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它具有篇幅小、形式活、效果好等特点。
【关键词】小练笔 迁移 读写结合
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它具有篇幅小、形式活、效果好等特点。因为阅读与习作始终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且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 读是吸收,写是倾吐,读影响和制约着写,写又反过来促进了读,所以在课堂中,不但要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更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潜心默读、圈圈写写进行小练笔,让小练笔走进课堂。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學实践,浅谈一些做法。
:
一、有感而发写一写
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人文性很强的文章,它通过充满真情实感的故事内容,向学生传达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给学生以道德情感上的熏陶。在教学这类文章时,要做到以“情”来贯穿文本,营造浓浓的情感氛围,此时课堂上的小练笔如若设计精当,就能让学生在情感氛围中与文本对话,与角色产生共鸣,从而为深化文本架设桥梁。
我曾经上过的《妈妈的爱》这篇课文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本文所述说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情,几乎每个孩子都经历过。由于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对父母的爱往往视而不见,或认为理所当然,因此在教学时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去发现母爱,体会母爱,感悟母爱。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情感体验来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和文本进行对话。
因此在学完这篇课文后,很多同学都沉浸在浓浓的亲情中,此时我趁机问学生:如果是你,你想用什么来比喻妈妈的爱?为什么?学生文思泉涌,畅所欲言,比喻真是丰富多彩:一束阳光、一本字典、一片树荫、一杯清凉的水、一堵挡风的墙、一双结实的臂膀……最后再让他们动笔来写一节小诗。
这一练笔的设计,有效地触动了学生的情思,引领学生走进了文本,与文中的“我”、妈妈进行了对话,从而使学生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去发现母爱,对母爱的体会和亲情的感悟也更到位了。
二、迁移运用练一练
学是为了运用,这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迁移运用的内容根据不同的文本而定。
(一)、可迁移文本中的结构段落进行练笔。
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课文《小虾》的三、四自然段都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段落,教学本课后,我让学生围绕不同的主题来写一段话,可写课间活动的丰富,天上的风筝五彩缤纷,公园里的花朵争奇斗艳等。
(二)(二)、可迁移文本中的表达方式进行练笔
。
如学习了《桂林山水》一文后,可设计练写排比段:①公园里的花真多啊,------------------- ;公园里的花真美啊, ----------------- ;公园里的花真香啊,---------------------- 。②天上的云真白啊,------------------;天上的云真厚啊,-------------------;天上的云变化真丰富 啊,-------------------。
(三)、可迁移文本的关键词进行练笔。
如老舍的《猫》一课,语言大师在开头一段中抓住了关键性的几个连词:“说它……吧,它的确……;说它……吧,……可是……”,把猫的古怪性格描写得简洁明了。可以让学生学写一种小动物的特点或一个人的性格。
(四)、可迁移文本的描写顺序进行练笔。
如《小镇的早晨》一课,写小镇的早晨的二、三、四自然段,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点后,再让他们按这样的写作顺序动笔写一写“校园的早晨”。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这样的写作顺序了。
三、精彩语言仿一仿
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依托,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段落,读这些经典的美文语段是一种美的享受,学写这样的语段更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积累、内化和提高。叶老也说:“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精彩的句段,教师除了应引导学生反复咀嚼玩味,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点”,进行仿写:就是要求学生在丰富的语感感知下,“依葫芦画瓢”。 如有位老师在教学《秋天的雨》这一课时,文中作者用了很多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优美,如: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在学习这一段时,她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模仿写话,想一想:秋天的雨还会把什么颜色给谁?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有的同学写:“它把黄色给了稻田,稻田成了金色的海洋,它们迎风歌唱着丰收的喜悦。”有的写:“它把黄色给了梧桐叶,黄黄的叶子纷纷扬扬,像一只只黄蝴蝶,为人们送来了秋的消息。”还有的写:“它把红色给了大柿子,红红的柿子像一盏盏小灯笼,在向人们点头微笑。”
基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文章语言的欣赏感悟,我们抓住这些“读写结合”点。可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写作的兴趣,更重要的是由此借鉴到了作者的写作手法。
四、空白悬笔补一补
有的课文作者总会有意无意留下了许多空白内容,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这也是组织学生小练笔的极好机会!如《李时珍》一文中有这样一句概括的话:“他还亲口品尝了许多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教学中,我让学生咬住“品尝”二字所留空白,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嚼出味来,进行“小练笔”,要求写出李时珍“亲口品尝”的情景。通过这一咬文嚼字的训练,学生不仅对李时珍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而且提高了思维的敏捷性。同时也切实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样的文章还很多,如果教者在阅读教学中能具有一双“慧眼”,利用这些“空白”点,把作者隐而未发的意思表达出来,能更好地理解作者这样表达的意图。这样的空白补充练笔,充满了学生的情感需求,也是课堂练笔的有效手段。
总之,课堂小练笔应立足于课堂,只要我们老师用心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努力挖掘读写结合点,那么我们的阅读课就会上得更有效,更灵动,课堂练笔也会成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参考文献:1.《语文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小学语文教学》
4.《小学语文教师》
作 者:金雅文
通讯地址:新疆哈密市伊州区建国北路46号
联系电话:13677586109
邮 编:839000
工作单位:新疆哈密市伊州区第二小学
【关键词】小练笔 迁移 读写结合
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它具有篇幅小、形式活、效果好等特点。因为阅读与习作始终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且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 读是吸收,写是倾吐,读影响和制约着写,写又反过来促进了读,所以在课堂中,不但要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更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潜心默读、圈圈写写进行小练笔,让小练笔走进课堂。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學实践,浅谈一些做法。
:
一、有感而发写一写
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人文性很强的文章,它通过充满真情实感的故事内容,向学生传达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给学生以道德情感上的熏陶。在教学这类文章时,要做到以“情”来贯穿文本,营造浓浓的情感氛围,此时课堂上的小练笔如若设计精当,就能让学生在情感氛围中与文本对话,与角色产生共鸣,从而为深化文本架设桥梁。
我曾经上过的《妈妈的爱》这篇课文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本文所述说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情,几乎每个孩子都经历过。由于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对父母的爱往往视而不见,或认为理所当然,因此在教学时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去发现母爱,体会母爱,感悟母爱。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情感体验来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和文本进行对话。
因此在学完这篇课文后,很多同学都沉浸在浓浓的亲情中,此时我趁机问学生:如果是你,你想用什么来比喻妈妈的爱?为什么?学生文思泉涌,畅所欲言,比喻真是丰富多彩:一束阳光、一本字典、一片树荫、一杯清凉的水、一堵挡风的墙、一双结实的臂膀……最后再让他们动笔来写一节小诗。
这一练笔的设计,有效地触动了学生的情思,引领学生走进了文本,与文中的“我”、妈妈进行了对话,从而使学生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去发现母爱,对母爱的体会和亲情的感悟也更到位了。
二、迁移运用练一练
学是为了运用,这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迁移运用的内容根据不同的文本而定。
(一)、可迁移文本中的结构段落进行练笔。
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课文《小虾》的三、四自然段都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段落,教学本课后,我让学生围绕不同的主题来写一段话,可写课间活动的丰富,天上的风筝五彩缤纷,公园里的花朵争奇斗艳等。
(二)(二)、可迁移文本中的表达方式进行练笔
。
如学习了《桂林山水》一文后,可设计练写排比段:①公园里的花真多啊,------------------- ;公园里的花真美啊, ----------------- ;公园里的花真香啊,---------------------- 。②天上的云真白啊,------------------;天上的云真厚啊,-------------------;天上的云变化真丰富 啊,-------------------。
(三)、可迁移文本的关键词进行练笔。
如老舍的《猫》一课,语言大师在开头一段中抓住了关键性的几个连词:“说它……吧,它的确……;说它……吧,……可是……”,把猫的古怪性格描写得简洁明了。可以让学生学写一种小动物的特点或一个人的性格。
(四)、可迁移文本的描写顺序进行练笔。
如《小镇的早晨》一课,写小镇的早晨的二、三、四自然段,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点后,再让他们按这样的写作顺序动笔写一写“校园的早晨”。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这样的写作顺序了。
三、精彩语言仿一仿
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依托,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段落,读这些经典的美文语段是一种美的享受,学写这样的语段更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积累、内化和提高。叶老也说:“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精彩的句段,教师除了应引导学生反复咀嚼玩味,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点”,进行仿写:就是要求学生在丰富的语感感知下,“依葫芦画瓢”。 如有位老师在教学《秋天的雨》这一课时,文中作者用了很多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优美,如: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在学习这一段时,她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模仿写话,想一想:秋天的雨还会把什么颜色给谁?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有的同学写:“它把黄色给了稻田,稻田成了金色的海洋,它们迎风歌唱着丰收的喜悦。”有的写:“它把黄色给了梧桐叶,黄黄的叶子纷纷扬扬,像一只只黄蝴蝶,为人们送来了秋的消息。”还有的写:“它把红色给了大柿子,红红的柿子像一盏盏小灯笼,在向人们点头微笑。”
基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文章语言的欣赏感悟,我们抓住这些“读写结合”点。可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写作的兴趣,更重要的是由此借鉴到了作者的写作手法。
四、空白悬笔补一补
有的课文作者总会有意无意留下了许多空白内容,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这也是组织学生小练笔的极好机会!如《李时珍》一文中有这样一句概括的话:“他还亲口品尝了许多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教学中,我让学生咬住“品尝”二字所留空白,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嚼出味来,进行“小练笔”,要求写出李时珍“亲口品尝”的情景。通过这一咬文嚼字的训练,学生不仅对李时珍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而且提高了思维的敏捷性。同时也切实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样的文章还很多,如果教者在阅读教学中能具有一双“慧眼”,利用这些“空白”点,把作者隐而未发的意思表达出来,能更好地理解作者这样表达的意图。这样的空白补充练笔,充满了学生的情感需求,也是课堂练笔的有效手段。
总之,课堂小练笔应立足于课堂,只要我们老师用心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努力挖掘读写结合点,那么我们的阅读课就会上得更有效,更灵动,课堂练笔也会成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参考文献:1.《语文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小学语文教学》
4.《小学语文教师》
作 者:金雅文
通讯地址:新疆哈密市伊州区建国北路46号
联系电话:13677586109
邮 编:839000
工作单位:新疆哈密市伊州区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