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十全十美的课文,有的课文会出现争议点,有的课文甚至难免有明显的缺陷。怎么办?我的观点是:可能有不好的“文章”,但没有不好的“课文”。因为课文仅仅是教师的“工具”而已,只要教师有慧眼、有慧心,“问题课文”往往更具学习的价值。
因为,“错误”本身就是教学资源,“用错”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佳径。现举例说明。
激发学生的语言敏感
案例:《松树金龟子》教学片段
师:好了,现在我们进入课文挑战学习——
[投影展示]
中级挑战
松树金龟子长得仪表堂堂,它身披黑色或棕色外套,外套闪着金属的光泽,上面还点缀着一些白色斑点,显得既朴素又高雅。我抓住机会跟踪它们,观察它们。雄虫满怀激情地展开触角末端的折扇,悄悄地反复向停有雌虫的树枝飞去,它们的黑色身影掠过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飞飞停停,左右盘旋。
师:昨晚啊,法布尔托梦给王老师(众笑),他老人家生气了。法布尔不满意中国人对他作品的翻译呢。他说,连标点符号都有问题。大家看看大屏幕上的这两段文字,都有标点符号用得不太恰当的地方,请指出来改正。
(生思考)
生:第一句的“仪表堂堂”之后应该打句号,因为它是一个总起句。
师:真敏锐!除了句号,还可以用什么标点符号?
生:也可以用冒号,表示解释说明。
师:活学活用,好!
生:第二句“飞去”的后边也应该用句号。这个句子在这个地方已经完整结束了!
师:为大家喝彩!挑战没有难倒大家。其实这些问题都是一目了然的问题,为啥编者就没有注意到呢?大家看,几乎每一篇课文我们都有质疑性阅读的内容,认真学习课文、但不迷信课文的态度非常珍贵。继续……
[案例自评]
语言训练的抓手在哪里?与其辛辛苦苦地讲语法标点知识,不如渗透在日常的教学中。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无痕的训练和强化最受学生欢迎。
训练掌控全篇的能力
案例:《国宝——大熊猫》教学片段
师:其实刚才同学们的学习已经是高级挑战的境界了。质疑精神是最高贵的学习精神。接下来的挑战也和质疑有关。
[投影展示]
闯关:课文体检
请重点体检第六段,它在文中的位置是最佳位置吗?
(生读书思考讨论)
生:我认为第六段讲的是熊猫外形的问题,第四段讲的也是外形的问题,完全可以把这两段合并。
生:我的意见也是这样。第四段第一句是一个总起句,说大熊猫人见人爱。然后把六自然段移过来,写它的长相人见人爱,接着写它的姿态人见人爱。这样更紧凑也更严谨。
师: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啊!好!老师也替作者感谢大家了。看来,其实课文的问题也很多,我们要敬课文但完全不必畏课文。挑战课文挑战作者很有意思不是?奖励大家积极思考的态度,来,最后我们来点儿课后休闲……
[案例自评]
从标点、字词等语言细节到段落篇章结构,教学生俯瞰全篇把控全局。化“疑”为“用”,不亦乐乎!
突破课文难点
案例:《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人教版)教学片段
生(高高举手):老师,我发现课文中的插图不太好。
师:你说说。
生:一是诗人窗前的花木太繁盛,没有“风住尘香花已尽”的凄凉感觉。二是图中画了一钩弯月,这就表明是晚上了,而诗中不应该是晚上。
生:是晚上,不是说“日晚”嘛。
生:“日晚”不是晚上,如果是晚上,那李清照不梳头就很正常了,谁晚上还梳头啊!
生:对,都晚上了,李清照怎么会想到去泛舟呢?
师:有道理,古代女子有夜生活的很少。(众笑)
生:“日晚”是日头很高的时候,可能是要到中午了,她都还不想梳头,可见心情非常郁闷!
生:这是因为李清照的丈夫已经去世了很多年了,她已经习惯了,她怎么可能比还在盼望丈夫回來的女子更愁呢?
生:我不同意。确实李清照是已经绝望,《望江南》中的女子是正在绝望,我认为已经绝望比正在绝望更愁。(生鼓掌)
生:可是《望江南》中的女子稀里糊涂经受的是希望的煎熬,而李清照已经是心如死灰,我认为这比前一种煎熬更痛苦。
(学生争论不休)
[案例点评]
这个片段里学生的学习可谓主动和创新,用“活”了教材,用“足”了教材。这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全赖教材“缺陷”所赐。
“用错”是一种胸怀和气度。审慎地对待课文,辩证地引导探究,灵动地设计环节,努力化“险”为“夷”、变“废”为“宝”,培养挑战权威的质疑态度,涵养独立自由但又宽容平和的公民情怀,都在“用错”之中。
因为,“错误”本身就是教学资源,“用错”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佳径。现举例说明。
激发学生的语言敏感
案例:《松树金龟子》教学片段
师:好了,现在我们进入课文挑战学习——
[投影展示]
中级挑战
松树金龟子长得仪表堂堂,它身披黑色或棕色外套,外套闪着金属的光泽,上面还点缀着一些白色斑点,显得既朴素又高雅。我抓住机会跟踪它们,观察它们。雄虫满怀激情地展开触角末端的折扇,悄悄地反复向停有雌虫的树枝飞去,它们的黑色身影掠过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飞飞停停,左右盘旋。
师:昨晚啊,法布尔托梦给王老师(众笑),他老人家生气了。法布尔不满意中国人对他作品的翻译呢。他说,连标点符号都有问题。大家看看大屏幕上的这两段文字,都有标点符号用得不太恰当的地方,请指出来改正。
(生思考)
生:第一句的“仪表堂堂”之后应该打句号,因为它是一个总起句。
师:真敏锐!除了句号,还可以用什么标点符号?
生:也可以用冒号,表示解释说明。
师:活学活用,好!
生:第二句“飞去”的后边也应该用句号。这个句子在这个地方已经完整结束了!
师:为大家喝彩!挑战没有难倒大家。其实这些问题都是一目了然的问题,为啥编者就没有注意到呢?大家看,几乎每一篇课文我们都有质疑性阅读的内容,认真学习课文、但不迷信课文的态度非常珍贵。继续……
[案例自评]
语言训练的抓手在哪里?与其辛辛苦苦地讲语法标点知识,不如渗透在日常的教学中。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无痕的训练和强化最受学生欢迎。
训练掌控全篇的能力
案例:《国宝——大熊猫》教学片段
师:其实刚才同学们的学习已经是高级挑战的境界了。质疑精神是最高贵的学习精神。接下来的挑战也和质疑有关。
[投影展示]
闯关:课文体检
请重点体检第六段,它在文中的位置是最佳位置吗?
(生读书思考讨论)
生:我认为第六段讲的是熊猫外形的问题,第四段讲的也是外形的问题,完全可以把这两段合并。
生:我的意见也是这样。第四段第一句是一个总起句,说大熊猫人见人爱。然后把六自然段移过来,写它的长相人见人爱,接着写它的姿态人见人爱。这样更紧凑也更严谨。
师: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啊!好!老师也替作者感谢大家了。看来,其实课文的问题也很多,我们要敬课文但完全不必畏课文。挑战课文挑战作者很有意思不是?奖励大家积极思考的态度,来,最后我们来点儿课后休闲……
[案例自评]
从标点、字词等语言细节到段落篇章结构,教学生俯瞰全篇把控全局。化“疑”为“用”,不亦乐乎!
突破课文难点
案例:《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人教版)教学片段
生(高高举手):老师,我发现课文中的插图不太好。
师:你说说。
生:一是诗人窗前的花木太繁盛,没有“风住尘香花已尽”的凄凉感觉。二是图中画了一钩弯月,这就表明是晚上了,而诗中不应该是晚上。
生:是晚上,不是说“日晚”嘛。
生:“日晚”不是晚上,如果是晚上,那李清照不梳头就很正常了,谁晚上还梳头啊!
生:对,都晚上了,李清照怎么会想到去泛舟呢?
师:有道理,古代女子有夜生活的很少。(众笑)
生:“日晚”是日头很高的时候,可能是要到中午了,她都还不想梳头,可见心情非常郁闷!
生:这是因为李清照的丈夫已经去世了很多年了,她已经习惯了,她怎么可能比还在盼望丈夫回來的女子更愁呢?
生:我不同意。确实李清照是已经绝望,《望江南》中的女子是正在绝望,我认为已经绝望比正在绝望更愁。(生鼓掌)
生:可是《望江南》中的女子稀里糊涂经受的是希望的煎熬,而李清照已经是心如死灰,我认为这比前一种煎熬更痛苦。
(学生争论不休)
[案例点评]
这个片段里学生的学习可谓主动和创新,用“活”了教材,用“足”了教材。这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全赖教材“缺陷”所赐。
“用错”是一种胸怀和气度。审慎地对待课文,辩证地引导探究,灵动地设计环节,努力化“险”为“夷”、变“废”为“宝”,培养挑战权威的质疑态度,涵养独立自由但又宽容平和的公民情怀,都在“用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