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认知冲突,就是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内容之间的矛盾冲突。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已经有了某种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按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或顺应新知识,一旦新知识与旧知识出现差异,就会在认识心理上爆发认知冲突。认知冲突的产生迫使学生产生解决这一冲突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心向。
一、感知形象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长相思》的教学片段
师:纳兰性德把自己劈成两半,身在征途,心在家园,身越远,心却越近,他饱受着煎熬,饱受着痛苦。短短两句话,却有许许多多的画面,请同学闭上眼睛,欣赏音乐,随着音乐,在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播放音乐:风声、飞沙走石声、萧声……)
生:纳兰性德跋涉在关外,夜晚,突然他被惊醒了,他回乡的梦被打碎了。
生:纳兰性德正冒着风雪艰难地爬山。
生:纳兰性德在营帐前孤独到站立着思念着家乡。
生:纳兰性德夜晚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
师:这就是纳兰性德身处的地方,但是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可能又有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走进他的家乡,把我们看到的画面用文字写下来。
生:我仿佛看到小鸟在树上唱歌,小朋友们在快乐地游戏,大人们在忙碌着。
生:大人们在果园里摘果子,小朋友们爬在果树上享受着香甜的果子。
生:一群朋友在春暖花开的季节,聚在一起,吟诗作画。
生: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谈笑着。
……
师创设情境朗读:
可是现在没有清脆的鸟声,没有小朋友快乐的嬉闹声,只有——(生深情朗读全词。)
可是现在没有果园的果园的果子可摘,没有一家人围坐的温馨,只有——(生深情朗读全词。)
可是现在没有妇人们在河边汲水,没有挚友相聚在一起的快乐,只有——(生深情朗读全词。)
王崧舟老师充分挖掘教材,设置了对于词人纳兰性德来说似乎产生矛盾冲突的两个点进行教学,即身与心的矛盾。身在哪里,心又在哪里?在学生根据插图,根据词句的注释,进行了各种猜测的基础上,师又引导学生想象了纳兰性德身在旅途中所经历的种种画面,那些画面充溢的是词人对家乡的思念,充溢的是词人身居关外远离家乡的无奈与痛苦。一悲之后,王崧舟老师又急峰陡转,再请学生想象词人的家乡,他的故园展现的又是怎样的画面,并请学生用自己的文字描述下来。此时整个课堂又洋溢的是甜蜜,是温馨,是幸福。一悲一喜,喜是记忆中的喜,是遥远的喜,悲是眼前的悲,是现实的悲,喜更映衬着悲。在这时,纳兰性德报效朝廷,身居征途的思乡,艰辛,无奈等所有的一切在这个时候已淋漓尽致地体现。王崧舟老师通过对纳兰性德身与心的体验,帮助学生架了一坐美丽的桥,让学生在“意”与“言”之间自由往来,在互相转化中互为前提,互为营养,不断提高表达与吸收的水平。
二、激活形象
阅读的实质是大脑的分析综合活动。从本质上说,阅读感知是包含着强烈理解色彩的间接感知。这些语言文字不是赤裸裸地直释生活,而是通过描绘生动如画的物景,塑造栩栩如生的个性,表现意蕴深邃的思想等来感染人、教育人。在一篇作品中,作者所描绘、塑造、表现的是完整的形象,其各个因素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內在联系。我们应认真发掘,感知成统一的整体,寻找其联系而又对立的点,形成强烈的刺激,刺激越强,学生的感知阅读能力也越大,只有真正地激发了学生大脑活动的兴奋性,才能保证对学习内容的有效感知,保证阅读的有效性,这是感知的整体特征所决定的。
《卧薪尝胆》一课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了越王勾践在会稷之战后成为了吴王的奴仆,在取得吴王的信任回国之后卧薪尝胆,最后反败为胜,一洗国恨的事。文章内容非常简单,但是怎样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强烈的刺激,从内心真正地认同勾践卧薪尝胆的发奋图强,体会勾践的人物形象呢?这就需要从文本中寻求刺激点。那就是一个君王与一个奴仆身份的反差,生活的对比。教者先利用“六书”中的象形文字的特点,从汉字的原来图象和表义的形成过程中了解“奴仆”,了解奴仆是低眉顺眼的,是没有任何尊严,任何地位的,过的是受尽磨难,没有任何保障,如同牲畜一般屈辱的生活。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体会越王到了吴国之后是怎么当奴仆的?他有没有受到那种屈辱、耻辱和侮辱呢?并且通过让学生了解“舂米推磨”这种连牲畜都不想干的活,利用教材的空白,引导学生想象假如吴王生病,他会怎样做?吴王外出要上马,谁当凳子等体会勾践过的是怎样屈辱的奴仆生活。然后又引导学生想象,做为一个君王,勾践可以享受怎样的生活?从而把这两者截然不同的身份精巧地融为一体,互为映衬,这种深入到思维的强度刺激,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鲜明的感知,人物的形象也被真正激活。
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把阅读文本当作是内在的一种需要,并且把这种强烈的需要,强烈的渴求伴随整个与文本沟通的过程,在解决这个冲突后又产生新的认知冲突,使认知冲突的发挥真正成为促进有效阅读。
一、感知形象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长相思》的教学片段
师:纳兰性德把自己劈成两半,身在征途,心在家园,身越远,心却越近,他饱受着煎熬,饱受着痛苦。短短两句话,却有许许多多的画面,请同学闭上眼睛,欣赏音乐,随着音乐,在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播放音乐:风声、飞沙走石声、萧声……)
生:纳兰性德跋涉在关外,夜晚,突然他被惊醒了,他回乡的梦被打碎了。
生:纳兰性德正冒着风雪艰难地爬山。
生:纳兰性德在营帐前孤独到站立着思念着家乡。
生:纳兰性德夜晚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
师:这就是纳兰性德身处的地方,但是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可能又有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走进他的家乡,把我们看到的画面用文字写下来。
生:我仿佛看到小鸟在树上唱歌,小朋友们在快乐地游戏,大人们在忙碌着。
生:大人们在果园里摘果子,小朋友们爬在果树上享受着香甜的果子。
生:一群朋友在春暖花开的季节,聚在一起,吟诗作画。
生: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谈笑着。
……
师创设情境朗读:
可是现在没有清脆的鸟声,没有小朋友快乐的嬉闹声,只有——(生深情朗读全词。)
可是现在没有果园的果园的果子可摘,没有一家人围坐的温馨,只有——(生深情朗读全词。)
可是现在没有妇人们在河边汲水,没有挚友相聚在一起的快乐,只有——(生深情朗读全词。)
王崧舟老师充分挖掘教材,设置了对于词人纳兰性德来说似乎产生矛盾冲突的两个点进行教学,即身与心的矛盾。身在哪里,心又在哪里?在学生根据插图,根据词句的注释,进行了各种猜测的基础上,师又引导学生想象了纳兰性德身在旅途中所经历的种种画面,那些画面充溢的是词人对家乡的思念,充溢的是词人身居关外远离家乡的无奈与痛苦。一悲之后,王崧舟老师又急峰陡转,再请学生想象词人的家乡,他的故园展现的又是怎样的画面,并请学生用自己的文字描述下来。此时整个课堂又洋溢的是甜蜜,是温馨,是幸福。一悲一喜,喜是记忆中的喜,是遥远的喜,悲是眼前的悲,是现实的悲,喜更映衬着悲。在这时,纳兰性德报效朝廷,身居征途的思乡,艰辛,无奈等所有的一切在这个时候已淋漓尽致地体现。王崧舟老师通过对纳兰性德身与心的体验,帮助学生架了一坐美丽的桥,让学生在“意”与“言”之间自由往来,在互相转化中互为前提,互为营养,不断提高表达与吸收的水平。
二、激活形象
阅读的实质是大脑的分析综合活动。从本质上说,阅读感知是包含着强烈理解色彩的间接感知。这些语言文字不是赤裸裸地直释生活,而是通过描绘生动如画的物景,塑造栩栩如生的个性,表现意蕴深邃的思想等来感染人、教育人。在一篇作品中,作者所描绘、塑造、表现的是完整的形象,其各个因素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內在联系。我们应认真发掘,感知成统一的整体,寻找其联系而又对立的点,形成强烈的刺激,刺激越强,学生的感知阅读能力也越大,只有真正地激发了学生大脑活动的兴奋性,才能保证对学习内容的有效感知,保证阅读的有效性,这是感知的整体特征所决定的。
《卧薪尝胆》一课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了越王勾践在会稷之战后成为了吴王的奴仆,在取得吴王的信任回国之后卧薪尝胆,最后反败为胜,一洗国恨的事。文章内容非常简单,但是怎样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强烈的刺激,从内心真正地认同勾践卧薪尝胆的发奋图强,体会勾践的人物形象呢?这就需要从文本中寻求刺激点。那就是一个君王与一个奴仆身份的反差,生活的对比。教者先利用“六书”中的象形文字的特点,从汉字的原来图象和表义的形成过程中了解“奴仆”,了解奴仆是低眉顺眼的,是没有任何尊严,任何地位的,过的是受尽磨难,没有任何保障,如同牲畜一般屈辱的生活。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体会越王到了吴国之后是怎么当奴仆的?他有没有受到那种屈辱、耻辱和侮辱呢?并且通过让学生了解“舂米推磨”这种连牲畜都不想干的活,利用教材的空白,引导学生想象假如吴王生病,他会怎样做?吴王外出要上马,谁当凳子等体会勾践过的是怎样屈辱的奴仆生活。然后又引导学生想象,做为一个君王,勾践可以享受怎样的生活?从而把这两者截然不同的身份精巧地融为一体,互为映衬,这种深入到思维的强度刺激,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鲜明的感知,人物的形象也被真正激活。
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把阅读文本当作是内在的一种需要,并且把这种强烈的需要,强烈的渴求伴随整个与文本沟通的过程,在解决这个冲突后又产生新的认知冲突,使认知冲突的发挥真正成为促进有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