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幸福1.0说起
以前,“幸福”的含义似乎并没有与愉悦这么接近。当托马斯·杰弗逊在《独立宣言》中宣称人们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时,它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幸福恐怕根本不是一回事,也与快乐或者高兴完全不沾边。
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幸福”应该由三个不同的元素组成——积极情绪、投入的人生和有意义的人生。这三个元素都比“幸福”更容易感知和测量。
第一个元素是积极情绪,也就是我们的感受:愉悦、狂喜、入迷、温暖、舒适等。在此元素上成功的人生称为“愉悦的人生”(pleasant life)。
第二个元素是投入,它与心流(flow)有关,指的是完全沉浸在一项吸引人的活动中,时间好像停止,自我意识消失。我把以此为目标的人生称为“投入的人生 ”(engaged life)。投入与积极情绪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如果问一个正在体验心流的人“你在想什么,你感觉怎么样”,那么他们通常会说:“什么也没想,什么感觉也没有”。处于心流状态中,我们人、物合一。由于心流需要集中全部的注意力,因此它动用了我们全部的认知和情感资源,让我们无暇思考和感觉。
幸福还有第三个元素,那就是意义。我们在进行娱乐活动时会达到心流,但当我看见镜子里的自己时,我会担心自己是在虚度人生。对投入的追求往往是孤独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而人类不可避免地要追寻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有意义的人生”(meaningful life)意味着归属于某些超越你自身的东西,并为之奋斗。
从满意生活到蓬勃生活
我曾经认为,生活满意度是衡量“幸福”的黄金标准,但现在衡量的标准应该调整为人生的蓬勃程度。从满意的生活到蓬勃的生活,就是幸福1.0和幸福2.0最明显的差异(如表1)。
相比之下,幸福1.0理论有三个不足之处:首先,人们已经牢牢地把“幸福”的含义与快乐的情绪联系在一起。积极情绪是“幸福”的基本含义。有人中肯地批评说,幸福1.0理论武断地重新定义了“幸福”,把投入和意义拖进来补充积极情绪。投入和意义都和我们的感觉无关,也永远不会是“幸福”的含义的一部分。
幸福1.0理论的第二个不足之处是,对幸福的测量太偏重于生活满意度。此前人们谈论的“幸福”,由生活满意度来表示,具体测量方法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自我报告问卷,让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进行打分。于是,提高人们的生活满意度也就成为了人们追求“幸福”的唯一手段。不过,人们在自我报告中表达的生活满意度其实取决于回答问题时感觉的良好程度(超过70%),以及我们对未来生活的判断 (少于30%),与“幸福”本身并无十分紧密的关联。
所以,幸福1.0理论的第三个不足之处是,积极情绪、投入、人生意义不能包括人们所有的终极追求。“终极追求”在这里是指一个理论中的基本元素,你不是为了其他元素而追求它。
对幸福的重新思考
按照幸福2.0的理论,那些拥有最积极的情绪、最多的投入和最大人生意义的人们最幸福,而且对生活的满意度最高。我认为,幸福2.0理论中有五个元素必不可少,即:积极情绪、投入、意义、成就、人际关系。
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积极情绪仍然是幸福2.0理论的基石,但有一个关键的改变——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从整个理论的目标,降低为包含在积极情绪里的一个因子。
投入(engagement)。就像积极情绪一样,投入也只能靠主观的评估(“有没有感觉到时间停止”、“你完全沉浸在任务中了吗”、“你忘了自我吗”等)。积极情绪和投入是幸福2.0理论里两个靠主观来评估的元素。积极情绪是快乐(或愉悦)的元素,包含了主观幸福感的所有常见因素:高兴、狂喜、舒适、温暖等。不过要记住,处于心流状态时,我们通常没有思想和感情,只会在回忆时说“那真好玩”或者“那真棒”,因此,对快乐的主观感受是在现在,而对投入的主观感受只能靠回顾。
意义(meaning)。意义指归属于和致力于某样你认为超越自我的东西。意义不是单纯的主观感受。从历史、逻辑和一致性的角度出发的冷静客观的评判,很可能会与主观判断不同。意义也符合幸福2.0理论元素的三个标准:(1)它有助于提升幸福感;(2)它往往是终极追求;(3)意义的定义和测量与积极情绪和投入无关,和其他两个要素——成就、人际关系也无关。
成就(accomplishment)。把成就人生加进来,也表明了积极心理学的任务是描述人们追求幸福的实际方法,而非规定这些方法。因此,添加这个元素绝不等于是推荐成就人生,或是建议你放弃自己追求幸福的路径而去追求成就。把它加进来,是为了更好地描述人类在无强迫的自由状态下会选择追求什么。
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有人曾经要求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克里斯托弗·彼得森(Christopher Peterson),用两个字来描述积极心理学是讲什么的,他回答说:“他人”。人际关系对幸福带来的深刻正面影响,而在这种关系欠缺时还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积极心态是获得幸福感的关键
幸福2.0理论是多维的,积极情绪是一种主观的变量,由你的想法和感受决定。投入、意义、关系和成就则兼有主观和客观的成分,因为你可以自认为拥有投入、意义、良好的关系和杰出的成就,但其实很有可能是在自欺欺人。这就使得幸福2.0理论不能只存在于人们的头脑里,因为它不仅包括良好的感觉,还包括你真实存在的意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成就。这样一来,我们人生做出的各种选择,就是为了尽量得到所有这五个元素。
剑桥大学的苏德中和费利西亚·于佩尔(Felicia Huppert)曾定义并测量过23个欧盟国家的幸福度。他们对幸福感的定义与幸福2.0理论一致:一个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所有的“核心特征”和六项“附加特征”中的三项,才能称得上“幸福”(如表2和表3)。
他们在每个国家都统计了成年人的各项幸福指标,对各国人民幸福观做了比较。统计显示,欧洲得分最高的是丹麦,有33%的人拥有幸福的人生,英国有约18%的人拥有幸福的人生,而最低的是俄罗斯,只有6%的人感到幸福。
我们测量积极情绪、投入、意义、积极关系和成就的能力越来越高,因此,我们也可以测量在一个国家、城市、公司内有多少人感到幸福,可以测量一个人在人生中的什么时候能够蓬勃发展,可以测量教育系统是否正在帮助孩子幸福发展。
尼采曾把人类成长和人类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他称之为“骆驼”。骆驼只会坐在那里,呻吟并忍受一切。有记载的历史中,前4000年是“骆驼阶段”。他将第二阶段称之为“狮子”。狮子会说“不”——对贫穷说“不”、对暴政说“不”、对瘟疫说“不”、对愚昧说“不”。从1776年甚至从1215年起草《大宪章》时起西方社会就艰难地奋斗着说出了“不”。如果人类能够对所有不利条件都说“不”会怎么样?尼采告诉我们,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婴儿阶段”。婴儿会问:“我们可以对什么说‘是’呢?”,什么可以得到所有人们的肯定呢?此时如果我们重新思考幸福的含义,或许我们会对更多的积极情绪说“是”,会对更多的投入说“是”,会对更好的人际关系说“是”,会对生命中更多的意义说“是”,会对更多的积极成就说“是”,会对更多的幸福说“是”。
以前,“幸福”的含义似乎并没有与愉悦这么接近。当托马斯·杰弗逊在《独立宣言》中宣称人们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时,它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幸福恐怕根本不是一回事,也与快乐或者高兴完全不沾边。
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幸福”应该由三个不同的元素组成——积极情绪、投入的人生和有意义的人生。这三个元素都比“幸福”更容易感知和测量。
第一个元素是积极情绪,也就是我们的感受:愉悦、狂喜、入迷、温暖、舒适等。在此元素上成功的人生称为“愉悦的人生”(pleasant life)。
第二个元素是投入,它与心流(flow)有关,指的是完全沉浸在一项吸引人的活动中,时间好像停止,自我意识消失。我把以此为目标的人生称为“投入的人生 ”(engaged life)。投入与积极情绪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如果问一个正在体验心流的人“你在想什么,你感觉怎么样”,那么他们通常会说:“什么也没想,什么感觉也没有”。处于心流状态中,我们人、物合一。由于心流需要集中全部的注意力,因此它动用了我们全部的认知和情感资源,让我们无暇思考和感觉。
幸福还有第三个元素,那就是意义。我们在进行娱乐活动时会达到心流,但当我看见镜子里的自己时,我会担心自己是在虚度人生。对投入的追求往往是孤独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而人类不可避免地要追寻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有意义的人生”(meaningful life)意味着归属于某些超越你自身的东西,并为之奋斗。
从满意生活到蓬勃生活
我曾经认为,生活满意度是衡量“幸福”的黄金标准,但现在衡量的标准应该调整为人生的蓬勃程度。从满意的生活到蓬勃的生活,就是幸福1.0和幸福2.0最明显的差异(如表1)。
相比之下,幸福1.0理论有三个不足之处:首先,人们已经牢牢地把“幸福”的含义与快乐的情绪联系在一起。积极情绪是“幸福”的基本含义。有人中肯地批评说,幸福1.0理论武断地重新定义了“幸福”,把投入和意义拖进来补充积极情绪。投入和意义都和我们的感觉无关,也永远不会是“幸福”的含义的一部分。
幸福1.0理论的第二个不足之处是,对幸福的测量太偏重于生活满意度。此前人们谈论的“幸福”,由生活满意度来表示,具体测量方法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自我报告问卷,让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进行打分。于是,提高人们的生活满意度也就成为了人们追求“幸福”的唯一手段。不过,人们在自我报告中表达的生活满意度其实取决于回答问题时感觉的良好程度(超过70%),以及我们对未来生活的判断 (少于30%),与“幸福”本身并无十分紧密的关联。
所以,幸福1.0理论的第三个不足之处是,积极情绪、投入、人生意义不能包括人们所有的终极追求。“终极追求”在这里是指一个理论中的基本元素,你不是为了其他元素而追求它。
对幸福的重新思考
按照幸福2.0的理论,那些拥有最积极的情绪、最多的投入和最大人生意义的人们最幸福,而且对生活的满意度最高。我认为,幸福2.0理论中有五个元素必不可少,即:积极情绪、投入、意义、成就、人际关系。
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积极情绪仍然是幸福2.0理论的基石,但有一个关键的改变——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从整个理论的目标,降低为包含在积极情绪里的一个因子。
投入(engagement)。就像积极情绪一样,投入也只能靠主观的评估(“有没有感觉到时间停止”、“你完全沉浸在任务中了吗”、“你忘了自我吗”等)。积极情绪和投入是幸福2.0理论里两个靠主观来评估的元素。积极情绪是快乐(或愉悦)的元素,包含了主观幸福感的所有常见因素:高兴、狂喜、舒适、温暖等。不过要记住,处于心流状态时,我们通常没有思想和感情,只会在回忆时说“那真好玩”或者“那真棒”,因此,对快乐的主观感受是在现在,而对投入的主观感受只能靠回顾。
意义(meaning)。意义指归属于和致力于某样你认为超越自我的东西。意义不是单纯的主观感受。从历史、逻辑和一致性的角度出发的冷静客观的评判,很可能会与主观判断不同。意义也符合幸福2.0理论元素的三个标准:(1)它有助于提升幸福感;(2)它往往是终极追求;(3)意义的定义和测量与积极情绪和投入无关,和其他两个要素——成就、人际关系也无关。
成就(accomplishment)。把成就人生加进来,也表明了积极心理学的任务是描述人们追求幸福的实际方法,而非规定这些方法。因此,添加这个元素绝不等于是推荐成就人生,或是建议你放弃自己追求幸福的路径而去追求成就。把它加进来,是为了更好地描述人类在无强迫的自由状态下会选择追求什么。
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有人曾经要求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克里斯托弗·彼得森(Christopher Peterson),用两个字来描述积极心理学是讲什么的,他回答说:“他人”。人际关系对幸福带来的深刻正面影响,而在这种关系欠缺时还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积极心态是获得幸福感的关键
幸福2.0理论是多维的,积极情绪是一种主观的变量,由你的想法和感受决定。投入、意义、关系和成就则兼有主观和客观的成分,因为你可以自认为拥有投入、意义、良好的关系和杰出的成就,但其实很有可能是在自欺欺人。这就使得幸福2.0理论不能只存在于人们的头脑里,因为它不仅包括良好的感觉,还包括你真实存在的意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成就。这样一来,我们人生做出的各种选择,就是为了尽量得到所有这五个元素。
剑桥大学的苏德中和费利西亚·于佩尔(Felicia Huppert)曾定义并测量过23个欧盟国家的幸福度。他们对幸福感的定义与幸福2.0理论一致:一个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所有的“核心特征”和六项“附加特征”中的三项,才能称得上“幸福”(如表2和表3)。
他们在每个国家都统计了成年人的各项幸福指标,对各国人民幸福观做了比较。统计显示,欧洲得分最高的是丹麦,有33%的人拥有幸福的人生,英国有约18%的人拥有幸福的人生,而最低的是俄罗斯,只有6%的人感到幸福。
我们测量积极情绪、投入、意义、积极关系和成就的能力越来越高,因此,我们也可以测量在一个国家、城市、公司内有多少人感到幸福,可以测量一个人在人生中的什么时候能够蓬勃发展,可以测量教育系统是否正在帮助孩子幸福发展。
尼采曾把人类成长和人类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他称之为“骆驼”。骆驼只会坐在那里,呻吟并忍受一切。有记载的历史中,前4000年是“骆驼阶段”。他将第二阶段称之为“狮子”。狮子会说“不”——对贫穷说“不”、对暴政说“不”、对瘟疫说“不”、对愚昧说“不”。从1776年甚至从1215年起草《大宪章》时起西方社会就艰难地奋斗着说出了“不”。如果人类能够对所有不利条件都说“不”会怎么样?尼采告诉我们,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婴儿阶段”。婴儿会问:“我们可以对什么说‘是’呢?”,什么可以得到所有人们的肯定呢?此时如果我们重新思考幸福的含义,或许我们会对更多的积极情绪说“是”,会对更多的投入说“是”,会对更好的人际关系说“是”,会对生命中更多的意义说“是”,会对更多的积极成就说“是”,会对更多的幸福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