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物多玩”成为幼儿运动的一道“美食”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bestlove_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二期课改向纵深方向发展,幼儿运动的相关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映入读者眼帘。“一物多玩”这个名字也在课改的大潮中不期而至,愈发响亮,成为幼儿运动的一道“家常菜”。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简称《指南》)指出:借助各种材料和器械进行运动,尝试新的内容和玩法,获得身体运动的经验。“一物多玩”之所以能迅速“火”起来,笔者认为一是鉴于幼儿自主运动的探索需求;二是鉴于对幼儿创造性的培养;三是鉴于幼儿园现有运动材料、器械的充分利用。
  然而“一物多玩”在日常运动中却遭遇“瓶颈”,“名不副实”,幼儿对运动材料与器械玩法仍然单一。通过观摩发现,幼儿在“一物多玩”中的运动能力、水平除了与幼儿个体差异、运动材料有关,更与教师的指导有关。教师类似的“仔细想想”、“还有没有别的玩法”等指导语形同虚设,幼儿对“一物多玩”的探索依然“原地踏步”。
  本文对教师在幼儿运动中“一物多玩”指导方法进行阐述,授之以渔,让“一物多玩”不再是一句空话。
  一、运用肢体不同部位——探索“一物多玩”
  《指南》中明确提出“大胆进行各种身体运动,体验各种肢体动作的可能性”。教师在运动教学中应鼓励幼儿通过头、颈、手、肘、臂、身、膝、腿、足等人体部位与材料积极互动,主动探索材料的多种玩法。
  在大班《好玩的皮球》活动中,孩子们仍然“一如既往”地拍球、滚球、踢球,虽然彼此互相模仿,但一会儿就失去了兴趣。在交流玩法时,大家还是照搬之前的几种玩法。于是,我提议:“大家能不能用身体的其他部位和皮球做好朋友呢?”话音刚落,孩子们开始探索起来,有的用头顶球,有的用双腿夹球走……
  幼儿运用身体不同部位探索往往会带来运动方式上的变化。如幼儿在《好玩的圈圈》活动中多数幼儿习惯于把圈圈放在腰间转。当俊俊把圈圈放在地上跳的时候,几名幼儿笑着说这个玩法太简单了。我对俊俊说:“你能给大家展示一个和刚才不一样的跳吗?”思考一会儿后,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俊俊完成了一个“漂亮”的转身跳圈,尽管双脚落地不太稳。接着俊俊做小老师用转体跳圈的方法为大家展示了玩圈的新玩法。正如对滑板的探索中,孩子通过走、跑、跳、转、拉、推等运动中的基本动作与梯子不断进行互动。在这种运用肢体对运动器械、材料自主探索活动中,孩子们创造出了滑板的十几种运动玩法,体验到了探索“一物多玩”的乐趣。
  二、调整幼儿人数变化——激活“一物多玩”
  个体、小组、集体的学习方式同样适用于运动教学活动中。由于集体、小组和个别教学活动的形式各有其独特的功能,所以在运动教学活动设计中,我们要注意根据教学任务和内容的要求来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把集体、小组和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如在《好玩的皮球》活动中,幼儿每人一个皮球,在个体运用身体不同部位探索皮球玩法后,出现了两人合作玩球的现象。教师以此为契机,引导幼儿一人玩球—→两人玩球—→多人玩球—→集体玩球,让幼儿感受到活动的趣味性。随后,幼儿在探索皮球的玩法中出现了“击地传球”、“胸前传球”、“肩上传球”、“胯下传球”的多人合作游戏,将活动一次次推向高潮。有了本次活动的经验,幼儿在《百变绳子》活动中将经验成功迁移,先独立探索,接着两人、三人合作,接着出现多人玩绳。最后,活动在集体游戏“赛龙舟”中结束。由此可以看出,通过调整幼儿人数变化,可以为活动注入活力,让“一物多玩”活起来。
  三、改变材料组合方式——拓展“一物多玩”
  幼儿喜欢运动,而运动材料是激发他们运动积极性的最基本前提。运动材料组合是幼儿的一种创造行为,期间会衍生出很多新玩法,增强运动本身的挑战性。
  1.同种材料组合。
  在“一物多玩”运动教学中,一件运动器械或材料有时难以满足幼儿运动的需要。如《好玩的笆斗》活动中,大班幼儿利用笆斗练习“跳山羊”动作,随着练习密度的增强动作也熟练起来,不满足于跳跃一个笆斗的高度,兴趣有所减弱。看到这一状况,教师随手将一个笆斗叠放在另一个笆斗上,对大家说:“谁来挑战两个笆斗的高度?”孩子们跃跃欲试,把自己与同伴的笆斗叠放成不同的高度,不停地挑战,兴趣有增无减。
  在大班《有趣的长凳》活动中,教师投放的长凳,高矮不同,宽窄不同。幼儿可根据各自的能力选取适宜的高度或宽窄面运动。小宇走在一条长凳上练习平衡,嘴里嘀咕着:“这条路太短了!”老师反问:“怎样才能变出一条更长的路呢?”在老师的启发下,小宇找了几名同伴,把几条高、低、宽、窄不同的长凳连在一起。走在这条长长的小路上,他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在中班《泡沫垫变变变》活动中,幼儿发现在一个泡沫垫上练习助跑跨太容易了。于是,有的幼儿直接把几块泡沫在地面上垫拼在一起,增加了长度,调动了运动的积极性。为了进一步增强运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教师将三块泡沫垫组合成立体的“三角小屋”。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一个个“三角小屋”出现了,孩子们助跑跨跳时跳得更高、更远了。
  2.辅助材料组合。
  在体育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能利用器械或添加辅助材料的特点,玩出不同的花样,体现出灵活多样的器械特征。
  在大班《轮胎总动员》活动中,有的孩子滚轮胎,有的钻轮胎,有的跳轮胎,而邱泽和邱枫兄弟俩却要用轮胎比比谁的力气大。面对同样的轮胎,他俩谁也不能将其举起或抱起。教师观察了一会,走过来说:“也许操场上某样玩具可以帮你们的忙哦!”一会功夫,兄弟俩找来两根绳子分别系在两个轮胎上,拉起轮胎比比“看谁跑得快”。
  之后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在“一物多玩时”会有目的地寻找一些辅助器械,滑板车+垫子,可以玩“钻山洞”的游戏;小棒+纸球,可以玩“赶小猪”的游戏;车子+皮球,可以玩“运西瓜”的游戏;小椅子+绳子,可以玩“赶马车”的游戏,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围绕一件运动材料,将其他多种材料进行组合和再利用,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创造出一系列新玩法。
  四、增设运动游戏情景——创造“一物多玩”
  运动游戏情景是融言、行、情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它是利用创设情境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情绪,引导幼儿对动作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培养情感意识,达到有效师幼互动的目的。形象的情景设计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在运动教学活动中,如果进行单一动作的机械性练习,孩子就会觉得枯燥、乏味。教师运动教学贯穿于富有童趣的情景活动中,可以提高运动教学的质效,甚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大班《小小志愿者》活动中,活动以支援地震灾区为情景,“志愿者”要经过各种各样的“路”才能到达灾区。而这些不同的“路”正是由不同的长凳组合而成的。“志愿者”们先后经过“独木桥”(长凳直线连接)——“盘旋山路”(长凳首尾相连成圆形)——“起伏山路”(长凳横向前后摆放)——“铁路”(长凳摆放成两排,间距20厘米)等。活动在“志愿者”赶赴灾区的情境中实现了对长凳的“一物多玩”。
  小班《神奇的礼物》活动中,活动以小熊去奶奶家送礼物为情景。孩子们装扮成小熊,以“短布棍”为神奇的礼物,在“熊妈妈”的带领下开始了探索活动。“短布棍”的精彩玩法让“熊奶奶”感受到它是个神奇的礼物。
  “一物多玩”是幼儿运动的一道“家常菜”,但若要幼儿喜欢这道“菜”,还需要教师精心调制它的“味道”,让其成为孩子运动的一道“美味”!
其他文献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在音乐方面具有一定的感知和表演能力。为进一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幼儿的探索和创造性思维,锻炼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我精心设计了大班艺术活动《堆雪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对音乐、表演、游戏等知识技能的储备,以游戏化的教学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乐曲的节奏和旋律。  2.探索不同的雪人造型并创编出各种
期刊
民办幼儿园凭借特有的竞争机制,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不拘一格的办学模式在幼教领域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我在公办幼儿园工作二十多年,在园长岗位上也历经十多个春秋。通过对民办幼儿园的调研、评估以及与部分民办幼儿园园长、教师的交流研讨等活动,我深深地体会到,民办幼儿园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靠社会公众和家长对幼儿园的认可。因此管理者要站在社会公众、家长、幼儿的需求角度思考幼儿园的管理和发展。以下只是我在管理方面的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也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这些足以说明充分利用身边教育资源的重要性,也为我们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指明了方向。如何实践陈鹤琴先生的“活教材”理论,深入贯彻《纲要》精神,让幼儿在“活教材”中受益?我谈谈自己
期刊
设计意图:  新《纲要》中强调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帮助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气球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非常喜欢的一种玩具,但我发现,幼儿在玩气球时,他们玩的方式单一,而且容易爆炸,不会保护自己的气球。因此,我尝试开展了“气球飞呀飞”的活动,让幼儿探索各种方式让气球飞起来,并且在活动中,我鼓励幼儿有节奏的运动,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使幼儿在快乐中
期刊
制作红军帽  在大班“我是中国人”主题中,孩子特别喜欢唱《爷爷为我打月饼》这首歌,对其中老红军的印象很深,对红军爷爷的帽子也产生了兴趣,孩子们也特想要一顶红军帽。我们就安排了两个活动:制作红军帽、制作小国旗并把步骤贴在环境中,让幼儿自主学习。  制作材料:剪刀、彩纸等。  1.折红星(见图1)。  2.剪红星。  3.制作八角帽(见图2)。  4.把剪好的红星贴在帽子上。  十月份国庆期间主题“欢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观察发现,当幼儿进行自由绘画活动时,常常伴有自言自语、边画边说、与同伴交流等现象,并表现出对他人讲述的期望和希望他人倾听画的内容的愿望。但这些行为在教师的眼中可能被视为不遵守纪律,教师经常会说出“是用手画,还是用嘴画”“不用和小朋友商量画什么”等等类似禁止交谈的话语。教师带有强制威吓的言语致使幼儿不敢再出声说话能使教室保持安静,达到所谓的鸦雀无声。幼儿虽然能够在外界的压力下忍
期刊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其目标是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其具有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机制。为此,教师应时刻考虑儿童的需要和兴趣,知道儿童喜欢探究什么和能探究什么;应坚持让幼儿在科学探究中积累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不再是传统的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而是要通过幼儿自主的探索活动去发现和学习科学,在有趣的科学活动中养成热爱科学的情感,在生活、游
期刊
设计意图:  绘本《搬过来,搬过去》,是一本趣味幽默而又富有浪漫情调的故事,从中鳄鱼先生和长颈鹿小姐“爱情小屋”的设计与搭建更烘托出了两人情感的升华。在与孩子们一齐分享、解读绘本的过程中,有位幼儿提议“我们一起帮助他们搭建‘爱情小屋’吧!”这一主意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和强烈的欲望。于是,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了健康活动《搬过来,搬过去》。活动借助“长凳”为材料,以“发展幼儿平衡能力”为重点,
期刊
一、在兴趣中诞生  在开展主题活动《动物王国》时,部分幼儿对“乌鸦喝水”这一话题产生了兴趣,并主动提问“放石子后乌鸦一定能喝到水吗?”教师捕捉到这一宝贵的兴趣点,及时生成了大班科学活动《乌鸦喝水》。这一课题正好契合了我园市级课题研究《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我们果断地将它确定为研究课题,采用“一课三研”的形式探求教育策略的有效性。  二、在研讨中提升  幼儿园科学活动具
期刊
一、单元教学活动内涵  单元教学是一种幼儿园综合性课程,是由一系列单元教学活动组成。而单元教学活动就是在整合各科活动内容的基础上将各学科内容统一归入一个称之为“单元”的专题之中。在这一专题内通过教学活动设计者对活动目标和内容的预设,要求幼儿统一学习被综合于单元中的学习内容。在综合课程理念的影响下单元教学活动成为我国幼儿教育中普遍应用的模式之一。  在综合性课程理念下,单元教学活动属于结构化程度相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