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是我县第一大主栽作物,播种面积近170万亩。随着紧揍型玉米品种的推广,播种密度增大,玉米空杆率有上升的趋势,但并没有引起农民的足够重视。2007年我县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伏旱,玉米空杆率急剧上升。同一地块38个品种中,空杆率由5%~60%不等,给农民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及时查找原因,提出科学的防治对策,对指导农业生产将起到致关重要的作用。
一、玉米空杆率提高的原因
1.品种抗性差
就玉米品种本身来说,抗逆性差是最主要的原因。个别品种抗旱、抗高温、抗病虫害等抗逆能力差,发芽势较弱、拱土能力不强,出苗不齐、不壮。生长发育不协调,导致雄穗发育不良,花粉量少或使雌穗难以吐丝,结果造成授粉不良或难以授粉而造成空杆。从试验调查结果看:空杆率在5%~10%的占52.6%,属正常现象;空杆率在11%~15%的占23.7%,空杆率偏高;空杆率在16%~60%的占23.7%,抗性较差。
2.高温干旱
自大喇叭口期至开花期是决定有效穗数,受精花数的关键时期,也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约占总耗水量的38%。此时水分不足会引起小花大量退化和花粉粒发育不健全,授粉不良,影响结实率,有时雄穗抽出困难,造成空杆。
3.种植密度大
不同品种都有其自身的特征特性,应根据地力和施肥水平科学决定种植密度。盲目增加种植密度,势必导致争光、争肥、争水,导致个别植株营养不良,发育不好而形成空杆。
4.播种质量差
整地不细,播种深浅不一致,覆土不均匀,导致出苗不齐、不全、不壮,出现小苗、弱苗。个别植株生长发育不良、花粉少或吐丝延后,与大苗花期不遇,难以完成授粉受精,致使空杆率提高。
5.田间管理不当
自交苗未能及时清除,出现的空杆。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出现的病毒苗、弱苗,造成空杆。水、肥、光等环境因子不能满足幼苗的生长发育形成的弱苗,造成空杆。
6.雄穗的抑制
玉米的雄穗是由顶芽发育而成,生长势强,比雌穗早3~5d。雌穗是由腋芽发育而成的,发育较晚,生长势弱。当外界条件不适合的时候,雄穗对雌穗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如营养不良时,雄穗利用顶端优势将大量的养分吸收到顶端,雌穗因营养不足,发育不良造成花粉少或无花粉而形成空杆。
7.营养失调
在雌穗分化阶段,如果营养不足,光合面积较少,有机质积累少,雌穗发育不良,空杆率提高。在玉米旺长阶段,矿质营养供应过多,造成营养旺盛,生殖生长减弱,有机物质向雌穗上分配少,也会形成空杆。
8.施肥不合理
施肥量小,或氮、磷、钾配比不合理,都会影响作物对氧分的吸收,从而对植物生长产生不良的影响,引起小穗或空杆。
9.阴雨天气过多
玉米抽雄散粉时期,阴雨连绵,光照不足,花粉粒易吸水膨涨而破裂死亡或粘结成团丧失授粉能力,导致雌穗花丝未能及时授精,出现有穗无粒或无穗无粒现象。
10.连片种植
玉米连片种植,田间郁蔽,通风透光不好有机物质的合成受影响,个别植株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出现小穗或空杆。
二、控制玉米空杆的对策
造成玉米空杆的原因很多,只要把最关键最主要的原因找到,在生产实践中进行综合防治,玉米的空杆问题是可以控制和解决的。
1.科学选种
根据玉米品种特征特性,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合当地环境的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采取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新品种不经过3年以上试验、示范不大面积推广应用。
2.采用隔行去雄技术
此技术能有效地控制顶端优势,减少雄穗对雌穗的抑制,调整养分的合理分配,改善田间通风透光状况,降低空杆率。
3.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播种地块的地力条件以及农户的施肥水平,合理确定保苗株数。做到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果穗营养,促进果穗分化,降低空杆率。
4.实行配方施肥
根据土壤测试结果进行配方,本着农化结合,氮、磷、钾配合施用的原则,采取基肥、种肥、追肥、叶面肥相结合的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养分的吸收,保证养分均衡,降低空杆率。
5.保水灌溉
在玉米需水的关键时期,天气特别干旱时应灌一次水。一般在抽雄前15d左右进行,以满足玉米对水分的需求。
6.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疏苗、定苗,清除小苗、弱苗。及时防治病虫害,防止病毒苗,保证苗齐、苗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孕满胎、抽强穗、授全粉、结满粒的丰产效果。
一、玉米空杆率提高的原因
1.品种抗性差
就玉米品种本身来说,抗逆性差是最主要的原因。个别品种抗旱、抗高温、抗病虫害等抗逆能力差,发芽势较弱、拱土能力不强,出苗不齐、不壮。生长发育不协调,导致雄穗发育不良,花粉量少或使雌穗难以吐丝,结果造成授粉不良或难以授粉而造成空杆。从试验调查结果看:空杆率在5%~10%的占52.6%,属正常现象;空杆率在11%~15%的占23.7%,空杆率偏高;空杆率在16%~60%的占23.7%,抗性较差。
2.高温干旱
自大喇叭口期至开花期是决定有效穗数,受精花数的关键时期,也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约占总耗水量的38%。此时水分不足会引起小花大量退化和花粉粒发育不健全,授粉不良,影响结实率,有时雄穗抽出困难,造成空杆。
3.种植密度大
不同品种都有其自身的特征特性,应根据地力和施肥水平科学决定种植密度。盲目增加种植密度,势必导致争光、争肥、争水,导致个别植株营养不良,发育不好而形成空杆。
4.播种质量差
整地不细,播种深浅不一致,覆土不均匀,导致出苗不齐、不全、不壮,出现小苗、弱苗。个别植株生长发育不良、花粉少或吐丝延后,与大苗花期不遇,难以完成授粉受精,致使空杆率提高。
5.田间管理不当
自交苗未能及时清除,出现的空杆。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出现的病毒苗、弱苗,造成空杆。水、肥、光等环境因子不能满足幼苗的生长发育形成的弱苗,造成空杆。
6.雄穗的抑制
玉米的雄穗是由顶芽发育而成,生长势强,比雌穗早3~5d。雌穗是由腋芽发育而成的,发育较晚,生长势弱。当外界条件不适合的时候,雄穗对雌穗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如营养不良时,雄穗利用顶端优势将大量的养分吸收到顶端,雌穗因营养不足,发育不良造成花粉少或无花粉而形成空杆。
7.营养失调
在雌穗分化阶段,如果营养不足,光合面积较少,有机质积累少,雌穗发育不良,空杆率提高。在玉米旺长阶段,矿质营养供应过多,造成营养旺盛,生殖生长减弱,有机物质向雌穗上分配少,也会形成空杆。
8.施肥不合理
施肥量小,或氮、磷、钾配比不合理,都会影响作物对氧分的吸收,从而对植物生长产生不良的影响,引起小穗或空杆。
9.阴雨天气过多
玉米抽雄散粉时期,阴雨连绵,光照不足,花粉粒易吸水膨涨而破裂死亡或粘结成团丧失授粉能力,导致雌穗花丝未能及时授精,出现有穗无粒或无穗无粒现象。
10.连片种植
玉米连片种植,田间郁蔽,通风透光不好有机物质的合成受影响,个别植株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出现小穗或空杆。
二、控制玉米空杆的对策
造成玉米空杆的原因很多,只要把最关键最主要的原因找到,在生产实践中进行综合防治,玉米的空杆问题是可以控制和解决的。
1.科学选种
根据玉米品种特征特性,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合当地环境的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采取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新品种不经过3年以上试验、示范不大面积推广应用。
2.采用隔行去雄技术
此技术能有效地控制顶端优势,减少雄穗对雌穗的抑制,调整养分的合理分配,改善田间通风透光状况,降低空杆率。
3.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播种地块的地力条件以及农户的施肥水平,合理确定保苗株数。做到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果穗营养,促进果穗分化,降低空杆率。
4.实行配方施肥
根据土壤测试结果进行配方,本着农化结合,氮、磷、钾配合施用的原则,采取基肥、种肥、追肥、叶面肥相结合的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养分的吸收,保证养分均衡,降低空杆率。
5.保水灌溉
在玉米需水的关键时期,天气特别干旱时应灌一次水。一般在抽雄前15d左右进行,以满足玉米对水分的需求。
6.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疏苗、定苗,清除小苗、弱苗。及时防治病虫害,防止病毒苗,保证苗齐、苗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孕满胎、抽强穗、授全粉、结满粒的丰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