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

来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_hua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重视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感受、认识和运用。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观念和“工具理性”思想的影响,实际的物理教学注意了进度,却少了从容。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侧重于物理知识的了解,剥离了物理发现过程中的科学思想和创新智慧,淡化了科学价值取向、思维观念的人文启示等科学本质,从而使学生难以全面地体会物理文化的精髓。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该在知识的教学中注重渗透科学方法。
  一、引入新课
  活动一:脚踩鸡蛋
  (为了制造神秘感,课前教师在纸槽里排好了30个鸡蛋,并用黑布罩了起来,为了让全班五十几个人清晰地看到实验过程,教师在铺有大理石的地面上铺了一张白纸,再把排好的鸡蛋放上去,把实物投影仪的镜头正对鸡蛋。等新课开始,揭开黑布,并鼓励学生上去表演脚踩鸡蛋。)
  教师:有很多在日常生活中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物理世界中都具有发生的可能性。例如,一只鸡蛋,放在水平地面上,一只脚踩下去,有什么现象发生是可想而知的。更何况是这么多鸡蛋,你敢踩吗?
  教师故意叫了全班体重最重的学生上来尝试。
  教师:鸡蛋踩不碎是什么原因?学完了“压强”这一小节,这个问题就将迎刃而解。
  二、讲授新课
  活动二:观察与作图
  教师:图a.画出运动员对平衡木的作用力
  图b.画出钉子对墙的作用力
  图c.画出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
  教师:所画力的示意图有何共同特征?
  学生:垂直于物体表面。
  教师:我们把这种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那压力和重力是一回事吗?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总结归纳:两者的定义、受力物体、方向均不相同。
  教师:压力和重力的大小相同吗?
  教师(播放视频):随着倾斜角度变小,发现海绵的形变越来越大。
  教师(总结):压力不是重力,物体只有放在水平面时,水平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
  活动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提出问题】
  教师:体重相仿的小明和小华都陷在沼泽地里,小华站在木板上陷得浅,想一想,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学生:小明和小华的体重差不多,即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差不多,但小华是踩在木板上的,而小明是直接踩在沼泽地上的,即他们和沼泽地地面的接触面积不一样。
  教师:压力和其他力一样,作用在物体上,都会产生一定的效果。压力的作用效果也有两个: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小明陷得深,说明小明的压力作用效果比较明显。那么,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体验与猜想】
  学生体验:如图d,一只手平压在气球上,另一只手的食指顶住气球,观察气球的形变情况。改变压力的大小,多体验几次。
  学生体验:如图e,将铅笔的一端削尖,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住铅笔的两端,两个手指的感觉不同。改变压力的大小,多体验几次。
  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教师:既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因素有关,那么我们采用什么科学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
  学生:控制变量法。
  教师提供器材如图f所示, 教师展示问题。
  问题1:压力的作用效果怎样才能明显显示出来?
  问题2:如果要验证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应选择哪些器材?实验如何设计?结论是什么?
  问题3:如果要验证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的大小有关”,应选择哪些器材?实验如何设计?结论是什么?
  【实验验证】学生分组交流合作实验方案
  学生代表展示实验方案。
  学生A:小桌,沙子,砝码
  学生B:水瓶,沙子
  学生C:海绵,小桌,砝码……
  【交流总结】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1)F1=200N F2=100N S1=2m2 S2=3m2
  (2)F1=200N F2=200N S1=2m2 S2=3m2
  (3)F1=80N F2=90N S1=2m2 S2=2m2
  过渡:有时压力不等、受力面积的大小也不同,如何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1)F与S的比值;(2)S与F的比值。
  教师:哪种方法更符合我们的习惯?
  学生:F与S的比值。
  教师:我们把F与S的比值定义为压强。
  教师:(1)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2)物理意义:压强是用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3)公式:P=■。(4)单位:压强的单位称为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1 Pa=1N/m2。
  三、课堂巩固
  例题1:一个重5N、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平放在面积为1m2的方桌面中央,求木块对桌面的压强大小。
  四、教学反思
  随着物理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如何更好地落实三维目标成为需要思考的话题。“过程与方法”作为物理课程目标中的第二维度的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尽管多数物理教师能够认识到其重要性,但因为物理教材中对科学方法主要是采取隐形处理的方式,往往容易被忽视,如何挖掘出物理教材中的科学方法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压强”这一小节内容的教学中,笔者渗透和挖掘了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归纳法、对比法、转化法等多种科学方法的思路和案例,现举两例。
  1.“控制变量法”的渗透。
  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从而再综合解决的方法。
  例如,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就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即控制相同的压力,比较受力面积,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控制受力面积一定,比较压力的大小,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转换法”的渗透。
  在物理实验中有部分物理量由于其自身属性的关系或因条件所限,难以用仪器、仪表直接测量,可以根据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和各种效应把不易测量的物理量转化成易于测量的物理量进行测量,之后再反求待测物理量的量值,这种方法就叫“转换法”。在“压强”这一节,用到“转换法”的地方主要是将“压力的作用效果”这个隐性物理量转换为海绵的形变程度或者是小桌陷入沙子的深度。
  综上所述,如果教师能够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物理知识拓展深化到具有普适性的科学方法,将会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方法应用的魅力,进而更好地落实与达成“过程与方法”这一重要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全汉炎.例谈初中物理新教材中科学方法的挖掘[J].物理教师,2014(5).
  [2]刘先锋.知识教学注重学科方法的渗透——以“法拉第圆盘”教学片段为例[J].物理教师,2014(3).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湖熟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主持人语  班主任与学生的日常沟通中,言语是最重要的手段,可以说,“言语与沟通”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必修课。然而,在不少班主任“学生难沟通、班级难管理”的抱怨声中,不可否认的是,不恰当的言语内容与方式是造成沟通问题的直接或主要诱因。  我们时常感叹有些班主任轻言细语的一句话就能巧妙地化解学生的问题,融洽彼此之间的关系。那么,这中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奥秘值得班主任们去探索?这就是本专题展开研究的动因。  
【摘 要】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依旧在于夯实基础,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换种角度,换种思维,换种方式教学,宏观上构建框架,微观上吃透细节,思维上激发学生活力,让学生学得更带劲,教师教得更高效。  【关键词】二轮复习;构建框架;吃透细节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7-0049-02  【作者简介】1.张丽莉,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江苏江阴,2144
【关键词】深度学习;单元整合教学;语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4-0129-02  【作者简介】李妍,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江苏常州,213003)教师,一级教师。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为线索,更多地体现出整合与实践的特征,具体表现为:课文以主题、内容或写法聚合,打破文体限制,以单篇加多篇的方式组合成单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班主任工作打开了一条便捷、高效的绿色通道。班主任借助互联网技术搭建活动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开办网上家校,凝聚教育合力,服务学生成长;对学生进行智慧评价,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班主任;互联网;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9-0007-03  【作者简介】程
【关键词】职业启蒙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59-0048-03  【作者简介】徐青,江苏省常州市市北实验初级中学(江苏常州,213000)教师,高级教师。  江苏省常州市市北实验初级中学是一所较为典型的市区普通公办初中学校,其生源来自周边社区,多数学生来自周边社区的新市民家庭。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家长学历背景也较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4-0099-05  【作者简介】1.赵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210003)教师,高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2.周琰,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210003)教师,一级教师。  一、新旧课标的变化及其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在谈到“新课标、新教材、
【关键词】浩然博雅;少教多学;一体两翼;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3-0062-03  【作者简介】杨国斌,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江苏扬州,225200)校长,高级教师。一、理念的提出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前身为江苏省江都中学初中部,始建于1945年;2003年学校异地新建于江都区南部新区龙溪路。随
【摘 要】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本文以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上册Hollywood’s all-time best——Audrey Hepburn阅读文本的教学活动设计为例,阐述了依据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的策略,即创设情境,预测故事内容,提高思维的
·主持人语·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016年9月,《中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公布,18个要点中与思维直接相关的有5个;2017年9月《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印发,提出的“关键能力”概念,首先列出的就是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等认知能力;新公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亦是如此,例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出现“思维”共48次,其中3次直接点出“批
【关键词】课堂;有我;无我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6-0064-01  【作者简介】李勇斌,江苏省镇江市宜城中学(江苏镇江,212000)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元曲中有两首以“秋”为主题的小令,即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与白朴的《天净沙·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