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努力营造学生动手做一做,从做中探索发现规律,并与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合作的意识、交流的能力,把自己的数学思想用数学语言、动作直观的形式表达出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合作;交流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需要的是能参与集体创作,善交流爱合作,能发挥集体智慧,创造新生活的人才。所以,我们应该走出传统课堂的束缚,以生为本,扩大数学教学时空,创设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合作交流的作用
(一)合作交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增加学生的主体意识
合作交流能实现学生互动、活泼地学习,充分地展示自我,在讨论中去探求新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学习的氛围宽松和谐。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认识和观点,每一个学生都能对其他学生或老师的观点进行评价,学生在肯定自己、完善自己或与同学研探的过程中都需要积极、独立、迅速的思考,这样就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合作交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培养良好的合作态度和精神
在数学课堂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展开课堂讨论,从教师的教为主到以学生的学为主,体现学学的主体作用,在肯定自己、反驳同学(或完善自己)的整个讨论和争辩过程中,形成生生、师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充分表现自我、交流心得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实现了数学交流能力的提升,同時也为学生以后发展,养成了和他人合作的习惯,培养团队精神。
(三)合作交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课堂讨论中让他们自己去分析、甄别、类比、猜想、剖析、纠错、证明,从而全面、透彻地理解问题,通过对同学的意见和观点的评价,学生的批判思维得到培养,在与同学交流、获取种种解题方法中,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合作交流比教师讲授和个人探索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初中数学合作交流教学的方法
(一)科学建立合作交流学习小组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交流学习小组建立要克服随意性,不流于形式;要科学地把握合作交流学习小组的分组原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编组,“组间同质”为班级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提供了保证,“组内异质”又为小组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小组人数以4—6人为宜,采取前后位的坐法,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合作交流学习的“场”。每个小组成员在组内承担相应角色,如组长、记录员、协调员、成果发言人等,明确各自的责任;同时教师在活动中要及时发现问题,对不成功的组合体要调整重组,倡导面对面人人活动,避免小组一、二名学生谈论。活动宗旨是调动每个学生的积级性,确保全组学生主动参与、互动有效,共同实现小组学习目标。
(二)选择内容注重合作学习效果
在合作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处理和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影响课堂合作的气氛和效果。如设计学习问题坡度太陡,知识过于复杂、难度高,学生接受不了,无法合作学习。反之,如果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也没有合作的必要,不要为了合作而合作。因此,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问题的设计应难度适中,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分散难点。使学生在每一课的学习中,有一定知识坡度和难度,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如在“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认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我设计了如下环节:1.六人一组,每人任画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2.比较所画的图象,你认为是什么图形;3.找出你所画函数的k、b的值,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k相同的正比例函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4.根据k的值进行分组,比较函数的图象,由此发现k对函数图象有什么影响;5.根据b的值进行分组,比较函数的图象,由此发现b对函数图象有什么影响;6.总结出当k、b不同值时一次函数经过哪些象限。
(三)科学评价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成果
任何学习的动力都不免来自于激励的促进,激励又分为内在与外在两个方面,前者是自我成功带来的信心,后者则是他人的肯定评价。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首先需要的是外在的激励,从而逐渐转变为自我的认识以及肯定的过程。因此,教师的评价在这一环节中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不管结果如何,评价都要建立在充分尊重的基础上,避免打击学生的自尊以及自信,让个性不被扼杀。其次,评价的前提是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后,教师必须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机制,让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一种既共同合作又相互竞争的形态。如此一来,通过最终评价,学生既能够看到集体带来的强大优势,又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对于学习有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掌握,让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理论知识得到全面提升。
总之,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都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起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作用。因此,开展合作与交流,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沉闷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更能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从而全面提升数学教学的整体成效。
参考文献
[1]胡利梅.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与交流[J].学周刊:C,2012,(4):68-69.
[2]何宣伦.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交流意识的培养[J].读写算 0:教育教学研究,2011,(43):108-108.
[3]李荣艳.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J].学周刊 B 版,2010,(8):97.
(重庆市潼南第一中学校)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合作;交流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需要的是能参与集体创作,善交流爱合作,能发挥集体智慧,创造新生活的人才。所以,我们应该走出传统课堂的束缚,以生为本,扩大数学教学时空,创设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合作交流的作用
(一)合作交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增加学生的主体意识
合作交流能实现学生互动、活泼地学习,充分地展示自我,在讨论中去探求新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学习的氛围宽松和谐。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认识和观点,每一个学生都能对其他学生或老师的观点进行评价,学生在肯定自己、完善自己或与同学研探的过程中都需要积极、独立、迅速的思考,这样就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合作交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培养良好的合作态度和精神
在数学课堂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展开课堂讨论,从教师的教为主到以学生的学为主,体现学学的主体作用,在肯定自己、反驳同学(或完善自己)的整个讨论和争辩过程中,形成生生、师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充分表现自我、交流心得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实现了数学交流能力的提升,同時也为学生以后发展,养成了和他人合作的习惯,培养团队精神。
(三)合作交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课堂讨论中让他们自己去分析、甄别、类比、猜想、剖析、纠错、证明,从而全面、透彻地理解问题,通过对同学的意见和观点的评价,学生的批判思维得到培养,在与同学交流、获取种种解题方法中,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合作交流比教师讲授和个人探索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初中数学合作交流教学的方法
(一)科学建立合作交流学习小组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交流学习小组建立要克服随意性,不流于形式;要科学地把握合作交流学习小组的分组原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编组,“组间同质”为班级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提供了保证,“组内异质”又为小组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小组人数以4—6人为宜,采取前后位的坐法,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合作交流学习的“场”。每个小组成员在组内承担相应角色,如组长、记录员、协调员、成果发言人等,明确各自的责任;同时教师在活动中要及时发现问题,对不成功的组合体要调整重组,倡导面对面人人活动,避免小组一、二名学生谈论。活动宗旨是调动每个学生的积级性,确保全组学生主动参与、互动有效,共同实现小组学习目标。
(二)选择内容注重合作学习效果
在合作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处理和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影响课堂合作的气氛和效果。如设计学习问题坡度太陡,知识过于复杂、难度高,学生接受不了,无法合作学习。反之,如果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也没有合作的必要,不要为了合作而合作。因此,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问题的设计应难度适中,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分散难点。使学生在每一课的学习中,有一定知识坡度和难度,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如在“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认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我设计了如下环节:1.六人一组,每人任画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2.比较所画的图象,你认为是什么图形;3.找出你所画函数的k、b的值,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k相同的正比例函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4.根据k的值进行分组,比较函数的图象,由此发现k对函数图象有什么影响;5.根据b的值进行分组,比较函数的图象,由此发现b对函数图象有什么影响;6.总结出当k、b不同值时一次函数经过哪些象限。
(三)科学评价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成果
任何学习的动力都不免来自于激励的促进,激励又分为内在与外在两个方面,前者是自我成功带来的信心,后者则是他人的肯定评价。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首先需要的是外在的激励,从而逐渐转变为自我的认识以及肯定的过程。因此,教师的评价在这一环节中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不管结果如何,评价都要建立在充分尊重的基础上,避免打击学生的自尊以及自信,让个性不被扼杀。其次,评价的前提是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后,教师必须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机制,让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一种既共同合作又相互竞争的形态。如此一来,通过最终评价,学生既能够看到集体带来的强大优势,又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对于学习有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掌握,让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理论知识得到全面提升。
总之,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都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起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作用。因此,开展合作与交流,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沉闷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更能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从而全面提升数学教学的整体成效。
参考文献
[1]胡利梅.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与交流[J].学周刊:C,2012,(4):68-69.
[2]何宣伦.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交流意识的培养[J].读写算 0:教育教学研究,2011,(43):108-108.
[3]李荣艳.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J].学周刊 B 版,2010,(8):97.
(重庆市潼南第一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