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是学校委派具体负责管理一个班级日常事务的教师,与其他教师相比,班主任承担的责任更大,任务更多。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和决策者,是与学生相处时间最多,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班主任的行为、思想、工作等,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需要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班级工作。
关键词:班主任;核心;教学工作
班主任同时肩负着教书和育人两种职责,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因此,班主任工作对整个班级的运营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那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做到哪几点,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班主任呢?
一、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一个班级通常是由一位或几位学科教师与一群学生共同组成的,在班级活动中实现学校的教育功能。学生是班级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很重要的个体,了解学生是班主任进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工作中,班主任只有通过各种方法,了解了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等,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第一是直接观察法。这是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学生的具体表现。这种方法看似是无意的,实际上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完成的。要正确运用观察法,例如每次观察有确定的目的,做好观察记录,及时对材料做出分析,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等。观察法得出的结果直接来源于观察过程,真实性强,能够对学生有全面真实的反映。但是也有模糊性和干扰性等缺点,因此,使用观察法时要认真、细致,并以其他方法作为补充,才能做到清晰、准确。
第二是谈话法。谈话法也是了解学生的重要方法,班主任通过问答方式与学生直接交谈,从而了解学生的情况。这种方法克服了观察法只注重学生外部表现的缺点,通过分析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的思想活动和内心的真实想法。为了保证谈话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谈话之前,要做好一定的准备。首先,教师的态度要和蔼可亲,以减轻学生的压力和紧张感,确保谈话轻送、愉快地进行。其次,教师要准确把握谈话过程,对问什么问题、先问什么、后问什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不至于冷场,谈话才能顺利进行。此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用不同的谈话形式,例如对开朗活泼的学生,班主任要善于引导,让学生多说;而对于内向沉默的学生,班主任就需要倾注更多的耐心和关注,多给予鼓励和表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二、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重视班级环境的优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班级环境有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种含义,外部环境指的是教室的干净、整洁,不过这里重点说的是内部环境,班主任要营造出一种班风正、学风浓的学习氛围,促进班级活动地进行。
首先班主任要选好班干部。班干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在班级工作中的重要意义不可忽略。因此,教师要选择有责任感、认真细致的班干部,他们要对学生的情况比较了解,可以及时让班主任掌握班级动向,同时,他们也要能为学生起好带头作用,引导一种积极向上的班风。
其次,要注意班风学风的建设。班风学风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班风学风是整个班级的面貌和风气。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重视这方面的建设。好的班风学风的整体表现是积极向上的。班主任在制定班规时,要注意发扬民主,让学生成为班风建设的主人。除了让学生遵守《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之外,还要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切实可行的班规和班约。制定过程要实行民主化,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例如让学生参与班规的制定,每个人提出几条建议,反馈给班干部和班主任,经过商定和归纳,整理出由学生自己制定的班规。
最后,班主任的工作作风也会对班级环境起到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要热爱本职工作,有敬业精神,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精神饱满热情,对待学生亲切和蔼、态度温和。班主任要和学生多接触,全面了解学生的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取得进步。班主任要和其他学科教师和学生家长多交流,更好地完成学生教育工作。班主任的言行举止是学生的标杆,对学生起到模范作用。因此,班主任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和处事方式,在处理事情时,要做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这样才能够取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此外,班主任虽然要严格要求学生,但也不能一直以严肃的面孔示人。学生犯了错误,要注意方式方法,惩罚是手段,不是目的,避免进行太多的批评教育,而是尽量以沟通的形式解决,倾听学生的想法,否则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严重时可能对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影响。
三、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是班级工作达到预定目的的重要保证,其制定和总结是班级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时刻把班级、把学生放在首位,而工作计划和总结则是班主任工作的导航灯和指挥棒,在班级活动中起着引领作用,因此,班主任要认真做好这个工作。
班主任的工作计划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例如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育政策、教育法规等,并且要與学校计划和其他任课教师的计划相适应,最重要的是要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工作计划要细致,不仅要有全年计划,还要有学期计划、月计划和周计划等。在制定计划时不仅要做到目标全面、条理清楚、阐述简练,还要注意计划的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理论的堆积,而应是具体可行的步骤和措施。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工作计划的指导思想,应以德育为先,做到不仅关心学生的成绩,更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做到既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让学校教育为学生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班主任工作的总结是班级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工作计划和班级工作的检查。通过做总结,能够让班主任认识到工作中的得与失,以便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思考下次工作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从而使班主任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教师是光荣的职业,班主任的工作更是不容易做好,其具有繁多、琐碎等特点。作为班主任,要不断探索发现,不断提高,并用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班级工作,才能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班主任。
关键词:班主任;核心;教学工作
班主任同时肩负着教书和育人两种职责,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因此,班主任工作对整个班级的运营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那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做到哪几点,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班主任呢?
一、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一个班级通常是由一位或几位学科教师与一群学生共同组成的,在班级活动中实现学校的教育功能。学生是班级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很重要的个体,了解学生是班主任进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工作中,班主任只有通过各种方法,了解了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等,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第一是直接观察法。这是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学生的具体表现。这种方法看似是无意的,实际上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完成的。要正确运用观察法,例如每次观察有确定的目的,做好观察记录,及时对材料做出分析,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等。观察法得出的结果直接来源于观察过程,真实性强,能够对学生有全面真实的反映。但是也有模糊性和干扰性等缺点,因此,使用观察法时要认真、细致,并以其他方法作为补充,才能做到清晰、准确。
第二是谈话法。谈话法也是了解学生的重要方法,班主任通过问答方式与学生直接交谈,从而了解学生的情况。这种方法克服了观察法只注重学生外部表现的缺点,通过分析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的思想活动和内心的真实想法。为了保证谈话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谈话之前,要做好一定的准备。首先,教师的态度要和蔼可亲,以减轻学生的压力和紧张感,确保谈话轻送、愉快地进行。其次,教师要准确把握谈话过程,对问什么问题、先问什么、后问什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不至于冷场,谈话才能顺利进行。此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用不同的谈话形式,例如对开朗活泼的学生,班主任要善于引导,让学生多说;而对于内向沉默的学生,班主任就需要倾注更多的耐心和关注,多给予鼓励和表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二、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重视班级环境的优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班级环境有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种含义,外部环境指的是教室的干净、整洁,不过这里重点说的是内部环境,班主任要营造出一种班风正、学风浓的学习氛围,促进班级活动地进行。
首先班主任要选好班干部。班干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在班级工作中的重要意义不可忽略。因此,教师要选择有责任感、认真细致的班干部,他们要对学生的情况比较了解,可以及时让班主任掌握班级动向,同时,他们也要能为学生起好带头作用,引导一种积极向上的班风。
其次,要注意班风学风的建设。班风学风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班风学风是整个班级的面貌和风气。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重视这方面的建设。好的班风学风的整体表现是积极向上的。班主任在制定班规时,要注意发扬民主,让学生成为班风建设的主人。除了让学生遵守《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之外,还要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切实可行的班规和班约。制定过程要实行民主化,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例如让学生参与班规的制定,每个人提出几条建议,反馈给班干部和班主任,经过商定和归纳,整理出由学生自己制定的班规。
最后,班主任的工作作风也会对班级环境起到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要热爱本职工作,有敬业精神,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精神饱满热情,对待学生亲切和蔼、态度温和。班主任要和学生多接触,全面了解学生的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取得进步。班主任要和其他学科教师和学生家长多交流,更好地完成学生教育工作。班主任的言行举止是学生的标杆,对学生起到模范作用。因此,班主任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和处事方式,在处理事情时,要做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这样才能够取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此外,班主任虽然要严格要求学生,但也不能一直以严肃的面孔示人。学生犯了错误,要注意方式方法,惩罚是手段,不是目的,避免进行太多的批评教育,而是尽量以沟通的形式解决,倾听学生的想法,否则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严重时可能对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影响。
三、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是班级工作达到预定目的的重要保证,其制定和总结是班级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时刻把班级、把学生放在首位,而工作计划和总结则是班主任工作的导航灯和指挥棒,在班级活动中起着引领作用,因此,班主任要认真做好这个工作。
班主任的工作计划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例如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育政策、教育法规等,并且要與学校计划和其他任课教师的计划相适应,最重要的是要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工作计划要细致,不仅要有全年计划,还要有学期计划、月计划和周计划等。在制定计划时不仅要做到目标全面、条理清楚、阐述简练,还要注意计划的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理论的堆积,而应是具体可行的步骤和措施。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工作计划的指导思想,应以德育为先,做到不仅关心学生的成绩,更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做到既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让学校教育为学生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班主任工作的总结是班级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工作计划和班级工作的检查。通过做总结,能够让班主任认识到工作中的得与失,以便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思考下次工作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从而使班主任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教师是光荣的职业,班主任的工作更是不容易做好,其具有繁多、琐碎等特点。作为班主任,要不断探索发现,不断提高,并用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班级工作,才能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