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材料积累已经让各位考生盆满钵满,但是材料虽多,总不能和盘托出,要有选择、有取舍,因此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将这样多的材料合理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然而要成就高分作文,可不是简单的选择出材料、照搬材料,而是要知道如何摆脱对材料进行加工的误区。
【关键词】材料运用 简单挪用 强加标签 缺少契合
文贵有诚。真诚写作,从拒绝材料运用的貌合神离做起,文章的材料和观点不能很好地契合,论证起来也显得苍白无力,文章看似洋洋洒洒,泼墨挥毫,却套路式、标签式呈现,不能扣合文章的中心,如同一枚叶子,表面完整,却干枯无色,没有鲜活的生机。
一、简单挪用,貌合神离
文章贵在有自己的思想的温度,而不是简单地拼接,随意地挪用。文章因对材料没有加工,缺少自己的理解,而产生生硬的假意的敷衍之作。如下面的两段材料,来自“感动中国”素材,由于文章对材料没有用心感受,只是随意地、假意地唱赞歌,导致文章没有生命,没有真实的表情,假意欢笑,读来索然无味,自然不能让阅卷老师产生共鸣。
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你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何玥,一个年仅12岁的女孩,在死亡面前保持沉静,希望捐献器官给需要的人,是什么样的精神使她战胜恐惧,让她在离开人世时仍不忘温暖人间。答案曰勇气。
冰雪为容玉作胎。是什么让她诠释着师德?是什么让她灿烂依旧?是勇气,爱的勇气奋不顾身,爱的勇气让她面向未来,微笑着面对生活,张丽莉,用高尚的师德,证明了勇气的力量。
不少考生对“感动中国”的人物没有深入的了解,只是简单地照搬几句颁奖词,看起来文句精美,既非源自于心,又无真挚的情感,更不能为主题服务。
二、强加标签,偏离主题
考场作文中,不少考生大大咧咧,或者对词语文句不加辨析和推敲,认为大致相符即可,于是就出现了很多貌合神离的问题,文章所用的材料和文章立意关键词的游离,如将“三十年守一座山”这样“坚守”的事迹,说成是勇气等。或者论证过程中不加分析和过渡,直接强加“勇气”的概念等。这样造成了文章的中心旨意和材料所表达的内容有很远的距离,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偏题。
史泰龙,他的电影之路极为曲折,出生时左脸失去知觉,不被导演接收,自己写剧本,自己当导演,且一次次遭到了电影公司的拒绝,但他不放弃,不泄气,一次次走进曾拒绝过他的电影公司,一遍遍地回访,终于打动了一位公司老总,成功地拍出了第一部电影。
以上材料的关键词是“不放弃,不泄气”,显然属于执着的范畴,但却被用在了文章主旨是“经验之上,却更需要有勇气”的文章中,显然,材料是不能作为例证恰当地论证主题的,甚至从内容上说,就是离题。
三、缺少契合,难以点题
有的考生能够恰当地选择材料,但是在材料的呈现过程中,没能找准切入的角度,并根据文章的中心,对材料有侧重点地运用,只是泛泛录入,不能很好地契合文章的主题,文章的中心和材料是两张皮,结果就造成了貌合神离。
在狂犬疫苗出现以前,狂犬病是最可怕的传染病之一,它的死亡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身为微生物学家的巴斯德心里十分着急,他根据自己的实验经历,将狂犬病患者的血液注入一个濒临死亡的孩子体内,这个孩子奇迹般地活了过来。
上述这个材料,巴斯德的这个例子很好,但是考生只是概括性陈述了一下材料,让读者不知道文章人命关天之际,很多有经验的医生都不敢尝试,而巴斯德却勇敢地注射了人类史上第一支用于人身的狂犬疫苗,从此,宣告了人类战胜狂犬病的胜利。
有的考生误以为,阅卷速度快,文章只要立意准确,内容填充满,即可得高分,从而忽略了对材料运用的准确度量,或者在材料数量有限时,就东拉西扯,生拼硬凑。这是极为不可取的。打考场作文材料的“擦边球”,是逃不过阅卷老师的慧眼的。在2014年的阅卷中,更加关注文章内容的区分度,文章中材料的吻合度,甚至有些省市限制阅卷速度,这都是良性的提醒和暗示。
真诚写作,真诚表达自我,不仅要有材料上的充盈,更要有材料和主旨的吻合,在材料运用中,有自己的思想温度,有自己思想的创见。这样,你的作文才能在众多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取悦阅卷老师的芳心。
参考文献:
[1]蒋红卫.作文教学中材料运用的策略研究 [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2.
[2]陈淑芳.语文作文材料的积累和运用[J].作文成功之路(高中),2009.
[3]李祖军.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3.
【关键词】材料运用 简单挪用 强加标签 缺少契合
文贵有诚。真诚写作,从拒绝材料运用的貌合神离做起,文章的材料和观点不能很好地契合,论证起来也显得苍白无力,文章看似洋洋洒洒,泼墨挥毫,却套路式、标签式呈现,不能扣合文章的中心,如同一枚叶子,表面完整,却干枯无色,没有鲜活的生机。
一、简单挪用,貌合神离
文章贵在有自己的思想的温度,而不是简单地拼接,随意地挪用。文章因对材料没有加工,缺少自己的理解,而产生生硬的假意的敷衍之作。如下面的两段材料,来自“感动中国”素材,由于文章对材料没有用心感受,只是随意地、假意地唱赞歌,导致文章没有生命,没有真实的表情,假意欢笑,读来索然无味,自然不能让阅卷老师产生共鸣。
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你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何玥,一个年仅12岁的女孩,在死亡面前保持沉静,希望捐献器官给需要的人,是什么样的精神使她战胜恐惧,让她在离开人世时仍不忘温暖人间。答案曰勇气。
冰雪为容玉作胎。是什么让她诠释着师德?是什么让她灿烂依旧?是勇气,爱的勇气奋不顾身,爱的勇气让她面向未来,微笑着面对生活,张丽莉,用高尚的师德,证明了勇气的力量。
不少考生对“感动中国”的人物没有深入的了解,只是简单地照搬几句颁奖词,看起来文句精美,既非源自于心,又无真挚的情感,更不能为主题服务。
二、强加标签,偏离主题
考场作文中,不少考生大大咧咧,或者对词语文句不加辨析和推敲,认为大致相符即可,于是就出现了很多貌合神离的问题,文章所用的材料和文章立意关键词的游离,如将“三十年守一座山”这样“坚守”的事迹,说成是勇气等。或者论证过程中不加分析和过渡,直接强加“勇气”的概念等。这样造成了文章的中心旨意和材料所表达的内容有很远的距离,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偏题。
史泰龙,他的电影之路极为曲折,出生时左脸失去知觉,不被导演接收,自己写剧本,自己当导演,且一次次遭到了电影公司的拒绝,但他不放弃,不泄气,一次次走进曾拒绝过他的电影公司,一遍遍地回访,终于打动了一位公司老总,成功地拍出了第一部电影。
以上材料的关键词是“不放弃,不泄气”,显然属于执着的范畴,但却被用在了文章主旨是“经验之上,却更需要有勇气”的文章中,显然,材料是不能作为例证恰当地论证主题的,甚至从内容上说,就是离题。
三、缺少契合,难以点题
有的考生能够恰当地选择材料,但是在材料的呈现过程中,没能找准切入的角度,并根据文章的中心,对材料有侧重点地运用,只是泛泛录入,不能很好地契合文章的主题,文章的中心和材料是两张皮,结果就造成了貌合神离。
在狂犬疫苗出现以前,狂犬病是最可怕的传染病之一,它的死亡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身为微生物学家的巴斯德心里十分着急,他根据自己的实验经历,将狂犬病患者的血液注入一个濒临死亡的孩子体内,这个孩子奇迹般地活了过来。
上述这个材料,巴斯德的这个例子很好,但是考生只是概括性陈述了一下材料,让读者不知道文章人命关天之际,很多有经验的医生都不敢尝试,而巴斯德却勇敢地注射了人类史上第一支用于人身的狂犬疫苗,从此,宣告了人类战胜狂犬病的胜利。
有的考生误以为,阅卷速度快,文章只要立意准确,内容填充满,即可得高分,从而忽略了对材料运用的准确度量,或者在材料数量有限时,就东拉西扯,生拼硬凑。这是极为不可取的。打考场作文材料的“擦边球”,是逃不过阅卷老师的慧眼的。在2014年的阅卷中,更加关注文章内容的区分度,文章中材料的吻合度,甚至有些省市限制阅卷速度,这都是良性的提醒和暗示。
真诚写作,真诚表达自我,不仅要有材料上的充盈,更要有材料和主旨的吻合,在材料运用中,有自己的思想温度,有自己思想的创见。这样,你的作文才能在众多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取悦阅卷老师的芳心。
参考文献:
[1]蒋红卫.作文教学中材料运用的策略研究 [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2.
[2]陈淑芳.语文作文材料的积累和运用[J].作文成功之路(高中),2009.
[3]李祖军.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