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课堂教学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渠道,而课外阅读则可以充实和扩大课堂学习的内容。那么,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学生加深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开拓视野,提高兴趣,培养自学能力等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良好的朗读水平、亲子共读、内容广泛的书籍、丰富的读书活动,都能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 阅读习惯 ;兴趣
书籍,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是知识的宝库,是广大少年儿童的良师益友,也是孩子们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课堂教学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渠道,而课外阅读则可以充实和扩大课堂学习的内容。那么,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学生加深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开拓视野,提高兴趣,培养自学能力等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习惯自然是越早培养越好,因此,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培养低年级阅读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师生共读,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是这样做的:
⒈ 树立榜样。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在每周的阅读课上都会捧着阅读书声情并茂地给他们读故事,让他们感受到老师读书时的快乐。
⒉ 设置悬念,主动阅读。当学生们感受到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时,我从一开始的全文朗读逐渐转变成读到故事情节的关键处停止,诱导孩子们主动阅读,我从旁指导。
另外,我还从每堂语文课的导语设计、演课本剧、课文配图、配乐朗诵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并举行复述故事、有感情地朗读等各种学习竞赛,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二、朗读训练,提高阅读水平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大声朗读时眼睛能看到,耳朵能听到,就会记得更牢固。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朗读训练必不可少。
低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听到过一些词句,但是要准确、连贯地读出一段书面语言是很难的。因此,我在进行低年级教学时,注重了词、句、段、篇以及标点符号的指导。
⒈ 词语朗读训练。低年级学生因为词语积累少,读破句子是常有的现象。因此,我经常把课本中学生不经常接触的三字词语、四字词语以及较长的短语(如:淡淡的清香、蓝湛湛的天空)制作成词语卡片,带领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并把词语卡奖励给读得好的学生,再布置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模仿老师制作自己的词语卡片,带到学校与同学交流学习,共同积累。从而让学生从口里读出来的是词,而不是字。
⒉ 长句朗读训练。一些比较长的句子,学生很难读得好,我引导学生把长句子找出来,先试着练习朗读,找出停顿处。然后,把长句子投影出来,通过老师的范读和学生反复朗读练习中,体会到长句子不难读,只要抓住主要词语、句子的主要部分就可以读好。
⒊ 标点符号的朗读训练。通过反复示范和练习,使学生知道:“逗号”停顿时间短,“句号”停顿时间稍长,“问号”要读出升调,“感叹号”要读出加重的语气,“省略号”前要读慢一些,给人一种无限遐想的感觉,等等。
这样,经过多次指导,学生就逐步掌握了朗读方法。
三、亲子共读,创设阅读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不可能完成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极其细致艰巨的工程。”可见,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不仅有赖于学校,更重要的是依靠家庭教育的配合。因此,我利用家长学校组织家长学习,更新观念,制定读书计划,要求家长从细微处着手,从小培养孩子阅读的好习惯,以使孩子终生受益。
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我约束力不强,这样的家庭阅读习惯就更需要家长的参与了。例如,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阅读书中有趣的部分,并津津有味地分析其中的内容,或者和孩子一起扮演一下故事情节中的人物,等等。长期创设这样一种家庭阅读的和谐氛围,使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致使它生活化习惯化。
四、选择书籍,扩展阅读范围
其实不同孩子的兴趣是千差万别的,不同孩子喜欢的书也是有所不同的。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首选的是故事书为主,如童话故事书、科学幻想故事书、传奇故事和英雄人物故事书,等等。另外就是一些数学游戏、发明创造、科学知识、动物世界、海洋、旅行、战争、历史、笑话、娱乐、诗歌、传记和天文地理方面的书。家长需要注意的是,让孩子独立阅读的书难度要适中,内容要广泛,杜绝“吃偏食”,低年级应当尽量选择带拼音的书籍。
五、开展活动,展示阅读成果
通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不仅巩固和发展在读书中学到的知识与本领,还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得到了展示自我的机会。
⒈ 组织读书表演会。引导学生根据书中的故事、童话、诗歌等作品,自编自排自导自演一些有关的文艺节目;也可以根据书中学习到的知识,开展实验、制作、讲演等活动。这样的活动有助于积累语言,提高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以及表演能力。
⒉ 组织读书讨论会。学生在阅读了书籍以后,常常被书里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同情甚至模仿书中的主人公。但是,他们对于书里的重要事件和主人公的行为应该怎样评价,却不能独立地进行思考分析。通过读书讨论会的形式,大家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有利于帮助学生领会书籍的中心思想,学会评价书中的人与事,分清是与非,明辨好与坏,搞清对与错。
⒊ 评选“小书迷”。每月根据学生课内外阅读的量及家庭读书情况,评选出班级“小书迷”,并授予书迷徽章。
一位已经卸任的哈佛大学校长告诉他的学生:“人,若是能养成每天阅读10分钟的习惯,则二十年以后,必判若两人。”这是一个十分有益的告诫,说明学习成才贵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从一个个具体的阅读细节做起。当然,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反复训练。有人计算过,一个好习惯至少要重复21次才有可能巩固。可见,好的阅读习惯都是反复的、长期的训练形成的,并且阅读习惯的训练要从小抓、尽早抓。因此,作为教育者,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持之以恒地进行阅读习惯的训练。
【关键词】 阅读习惯 ;兴趣
书籍,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是知识的宝库,是广大少年儿童的良师益友,也是孩子们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课堂教学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渠道,而课外阅读则可以充实和扩大课堂学习的内容。那么,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学生加深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开拓视野,提高兴趣,培养自学能力等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习惯自然是越早培养越好,因此,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培养低年级阅读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师生共读,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是这样做的:
⒈ 树立榜样。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在每周的阅读课上都会捧着阅读书声情并茂地给他们读故事,让他们感受到老师读书时的快乐。
⒉ 设置悬念,主动阅读。当学生们感受到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时,我从一开始的全文朗读逐渐转变成读到故事情节的关键处停止,诱导孩子们主动阅读,我从旁指导。
另外,我还从每堂语文课的导语设计、演课本剧、课文配图、配乐朗诵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并举行复述故事、有感情地朗读等各种学习竞赛,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二、朗读训练,提高阅读水平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大声朗读时眼睛能看到,耳朵能听到,就会记得更牢固。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朗读训练必不可少。
低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听到过一些词句,但是要准确、连贯地读出一段书面语言是很难的。因此,我在进行低年级教学时,注重了词、句、段、篇以及标点符号的指导。
⒈ 词语朗读训练。低年级学生因为词语积累少,读破句子是常有的现象。因此,我经常把课本中学生不经常接触的三字词语、四字词语以及较长的短语(如:淡淡的清香、蓝湛湛的天空)制作成词语卡片,带领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并把词语卡奖励给读得好的学生,再布置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模仿老师制作自己的词语卡片,带到学校与同学交流学习,共同积累。从而让学生从口里读出来的是词,而不是字。
⒉ 长句朗读训练。一些比较长的句子,学生很难读得好,我引导学生把长句子找出来,先试着练习朗读,找出停顿处。然后,把长句子投影出来,通过老师的范读和学生反复朗读练习中,体会到长句子不难读,只要抓住主要词语、句子的主要部分就可以读好。
⒊ 标点符号的朗读训练。通过反复示范和练习,使学生知道:“逗号”停顿时间短,“句号”停顿时间稍长,“问号”要读出升调,“感叹号”要读出加重的语气,“省略号”前要读慢一些,给人一种无限遐想的感觉,等等。
这样,经过多次指导,学生就逐步掌握了朗读方法。
三、亲子共读,创设阅读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不可能完成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极其细致艰巨的工程。”可见,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不仅有赖于学校,更重要的是依靠家庭教育的配合。因此,我利用家长学校组织家长学习,更新观念,制定读书计划,要求家长从细微处着手,从小培养孩子阅读的好习惯,以使孩子终生受益。
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我约束力不强,这样的家庭阅读习惯就更需要家长的参与了。例如,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阅读书中有趣的部分,并津津有味地分析其中的内容,或者和孩子一起扮演一下故事情节中的人物,等等。长期创设这样一种家庭阅读的和谐氛围,使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致使它生活化习惯化。
四、选择书籍,扩展阅读范围
其实不同孩子的兴趣是千差万别的,不同孩子喜欢的书也是有所不同的。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首选的是故事书为主,如童话故事书、科学幻想故事书、传奇故事和英雄人物故事书,等等。另外就是一些数学游戏、发明创造、科学知识、动物世界、海洋、旅行、战争、历史、笑话、娱乐、诗歌、传记和天文地理方面的书。家长需要注意的是,让孩子独立阅读的书难度要适中,内容要广泛,杜绝“吃偏食”,低年级应当尽量选择带拼音的书籍。
五、开展活动,展示阅读成果
通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不仅巩固和发展在读书中学到的知识与本领,还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得到了展示自我的机会。
⒈ 组织读书表演会。引导学生根据书中的故事、童话、诗歌等作品,自编自排自导自演一些有关的文艺节目;也可以根据书中学习到的知识,开展实验、制作、讲演等活动。这样的活动有助于积累语言,提高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以及表演能力。
⒉ 组织读书讨论会。学生在阅读了书籍以后,常常被书里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同情甚至模仿书中的主人公。但是,他们对于书里的重要事件和主人公的行为应该怎样评价,却不能独立地进行思考分析。通过读书讨论会的形式,大家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有利于帮助学生领会书籍的中心思想,学会评价书中的人与事,分清是与非,明辨好与坏,搞清对与错。
⒊ 评选“小书迷”。每月根据学生课内外阅读的量及家庭读书情况,评选出班级“小书迷”,并授予书迷徽章。
一位已经卸任的哈佛大学校长告诉他的学生:“人,若是能养成每天阅读10分钟的习惯,则二十年以后,必判若两人。”这是一个十分有益的告诫,说明学习成才贵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从一个个具体的阅读细节做起。当然,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反复训练。有人计算过,一个好习惯至少要重复21次才有可能巩固。可见,好的阅读习惯都是反复的、长期的训练形成的,并且阅读习惯的训练要从小抓、尽早抓。因此,作为教育者,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持之以恒地进行阅读习惯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