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偏远山区的历史教学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大,教学资源短缺,教学效率有待提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呈现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在很多山区却是喜忧参半的现状。为有效解决山区初中历史教学的问题,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个关键的突破口,这一模式能够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共同提升,凝结全体学生的力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从笔者八年级历史教学经验出发,分析山区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山区教育;小组合作学习;初中历史课堂
初中历史课程是对我国发展历史历程纵向的认知,对于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有重要意义。现实的山区历史教学中,很多老师的教学方法原因导致教学效率一直稳步不前,严重影响了山区教育的发展,不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承和社会的进步,也不利于山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应用得当必然会大大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山区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分析
山区的初中历史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并不成熟,很多老师对这一教学方式的应用深度不够,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加上不合理的分组导致学生长处得不到发挥,不明确的合作学习任务也难以为学生指明合作的方向。
1.部分历史老师的小组合作学习深度不够
新课程改革提升了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但由于很多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准备不充分,固执的应用传统教学方式,对新的教学模式存在怀疑态度,真正教学实践中难以发挥新的教学模式应有的价值。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深度不够,存在形式化和表面化的问题,严重阻碍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山区教育的发展,整体来看,小组合作学习缺乏实效性。
2.不合理的分组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效果
班级上大部分同学对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感兴趣的,认为个人的历史素养能够在这一形式中有所提升,但很多历史老师为方便或省事按照座位进行合作小组划分,忽视了学生的性格差异、基础知识差异等等,在相对随意的分组前提下,学生们的合作沟通必然会缺乏合理性。在确定分组后,单纯确定一个组长负责协调与组织组内合作,其他同学的参与感并不强,在缺乏合理分工前提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也受到影响。
3.不清晰的合作学习任务带来严重后果
初中历史老师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自身教学压力的降低,但很多老师往往陷入了这样的误区。由于对教学目标把握不到位,对山区的学生缺乏全面了解,在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时设置了过难或过易的问题,导致学生在合作沟通时没有明确的方向,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二、山区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对策分析
初中历史学科意味着一种传承,这一学科不仅仅是昨天的堆积,也不是昨天的回忆,而是一种宝贵的经验和财富。在传递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老师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产生参与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1.贴近学生实际,优化小组合作学习
正如前文中所分析的,在山区初中历史小组合作教学实践中,老师通常以座位划分小组,有的小组中集结了很多历史知识丰富的学生,合作的效果比较明显,但有的小组则恰恰相反,小组合作学习必然会浪费他们的时间,难以带来小组合作理想的预期效果。基于此,历史老师要从学生的历史实际水平着手,保障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在小组合作形式中承担一定的任务,实现质的提升。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内容时,老师要布置让学生对两次鸦片战争进行对比总结的小组合作讨论任务,帮助学生清晰的认识和合理的区分两次鸦片战争。在进行小组划分之前,笔者先观察学生们的课堂表现,综合按照学生们的性别、性格、表达能力、历史素养等进行整体划分,各个小组能够在活跃的氛围下表达观点,能够实现全体组员的参与。在组员的相互带动下,学生能够对讨论的结果记忆更清晰,有利于提升历史学习的效率。
2.指导学生方法,提升合作学习素养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们的合作学习素养影响,作为学生们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历史老师要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这是提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水平的基本环节,也是提升历史教学效率的必然选择。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课时,笔者在课堂的尾声布置给学生针对这一课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手抄报的任务,在手抄报中表达学生对这一宏伟壮观的时刻的认知。学生的手抄报中可以包含历史知识点,也可以包含有趣的历史小故事,尽可能生动形象的勾勒出对这一课的理解。为让学生有效沟通与合作,历史老师要指导学生先通过小组沟通确定具体内容,然后再进行合理的分工,每个同学都在这一共同成果制作过程中竭尽所能,发挥个人所长,擅长书法的可以负责抄写,擅长搜集资料的可以准备手抄报的内容,擅长画画的负责设计版面……在合理分工、有序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逐渐掌握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要领,学生各司其职,配合默契,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与能力。在合作学习实践中,学生逐渐掌握如何在群体中方法个人的力量,在历史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更得心应手。
3.组织多样的活动,增强学生合作竞争意识
在山区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仅仅是一种形式,而非是教学的目标,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组内成员是合作关系,而每个小组形成的集体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为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历史老师要在合作学习中组织竞赛项目,借助多样化的活动培养学生小组的荣誉感,共同努力完成竞赛任务。在小组对抗竞赛中,学生在合作中理性竞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学习尾声,老师可以将学生合理分成多个小组,为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状态,历史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在下次课程开始前进行历史知识点巩固竞赛,以小组的形式参赛,得分最高的小组全员获得奖励,在这样的活动“诱惑”下,学生马上投入到紧张的复习环节当中,画出历史知识系统图和历史年份表,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熟练掌握,投入了百分之百的关注。在有趣的历史知识竞赛中,各个小组的凝聚力也增強了,学生都为集体而努力学习、理解与记忆历史知识,在丰富的活动中小组成员能够快速进步和提升,从而带动全体学生历史学习水平的提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山区教育仍是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历史学科作为古往今来经验和教训的承载载体,对于学生素质的提升、家国情怀的培养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以史为镜,能够让学生认清发展方向,以史为镜,能够让学生认清社会发展规律,以史为镜,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初中历史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使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得到提升,也能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提高自主探究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鑫鑫.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8.
[2]范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及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8(13):145.
[3]郭德俊.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22):136.
[4]于翊.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3(34):111.
【关键词】山区教育;小组合作学习;初中历史课堂
初中历史课程是对我国发展历史历程纵向的认知,对于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有重要意义。现实的山区历史教学中,很多老师的教学方法原因导致教学效率一直稳步不前,严重影响了山区教育的发展,不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承和社会的进步,也不利于山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应用得当必然会大大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山区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分析
山区的初中历史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并不成熟,很多老师对这一教学方式的应用深度不够,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加上不合理的分组导致学生长处得不到发挥,不明确的合作学习任务也难以为学生指明合作的方向。
1.部分历史老师的小组合作学习深度不够
新课程改革提升了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但由于很多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准备不充分,固执的应用传统教学方式,对新的教学模式存在怀疑态度,真正教学实践中难以发挥新的教学模式应有的价值。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深度不够,存在形式化和表面化的问题,严重阻碍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山区教育的发展,整体来看,小组合作学习缺乏实效性。
2.不合理的分组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效果
班级上大部分同学对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感兴趣的,认为个人的历史素养能够在这一形式中有所提升,但很多历史老师为方便或省事按照座位进行合作小组划分,忽视了学生的性格差异、基础知识差异等等,在相对随意的分组前提下,学生们的合作沟通必然会缺乏合理性。在确定分组后,单纯确定一个组长负责协调与组织组内合作,其他同学的参与感并不强,在缺乏合理分工前提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也受到影响。
3.不清晰的合作学习任务带来严重后果
初中历史老师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自身教学压力的降低,但很多老师往往陷入了这样的误区。由于对教学目标把握不到位,对山区的学生缺乏全面了解,在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时设置了过难或过易的问题,导致学生在合作沟通时没有明确的方向,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二、山区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对策分析
初中历史学科意味着一种传承,这一学科不仅仅是昨天的堆积,也不是昨天的回忆,而是一种宝贵的经验和财富。在传递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老师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产生参与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1.贴近学生实际,优化小组合作学习
正如前文中所分析的,在山区初中历史小组合作教学实践中,老师通常以座位划分小组,有的小组中集结了很多历史知识丰富的学生,合作的效果比较明显,但有的小组则恰恰相反,小组合作学习必然会浪费他们的时间,难以带来小组合作理想的预期效果。基于此,历史老师要从学生的历史实际水平着手,保障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在小组合作形式中承担一定的任务,实现质的提升。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内容时,老师要布置让学生对两次鸦片战争进行对比总结的小组合作讨论任务,帮助学生清晰的认识和合理的区分两次鸦片战争。在进行小组划分之前,笔者先观察学生们的课堂表现,综合按照学生们的性别、性格、表达能力、历史素养等进行整体划分,各个小组能够在活跃的氛围下表达观点,能够实现全体组员的参与。在组员的相互带动下,学生能够对讨论的结果记忆更清晰,有利于提升历史学习的效率。
2.指导学生方法,提升合作学习素养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们的合作学习素养影响,作为学生们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历史老师要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这是提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水平的基本环节,也是提升历史教学效率的必然选择。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课时,笔者在课堂的尾声布置给学生针对这一课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手抄报的任务,在手抄报中表达学生对这一宏伟壮观的时刻的认知。学生的手抄报中可以包含历史知识点,也可以包含有趣的历史小故事,尽可能生动形象的勾勒出对这一课的理解。为让学生有效沟通与合作,历史老师要指导学生先通过小组沟通确定具体内容,然后再进行合理的分工,每个同学都在这一共同成果制作过程中竭尽所能,发挥个人所长,擅长书法的可以负责抄写,擅长搜集资料的可以准备手抄报的内容,擅长画画的负责设计版面……在合理分工、有序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逐渐掌握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要领,学生各司其职,配合默契,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与能力。在合作学习实践中,学生逐渐掌握如何在群体中方法个人的力量,在历史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更得心应手。
3.组织多样的活动,增强学生合作竞争意识
在山区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仅仅是一种形式,而非是教学的目标,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组内成员是合作关系,而每个小组形成的集体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为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历史老师要在合作学习中组织竞赛项目,借助多样化的活动培养学生小组的荣誉感,共同努力完成竞赛任务。在小组对抗竞赛中,学生在合作中理性竞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学习尾声,老师可以将学生合理分成多个小组,为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状态,历史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在下次课程开始前进行历史知识点巩固竞赛,以小组的形式参赛,得分最高的小组全员获得奖励,在这样的活动“诱惑”下,学生马上投入到紧张的复习环节当中,画出历史知识系统图和历史年份表,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熟练掌握,投入了百分之百的关注。在有趣的历史知识竞赛中,各个小组的凝聚力也增強了,学生都为集体而努力学习、理解与记忆历史知识,在丰富的活动中小组成员能够快速进步和提升,从而带动全体学生历史学习水平的提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山区教育仍是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历史学科作为古往今来经验和教训的承载载体,对于学生素质的提升、家国情怀的培养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以史为镜,能够让学生认清发展方向,以史为镜,能够让学生认清社会发展规律,以史为镜,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初中历史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使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得到提升,也能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提高自主探究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鑫鑫.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8.
[2]范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及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8(13):145.
[3]郭德俊.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22):136.
[4]于翊.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3(3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