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选录了柳永词两首,一首为《雨霖铃》,一首为《望海潮》,均是柳永词中的经典。柳永是慢词的开山鼻祖,享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美誉,在必修教材中能够入选两首词,足见其在中国词坛的重要地位。但是最初给学生讲授这两首词,我都是立足于分析其典型的景与情的关系、虚与实的关系、知人与论世的关系等,却忽略了两首词的共同特点——点染手法,而这或许是解读这两首词的最佳突破口。于是在今年的授课中,我就从点染手法切入,把授课的重点放在厘清两词的“点”与“染”的关系上。结果纲举目张,既讲清了“点”与“染”的关系,也分析透彻了景与情的关系,可谓事半功倍。
一、点染综述
清人王槩在《学画浅说》中说:“凡打远山,必先以香朽其势。然后以青以墨一一染出,初一层色淡,后一层略深,最后一层又深。盖愈远者得云气愈深,故色愈重也。”这里说的是绘画中的点染。江顺诒在《词学集成》中说:“案点与染分开说,而引词以证之,阅者无不点首,得画家三昧,亦称词家三昧。”这里说的是诗词学中的点染。那什么是点染呢?按照一般的定义,点染,本来是指书画家挥笔作书作画,后引申为一种写作表现手法。所谓点,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了然于胸;所谓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以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更生动地把握。一言以蔽之,“点”即抽象评点,“染”即具体描写,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但必须强调的是,点染之间不能“有他语相隔”,只能是一气而下。就如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所说的:“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否则警句亦成死灰矣。”
二、点染例析
(一)实“点”虚“染”
古典诗词的技巧,大多为虚实两端。当然可能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也可能实中生虚、虚中生实。为此,从虚实角度去判定点染,一般来说,诗词中表明写作目的或诗歌主题的句子,多为实,是点;虚景多为想象景,是染。
例1: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分析:该句先以“念去去”点明远别之念,这是实“点”;再以“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三个虚拟景象,来渲染远别的离情,这是虚“染”。首句“念”字统领,叠字“去去”点明了不忍离别,一步三回头、五步一叹息的情状,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给人以一去成永别、无限怅惘之感。而二、三句的渲染,也是层层加深、加浓。既曰“烟波”又言“暮霭”,且以“千里”沉沉”加色;“楚天”已经够远的了,可又用了一个“阔”字增色,将“阔”与“千里”相映,更显距离之遥远。此外,“烟波”渲染了离情之凄切、前路之迷离,“暮霭沉沉”渲染了离愁之“无绪”、人生之多艰。词人以“千里”“暮霭”“楚天阔”的宏大背景来反衬一叶扁舟的渺小和孤独,于如此广阔而凝重的空间中,不仅离别之情深重可感,且别后之境也依稀可见。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看似全是写景,实际上含的全部是情,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情人相见无期,景无边而情无限。
(二)情“点”景“染”
这是古诗词中点染手法最为常见的一種布局形式,即先抒情言志,再以景物等铺排衬情,从而达到情景交融、互为映照的效果。现实中,“点”是思想情感之所在,居于核心地位;“染”是思想情感的附属之物,居于辅助地位。简言之,“染”的目的就是为了“点”。先“点”后“染”,亦即先抒情言志,再以景物予以烘托强化主旨。
例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分析: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词有点染,耆卿《雨霖铃》‘今宵’二句,乃就上三句点染之。”首句“伤离别”是“点”,“多情自古”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他始,自古皆然。接着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清秋节”一词,映射起首三句,前后照应,针线极为绵密;而冠以“更那堪”三个虚字,则加强了情感色彩。这是第一重渲染。“今宵”三句承接上句而来,依旧着力渲染。词人本是想象当晚旅途中的况味,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词人以杨柳岸、晓风、残月三种景物构成一种凄清的意境,来烘托清秋节伤离别的感情。这是又一重渲染。两重渲染,使得感情的色彩更浓重,情景更悲凉。如此先“点”明,后用景物渲染,烘托感情,就收到了情景相生、倍增其情的效果。而此句点染之妙,谢章铤在《赌棋山庄词话》中指出,在于“景中有情”。
(三)总“点”分“染”
在传统技法中,开门见山是常用的表达方式。而开门所见之山,往往不是主旨句,就是总起句。为此,从句群结构去判定,一般来说,点是总说,染是分说,句群关系就是总分或分总关系。
例3: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分析:这是《望海潮》的上片,整个上片就是总分式的结构。开篇三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是总“点”,强调的是“形胜”“都会”“繁华”三个方面,点出了杭州的繁华热闹,宏伟气派。从“烟柳画桥”到“竞豪奢”由三个完整的铺陈句构成,恰好与三个总“点”相呼应,是分“染”。具体而言,“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对“三吴都会”的铺陈渲染;“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的铺陈渲染;“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则是对“钱塘自古繁华”的铺陈渲染。分“染”部分通过具体的描述直观且鲜明地展现了大都市的风采。
(四)先“点”后“染”
这在古典诗词中也是比较常见的点染方式。简言之,就是先点出写作目的或诗歌主旨或思想情感,然后再从不同角度进行渲染,借以烘托诗人所表达的意旨或情感。 例4:重湖叠<Y:\作文新天地高中版\高中作文第12期\yan.jpg>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分析:非常明显,“重湖叠<Y:\作文新天地高中版\高中作文第12期\yan-bo.jpg>清嘉”是“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染”,在顺序上属于先“点”后“染”,但在结构上却是总“点”分“染”。“重湖”,写湖本身,西湖有里湖和外湖;“叠<Y:\作文新天地高中版\高中作文第12期\yan-bo.jpg>”,写湖岸,山峰重叠;西湖水碧山青,秀美异常,所以说“清嘉”。“三秋桂子”照应“叠<Y:\作文新天地高中版\高中作文第12期\yan-bo.jpg>”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红花绿叶,莲子清香,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三秋”,从时间着眼;“十里”,从空间着眼。桂在秋季开花,莲在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简言之,其中的“染”,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山色之美,二是湖荷之胜。
(五)先“染”后“点”
这种点染方法也即先写景再抒情,而写景的目的,就是在层层铺垫、步步烘托中,以具体形象渲染气氛,烘托氛围,为最终的思想情感的明“点”提供一个背景,为词人的“显志”能够势如破竹蓄势。
例5: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分析:“羌管弄晴”写的是白天人们悠扬的笛声,“菱歌泛夜”写的是人们晚上欢乐愉快的歌聲,“弄晴”“泛夜”,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还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这是先“染”。而“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是对前面两句的总括,极力摹写杭州人民的游乐以表现国泰民安,这是后“点”。
实际上,在历年的高考诗词赏析题中,点染这种手法至少考查过6次。例如2011年高考浙江卷诗歌鉴赏题为纳兰性德的《蝶恋花·出塞》一词,可谓处处点染。首句“无定据”是“点”,二、三句“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是“染”;接着,以“荒凉”明“点”,以“西风吹老丹枫树”渲染;之后,又以“幽怨”二字“点”,以“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二句“染”;末尾两句仍是点染,“一往情深”是“点”,“深山夕照深秋雨”是“染”。真可谓处处点染,随“点”随“染”。再如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I的诗歌鉴赏题为岑参《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一诗,考查点之一就是点染手法。该诗的前三联都是“染”,首联、颔联描写边塞之苦寒,颈联叙写行军之急速,所写的内容始终在为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蓄势;尾联则为“点”,直抒胸臆,表明抒情主人公为王事尽力,不敢在路上迟缓,即使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也只是暗中在梦里回乡与亲人团聚。由此可见,掌握好点染这种表现手法,不管是解读文本还是应对高考,都应该引起学生的特别重视。
一、点染综述
清人王槩在《学画浅说》中说:“凡打远山,必先以香朽其势。然后以青以墨一一染出,初一层色淡,后一层略深,最后一层又深。盖愈远者得云气愈深,故色愈重也。”这里说的是绘画中的点染。江顺诒在《词学集成》中说:“案点与染分开说,而引词以证之,阅者无不点首,得画家三昧,亦称词家三昧。”这里说的是诗词学中的点染。那什么是点染呢?按照一般的定义,点染,本来是指书画家挥笔作书作画,后引申为一种写作表现手法。所谓点,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了然于胸;所谓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以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更生动地把握。一言以蔽之,“点”即抽象评点,“染”即具体描写,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但必须强调的是,点染之间不能“有他语相隔”,只能是一气而下。就如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所说的:“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否则警句亦成死灰矣。”
二、点染例析
(一)实“点”虚“染”
古典诗词的技巧,大多为虚实两端。当然可能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也可能实中生虚、虚中生实。为此,从虚实角度去判定点染,一般来说,诗词中表明写作目的或诗歌主题的句子,多为实,是点;虚景多为想象景,是染。
例1: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分析:该句先以“念去去”点明远别之念,这是实“点”;再以“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三个虚拟景象,来渲染远别的离情,这是虚“染”。首句“念”字统领,叠字“去去”点明了不忍离别,一步三回头、五步一叹息的情状,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给人以一去成永别、无限怅惘之感。而二、三句的渲染,也是层层加深、加浓。既曰“烟波”又言“暮霭”,且以“千里”沉沉”加色;“楚天”已经够远的了,可又用了一个“阔”字增色,将“阔”与“千里”相映,更显距离之遥远。此外,“烟波”渲染了离情之凄切、前路之迷离,“暮霭沉沉”渲染了离愁之“无绪”、人生之多艰。词人以“千里”“暮霭”“楚天阔”的宏大背景来反衬一叶扁舟的渺小和孤独,于如此广阔而凝重的空间中,不仅离别之情深重可感,且别后之境也依稀可见。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看似全是写景,实际上含的全部是情,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情人相见无期,景无边而情无限。
(二)情“点”景“染”
这是古诗词中点染手法最为常见的一種布局形式,即先抒情言志,再以景物等铺排衬情,从而达到情景交融、互为映照的效果。现实中,“点”是思想情感之所在,居于核心地位;“染”是思想情感的附属之物,居于辅助地位。简言之,“染”的目的就是为了“点”。先“点”后“染”,亦即先抒情言志,再以景物予以烘托强化主旨。
例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分析: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词有点染,耆卿《雨霖铃》‘今宵’二句,乃就上三句点染之。”首句“伤离别”是“点”,“多情自古”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他始,自古皆然。接着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清秋节”一词,映射起首三句,前后照应,针线极为绵密;而冠以“更那堪”三个虚字,则加强了情感色彩。这是第一重渲染。“今宵”三句承接上句而来,依旧着力渲染。词人本是想象当晚旅途中的况味,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词人以杨柳岸、晓风、残月三种景物构成一种凄清的意境,来烘托清秋节伤离别的感情。这是又一重渲染。两重渲染,使得感情的色彩更浓重,情景更悲凉。如此先“点”明,后用景物渲染,烘托感情,就收到了情景相生、倍增其情的效果。而此句点染之妙,谢章铤在《赌棋山庄词话》中指出,在于“景中有情”。
(三)总“点”分“染”
在传统技法中,开门见山是常用的表达方式。而开门所见之山,往往不是主旨句,就是总起句。为此,从句群结构去判定,一般来说,点是总说,染是分说,句群关系就是总分或分总关系。
例3: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分析:这是《望海潮》的上片,整个上片就是总分式的结构。开篇三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是总“点”,强调的是“形胜”“都会”“繁华”三个方面,点出了杭州的繁华热闹,宏伟气派。从“烟柳画桥”到“竞豪奢”由三个完整的铺陈句构成,恰好与三个总“点”相呼应,是分“染”。具体而言,“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对“三吴都会”的铺陈渲染;“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的铺陈渲染;“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则是对“钱塘自古繁华”的铺陈渲染。分“染”部分通过具体的描述直观且鲜明地展现了大都市的风采。
(四)先“点”后“染”
这在古典诗词中也是比较常见的点染方式。简言之,就是先点出写作目的或诗歌主旨或思想情感,然后再从不同角度进行渲染,借以烘托诗人所表达的意旨或情感。 例4:重湖叠<Y:\作文新天地高中版\高中作文第12期\yan.jpg>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分析:非常明显,“重湖叠<Y:\作文新天地高中版\高中作文第12期\yan-bo.jpg>清嘉”是“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染”,在顺序上属于先“点”后“染”,但在结构上却是总“点”分“染”。“重湖”,写湖本身,西湖有里湖和外湖;“叠<Y:\作文新天地高中版\高中作文第12期\yan-bo.jpg>”,写湖岸,山峰重叠;西湖水碧山青,秀美异常,所以说“清嘉”。“三秋桂子”照应“叠<Y:\作文新天地高中版\高中作文第12期\yan-bo.jpg>”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红花绿叶,莲子清香,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三秋”,从时间着眼;“十里”,从空间着眼。桂在秋季开花,莲在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简言之,其中的“染”,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山色之美,二是湖荷之胜。
(五)先“染”后“点”
这种点染方法也即先写景再抒情,而写景的目的,就是在层层铺垫、步步烘托中,以具体形象渲染气氛,烘托氛围,为最终的思想情感的明“点”提供一个背景,为词人的“显志”能够势如破竹蓄势。
例5: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分析:“羌管弄晴”写的是白天人们悠扬的笛声,“菱歌泛夜”写的是人们晚上欢乐愉快的歌聲,“弄晴”“泛夜”,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还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这是先“染”。而“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是对前面两句的总括,极力摹写杭州人民的游乐以表现国泰民安,这是后“点”。
实际上,在历年的高考诗词赏析题中,点染这种手法至少考查过6次。例如2011年高考浙江卷诗歌鉴赏题为纳兰性德的《蝶恋花·出塞》一词,可谓处处点染。首句“无定据”是“点”,二、三句“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是“染”;接着,以“荒凉”明“点”,以“西风吹老丹枫树”渲染;之后,又以“幽怨”二字“点”,以“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二句“染”;末尾两句仍是点染,“一往情深”是“点”,“深山夕照深秋雨”是“染”。真可谓处处点染,随“点”随“染”。再如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I的诗歌鉴赏题为岑参《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一诗,考查点之一就是点染手法。该诗的前三联都是“染”,首联、颔联描写边塞之苦寒,颈联叙写行军之急速,所写的内容始终在为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蓄势;尾联则为“点”,直抒胸臆,表明抒情主人公为王事尽力,不敢在路上迟缓,即使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也只是暗中在梦里回乡与亲人团聚。由此可见,掌握好点染这种表现手法,不管是解读文本还是应对高考,都应该引起学生的特别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