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lian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避免小学化倾向,有效开展幼小衔接活动是幼儿园一项重要工作,很多大班幼儿家长担心孩子不能适应将来的小学生活和学习,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而选择入学前班就读。为切实做好幼儿入学准备,我园尝试开展《幼小衔接园本系列活动》,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 问题归类梳理,明确幼小衔接工作思路
  针对家长困惑,我园邀请周边小学低年级教师于九月第二周做“一年级新生常见问题”的专题讲座。反馈出幼儿入学后存在七个主要问题:一是做事丢三落四;二是课间时间不会合理安排,有尿裤子现象;三是不会专注听讲,不能完成全部作业;四是不会有序的整理书包;五是不会与同伴交往;六是不懂得谦让和关心同伴;七是安全意识不强,与自己相关信息不能熟知,甚至无法顺利联系自己亲人。
  通过大班在园家长调研和家长代表座谈会等形式,我们还发现家长对学前教育入学准备的认识存在误区,如:学习知识重于习惯养成、特长培养重于学习兴趣、物质准备重于心理准备等。
  由此可见,幼儿升入小学后不能尽快适应新环境、新的学习生活的主要原因,从幼儿发展角度看:幼儿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等,而非知识的缺乏;从管理角度看:不是我们理念的陈旧,而是忽视了幼小衔接工作中家长這个重要的成员,只有让家长形成正确的认识,家长高度的参与,才能提高幼小衔接工作的效果。
  二、幼儿需求为本,开展幼小衔接系列活动
  (一)重视一个理念——“家园协作共育”
  1.发现自身教育问题。
  我园以幼儿学习习惯培养为主线,通过开放日、开放周、开放月活动,一改过去“家长以看为主”的开放形式,重视“家长参与评价”,增加开放前先培训的活动内容,使家长明确参与活动的目的意义,增加开放后的专项反馈,了解家长对活动过程的认识与看法。
  2.2.主动调整教育行为。
  在家长正确认知基础上,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本着“帮助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这一目的,在学年初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邀请幼儿家长代表、低年级学生家长代表参与幼小衔接活动方案的修改与完善。
  客观的评价和认识上的提高,转变了过去家长被动参与的现状,家长主动性、积极性明显增强,尤其是年轻父母的重视程度和参与比例大幅提高,大班幼儿转学率明显降低。
  (二)体现两个结合
  1. 幼小衔接工作与课程实施结合。
  改变过去幼小衔接工作与日常保教活动融入不当,教师负担过重,呈现“两张皮”的现状,把幼儿衔接活动纳入到园本课程中。例如,针对幼儿任务意识的培养,开展《我能行》系列活动,制定日任务、周任务活动内容,幼儿由最初的一天完成一项任务到后期的持续一周完成周任务,家长由最初的协助并督促完成到后期的幼儿独立完成,以此持续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2. 服务于活动目标与服务于幼儿个体结合
  针对幼儿入学前交往合作、解决问题、生活自理等能力培养的需求,结合《指南》提出的目标及教育建议设计活动,如:大班《制作相框》的活动,幼儿首先要收集与同伴、好朋友的合影,与同伴共同商讨、设计、制作相框作为留念,在此过程中,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得到发展。
  同时考虑到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在“我的六一我做主”大型庆祝活动过程中,幼儿结合自身特点,分别承担引导员、解说员、服务员等角色任务,自我意识、服务意识、独立意识、任务意识得到强化。在幼儿毕业证书上,教师为每位幼儿量身设计个性化评语,使每位幼儿都能看到自己与众不同之处,从而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三)实现一个突破
  注重与小学的共同协作,突破以往幼儿园单方面做幼小衔接活动的形式。
  1.1.环境创设互动
  :邀请小学低年级主任及教师来我园参观环境创设,了解幼儿园期间环境特点,使学校环境创设更加适宜入学初期的学生。
  2.2.观看小学视频
  :组织大班幼儿观看关于周边小学环境、活动、学习等内容的视频,使幼儿对未来的生活环境、学习方式有初步的了解。
  3.3.参观展示小学:
  观看小学生乐队、操节展示,走进小学生低年级课堂体验课堂学习,在小学生引导员、解说员的引导下参观了解小学楼内外环境。
  4.4.入园招生服务:
  小学教师走进我园,现场招生服务,合作招生方便家长。
  5.5.毕业典礼互动:
  邀请小学低年级主任、教师参与我园大班幼儿毕业典礼,使幼儿提前认识、了解小学老师,消除陌生感。
  三、反思活动实效,推进幼小衔接延伸
  效果一:实现了家园的密切配合。通过一年的活动开展,家长以聆听培训、讨论活动方案、评价幼儿、参与布置活动现场、维持开放活动秩序等多种形式参与到活动中来,实现了家园的密切配合,不但使家长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能得到提升,同时也增进了家长对园方的了解与认可,促进了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
  效果二:入学准备的充分全面。幼儿入学情感激发、学习能力及独立自主意识培养为主。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通过设计邀请函、毕业证书、毕业签名留念、体验大型活动中引导员、解说员、服务员等角色,感受自己是活动的主人,自我意识、服务意识、独立意识、任务意识都得到了强化。结合入学前一些幼儿可能涉及的问题,如:小水杯的使用、书包的整理、今天的任务、课间我该做什么等等细节之处,与家庭教育配合,同步进行。
  效果三:积累活动的相关经验。初步形成了《入学准备典型经验集》。收集了一部分来自于教师和家长的经验,如:做好入学准备需要注意几个问题、家长如何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心理准备、如何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心理准备、应培养幼儿哪些生活自理能力等等。为我园今后更好地开展幼小衔接活动积累了经验。
  效果四:形成研究的共同体。
  一学年的幼小衔接工作虽然已经结束了,但还需要我们后期对幼儿进行入学后跟进和反馈,对幼小衔接工作方案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使之越发科学、系统。
其他文献
摘 要:伴随着小学语文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当前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之下,作为基础性学科的语文教学改革更是备受关注,结合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同桌互助合作下开启读写结合的模式,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语文教学构建一座田园、一座花园。本文从三个方面结合读写结合加以全面有效的开展:咬定“趣”字不放松,立本原在“主动”中;教学“有”法授以渔,教“无”定法须变通;见贤
期刊
【教材简析】  《跑进家来的松鼠》是一篇略读课文,写的是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后,在我们家接二连三发生的一些趣事:松鼠千方百计地“贮存冬粮”,把糖、面包皮什么的叼到大柜顶上;我们采来的一篮子鲜蘑菇,松鼠忙活了一个早晨把它们全晾上了;天冷了,松鼠把手套、头巾等东西叼到烟囱里,给自己垫窝。作者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用充满童趣的笔触描写松鼠的习性。文章语言清新自然,生动有趣。松鼠虽然一而再、再
期刊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姓名邓险梅 祝小良  单位  电话13683411636  一、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学生从低段到高段的写作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初期,不论是识字量,社会阅历,情感的成熟方面等都是很稚嫩的。所以小学作文教学同时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就是学生们对习作不感兴趣,惧怕作文。许多学生面对作文,常常是愁眉不展,抓耳挠腮。缺少积累,同时
期刊
【摘要】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它具有篇幅小、形式活、效果好等特点。  【关键词】小练笔 迁移 读写结合  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它具有篇幅小、形式活、效果好等特点。因为阅读与习作始终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且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 读是吸收,写是
期刊
生活操作区,就是提供各种与生活有关的材料供幼儿进行操作练习的区域。凡是能够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活动都可以放在这个区域。尤其是对于入园初期的,动手能力、自我服务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教师更需要提供一些适宜的材料和锻炼的机会,让他们进行充分的锻炼和学习,它对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手部小肌肉的发展以及秩序感和专注力的培养等都有很高的价值。  一、一、生活操作区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生活
期刊
【摘要】“黉启教育”是传承和弘扬百年黉学精神,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去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是黉学精神蕴育人和启潜益智发展人的教育。践行“黉启教育”办学理念的六个实施路径是黉启智慧管理引路、黉启百年文化立本、黉启特色团队聚力、黉启兰花课程着色、黉启教育活动亮彩、黉启教学活动提质。  【关键词】黉启教育 实施路径  【正文】  保山市实验小学始创于1912年,是一所溢满灵气、秀气、书卷气的百年学
期刊
增强人民体质,从娃娃抓起,是我几十年来体育教学的深刻体会,也是我的实践所得,请全社会、学校、家庭一起来关注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高吧,摈弃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健康的饮食结构。为什么有些精英、工作狂常猝死在工作中,他们英年早逝,才华殒灭,令人扼腕叹惜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难道仅仅是熬夜、加班惹的祸吗?答案不是唯一的。因此,从娃娃抓起,让我们的娃娃身体棒棒哒,才能报孝祖国、回报亲人。  “发展体
期刊
摘 要:《新课标》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和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个体和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和倡导体验参与等全新的教学理念。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享受化学课堂,是一种更能体现学习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有了更多“动”的可能性和空间,因此研究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是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改变旧的教学模式,促使教学从以教师为本向以学生为本转变,成为新课改的
期刊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倾向和动力。人类的任何行为、活动的产生和维持都离不开动机,创新活动同样需要创新动机来激发和维持。创新动机将直接决定个体从事创新活动的期待,对结果的评价和体验,进而影响其从事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境教学十分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这就为学生创新动机的激发提供了契机,下面笔者就如何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谈几点看法。  一
期刊
引 言  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幼儿教师是其专业生涯发展的起点,他们有高涨的工作热情但同时也要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而我国师范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也导致刚刚毕业走出校园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转换角色难度加大。因此,分析幼儿教师面临的问题有助于积极引导新任幼儿教师的成长,为高校师范教育培养教师教育技能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一、  一 新任幼儿教师遇到的问题  (一)1.1教学能力方面  教学能力是教师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