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多年前,我申报了课题《幼儿走进农田的实践研究》的。申报课题是源于我园地处农村,幼儿随处可见农田劳动,园内也拥有一块供幼儿实践的土地,教师具有初浅的农田劳动的经验,便于实施。另一方面,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也告诉我们:教育源于生活,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具有教育的作用。幼儿走进农田有利于解放孩子的手、脑、眼睛等,让孩子的“心、手、脑”并用。从此,我就常带领幼儿走进农田,参与一些农田劳动。可实施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能让幼儿参与农田劳作的机会不多,且易受到农时的限制,大多安排在播种和收获的季节,而在植物漫长的生长过程中,幼儿走进田园机会就更少了(只有除草、施肥和杀虫,而施肥和杀虫幼儿的可参与性又不大)。空闲之余,我就开始反思,觉得幼儿走进农田,掌握农田种植技能技巧,对其未来的成长影响不大。一则我们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农民,而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二则即使其中某些幼儿将来就是农民,到那时再学也不迟。茫然之中,我选择了回头,没有将我的研究继续进行下去。
几年后的今天,我园申报了省级规划课题《农村幼儿园体验式“田园教育”的实践研究》。作为其中一员,在专家领导的引领下,在与同事不断切磋和学习中,在自己的实践研究中,我对“田园”教育有了新认识。其实“田园”教育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广阔的空间,它不仅仅是幼儿亲近田园、掌握田园知识和技能的好时机,对幼儿来说更是一种体验,是培养幼儿各种能力、情感和社会性的过程;“田园”也不仅仅只是亲历和体验田园,还包含与田园有关的文化及对田园的表现表达等等。实施后,我发现“田园教育”原来也可以有声有色,生机勃勃。
反思相同的两个课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反差呢?原来是新课改实施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发生了转变的结果。
一、从重知识技能的获得转变为更重情感能力的精心培育
反思过去田园课程实施时,我的目标定位始终是幼儿获得了哪些知识和技能。在开展“种植蚕豆”活动时,我的目标就是巩固幼儿对数量4的掌握,于是我事先挖好坑,让幼儿在每个坑里放4粒蚕豆,然后盖好土。使用的就是这种落后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内容和手段的单一,我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
现在,我们不仅重幼儿知识技能的获得,更关注幼儿的能力情感的培养。能力和情感更具有隐性效应和长期性,也许我们暂时看不到幼儿在能力和情感方面的提高和发展,但我们知道能力和情感状况对幼儿一生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在“田园教育中”,我们不仅关注幼儿在知识技能方面能否得到发展,更关注幼儿能力和情感的发展。现在我们进行蚕豆种植时,我引导幼儿自己完成挖坑、下种、盖土等一系列的播种过程,再在旁边插上标签,告知幼儿这颗蚕豆就是自己的蚕豆宝宝。此活动不仅巩固了幼儿对数量的掌握,更为幼儿今后细心照顾蚕豆的生长创造了条件,进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培养了幼儿爱护植物的情感,也让幼儿深刻地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从重知识技能的获得到更重能力情感的培养,不仅拓展了“田园教育”的内容,使“田园教育”更具生命力,也使“田园教育”越来越有活力。
二、从重教育结果效应转变为更重过程的细心关注
过去课程研究的实施中,我关注的只是教育结果,能给幼儿带来什么效应。考虑到我们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农民和农业专业户,更不只是为了幼儿好玩,想到此课程的开设似乎对未来意义不大,因此,我选择了半途而废。
现在,我们的“田园教育”不仅要重结果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更重教育过程中幼儿的体验,重幼儿的参与,幼儿的亲历。通过田园这一载体,让幼儿在田园中,去观察,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让幼儿自己去探究,丰富幼儿的经验,让幼儿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发展。
只有亲历“田园”,幼儿才会关注“田园”,了解动植物生长的过程及变化,发现问题,才会进一步探究,才有机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只有亲历“田园”,幼儿才会爱上“田园”,才能建立幼儿与动植物间的感情,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爱的情感,进一步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当幼儿看到自己精心种植的植物半途夭折时,那种伤心、难过之情令人感伤);只有亲历“田园”,幼儿才会恋上“田园”,深切地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进而珍惜劳动成果……
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我们的教育手段、方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我们的教学方法不再是传授法,不再是填鸭式,而是以幼儿为主体,引导幼儿自己探究,实现自主学习,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支持者。活动中只要是幼儿力所能及的,我们定会让幼儿自己去尝试。认识农产品时,我们会激发幼儿通过看、摸、比、品尝等多种方法进行比较,获得自己独特的经验,此探究过程比结果更有意义。注重过程的“田园教育”使“田园”课程更生动、更丰富多彩。
三、从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转变为更重幼儿主体地位的落实
“田园教育”开展得轰轰烈烈,更得益于教育主体的转变。过去课程研究的实施中,我总是将教师放在首位,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搀着幼儿走。活动都是教师预设的,教师用自己的眼光来观察,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没有现成的课程利用,仅靠教师的预设,难免会走入黔驴技穷的境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索式的师生互动。现在,“田园”课程实施时,我们会始终将幼儿放在首位,充分认识到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是活动的主人,课程来源于幼儿兴趣和生活。
记得在一次田园观察时,幼儿发现了一个田园中的“外来户”——荠菜,有小朋友说是草,有的说是菜,当知道是荠菜后,幼儿又有了疑问,我们没有种,这荠菜从哪里来?出现了新问题,老师没有直接告知,而是让幼儿自己先寻找答案。于是,小朋友们有的问家长,有的向奶奶(保育员)请教,很自然地生成了“荠菜哪里来”的活动。组织活动时,教师先让幼儿交流自己寻找到的答案,然后组织幼儿观看视频“种子的旅行”,认识荠菜的种子,再让幼儿交流对荠菜种子来历的认识,整个过程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兴致盎然。在以幼儿为主体的理念指引下,我们还生成了“荠菜变身”、“我们的青菜宝宝”、“泥土里的宝贝”、“植物生长的有利环境”等等许多课程。这些问题从幼儿身边来,是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幼儿更投入、更积极,教学效果更好。以幼儿为主体,“田园教育”之路越走越宽。
课程的来源注重以幼儿为主体,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始终把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人,以幼儿为主体。自从幼儿认识了荠菜后,每每幼儿看到了荠菜,都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大喊“荠菜,这儿有荠菜”。细心的柏尧又发现了问题。“老师,这里的荠菜怎么和萝卜地里的荠菜长得不一样呢?”“到底哪儿不一样呢?”在教师的指引下,小朋友发现荠菜的颜色、叶子的形状、生长方向都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呢?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个新问题。教师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原来荠菜有“变身”的本领。于是教师生成了“荠菜变身”的活动。活动前,教师先让幼儿回忆自己看到的不同长相的荠菜,然后再借助照片,引导幼儿将一种长相的荠菜与周围植物环境进行对比,孩子们终于发现原来荠菜跟周围环境有着相近之处。怎么会这样呢?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其中的原因,而是悄悄地提醒幼儿以前学过“变色龙”的故事,幼儿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荠菜有“变身”的本领。此时,幼儿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是活动的主人,让“田园”课程越走越深。
两次“田园”教育的实施,两种不一样的结局,主要是因为新课程改革后,新课程理念逐渐内化于每一位教师的内心,使每一位教师的教育行为悄然发生质的变化。
几年后的今天,我园申报了省级规划课题《农村幼儿园体验式“田园教育”的实践研究》。作为其中一员,在专家领导的引领下,在与同事不断切磋和学习中,在自己的实践研究中,我对“田园”教育有了新认识。其实“田园”教育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广阔的空间,它不仅仅是幼儿亲近田园、掌握田园知识和技能的好时机,对幼儿来说更是一种体验,是培养幼儿各种能力、情感和社会性的过程;“田园”也不仅仅只是亲历和体验田园,还包含与田园有关的文化及对田园的表现表达等等。实施后,我发现“田园教育”原来也可以有声有色,生机勃勃。
反思相同的两个课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反差呢?原来是新课改实施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发生了转变的结果。
一、从重知识技能的获得转变为更重情感能力的精心培育
反思过去田园课程实施时,我的目标定位始终是幼儿获得了哪些知识和技能。在开展“种植蚕豆”活动时,我的目标就是巩固幼儿对数量4的掌握,于是我事先挖好坑,让幼儿在每个坑里放4粒蚕豆,然后盖好土。使用的就是这种落后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内容和手段的单一,我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
现在,我们不仅重幼儿知识技能的获得,更关注幼儿的能力情感的培养。能力和情感更具有隐性效应和长期性,也许我们暂时看不到幼儿在能力和情感方面的提高和发展,但我们知道能力和情感状况对幼儿一生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在“田园教育中”,我们不仅关注幼儿在知识技能方面能否得到发展,更关注幼儿能力和情感的发展。现在我们进行蚕豆种植时,我引导幼儿自己完成挖坑、下种、盖土等一系列的播种过程,再在旁边插上标签,告知幼儿这颗蚕豆就是自己的蚕豆宝宝。此活动不仅巩固了幼儿对数量的掌握,更为幼儿今后细心照顾蚕豆的生长创造了条件,进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培养了幼儿爱护植物的情感,也让幼儿深刻地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从重知识技能的获得到更重能力情感的培养,不仅拓展了“田园教育”的内容,使“田园教育”更具生命力,也使“田园教育”越来越有活力。
二、从重教育结果效应转变为更重过程的细心关注
过去课程研究的实施中,我关注的只是教育结果,能给幼儿带来什么效应。考虑到我们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农民和农业专业户,更不只是为了幼儿好玩,想到此课程的开设似乎对未来意义不大,因此,我选择了半途而废。
现在,我们的“田园教育”不仅要重结果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更重教育过程中幼儿的体验,重幼儿的参与,幼儿的亲历。通过田园这一载体,让幼儿在田园中,去观察,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让幼儿自己去探究,丰富幼儿的经验,让幼儿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发展。
只有亲历“田园”,幼儿才会关注“田园”,了解动植物生长的过程及变化,发现问题,才会进一步探究,才有机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只有亲历“田园”,幼儿才会爱上“田园”,才能建立幼儿与动植物间的感情,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爱的情感,进一步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当幼儿看到自己精心种植的植物半途夭折时,那种伤心、难过之情令人感伤);只有亲历“田园”,幼儿才会恋上“田园”,深切地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进而珍惜劳动成果……
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我们的教育手段、方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我们的教学方法不再是传授法,不再是填鸭式,而是以幼儿为主体,引导幼儿自己探究,实现自主学习,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支持者。活动中只要是幼儿力所能及的,我们定会让幼儿自己去尝试。认识农产品时,我们会激发幼儿通过看、摸、比、品尝等多种方法进行比较,获得自己独特的经验,此探究过程比结果更有意义。注重过程的“田园教育”使“田园”课程更生动、更丰富多彩。
三、从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转变为更重幼儿主体地位的落实
“田园教育”开展得轰轰烈烈,更得益于教育主体的转变。过去课程研究的实施中,我总是将教师放在首位,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搀着幼儿走。活动都是教师预设的,教师用自己的眼光来观察,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没有现成的课程利用,仅靠教师的预设,难免会走入黔驴技穷的境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索式的师生互动。现在,“田园”课程实施时,我们会始终将幼儿放在首位,充分认识到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是活动的主人,课程来源于幼儿兴趣和生活。
记得在一次田园观察时,幼儿发现了一个田园中的“外来户”——荠菜,有小朋友说是草,有的说是菜,当知道是荠菜后,幼儿又有了疑问,我们没有种,这荠菜从哪里来?出现了新问题,老师没有直接告知,而是让幼儿自己先寻找答案。于是,小朋友们有的问家长,有的向奶奶(保育员)请教,很自然地生成了“荠菜哪里来”的活动。组织活动时,教师先让幼儿交流自己寻找到的答案,然后组织幼儿观看视频“种子的旅行”,认识荠菜的种子,再让幼儿交流对荠菜种子来历的认识,整个过程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兴致盎然。在以幼儿为主体的理念指引下,我们还生成了“荠菜变身”、“我们的青菜宝宝”、“泥土里的宝贝”、“植物生长的有利环境”等等许多课程。这些问题从幼儿身边来,是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幼儿更投入、更积极,教学效果更好。以幼儿为主体,“田园教育”之路越走越宽。
课程的来源注重以幼儿为主体,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始终把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人,以幼儿为主体。自从幼儿认识了荠菜后,每每幼儿看到了荠菜,都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大喊“荠菜,这儿有荠菜”。细心的柏尧又发现了问题。“老师,这里的荠菜怎么和萝卜地里的荠菜长得不一样呢?”“到底哪儿不一样呢?”在教师的指引下,小朋友发现荠菜的颜色、叶子的形状、生长方向都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呢?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个新问题。教师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原来荠菜有“变身”的本领。于是教师生成了“荠菜变身”的活动。活动前,教师先让幼儿回忆自己看到的不同长相的荠菜,然后再借助照片,引导幼儿将一种长相的荠菜与周围植物环境进行对比,孩子们终于发现原来荠菜跟周围环境有着相近之处。怎么会这样呢?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其中的原因,而是悄悄地提醒幼儿以前学过“变色龙”的故事,幼儿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荠菜有“变身”的本领。此时,幼儿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是活动的主人,让“田园”课程越走越深。
两次“田园”教育的实施,两种不一样的结局,主要是因为新课程改革后,新课程理念逐渐内化于每一位教师的内心,使每一位教师的教育行为悄然发生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