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采用中医针灸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的50例腰椎间盘突的患者,以25例患者为一组,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式及相关医疗护理,对治疗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同时采取中医针灸治疗,在治疗30天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0%,治疗组为96.0%,遵循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原则,治疗组疗效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医针灸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有着较好效果。
关键词:中医针灸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效果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567【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342-01
腰椎间盘突出,是指由于人体腰部椎间盘的纤维环因为退变或是长期不良的工作姿势导致纤维环损伤破裂后,造成腰椎髓核向腰椎椎管内部突出,进而压迫椎间盘附近脊部神经与脊髓所造成的临床症状。由于工作环境与强度的不同,此病患者多为男性。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方法与标准。以《中医诊断标准》为参考依据,对症状进行拟定。①患者腰部部位受过外伤、腰肌劳损以及有过寒湿病史,这些患者在病情发作前大多数存有慢性腰痛症状史;②患有此病症的患者多为青壮年;③患者腰椎脊柱出现侧弯,腰椎生理突出部分有一定程度减少、甚至消失,病症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因腰部脊柱向外突出而导致脊柱产生畸形形变的症状,患者腰部及下肢部分因此出现放射性疼痛,致使患者腰部无法进行前屈运动。④受病变挤压的影响,受累神经所在部位会出现皮肤过敏以及感官迟钝。若患者患病时间较长,此区域肌肉会出现不同程度萎缩。⑤通过CT、MRI等光学检测仪器,能够较好反应患者椎间盘具体病变部位与病变程度。使用X光机进行检测,能够看出病变部位脊柱出现侧弯现象,腰椎生理前突部位减少或消失,患者椎间盘间隙变窄,脊柱边缘有增生现象。[1]
1.2患者选取标准。
(1)患者符合上述临床诊断标准。
(2)患者年龄为35岁至60岁。
(3)通过CT、X光等光学检测仪器的检测,确定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症患者。
(4)患者能够满足非手术治疗的条件。
(5)患者自身知晓并同意参与此次治疗。
1.3患者选取的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2)患者年龄小于35岁或大于60岁。
(3)大小便有功能障碍,身体瘫痪以及髓核脱离等不满足非手术治疗条件的病症患者。
(4)怀有身孕或处于女性生理期的女性患者。
(5)患有高血压、肾脏功能不全以及癌症、血液病等全身性病症的患者。
(6)患者本身知晓但不愿参与此次治疗。
1.4临床资料。依据上述患者选取标准与排除标准,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入院治疗的50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患者。并随机将50位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患者人数均为25人。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0人,女性患者5人,患者平均年龄为43.6岁,患病时间为2个月至5年,平均患病时间为1.3年;治疗组男性患者21人,女性患者4人,平均年龄为44.1岁,患病时间为2个月至4.5年,平均患病时间为1.2年。依据P>0.05的统计学原则,两组患者一般性资料相差不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因此具有可比性。
1.5治疗方法。
1.5.1对照组治疗方法。使用口服药:右旋布洛芬,每天两次给药,每次给药量为0.3克;对患者进行腰椎牵引治疗,重量为患者体重的六分之一,呈平卧位每天牵引治疗一次,每次间隔40分钟。对患者进行为期30天的治疗,30天之后对此次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1.5.2治疗组治疗方法。在给予与对照组相同治疗方法的同时,辅以中医针灸治疗。穴位选取:选取患者委中穴、风市穴、腰阳穴、昆仑穴、足三里、秩边穴、环跳穴、腰夹脊穴、殷门穴、大肠俞、阳陵穴以及肾俞穴。使用制式为0.30×(40-70)毫米的斜刺或针直刺,通过捻转手法,在提插得气之后将针置于患者体内20分钟左右;在大肠俞穴、腰阳关穴、肾俞穴以及足三里穴得气之后,于针柄末端插入2厘米左右的艾柱,同时使用纸片垫于针灸部位的皮肤上,避免针灸时烫伤患者。放好艾柱以及防护工作后,方可点燃艾柱进行施灸,施灸程度以患者能够感觉温度传入穴位处为宜。施灸完成之后,需等待2分钟方可出针。针灸次数为每天一次,施灸十天为一疗程,连续施灸三个疗程(即30天)之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2]
1.6医护护理。
1.6.1基本护理。当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热情接待患者,对患者详细介绍本院医疗环境、设施以及相关主治医生、医护人员的基本信息,了解病人病情并给予相应开导,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了解患者基本生活习惯,做好治疗前的信息采集工作,为主治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信息支持;定时巡房,了解患者当前病情情况,尽量满足患者合理要求,通过人性化的护理工作与温和的工作态度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使其心理保持健康。[3]
1.6.2牵引治疗时的护理。患者在进行牵引治疗时,需注意牵引角度、重量以及患者的治疗感觉,仔细观察治疗是否有效。在牵引治疗期间,相关医护人员需加强病房巡视力度,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在牵引治疗完成后需嘱咐患者卧床休息,休息时间保持在20分钟左右,之后方可进行适当运动。
1.6.3治疗期间的饮食护理。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以含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的食物为主,期间严谨食物生冷、煎炸、油腻以及辛辣的食物。
1.6.5功能锻炼的护理。医护人员在患者俯卧时,需指导患者使用按摩法、拍打法等对下肢肌肉进行护理,教导病人使用燕飞式方法进行锻炼。锻炼时间在不引起腰部疼痛与疲劳的基础上,保持每天两次,每次伸展5次至14次,在身体适应后可适当增加次数。
1.6.6出院指导。
(1)出院后,患者需加强营养,以提高自身身体机能。患者根据自身体质,在医护人员的指导建议下食用滋补物品。
(2)患者出院,需佩戴腰围,在家休息时,以硬板床为佳。
(3)适当锻炼,注意防寒保暖。
1.7疗效判定。依据《中医诊断标准》,治愈状态为:患者腰腿疼痛症状消失,能够进行70度的直抬腿动作以及恢复正常工作学习;好转:患者腰腿疼痛等相關症状明显减轻,能够进行适当的运动;无效:患者病状体征未有明显改善或病情加重。
1.8统计方法。此次统计数据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对比使用t,计量数据使用X2进行检验,等级数据使用秩和进行检验。
2对比结果
根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对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例数治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25716292.0治疗组25159196.03讨论
针灸治疗能够改善病人症状体征,通过卧床休息能够缓解对腰部神经根的挤压,同时辅以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最大限度减轻病人痛苦,加大患者治愈机率。所以综上所述,使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1]熊丹.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和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4,20(1):82-83
[2]周红勤,朱敬云.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中医学报.2011,26(3):374-375
[3]廖炼炼,蒋瑞舟,黄东挺.中药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0,28(6):111-112
关键词:中医针灸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效果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567【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342-01
腰椎间盘突出,是指由于人体腰部椎间盘的纤维环因为退变或是长期不良的工作姿势导致纤维环损伤破裂后,造成腰椎髓核向腰椎椎管内部突出,进而压迫椎间盘附近脊部神经与脊髓所造成的临床症状。由于工作环境与强度的不同,此病患者多为男性。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方法与标准。以《中医诊断标准》为参考依据,对症状进行拟定。①患者腰部部位受过外伤、腰肌劳损以及有过寒湿病史,这些患者在病情发作前大多数存有慢性腰痛症状史;②患有此病症的患者多为青壮年;③患者腰椎脊柱出现侧弯,腰椎生理突出部分有一定程度减少、甚至消失,病症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因腰部脊柱向外突出而导致脊柱产生畸形形变的症状,患者腰部及下肢部分因此出现放射性疼痛,致使患者腰部无法进行前屈运动。④受病变挤压的影响,受累神经所在部位会出现皮肤过敏以及感官迟钝。若患者患病时间较长,此区域肌肉会出现不同程度萎缩。⑤通过CT、MRI等光学检测仪器,能够较好反应患者椎间盘具体病变部位与病变程度。使用X光机进行检测,能够看出病变部位脊柱出现侧弯现象,腰椎生理前突部位减少或消失,患者椎间盘间隙变窄,脊柱边缘有增生现象。[1]
1.2患者选取标准。
(1)患者符合上述临床诊断标准。
(2)患者年龄为35岁至60岁。
(3)通过CT、X光等光学检测仪器的检测,确定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症患者。
(4)患者能够满足非手术治疗的条件。
(5)患者自身知晓并同意参与此次治疗。
1.3患者选取的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2)患者年龄小于35岁或大于60岁。
(3)大小便有功能障碍,身体瘫痪以及髓核脱离等不满足非手术治疗条件的病症患者。
(4)怀有身孕或处于女性生理期的女性患者。
(5)患有高血压、肾脏功能不全以及癌症、血液病等全身性病症的患者。
(6)患者本身知晓但不愿参与此次治疗。
1.4临床资料。依据上述患者选取标准与排除标准,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入院治疗的50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患者。并随机将50位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患者人数均为25人。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0人,女性患者5人,患者平均年龄为43.6岁,患病时间为2个月至5年,平均患病时间为1.3年;治疗组男性患者21人,女性患者4人,平均年龄为44.1岁,患病时间为2个月至4.5年,平均患病时间为1.2年。依据P>0.05的统计学原则,两组患者一般性资料相差不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因此具有可比性。
1.5治疗方法。
1.5.1对照组治疗方法。使用口服药:右旋布洛芬,每天两次给药,每次给药量为0.3克;对患者进行腰椎牵引治疗,重量为患者体重的六分之一,呈平卧位每天牵引治疗一次,每次间隔40分钟。对患者进行为期30天的治疗,30天之后对此次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1.5.2治疗组治疗方法。在给予与对照组相同治疗方法的同时,辅以中医针灸治疗。穴位选取:选取患者委中穴、风市穴、腰阳穴、昆仑穴、足三里、秩边穴、环跳穴、腰夹脊穴、殷门穴、大肠俞、阳陵穴以及肾俞穴。使用制式为0.30×(40-70)毫米的斜刺或针直刺,通过捻转手法,在提插得气之后将针置于患者体内20分钟左右;在大肠俞穴、腰阳关穴、肾俞穴以及足三里穴得气之后,于针柄末端插入2厘米左右的艾柱,同时使用纸片垫于针灸部位的皮肤上,避免针灸时烫伤患者。放好艾柱以及防护工作后,方可点燃艾柱进行施灸,施灸程度以患者能够感觉温度传入穴位处为宜。施灸完成之后,需等待2分钟方可出针。针灸次数为每天一次,施灸十天为一疗程,连续施灸三个疗程(即30天)之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2]
1.6医护护理。
1.6.1基本护理。当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热情接待患者,对患者详细介绍本院医疗环境、设施以及相关主治医生、医护人员的基本信息,了解病人病情并给予相应开导,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了解患者基本生活习惯,做好治疗前的信息采集工作,为主治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信息支持;定时巡房,了解患者当前病情情况,尽量满足患者合理要求,通过人性化的护理工作与温和的工作态度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使其心理保持健康。[3]
1.6.2牵引治疗时的护理。患者在进行牵引治疗时,需注意牵引角度、重量以及患者的治疗感觉,仔细观察治疗是否有效。在牵引治疗期间,相关医护人员需加强病房巡视力度,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在牵引治疗完成后需嘱咐患者卧床休息,休息时间保持在20分钟左右,之后方可进行适当运动。
1.6.3治疗期间的饮食护理。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以含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的食物为主,期间严谨食物生冷、煎炸、油腻以及辛辣的食物。
1.6.5功能锻炼的护理。医护人员在患者俯卧时,需指导患者使用按摩法、拍打法等对下肢肌肉进行护理,教导病人使用燕飞式方法进行锻炼。锻炼时间在不引起腰部疼痛与疲劳的基础上,保持每天两次,每次伸展5次至14次,在身体适应后可适当增加次数。
1.6.6出院指导。
(1)出院后,患者需加强营养,以提高自身身体机能。患者根据自身体质,在医护人员的指导建议下食用滋补物品。
(2)患者出院,需佩戴腰围,在家休息时,以硬板床为佳。
(3)适当锻炼,注意防寒保暖。
1.7疗效判定。依据《中医诊断标准》,治愈状态为:患者腰腿疼痛症状消失,能够进行70度的直抬腿动作以及恢复正常工作学习;好转:患者腰腿疼痛等相關症状明显减轻,能够进行适当的运动;无效:患者病状体征未有明显改善或病情加重。
1.8统计方法。此次统计数据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对比使用t,计量数据使用X2进行检验,等级数据使用秩和进行检验。
2对比结果
根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对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例数治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25716292.0治疗组25159196.03讨论
针灸治疗能够改善病人症状体征,通过卧床休息能够缓解对腰部神经根的挤压,同时辅以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最大限度减轻病人痛苦,加大患者治愈机率。所以综上所述,使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1]熊丹.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和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4,20(1):82-83
[2]周红勤,朱敬云.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中医学报.2011,26(3):374-375
[3]廖炼炼,蒋瑞舟,黄东挺.中药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0,28(6):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