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一直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教学的关键。本研究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出发,将孙绍振老师所提出的“比较还原法”应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让人们了解“比较还原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和意义。
[关键词]孙绍振 比较还原法 语文阅读教学
一、“比较还原法”的概念介绍
孙绍振把“比较还原法”当作文本解读重要渠道,文本解读又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可见,“比较还原法”是适用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它的应用是语文阅读教学一次有力突破。孙绍振在《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中提及“比较还原法”的范畴包括:一、多种形式的比较,如:同类比较、异类比较、横向比较等;二、情感逻辑的还原法;三、价值的还原;四、历史的还原和比较;五、流派的还原和比较;六、风格的还原和比较。同时,他还指出教师在教学时除了掌握这些理论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将其转变为具体的操作方法,并扎实、有效地应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审美情趣的关键,并肩负着为学生未来文学水平不断提高而奠定基础的重任。但是,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况却不太乐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研读教材能力不足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达,各种媒体资料的共享,教师们备教材时,往往先去网上查找别人的教案,很少有教师静下心来认真研读教材,解析教材,导致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出现很多教师拿着同一个PPT上课的场景。还有很多教师上课时,只会就课文上课文,既没有课外拓展的意识,又没有对课文单元或一册的整体认识。这些都是教师研读教材能力不足的表现。
2.学生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
随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很多课堂还是出现以教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师发号施令、学生执行得机械,导致学生没有主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意识。还有的教师只是单纯地注重学生的提取信息的能力,但不注重学生形成解释的能力。从而出现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们能迅速在文中找到,但是学生却无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这都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足的表现。
3.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单一
语文课堂本该是最富有趣味性的课堂,但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常出现讲授式的单一方法。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忽视学生的主体。还有的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出现误区,与讲解练习混淆,把阅读课上成了习题课,导致课堂无趣、乏味。绝大多数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没有创新。一种教学方法或者一种教学模式沿用一学期甚至更久。学生都已经摸清了你的教学流程,这样课堂对学生还有吸引力吗?
三、“比较还原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例应用
比较还原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是否适用?又该如何应用?这是所有一线教师最关心的话题。本研究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为例,具体阐述如何运用“比较还原法”进行该篇课文的语文阅读教学。由于“比较还原法”包括六大范畴,诸多方面,本文不可能面面俱到。在《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中,只应用“比较还原法”中“同类比较”“情感逻辑的还原法”与“历史还原和比较”这三种方法。
1.“同类比较”的应用
进行同类比较时,我们可以就材料而言,分为不同纬度。在《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时,我们可分为教材内部对比和与原文对比两个方面。
(1)教材内部对比。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在教学樟树的香气拒虫的特点时,单纯要引导学生得出樟树拒虫的特点实属不易。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对比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了解。课文除了描写樟树之外,还描写了其他树木,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找出描写别的树木的句子与描写樟树的句子,并通过研读、对比这些句子,找出不同之处,从而学生就非常容易得出樟树香气拒虫。如果用表格呈现,学生将会更加直观,思维也更加清晰。(表格如下表)
(2)与原文对比。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改编于《樟树赞》。改编之后的文章肯定会在表达情谊、表达意图方面产生些许不同,让学生产生歧义。这时,我们以可以通过与原文相比较,让学生更加直观了解作者意图。
第一,与原文英雄树的描写对比。我们了解到原文花了很多笔墨在英雄树的描写,是为了通过描写英雄树又高又大,与人抢阳光,对比樟树不高,不求高大、阳光,只求给人最大的阴凉,从而深层次凸显樟树的无私奉献,也为宋庆龄为什么喜欢樟树埋下伏笔。这种与原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感受到樟树的品质。
第二,與原文的结尾对比。《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比原文多了个结尾,增加人们来瞻仰时总会在樟树前拍照的情景。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讨论为什么加这个结尾,学生们会明显感受到加这个结尾起到了教化功能,是为了突出宋庆龄的品质,也表明樟树就代表着宋庆龄。虽然宋庆龄人不在,但是精神永存,流芳百世。
2.“情感逻辑的还原法”的应用
孙绍振在文中指出,只要是与生活、情感逻辑不符合之处,即为可探讨的地方。这句话怎么理解?以文中一处为例,文中第一自然段提到: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觉得那房子小了一点,就劝宋庆龄同志搬个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这一段就可以进行情感逻辑还原,这是与正常的逻辑有出入。一般人听到要换一个大一点的房子,肯定会立即答应,但是为什么宋庆龄却不答应呢?这与现实生活相悖。另外,周恩来又是总理,总理亲自劝你,一般人就算心里不乐意,也要给点面子,口头应允,可宋庆龄却一口拒绝。这也不符合常理。这些都是与生活经验、情感逻辑不相符的地方,也都是可探讨的地方。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些不符合常理的地方进行探讨,从而进一步了解到宋庆龄一身正气的品质。
[关键词]孙绍振 比较还原法 语文阅读教学
一、“比较还原法”的概念介绍
孙绍振把“比较还原法”当作文本解读重要渠道,文本解读又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可见,“比较还原法”是适用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它的应用是语文阅读教学一次有力突破。孙绍振在《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中提及“比较还原法”的范畴包括:一、多种形式的比较,如:同类比较、异类比较、横向比较等;二、情感逻辑的还原法;三、价值的还原;四、历史的还原和比较;五、流派的还原和比较;六、风格的还原和比较。同时,他还指出教师在教学时除了掌握这些理论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将其转变为具体的操作方法,并扎实、有效地应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审美情趣的关键,并肩负着为学生未来文学水平不断提高而奠定基础的重任。但是,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况却不太乐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研读教材能力不足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达,各种媒体资料的共享,教师们备教材时,往往先去网上查找别人的教案,很少有教师静下心来认真研读教材,解析教材,导致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出现很多教师拿着同一个PPT上课的场景。还有很多教师上课时,只会就课文上课文,既没有课外拓展的意识,又没有对课文单元或一册的整体认识。这些都是教师研读教材能力不足的表现。
2.学生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
随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很多课堂还是出现以教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师发号施令、学生执行得机械,导致学生没有主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意识。还有的教师只是单纯地注重学生的提取信息的能力,但不注重学生形成解释的能力。从而出现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们能迅速在文中找到,但是学生却无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这都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足的表现。
3.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单一
语文课堂本该是最富有趣味性的课堂,但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常出现讲授式的单一方法。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忽视学生的主体。还有的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出现误区,与讲解练习混淆,把阅读课上成了习题课,导致课堂无趣、乏味。绝大多数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没有创新。一种教学方法或者一种教学模式沿用一学期甚至更久。学生都已经摸清了你的教学流程,这样课堂对学生还有吸引力吗?
三、“比较还原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例应用
比较还原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是否适用?又该如何应用?这是所有一线教师最关心的话题。本研究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为例,具体阐述如何运用“比较还原法”进行该篇课文的语文阅读教学。由于“比较还原法”包括六大范畴,诸多方面,本文不可能面面俱到。在《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中,只应用“比较还原法”中“同类比较”“情感逻辑的还原法”与“历史还原和比较”这三种方法。
1.“同类比较”的应用
进行同类比较时,我们可以就材料而言,分为不同纬度。在《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时,我们可分为教材内部对比和与原文对比两个方面。
(1)教材内部对比。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在教学樟树的香气拒虫的特点时,单纯要引导学生得出樟树拒虫的特点实属不易。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对比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了解。课文除了描写樟树之外,还描写了其他树木,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找出描写别的树木的句子与描写樟树的句子,并通过研读、对比这些句子,找出不同之处,从而学生就非常容易得出樟树香气拒虫。如果用表格呈现,学生将会更加直观,思维也更加清晰。(表格如下表)
(2)与原文对比。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改编于《樟树赞》。改编之后的文章肯定会在表达情谊、表达意图方面产生些许不同,让学生产生歧义。这时,我们以可以通过与原文相比较,让学生更加直观了解作者意图。
第一,与原文英雄树的描写对比。我们了解到原文花了很多笔墨在英雄树的描写,是为了通过描写英雄树又高又大,与人抢阳光,对比樟树不高,不求高大、阳光,只求给人最大的阴凉,从而深层次凸显樟树的无私奉献,也为宋庆龄为什么喜欢樟树埋下伏笔。这种与原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感受到樟树的品质。
第二,與原文的结尾对比。《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比原文多了个结尾,增加人们来瞻仰时总会在樟树前拍照的情景。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讨论为什么加这个结尾,学生们会明显感受到加这个结尾起到了教化功能,是为了突出宋庆龄的品质,也表明樟树就代表着宋庆龄。虽然宋庆龄人不在,但是精神永存,流芳百世。
2.“情感逻辑的还原法”的应用
孙绍振在文中指出,只要是与生活、情感逻辑不符合之处,即为可探讨的地方。这句话怎么理解?以文中一处为例,文中第一自然段提到: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觉得那房子小了一点,就劝宋庆龄同志搬个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这一段就可以进行情感逻辑还原,这是与正常的逻辑有出入。一般人听到要换一个大一点的房子,肯定会立即答应,但是为什么宋庆龄却不答应呢?这与现实生活相悖。另外,周恩来又是总理,总理亲自劝你,一般人就算心里不乐意,也要给点面子,口头应允,可宋庆龄却一口拒绝。这也不符合常理。这些都是与生活经验、情感逻辑不相符的地方,也都是可探讨的地方。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些不符合常理的地方进行探讨,从而进一步了解到宋庆龄一身正气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