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次过关未断头

来源 :湘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i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中,可称之为书法家和诗人的为数廖廖;而在将军书法家当中,真正有传奇战争经历的更是灿若晨星。魏传统是两者兼而有之。这位出生于巴山的将军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久经磨难而痴心不改,成为当之无愧的红军书法家。
  
  少年奇才,军中才俊
  
  


  1908年春,魏传统出生于四川达县一个小山村里的富庶人家。他从小就受到了严格的教育,六岁的他从入学开始学习写字,就显露出了他对书法的浓厚兴趣和天分。读私塾的4年时间里,魏传统由临帖开始,接受基本训练。很快,他对写字有些痴迷了。有次他悄悄拿了家里石工的凿子跑到山上石板去练字,等着干活的石工找了半天,终于在山上找到了趴在石板上的魏传统。因为耽误了一下午干活的时间,石工只好向爷爷告了魏传统一状。为此他被爷爷狠狠的教育了一顿。家里的工人见魏传统对写字如此执著热爱,便将烧过的木炭条留起来给他,魏传统便视若珍宝地用它在大石板上反复练字,竟然把石头表面磨成了光滑的平面。到十五六岁的时候,他的书法在附近已小有名气,过春节时,魏传统家院子的大小门上都贴上了他写的对联,周围人家也都找他写对联、写契约。当地有个地主每逢春节都到魏家讨几幅春联拿去送亲戚。
  魏传统在17岁那年考上了县中学。走出大山的他,在中学遇到了日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的张爱萍。两人一见如故,感情日笃。他们一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全校学生闹学潮,驱赶反动保守的校长,并取得了学生斗争的第一次胜利。两人又一起参加了进步老师组织的青年读书会,读到了《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书刊,同时参加了文学团体“烂漫社”(英文“浪漫”的译音),发行的油印刊物《烂漫旬刊》大都出自魏传统手笔。
  20岁那年,魏传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组织派他到一所小学当老师负责选拔训练培养青年,向游击队输送革命力量。他教农民识字,并且自编教材传播革命思想。他曾经编过这样一则顺口溜:
  “地主不劳动,日子过得美。贫农苦一年,交租又纳税。出路只一条,大家入农会。团结求解放,拿枪去作对。”
  他还编写了很多进步歌曲,当时在学校广为传唱,如《庄稼佬》等。
  这些通俗易懂的顺口溜、歌曲,起到了团结青年,提高农民觉悟的积极作用。
  红四方面军来到通、南、巴地区后,魏传统参加了红军。他的写写画画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红军北上途中,《红军报》的编印对巩固红色政权、保卫苏区是至关重要的大事。组织上把报纸交给了他。从主编到校对就他一个人。盛夏的川东,酷暑难耐,对敌宣传的快报要在相对隐蔽的小屋里印制。有一次,魏传统为了赶发快报,在光线昏暗的油灯下一连熬了几个通宵,快报出来的时候,他一头栽到在烟雾沉沉的小屋里,鼾声大起。同事给他送饭过来,看着他满是灰尘和油墨的脸不禁感慨:“这个老魏,干起活来真是不要命了!”同志们怎么叫也不醒。有人出了一个主意,大喊:“老魏,又有新任务了。”魏传统机灵地一跃而起,“什么任务?”“你啊,快起来吃饭,好几天没吃饭了,这么下去还累垮了。”……类似这种事情在魏传统身上发生了不知道多少次。
  时隔不久,魏传统被调任作战参谋,主要任务是绘图标图。有一次战斗打得很激烈,魏传统坚守岗位熬了一天一夜。战斗间隙,人们招呼他和首长一起吃饭,刚坐到饭桌前,只听“咚”的一声,一颗炮弹砸在了饭桌上。魏传统眼明手快,立刻跳起来把炮弹扔出一丈多远,等了半天没听见爆炸声——是颗哑炮弹。首长说:“看看我们搞宣传出身的同志,不仅能绘制地图,军事素质也是相当过硬的啊。”
  
  八次过关未断头
  
  “八次过关未断头,此身犹键勿须愁。创业艰难知勇进,承担风险为丰收。”
  这是魏传统80岁生日时写下的一首诗。这首诗生动的概括了他参加革命几十年来的坎坷经历。所谓8次过关未断头是指他革命经历中的8次遇险。这8次过关真可谓是一次比一次惊险。
  第一次,是魏传统刚刚参加革命不久,在他以小学教员的身份为党秘密工作时被人出卖,他和共产党员张元昌被关进监狱。在狱中,魏传统和敌人进行了多方面的斗争。他花了5块大洋结交了看管的 “犯人头”,并通过他结交了监狱长。同时他学生的家长是县里有面子的人物,由这位家长出面担保,经过内外努力,魏传统被关押了20天后保释出狱。
  


  魏传统第一次过的关是国民党监狱的关,尔后他则几次在革命队伍中险些断头。这说来有些离奇。有一次红四方面军在通江召开党政工作会议。正在台上讲话的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张国焘突然发问:“有谁知道马克思是哪国人?”
  魏传统耐不住,捅捅邻座的二九五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说:“是德国人,德国人。”
  这位组织股长站起来作了准确回答。张国焘十分多疑:这位农民出身没什么文化的股长,怎么会知道马克思是德国人?会后他派人去问,这位股长如实回答:“是魏传统告诉我的。”张国焘听了不满地说:“怎么能让魏传统参加这个会?他这个党员我们还没有承认呢。”就在追查魏传统党员身份的时候,副军长罗南辉对张国焘说:“我们需要留下魏传统,军队报纸由他编,审俘虏、办案子、起草文件、群众工作由他做,我担保他不会出问题!”张国焘仍不罢休,又把军政委找去,要他整理魏传统的材料,调查他是不是所谓“AB团”或者反革命。政委了解魏传统,也器重他做政治宣传工作的能力,所以在张国焘面前也替魏传统担保。回到军部后,军政委把魏传统叫到办公室,对他说:“老魏,你的命是保住了,但宣传科长当不成了,去当个油印股长吧。”魏传统满怀感激之情,立刻到油印股报到。可没过几天,又有人向张国焘报告,说保卫局长手下的两个红军战士被魏传统给杀了。张国焘听了火冒三丈,严令调查处理,魏传统随即被抓了起来。调查中,两个勤务兵证明那两个战士失踪当晚魏传统和他们在一起,魏传统这才被放了出来。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在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魏传统不仅要面临恶劣环境的考验,而且还差点丧命在内部肃反的斗争中。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面前,张国焘仍然不忘对知识分子的迫害,多次和保卫局的人交代:“魏传统、吴瑞林、傅崇碧这些人是小知识分子,左右摇摆,要对他们严加审查。”这次审查,是红五军军长董振堂站出来救了他们一命。一次,在研究处理这几个人的会议上,董振堂和保卫局的负责人争吵起来,最后拔出手枪,“啪”的一声拍在桌子上,吼到:“如果说他们是反革命,我就是他们的头,如果要是杀他们就先要杀我。”这才结束了争论。
  长征结束后,魏传统临危受命,出任西路军先遣工作团秘书长,走上了一条满是荆棘的路程。西路军渡过黄河后,边走边打,越往西走困难越大,到了戈壁滩,饮用水比油还珍贵。战士们吃冰解渴,后来连冰都没有了。
  魏传统看着大家干裂流血的嘴唇带头喝自己的尿液。连树皮都没有的吃了,魏传统流着眼泪杀了战马饮血食肉。这一仗打得极为艰难惨烈,最终西路军败退祁连山。
  当时,魏传统接到的命令是,带几十个人疏散,领导交给他50两银子,对他们说:“你们沿着祁连山往星星峡走,如果遇到地方民团,这银子就是买路钱。”在凛冽的寒风中,魏传统带着他们翻过了一座座山,艰难地向西行进。路上碰到了被打散的秦基伟等人,聚拢起来的人,编成了三个大队,魏传统被任命为骑兵大队政委。不料,骑兵大队刚刚成立就遭遇了马步芳的搜山部队。魏传统带着骑兵大队几次被马家军冲散,最后寡不敌众,魏传统等人被马家军抓到了张掖。
  在看守所里,魏传统和其他被俘的红军干部一起组建了党支部,他任副书记。并和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此刻他还不忘统战工作,和关押在监狱中的百姓拉家常,宣传红军的主张,组织大家绝食抗议马家军的疯狂虐待。魏传统代表“犯人”和马家军谈判,改善了被俘红军的恶劣生存条件。最终在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的努力营救下,回到了革命的队伍中。
  
  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奠基者
  
  全国解放后,魏传统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在总政主任罗荣桓的领导下,为全军的政治工作呕心沥血。后来,总政文化部和宣传部合并,魏传统又出任总政宣传部副部长,主管文化工作。在全国引起广泛影响的《星火燎原》丛书,就是在他的主持下完成第一批书稿的。
   从六十年代初开始,总政治部就开始筹建一所军队的艺术院校。在魏传统这样的老兵看来,办一所艺术院校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早在红军时期,中央苏区就办过“高尔基戏剧学校”,红四方面军在川北也办过宣传演出训练班。抗日战争时期,有名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培养了大批文艺人才。在延安,几乎人人都会扭秧歌。
   1964年1月,解放军艺术学院正式挂牌。当时的院长由总政副主任刘志坚中将兼任,魏传统被任命为首任政委。不久,就改任院长兼政委。
  说起魏传统担任学院院长来,还有一小段插曲。军艺成立的那年冬天,陈毅在中南海紫光阁小礼堂观看军艺的演出,问魏传统担任什么职务,魏传统告诉他是副院长。陈老总说“刘志坚就不要兼任了,挂名没多大意思。”这样魏传统担任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兼政委,成为名副其实的军艺的奠基人。
  作为学院的创办人之一,魏老可谓是呕心沥血,将全部精力和热情都投放在军艺上。他期望军艺成为培养军队文艺人才和军事文学艺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军艺的校址选在了海淀区魏公村,学院设置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文化管理、军乐7个系,17个专业。在魏传统主持下,摸索出了一条开门办学的路子,先后请来全国知名专家包括丁玲、王朝闻、魏巍、戴爱莲、刘白羽、侯宝林、王骆宾、谢添、董希文等来学院讲学,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他还亲自帮助学员看稿子,反复看学员的演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解放军艺术学院首当其中,被称为“文艺黑线”的重要基地。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军艺造反派组织的名称就叫“星火燎原”。大字报从校园里贴到魏传统居住的胡同。造反派组织强令魏传统离开军艺,魏传统拍着桌子对他们说:“我这个院长是周总理任命的,军艺是我的战斗岗位,谁都休想让我离开!”最后,造反派只好把他抓起来,关到黄寺大院“隔离审查”。
  1969年,解放军艺术学院遭遇了空前的劫难,学校停办,所有干部教员下放的下放,转业的转业,并要求他们3天之内离开学校。
  在关键时刻,又是叶剑英出面保护了魏传统,叶帅写了张便条给当时的总政主任李德生,说:“像魏传统这样的老同志关起来干什么,应该让他站出来工作。”魏传统才因此而解除软禁,被下放到山西湘汾果园农场劳动。那段日子,人在农场,但是他仍心系军队文艺事业。
  1971年,林彪自我爆炸,魏传统才得以回到北京,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关怀下,他恢复工作,重新担任了总政宣传部顾问。
  1979年,解放军艺术学院重新挂牌,71岁高龄的魏传统再次被任命为军艺的院长兼政委。
  在魏传统以及后来解放军艺术学院历届领导的培养下,解放军艺术学院培养除了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艺术家,比如文学家李存葆、莫言,歌唱家彭丽媛、董文华,表演艺术家牛群、陈剑飞等等。
  
  90载诗书情
  
   将军一生戎马倥偬,诗、书是他生活所离不开的重要部分。魏老一心攻魏体,无论世事纷乱,血雨腥风,他都不改初衷,笔写丹心,终成名家大家。
   对魏传统的书法,业内早有定论,他的字得汉魏之气,晋唐之韵,多有古拙。这在军内不多见。行家对他的书道,始终是有些讶异的,作为一名将军,魏传统的字没有勇夫之武,却有将骨忠魂,行笔之间又隐隐透着点书卷气:拙、纯、干净,没有血腥气。他的字不圆、不滑、但却通世情世故;顿挫间无“涩笔”却有一丝“涩味”,值得细细揣测品味。
  


   魏老的诗歌不受体裁和题材的束缚,律诗绝句、歌行小令,魏老写起来样样得心应手,让人读罢畅快淋漓。在他的诗歌里,我们看见的是浓厚的浪漫色彩。正如魏老的为人,他笔端流淌的是汩汩真情和赤子之心。
  将军曾说,他对魏晋风骨乃是心向往之。这不仅在他的诗字中得以体现,魏老的为人准则亦然。坦诚纯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经常在一些时候表现出独特的诗人气质。正如他为怀念授衔而写下的诗《白手套》:
  “三十八年,快过去,留下我,也留下你。
  你的同伴,桂冠,早已无声无息。
  礼服,被截肢残废,早不成体。
  它们遭受厄运,从不悲伤,也不哭泣。
  而你现在,依然雪白,雪白彻底。
  待我谢世时,决心作誓语。
  要提防,不受谁来玷污你!
  我祝愿你永远,
  永远都是雪白的。”
  这种诗人性情,表现在他几十年的革命生涯当中。
  ——早年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康生等人所谓的“抢救运动”,大搞逼供信,把一些从国统区来的青年学生定为特务、阶级异己分子。魏传统拍案而起,向上级反映真实的情况,在抗大主持会议时,坚决地对学员们讲:“我们党光明磊落,有错必纠。你们以前被迫讲的、写的都不算数,现在重新写自己的经历,实事求是地讲,不讲假话。”在最后甄别平反阶段,为70多人纠正了“左”的错误结论。“文革”中,这些人又受到冲击,魏传统身处逆境,顶住重压,如实地为这些同志写了证明材料。将军秉笔直书的精神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1958年“大跃进”运动轰轰烈烈,大多数人盲目冒进,一些干部头脑发热追风逐浪,魏传统则始终冷静而清醒。他两次顶风前往西北调研,一路上,他看到人们都去砍树炼钢,没有人收割,粮食都烂在了地里。在他爬上兰州五泉山时,公园管理干部请他题字,魏老写下了这样一幅对联:“高处何如低处好,上来容易下来难”。回京后他向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的肖华汇报工作,并讲述了自己的对联。肖华主任沉吟了一下,拍着魏传统的肩膀说:“老魏,你的对联好啊,你在讲真话。”魏传统把自己总结的考察材料送到党中央书记处,邓小平看到后说:“这份材料很好,把平叛和农村工作情况都反映了,农村存在的问题值得重视。”
  越是到了晚年,他的这种诗人书家的赤子之心越是明显的得以体现。有一次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会议,他手执话筒,在会场上边走边讲,当讲到农民问题、教育问题的时候,他指着一个衣冠楚楚的市长问:“你给农民打过白条没有?你给教师们发了工资没有?你为什么克扣教师的工资?几十年前,我在苏区工作,那时困难得很,我没有欠过教师的工资;今天比过去富了,你为什么不发他们的工资?”那位市长被问得冷汗直流、哑口无言。”
  俗话说,书法家越老越值钱。慕名求书者几乎要踏破魏老家门槛,有亲自登门拜求者,也有不见人来但见空白卷轴送来的。魏传统平日很早就起床,三四点钟是他的早晨。一起来他就随即进入烟云落纸,挥毫泼墨的境界。等到家人天亮醒来,就见写好的大小书法、宣纸卷轴已经堆于案头,屋里漾着凉丝丝的墨香。 魏老不但分文不取,反而还要将自己每月工资的一半拿出来购买纸墨。有一次他为广东某游乐园题写“中华奇观”,正巧张爱萍将军也在场,便和他开玩笑:“你收了人家多少钱喽?”魏传统笑哈哈的说:“人家送了我一点瓜子芒果。”
  将军的脚在长征过雪山的时候冻伤了,落下了严重的冻疮,每到寒暑两季就会犯病。将军和专门给他治脚的医生经常拉拉家常,一次医生的一个朋友得知他给魏传统治病,便求他请将军题字,医生犹豫不决,担心给将军添麻烦。后来魏传统知道了,在家里把字写好第二天就送了去。这令医生感动不已,一位赫赫有名的将军书法家居然如此平易近人。
  将军的晚年,社会给了他很多头衔——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楹联协会会长等等。但他看重的还是 “书画养心灵,耄耋焕青春。衣冠钢可见,泼墨任黄昏”。用他自己的话说便是:但求墨迹在人间。魏老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不遗余力,特别是他呼吁保护文物、修复圆明园,先后写了几十首相关诗歌。他与宋庆龄、沈雁冰、习仲勋、张爱萍、荣毅仁等联名倡议修复圆明园,魏老还写了《要研究、整理圆明园》一文,建议有关方面从速采取措施,建设围墙,进行水土保持,制止破坏,严禁再建民房,以保存国家民族文化遗产,为子孙后代造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魏传统亲自投身到修整圆明园的工作中,清挖土石方20多万立方米,疏通水系450亩,修筑桥涵14处,新修园路9公里,栽种各种树木上万株,清理原建筑基地7处,并完成必须的园林设施建设,这些工作都是魏传统带领军艺师生苦战7个月换来的成果。这座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在被“八国联军”焚毁了半个世纪后得以重生,这其中,魏传统功不可没。现在圆明园管理处的大门上还挂着他为圆明园开放书写的一幅金光闪闪的对联:“莫教纵火忘前恶,当建文明裕后昆”。
其他文献
一、概论  系统功能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系统语法”这个名称的使用始于60年代中期,而“系统功能语法”这个名称始于1980年。澳大利亚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是最早从事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研究者,他的系统功能语法具有公认的代表性和权威性。韩礼德认为,语言具备三大纯理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及语言本身所具有的语篇功能(Halliday,1985)。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法中主位推进模式理
英国著名作家威廉·戈尔丁在他的代表作《蝇王》中成功地运用了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在这部小说中,人物、故事情节及自然界中普普通通的物体都在特定的环境中被赋予了深刻
邓六金的后半生与许许多多的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解放大军南下之际,华东局决定办一所保育院,收留南下干部的子女和烈士的遗孤,邓六金负责了筹备工作。面对100多个离开父母的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教师的头脑中逐步确立和巩固,于是,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但是,我们在为许多教师大胆创新、张扬学生个性、
【摘 要】本文主要从设计选题、学生分组、教师指导、成果要求等方面对高职高专公路造价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探索。  【关键词】公路造价 毕业设计  一、设计方向、选题与工程项目确定  1.设计方向确定  现如今,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要适应造价员岗位群工作,必须具备多方面的专业能力,包括公路建设各阶段的造价编制以及管理、工程测量、工程计量、工程识图等,而这些能力中最核心的能力是公路工程各阶段的造价编制能力
搞复习自然少不了做练习。这不,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在课堂上就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题目中说:“张阿姨家前些日子遭小偷‘光顾’,损失不小,整日愁眉不展。请你用一句古名言劝劝张阿姨。”  课前,在备这一道题的时候,我觉得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一句名言比较恰当,或许也最符合命题人的初衷。我还准备把《塞翁失马》这个故事在课堂上讲一讲。以利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句名言的含义。  然而,课堂上的实际情况却大大出
内容摘要:加强教师合作是解决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问题,探索新思路、新方法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合作当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形成书面报告、指导实践为合作过程,以例行合作、主题合作、科研合作为形式。因此,教师合作是教师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方案而展开的双边或多边活动,通过教师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合作;教师专业化    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
摘 要:提高教学实效性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目前,在课堂教学组织调控、技能操作方面,影响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因素为:目标设定过于大、空、虚;教材处理“以教材为世界”;课前准备过于单一、笼统;体验实践活动重课前、轻课后。这些“过于”现象,引发了教学工作者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过于”现象;实效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为
【摘要】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好语言的基础。文章从框定目标词汇、注重词汇在文本语境中的复现和习得以及引导学生运用目标词汇等方面入手,使学生能在具体的阅读语境中多次接触和运用这些词汇,从而达到提高阅读课中词汇教学实效的目的。  【关键词】词汇;阅读课;语境;复现;教学实效  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于1923年提出情景语境概念,它是指语篇产生时周围的情况、参与者的
海洋石油勘探岸基支持物流是一个新型的物流发展领域,它以岸基为物流连接点实现陆域物流与海域物流的贯通,保证各项勘探物资的及时供应。这种两域物流的发展与运营在很大程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