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留守儿童,是我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一群特殊的儿童。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令人担忧。本文通过调查、研究与实践,对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提出建议:
1.建立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
2.定期不定时进行家访;
3.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
4.组织相关的主题班会教育;
5.着重关注特殊学生;
6.建立心灵驿站。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
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笔者有幸参加了广东省三区人才计划中的教师专项计划的山区支教项目,在山区梅州市大埔县家炳第二中学支教一年,深入了解了留守儿童的教育、生活情况。
留守儿童是近年来农村地区特有的群体,是我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一群特殊的儿童。留守儿童教育,关系到广大农村的安定团结,关系到农村的千家万户,关系到农村的明天。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
为了过上更富裕的生活,农村的青壮年纷纷到城里务工,留下家中的老人和孩子相依为命;有的留守儿童甚至被寄养在亲戚家。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数量占学生人数的比例,以家炳二中为例,每个班大约为50%,邻近的镇中心小学甚至达到了60%。为了节省路费,有的孩子一年难得见到爸爸妈妈几次,更谈不上家校合作,配合学校工作了。而家中的老人,有相当部分是没有读过书的文盲,让他们如何辅导孙辈们的学习?就是稍微有点文化的,也是精力有限,能照顾好家里的田地、牲口已经浑身乏力,哪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再督促孙辈们的学习?
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出现漏洞,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低于其他学生。大多数教师也认为留守儿童大都是“双差生”、“问题儿童”。他们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有厌学倾向。
二、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对策
鉴于种种原因,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重任,落在了农村学校的肩膀上。学校也义不容辞地接过这重担,全方位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1.建立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
学校利用每学期报名注册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状态,清楚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班级,平时与哪些家人共同生活。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并及时分析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对策,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困难。学校还动员各科任老师挖掘留守儿童闪光点,把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取得的进步,以书面的形式留下来,放入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通过建立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及时了解在校留守儿童的状况。
2.定期不定时进行家访
农村的老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盲比例非常高,在学习上根本无法给予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辅导和管理,而且由于年龄差异悬殊,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
为了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定期不定时地深入留守儿童的家庭,送教上门,既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也向其祖父母传授隔代教育的方式方法,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始终保持在同一频道上,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学校也明确要求,科任老师每学期家访的次数不少于60人次;学校领导更是牺牲休息时间,利用假期,带队到比较偏远的留守儿童的家中进行家访。
3.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
留守儿童的家长长年不在家,为了弥补,大部分的家长都在物质上进行补偿,买高档的电子产品送给儿女,让儿女有充足的零花钱,使部分留守儿童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沉迷于录像、游戏等不良习惯。
为了更好地教育留守儿童,学校经常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例如,初一级课间操比赛、初二级男子篮球赛、校运会、全校性的英语单词比赛、全校性的元旦英语游园会……这些活动使留守儿童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4.組织相关的主题班会教育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主题班会、主题级会和主题校会,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学校每月拟定一个主题,组织各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的教育。感恩教育、礼貌教育、诚信教育、遵守法律教育等等,都是很好的、值得坚持开展的教育主题。结合学期末统一测试,初一级开展了制定考试目标、学习好方法交流、小组合作与竞争等一系列的主题班会。在班会课上,学生畅所欲言,课堂气氛活跃,教育教学的效果,在期末统测中应该能体现出来。
5.着重关注特殊学生
不可否认,每个学校的每个班都有个别的特殊留守儿童学生。如果我们不去着重关注这些学生,他们将对班级教育产生极大的影响。经过调查与研究,学校确定了个别特殊的学生名单,并指定科任老师和班主任跟踪教育,真诚地帮助这些学生成长。
6.建立心灵驿站
学校牵头,德育部门主管,心理老师负责,任教老师参与,借助家长和社会的力量,建立留守儿童遇到困惑时可以倾诉的对象,使留守儿童在心里有所依靠。每一位接受倾诉的老师一定要为倾诉者保密。
总之,我国是一个农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农民进城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民工及其子女是一个特殊的庞大的群体,打工村“留守子女”的教育是当前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中的难点之一。当前必须立足于城乡平等和城乡统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法律和制度,消除对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的歧视,建立城乡一体和公平的义务教育体制,为千千万万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创造条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系着民生问题,关系着社会稳定与和谐,是党和政府呼吁全社会协力解决的民生大事。
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就是关注农村学校的教育,就是关注农村的未来。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添砖加瓦。
1.建立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
2.定期不定时进行家访;
3.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
4.组织相关的主题班会教育;
5.着重关注特殊学生;
6.建立心灵驿站。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
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笔者有幸参加了广东省三区人才计划中的教师专项计划的山区支教项目,在山区梅州市大埔县家炳第二中学支教一年,深入了解了留守儿童的教育、生活情况。
留守儿童是近年来农村地区特有的群体,是我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一群特殊的儿童。留守儿童教育,关系到广大农村的安定团结,关系到农村的千家万户,关系到农村的明天。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
为了过上更富裕的生活,农村的青壮年纷纷到城里务工,留下家中的老人和孩子相依为命;有的留守儿童甚至被寄养在亲戚家。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数量占学生人数的比例,以家炳二中为例,每个班大约为50%,邻近的镇中心小学甚至达到了60%。为了节省路费,有的孩子一年难得见到爸爸妈妈几次,更谈不上家校合作,配合学校工作了。而家中的老人,有相当部分是没有读过书的文盲,让他们如何辅导孙辈们的学习?就是稍微有点文化的,也是精力有限,能照顾好家里的田地、牲口已经浑身乏力,哪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再督促孙辈们的学习?
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出现漏洞,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低于其他学生。大多数教师也认为留守儿童大都是“双差生”、“问题儿童”。他们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有厌学倾向。
二、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对策
鉴于种种原因,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重任,落在了农村学校的肩膀上。学校也义不容辞地接过这重担,全方位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1.建立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
学校利用每学期报名注册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状态,清楚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班级,平时与哪些家人共同生活。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并及时分析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对策,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困难。学校还动员各科任老师挖掘留守儿童闪光点,把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取得的进步,以书面的形式留下来,放入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通过建立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及时了解在校留守儿童的状况。
2.定期不定时进行家访
农村的老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盲比例非常高,在学习上根本无法给予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辅导和管理,而且由于年龄差异悬殊,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
为了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定期不定时地深入留守儿童的家庭,送教上门,既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也向其祖父母传授隔代教育的方式方法,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始终保持在同一频道上,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学校也明确要求,科任老师每学期家访的次数不少于60人次;学校领导更是牺牲休息时间,利用假期,带队到比较偏远的留守儿童的家中进行家访。
3.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
留守儿童的家长长年不在家,为了弥补,大部分的家长都在物质上进行补偿,买高档的电子产品送给儿女,让儿女有充足的零花钱,使部分留守儿童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沉迷于录像、游戏等不良习惯。
为了更好地教育留守儿童,学校经常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例如,初一级课间操比赛、初二级男子篮球赛、校运会、全校性的英语单词比赛、全校性的元旦英语游园会……这些活动使留守儿童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4.組织相关的主题班会教育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主题班会、主题级会和主题校会,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学校每月拟定一个主题,组织各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的教育。感恩教育、礼貌教育、诚信教育、遵守法律教育等等,都是很好的、值得坚持开展的教育主题。结合学期末统一测试,初一级开展了制定考试目标、学习好方法交流、小组合作与竞争等一系列的主题班会。在班会课上,学生畅所欲言,课堂气氛活跃,教育教学的效果,在期末统测中应该能体现出来。
5.着重关注特殊学生
不可否认,每个学校的每个班都有个别的特殊留守儿童学生。如果我们不去着重关注这些学生,他们将对班级教育产生极大的影响。经过调查与研究,学校确定了个别特殊的学生名单,并指定科任老师和班主任跟踪教育,真诚地帮助这些学生成长。
6.建立心灵驿站
学校牵头,德育部门主管,心理老师负责,任教老师参与,借助家长和社会的力量,建立留守儿童遇到困惑时可以倾诉的对象,使留守儿童在心里有所依靠。每一位接受倾诉的老师一定要为倾诉者保密。
总之,我国是一个农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农民进城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民工及其子女是一个特殊的庞大的群体,打工村“留守子女”的教育是当前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中的难点之一。当前必须立足于城乡平等和城乡统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法律和制度,消除对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的歧视,建立城乡一体和公平的义务教育体制,为千千万万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创造条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系着民生问题,关系着社会稳定与和谐,是党和政府呼吁全社会协力解决的民生大事。
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就是关注农村学校的教育,就是关注农村的未来。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