板上填土。由于年代久远,木材腐朽以及盗毁严重,墓室之上覆盖的木板均已塌毁,仅在砖墙之上残留有板灰痕迹,宽0.28~0.32米,厚0.04~0.08米,木板应为南北方向平铺,由于墓室东西距离跨度较大,所以中间的两道墙还可以起支撑木板的作用。
西侧室位于主室的西南部。平面呈长方形,西侧略窄,东西长6.1米,西边宽2.4米,东边宽2.6米,深4.4米。底部呈人字纹状平铺一层砖。西、南、北壁均顺砖平砌错缝砌起砖墙,砖墙高2米,其上盖有木板,现仅残存板灰痕迹。在西侧室西南角和西北角各发现两排脚窝,脚窝上下间距0.16~0.4米,深0.12~0.16米,应为当时修建时方便上下使用的。脚窝痕迹至砖墙附近消失,同时在四壁之上发现明显的工具修整痕迹。
埋藏坑 在M6封土清理完之后,发现主室正南5米处存在一个长方形遗迹,由于与墓葬不相连,所以当时定为一处遗迹现象。经发掘,发现其建造方法、出土物品与M6相关,所以定为M6的埋藏坑(图三)。
埋藏坑平面呈长方形,方向95°,东边一部分已被破坏,现存的西壁、南壁西部、北壁西部保存了当时的面貌。埋藏坑深4.1~5.1米,东西长7.9米,南北宽1.65米。底部横排错缝平铺一层砖,四壁顺砖平砌错缝砌起砖墙,砖墙残高1~1.1米,宽0.2米。砖墙之上盖有木板,但毁朽严重,板灰痕迹不明显。埋藏坑西壁、东壁及四角均有脚窝出现,但是排列、大小不规则,应为当时修建埋藏坑时方便上下使用。
M6破坏严重,又距沁河较近,地下水位较高,随葬器物均遭到侵蚀毁坏,仅剩部分陶器、青铜器、车马饰件、石片等。随葬器物主要分布在主墓室北部、中部及西侧室,少量发现于埋藏坑内。
二、随葬器物
出土随葬器物可分为陶器、铜器、车马饰件、兵器,共194件。
1、陶器
陶壶6件。可分为2型。
A型2件,出土于埋藏坑。泥质灰陶,表面涂有白粉,彩绘不可辨识。直口,沿面较厚,颈部较细,溜肩,圈足。标本M6埋:8,口径9.6厘米,腹径18厘米,底径10厘米,高28厘米(图四,1)。
B型4件。泥质灰陶,表面涂有白粉,颈部有红黑色彩绘,部分可辨识。略显盘口,颈部较粗,圆鼓腹,腹部两侧各置兽面铺首一个,圈足;铺首为穿孔环形鼻,出土时有衔环,已损坏,同时还有彩绘衔环。标本M6:69,近腹部可辨彩绘为两圈三角纹,口径13.6厘米,腹径26.8厘米,底径12.8厘米,高34.4厘米(图四,2)。标本M6:70,沿部饰有可辨彩绘为一圈倒三角纹,近腹部饰有可辨彩绘为两圈三角纹。口径17.6厘米,腹径33,6厘米,底径16.4厘米,高41.6厘米(图四,3)。
2、铜器
博山炉1件。标本M6埋:1,仅存豆形炉。子口内敛,折壁圆腹,空心高柄。腹壁饰粗凸弦纹两周。口径6厘米,残高7.8厘米(图四,5)。
连弧纹铜镜 1件。标本M6埋:2,仅存大半。圆形钮,圆形钮座,外饰一圈内向连弧纹,最外一圈饰有文字符号,因锈蚀不可辨。直径8.4厘米,厚0.2厘米。
环形饰 1件。标本M6埋:3,上为菱形尖首,中为宽带状圆环,下为穿孔双足。通高5.2厘米(图四,6)。
刷柄 1件。标本M6埋:4,前端呈烟斗状,细长实心直柄,尾端穿孔。长12.4厘米(图四,4)。
铜盆 2件。大口,宽折沿,浅腹,平底,素面。标本M6埋:7,口径24厘米,底径10.8厘米,高6.8厘米(图五,1)。另1件出土于M6墓室,仅存口沿,底部破坏殆尽。
蹄形案足 4件。标本M6:22,呈动物蹄足样,表面鎏金。长13.4厘米,宽4.1厘米,厚1.6厘米(图五,2)。
灶 1件。标本 M6:24,灶上设一个灶孔,由灶身、甑、釜组成。长11厘米,宽7.8厘米,高2.8厘米(图五,3)。
钫 1件。标本M6:25,略残。方形直口,粗颈,腹壁呈四面棱形,方形高圈足,肩部两侧置衔环耳各一,器身任意一处横截面都呈正方形。口部边长2.1厘米,腹部边长3.1厘米,底部边长2.3厘米,高6.2厘米(图五,4)。
灯 2件。直口,方唇,浅腹,平底。标本M6:26,盘径2厘米,高3.6厘米(图五,5)。
锺 1件。标本M6:30,略显盘口,颈部粗短,圆腹,圈足,肩部两侧各置衔环耳一个。口径2厘米,腹径3.6厘米,底径2.3厘米,高4.8厘米(图五,6)。
3、车马饰件
环形马饰
1件。标本M6:1,一大一小两个铜环相连,表面均饰有纹饰,大环为变形蝉纹。大环直径3.9厘米,小环直径2.8厘米(图六,1)。
泡饰 22件。形似蘑菇状,内置横挡,或短锥状铆钉。标本M6:12,直径为1.5厘米(图六,4)。
盖弓帽 12件,分2型。
A型 4件。长筒形,前端横扭,顶部花瓣状,管身末端侧出一钩。通体鎏金。标本M6:46,通长3.6厘米,顶径2.6厘米,末径0.6厘米(图六,2)。
B型 8件。长筒形,前端略有收分,顶部平而呈圆形。管身末端侧出一钩。通体鎏金。标本M6:55,通长2.4厘米,顶径1厘米,末径0.5厘米(图六,3)。
车軎 3件。中空,前端略成圆饼状,施车辖,后端呈圆筒形,表面饰箍形凸棱,通体鎏金。标本M6:57,通长1.9厘米,顶径1.2厘米,底径1.8厘米(图六,5)。
当卢 18件,分2型。
A型 16件。标本M6:6,面板呈桃形,素面,鎏金,背面有乳突两个,穿孔。长4.9厘米(图六,7)。
B型2件。标本M6:37,面板呈叶形,鎏金,顶部附加花纹。背后有乳突两个,穿孔。长12.5厘米(图六,8)。
兽面形笠毂3件,形制相同。标本M6:56,兽面泡状,兽面五官特征清晰明显,顶端置长方形短柄,通体鎏金。通长2,1厘米(图六,6)。
杠箍 1件。标本M6:66。圆筒形,中空,内有残断木头,中部鼓起棱状一周。长10.4厘米(图六,9)。
马镳 10件,分3型。
A型 6件。标本M6:15,桨叶形,通体鎏金,中部有穿孔两个。长8.6厘米(图七,2)。
B型 3件。标本M6:47,S形,通体鎏金,中部有穿孔两个,两端附加有简单纹饰。长8.3厘米(图七,3)。
C型 1件。标本M6:21,S形,残,通体鎏金,仅残存一个穿孔,端部附加饰有变形云纹。残长4.9厘米(图七,4)。
4、兵器
“卜”字形铁戟2件,只有前伸的直刺和旁出的横枝,为了加固戟,在中间加装有青铜秘帽。卡必在戟的侧面通过胡上的穿被缚紧,顶端被铜帽卡住,不易脱落。铜帽内有残断的木头,未见完整的木柲。标本M6:67,长40.8厘米,宽17.6厘米(图七,1)。
三、结语
M6为土坑竖穴墓,木棺之外为砖框、木盖顶结构,形制类似椁室,是由土坑墓向砖室墓发展过程中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区别于西汉早期土坑墓和兴起于王莽时期的拱券顶式砖室墓。这类墓葬在邯郸附近多有发现,与邯郸附近的邢台南郊的木盖砖框墓室相近似,由此可以推断M6的年代应为西汉中期,最晚至王莽时期。
从出土器物看,陶器仅见壶一类,未见其它类型陶器;大量的鎏金车马器、铜器均为明器,做工精美;“卜”字形铁戟与满城汉墓中出土的铁戟相同,由此推断M6的墓主人身份应该为贵族。
[责任编辑:张金栋]
[摘要]2008年4月-10月,为配合邯郸市人民路西延工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工程涉及的百家村村西区域的1座汉代墓葬进行了发掘,获得一批较为重要的考古资料,为进一步研究邯郸地区汉代贵族墓葬结构、丧葬特点、等级制度及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提供了实物资料。
2008年4月-10月,为配合邯郸市人民路西延工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工程所涉及的百家村村西区域的1座汉代墓葬进行了发掘。该墓葬位于后百家村村西约75米的台地之上,向南100米为沁河(图一)。此次发掘的这座墓葬属于邯郸市文物保护单位百家村墓群,编号为M6,现简报如下。
一、墓葬形制
1、封土
发掘前墓葬地表的封土破坏严重。因水泥厂建厂时修建房屋和道路,对封土的北部和南部破坏很大。平面呈不规则圆形,残存封土东西长14.5~17.5米,南北长17.5~18米,残高为5.5~5.9米。经对封土北部的纵向解剖,判断该封土应分三次夯筑而成。第一次夯土主要为黄褐色土掺杂少量黑灰土块及红褐色土块的花土,主要存在于西部;第二次夯土主要为黄褐色土与大量白色土块及黑灰色土块的五花土,夯层厚度不均,内含大量礓石块,包含有泥质灰陶器残片;第三次夯土主要为黄褐色土掺杂黑灰色土块,土质为粉末状,致密,夯层质量较差。三次夯土特点是夯筑质量不高,夯层0.15~0.45米不等,夯窝不明显。
2、墓葬结构
M6为土坑竖穴砖室墓,方向14°,由墓道、甬道、主室、西侧室、埋藏坑组成(图二)。
墓道位于主室东侧,北高南低,呈斜坡状通向墓室,残长12.7米,北部开口处已遭,破坏。墓道中部宽于北部、南部,北部宽2.5米,中部宽2.7米,南部宽2.4米。墓道两壁光滑规整,由上至下略内收。
甬道 位于主墓室东部,东接墓道。甬道自南向北有三道残存墙基,残高0.4~1.5米,北部和中部的墙基均为墓室内分割墓室墙基的延续,南部墙基与墓室内南墙相连,甬道底部为砖平铺地面。甬道靠近墓道部分发现有圆木竖直排列痕迹,应为封闭墓室时使用,残存墙基上有木板平铺残留痕迹。
主室 位于M6墓葬结构的中间位置。主室的北壁、东壁、南壁东侧的上部均遭破坏,西壁和南壁西侧保存了当时的原貌。平面呈长方形,墓口南北长8.2米,东西宽6.9米。墓室上有盗洞5个,其中最大的盗洞位于主墓室和西侧室连接处,呈椭圆形,南北长2.5米,东西长1.5米;其余分布在西北角、西北部、东北角、东南角,均为圆形,直径0.8~1.2米不等。墓室底部横排错缝平铺一层砖,四壁顺砖平砌错缝砌起砖墙,砖墙残高0.5~2.4米。距北壁2米、4.7米处分别有一道东西向砖墙,将墓室分割成北、中、南三个部分,两道砖墙均残高0.4米,宽0.3米。墓室砖墙之上并未起券,而是采用木板覆盖其上,再在木板上填土。由于年代久远,木材腐朽以及盗毁严重,墓室之上覆盖的木板均已塌毁,仅在砖墙之上残留有板灰痕迹,宽0.28~0.32米,厚0.04~0.08米,木板应为南北方向平铺,由于墓室东西距离跨度较大,所以中间的两道墙还可以起支撑木板的作用。
西侧室位于主室的西南部。平面呈长方形,西侧略窄,东西长6.1米,西边宽2.4米,东边宽2.6米,深4.4米。底部呈人字纹状平铺一层砖。西、南、北壁均顺砖平砌错缝砌起砖墙,砖墙高2米,其上盖有木板,现仅残存板灰痕迹。在西侧室西南角和西北角各发现两排脚窝,脚窝上下间距0.16~0.4米,深0.12~0.16米,应为当时修建时方便上下使用的。脚窝痕迹至砖墙附近消失,同时在四壁之上发现明显的工具修整痕迹。
埋藏坑 在M6封土清理完之后,发现主室正南5米处存在一个长方形遗迹,由于与墓葬不相连,所以当时定为一处遗迹现象。经发掘,发现其建造方法、出土物品与M6相关,所以定为M6的埋藏坑(图三)。
埋藏坑平面呈长方形,方向95°,东边一部分已被破坏,现存的西壁、南壁西部、北壁西部保存了当时的面貌。埋藏坑深4.1~5.1米,东西长7.9米,南北宽1.65米。底部横排错缝平铺一层砖,四壁顺砖平砌错缝砌起砖墙,砖墙残高1~1.1米,宽0.2米。砖墙之上盖有木板,但毁朽严重,板灰痕迹不明显。埋藏坑西壁、东壁及四角均有脚窝出现,但是排列、大小不规则,应为当时修建埋藏坑时方便上下使用。
M6破坏严重,又距沁河较近,地下水位较高,随葬器物均遭到侵蚀毁坏,仅剩部分陶器、青铜器、车马饰件、石片等。随葬器物主要分布在主墓室北部、中部及西侧室,少量发现于埋藏坑内。
二、随葬器物
出土随葬器物可分为陶器、铜器、车马饰件、兵器,共194件。
1、陶器
陶壶6件。可分为2型。
A型2件,出土于埋藏坑。泥质灰陶,表面涂有白粉,彩绘不可辨识。直口,沿面较厚,颈部较细,溜肩,圈足。标本M6埋:8,口径9.6厘米,腹径18厘米,底径10厘米,高28厘米(图四,1)。
B型4件。泥质灰陶,表面涂有白粉,颈部有红黑色彩绘,部分可辨识。略显盘口,颈部较粗,圆鼓腹,腹部两侧各置兽面铺首一个,圈足;铺首为穿孔环形鼻,出土时有衔环,已损坏,同时还有彩绘衔环。标本M6:69,近腹部可辨彩绘为两圈三角纹,口径13.6厘米,腹径26.8厘米,底径12.8厘米,高34.4厘米(图四,2)。标本M6:70,沿部饰有可辨彩绘为一圈倒三角纹,近腹部饰有可辨彩绘为两圈三角纹。口径17.6厘米,腹径33,6厘米,底径16.4厘米,高41.6厘米(图四,3)。
2、铜器
博山炉1件。标本M6埋:1,仅存豆形炉。子口内敛,折壁圆腹,空心高柄。腹壁饰粗凸弦纹两周。口径6厘米,残高7.8厘米(图四,5)。
连弧纹铜镜 1件。标本M6埋:2,仅存大半。圆形钮,圆形钮座,外饰一圈内向连弧纹,最外一圈饰有文字符号,因锈蚀不可辨。直径8.4厘米,厚0.2厘米。
环形饰 1件。标本M6埋:3,上为菱形尖首,中为宽带状圆环,下为穿孔双足。通高5.2厘米(图四,6)。
刷柄 1件。标本M6埋:4,前端呈烟斗状,细长实心直柄,尾端穿孔。长12.4厘米(图四,4)。
铜盆 2件。大口,宽折沿,浅腹,平底,素面。标本M6埋:7,口径24厘米,底径10.8厘米,高6.8厘米(图五,1)。另1件出土于M6墓室,仅存口沿,底部破坏殆尽。
蹄形案足 4件。标本M6:22,呈动物蹄足样,表面鎏金。长13.4厘米,宽4.1厘米,厚1.6厘米(图五,2)。
灶 1件。标本 M6:24,灶上设一个灶孔,由灶身、甑、釜组成。长11厘米,宽7.8厘米,高2.8厘米(图五,3)。
钫 1件。标本M6:25,略残。方形直口,粗颈,腹壁呈四面棱形,方形高圈足,肩部两侧置衔环耳各一,器身任意一处横截面都呈正方形。口部边长2.1厘米,腹部边长3.1厘米,底部边长2.3厘米,高6.2厘米(图五,4)。
灯 2件。直口,方唇,浅腹,平底。标本M6:26,盘径2厘米,高3.6厘米(图五,5)。
锺 1件。标本M6:30,略显盘口,颈部粗短,圆腹,圈足,肩部两侧各置衔环耳一个。口径2厘米,腹径3.6厘米,底径2.3厘米,高4.8厘米(图五,6)。
3、车马饰件
环形马饰
1件。标本M6:1,一大一小两个铜环相连,表面均饰有纹饰,大环为变形蝉纹。大环直径3.9厘米,小环直径2.8厘米(图六,1)。
泡饰 22件。形似蘑菇状,内置横挡,或短锥状铆钉。标本M6:12,直径为1.5厘米(图六,4)。
盖弓帽 12件,分2型。
A型 4件。长筒形,前端横扭,顶部花瓣状,管身末端侧出一钩。通体鎏金。标本M6:46,通长3.6厘米,顶径2.6厘米,末径0.6厘米(图六,2)。
B型 8件。长筒形,前端略有收分,顶部平而呈圆形。管身末端侧出一钩。通体鎏金。标本M6:55,通长2.4厘米,顶径1厘米,末径0.5厘米(图六,3)。
车軎 3件。中空,前端略成圆饼状,施车辖,后端呈圆筒形,表面饰箍形凸棱,通体鎏金。标本M6:57,通长1.9厘米,顶径1.2厘米,底径1.8厘米(图六,5)。
当卢 18件,分2型。
A型 16件。标本M6:6,面板呈桃形,素面,鎏金,背面有乳突两个,穿孔。长4.9厘米(图六,7)。
B型2件。标本M6:37,面板呈叶形,鎏金,顶部附加花纹。背后有乳突两个,穿孔。长12.5厘米(图六,8)。
兽面形笠毂3件,形制相同。标本M6:56,兽面泡状,兽面五官特征清晰明显,顶端置长方形短柄,通体鎏金。通长2,1厘米(图六,6)。
杠箍 1件。标本M6:66。圆筒形,中空,内有残断木头,中部鼓起棱状一周。长10.4厘米(图六,9)。
马镳 10件,分3型。
A型 6件。标本M6:15,桨叶形,通体鎏金,中部有穿孔两个。长8.6厘米(图七,2)。
B型 3件。标本M6:47,S形,通体鎏金,中部有穿孔两个,两端附加有简单纹饰。长8.3厘米(图七,3)。
C型 1件。标本M6:21,S形,残,通体鎏金,仅残存一个穿孔,端部附加饰有变形云纹。残长4.9厘米(图七,4)。
4、兵器
“卜”字形铁戟2件,只有前伸的直刺和旁出的横枝,为了加固戟,在中间加装有青铜秘帽。卡必在戟的侧面通过胡上的穿被缚紧,顶端被铜帽卡住,不易脱落。铜帽内有残断的木头,未见完整的木柲。标本M6:67,长40.8厘米,宽17.6厘米(图七,1)。
三、结语
M6为土坑竖穴墓,木棺之外为砖框、木盖顶结构,形制类似椁室,是由土坑墓向砖室墓发展过程中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区别于西汉早期土坑墓和兴起于王莽时期的拱券顶式砖室墓。这类墓葬在邯郸附近多有发现,与邯郸附近的邢台南郊的木盖砖框墓室相近似,由此可以推断M6的年代应为西汉中期,最晚至王莽时期。
从出土器物看,陶器仅见壶一类,未见其它类型陶器;大量的鎏金车马器、铜器均为明器,做工精美;“卜”字形铁戟与满城汉墓中出土的铁戟相同,由此推断M6的墓主人身份应该为贵族。
[责任编辑:张金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