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135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4-000-02
摘要中国与印度,历史上同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现在又同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两个国家,两国国情有很多共同之处,两国经济发展模式备受世界瞩目。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印度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再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对其全球化的主要历程进行了阐述,最后结合印度经济发展模式,对比中国现阶段国情,提出了为促进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相关建议和举措。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服务业印度经济模式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曾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创造了灿烂的印度河文明。而如今,作为一个拥有世界第四大军队、第八大制造业和仅次于美国的高科技人才资源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它正在创造着“印度崛起”的神话。
一、近二十年来印度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因素
长期以来,“增长率不高且极不稳定”是印度经济增长的显著特征,甚至被印度学者讥讽为“印度教徒增长率”。不过,经过九十年代初期市场化经济改革,印度经济又一次加速,“八五”计划期间年均增长率提高到6.8%,“十五”计划更是实现了8%的高增长率。相关学者的研究普遍认为以下因素促进了印度经济的持续增长。
1.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九十年代以来印度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首先得益于在印度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服务业的稳定增长,第三产业已成为印度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和推动力。在蓬勃发展的服务业中,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尤为显著。据介绍,目前印度已拥有占65%的世界离岸信息服务业和46%的世界外包业。进入21世纪以来,为承接全球服务业的转移,印度政府将软件产业所享受的优惠政策扩大到其他依靠信息技术带动的相关服务产业,从而推动整个服务产业的发展。《远东经济评论》曾撰文指出:印度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已成为其经济增长的推助器,今后的增长幅度还会继续上升。21世纪的印度有可能在发展高科技产业中创造出新经济神话。
2.新兴工业实力渐强,制造业发展加快
一般认为,印度的第二产业不发达。其实,印度的工业虽然占GDP的比重不大,但目前也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居发展中国家的第四位。传统制造行业有食品、纺织、冶金、机械、电气以及化工,近几年发展较快的行业有:能源、电信、电子、汽车和食品加工业。作为新亮点的医药工业和纺织业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占全球药品销售量8%的印度是非专利药品生产和出口大国,是世界第五大散装药生产国。另外,占印度GDP的6%的纺织业是其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行业[1]。
3.完善的金融体制基础
开放的金融环境及较完善的金融体制形成了印度较发达的资本市场。它拥有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资本市场,股票交易种类也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多的。印度有23个股票市场(中国2个),上市公司1万家以上,日交易额合人民币400亿元,在全球居第三、四位。
4.等教育体系及人才储备机制
印度历届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教育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拥有的高素质技人员数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国际管理发展学院2010 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印度工程师和技师的能力和熟练程度分别居全球第一和第二。印度高校不仅注重对学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经济全球化与印度经济发展
从历史上看,长达200多年的殖民统治过早地把印度经济卷入了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之中,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在印度的产生,但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印度经济的发展。
1.殖民时期被迫卷入经济全球化的印度经济
在17 世纪中期,印度农业、手工业均已达到较高发展水平,其中尤以纺织业为最。当西方殖民者入侵并占领印度后,垄断了印度的对外贸易,把大批印度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售到世界各地。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以后,印度成了英国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外国投资的增加,深深地把印度经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印度经济早已走上全球化的道路。
2.独立后放慢全球化步伐的印度经济
首先,在独立初期,印度的对外贸易有所发展,但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逐渐下降。1950~1951年度,印度在世界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达2.1%,而到1980~1981年度已降到不足0.4%。同时,对外贸易在印度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有所下降,出口贸易额在印度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由6.75%下降到5.48%左右[2]。
其次,劳务贸易逐渐开展,但方式单一,水平不高。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和资本流动的加速,国际劳务贸易获得迅速发展。但是印度从事国际服务贸易的方式不多,主要集中在工程承包、国际旅游等方面。在国际劳务贸易进出口额前20个国家和地区中,都没有印度的位置[3]。
由此可见,独立后无论从商品劳务贸易还是从资本流动来看,印度都放慢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印度经济卷入全球化的程度有所降低。
3.90年代以来加快全球化进程的印度经济
80年代,印度经济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政府明确提出要使印度经济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通过实行自由进口政策、放松对外资的限制、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税率等措施使印度的对外贸易有了较大发展,经济增长速度也有所加快。当然,印度经济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劳动力失业量的增加、社会两极分化的加剧、地区发展的显著不平衡、与贸易合作国贸易摩擦的不断增加等。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国际环境中,一国加快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仍须谨慎、要适当。
三、印度经济发展的模式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1.印度经济的产业结构演化模式
近几十年来,印度经济结构变化的显著特点是:先前对经济增长作用较为明显的服务业在目前国民经济结构中所占的份额更大了,而在国民经济发展初期阶段有着重要贡献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近年来却表现出相对弱化趋势。有学者认为:随着经济开放度的增加及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生活中作用的提升,需求模式将通过国际贸易活动的满足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各国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形成基于其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某一生产模式,它与源于消费需求模式的生产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之处[4]。
印度工业化道路是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也不同于中国的“第三条道路”。印度三次产业演变有其独特的轨迹,其演变顺序是从一、三、二到三、一、二,再到三、二、一,即从第一产业为主导发展成为由第三产业为主导,由此形成知识密集型的、以服务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5]。印度经济发展模式所表现出的这种特性不仅具有强烈的印度国别个性, 还具有南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共性。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都超过50%。可见,这种建立在经济不发达或收入水准不高的基础之上的同质化或同构性的经济结构演进形态,不仅是印度经济发展模式的个性,也是南亚区域国家的共性。
2.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第一,印度的内需拉动发展经济的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印度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居民消费和国内投资等国内因素,而不是进出口等国外因素。在目前的印度,消费是GDP的主体,占到了64%。印度消费率多年来保持世界领先,究其主要原因,首先是由于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较高,劳动工资水平随经济发展的增长较快。此外,虽然在吸引外资能力上稍弱,但印度政府致力于通过政策激励和财政扶持积极促进本国的民营企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印度重视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也值得我们借鉴。改革开放以来,中、印在经济结构上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以制造业为核心,印靠服务业带动,分别被冠以“世界工厂”和“世界办公室”。软件业是印度在世界上最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服务业消耗资源少,污染轻,又可创造出巨大的财富,在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力發展服务业是中国今后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贾利军.印度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南亚研究季刊.2007.
[2]印度政府.1995—1996年度印度统计年鉴.2000(2):100-103.
[3]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国际贸易趋势与统计.2000(1):14.
[4]张立,王学人.印度服务业增长的绩效、原因与问题.四川大学学报.2008.
[5]任佳.印度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演变——印度发展模式初探.商务图书馆.2007.
摘要中国与印度,历史上同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现在又同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两个国家,两国国情有很多共同之处,两国经济发展模式备受世界瞩目。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印度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再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对其全球化的主要历程进行了阐述,最后结合印度经济发展模式,对比中国现阶段国情,提出了为促进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相关建议和举措。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服务业印度经济模式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曾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创造了灿烂的印度河文明。而如今,作为一个拥有世界第四大军队、第八大制造业和仅次于美国的高科技人才资源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它正在创造着“印度崛起”的神话。
一、近二十年来印度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因素
长期以来,“增长率不高且极不稳定”是印度经济增长的显著特征,甚至被印度学者讥讽为“印度教徒增长率”。不过,经过九十年代初期市场化经济改革,印度经济又一次加速,“八五”计划期间年均增长率提高到6.8%,“十五”计划更是实现了8%的高增长率。相关学者的研究普遍认为以下因素促进了印度经济的持续增长。
1.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九十年代以来印度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首先得益于在印度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服务业的稳定增长,第三产业已成为印度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和推动力。在蓬勃发展的服务业中,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尤为显著。据介绍,目前印度已拥有占65%的世界离岸信息服务业和46%的世界外包业。进入21世纪以来,为承接全球服务业的转移,印度政府将软件产业所享受的优惠政策扩大到其他依靠信息技术带动的相关服务产业,从而推动整个服务产业的发展。《远东经济评论》曾撰文指出:印度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已成为其经济增长的推助器,今后的增长幅度还会继续上升。21世纪的印度有可能在发展高科技产业中创造出新经济神话。
2.新兴工业实力渐强,制造业发展加快
一般认为,印度的第二产业不发达。其实,印度的工业虽然占GDP的比重不大,但目前也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居发展中国家的第四位。传统制造行业有食品、纺织、冶金、机械、电气以及化工,近几年发展较快的行业有:能源、电信、电子、汽车和食品加工业。作为新亮点的医药工业和纺织业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占全球药品销售量8%的印度是非专利药品生产和出口大国,是世界第五大散装药生产国。另外,占印度GDP的6%的纺织业是其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行业[1]。
3.完善的金融体制基础
开放的金融环境及较完善的金融体制形成了印度较发达的资本市场。它拥有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资本市场,股票交易种类也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多的。印度有23个股票市场(中国2个),上市公司1万家以上,日交易额合人民币400亿元,在全球居第三、四位。
4.等教育体系及人才储备机制
印度历届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教育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拥有的高素质技人员数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国际管理发展学院2010 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印度工程师和技师的能力和熟练程度分别居全球第一和第二。印度高校不仅注重对学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经济全球化与印度经济发展
从历史上看,长达200多年的殖民统治过早地把印度经济卷入了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之中,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在印度的产生,但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印度经济的发展。
1.殖民时期被迫卷入经济全球化的印度经济
在17 世纪中期,印度农业、手工业均已达到较高发展水平,其中尤以纺织业为最。当西方殖民者入侵并占领印度后,垄断了印度的对外贸易,把大批印度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售到世界各地。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以后,印度成了英国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外国投资的增加,深深地把印度经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印度经济早已走上全球化的道路。
2.独立后放慢全球化步伐的印度经济
首先,在独立初期,印度的对外贸易有所发展,但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逐渐下降。1950~1951年度,印度在世界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达2.1%,而到1980~1981年度已降到不足0.4%。同时,对外贸易在印度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有所下降,出口贸易额在印度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由6.75%下降到5.48%左右[2]。
其次,劳务贸易逐渐开展,但方式单一,水平不高。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和资本流动的加速,国际劳务贸易获得迅速发展。但是印度从事国际服务贸易的方式不多,主要集中在工程承包、国际旅游等方面。在国际劳务贸易进出口额前20个国家和地区中,都没有印度的位置[3]。
由此可见,独立后无论从商品劳务贸易还是从资本流动来看,印度都放慢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印度经济卷入全球化的程度有所降低。
3.90年代以来加快全球化进程的印度经济
80年代,印度经济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政府明确提出要使印度经济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通过实行自由进口政策、放松对外资的限制、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税率等措施使印度的对外贸易有了较大发展,经济增长速度也有所加快。当然,印度经济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劳动力失业量的增加、社会两极分化的加剧、地区发展的显著不平衡、与贸易合作国贸易摩擦的不断增加等。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国际环境中,一国加快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仍须谨慎、要适当。
三、印度经济发展的模式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1.印度经济的产业结构演化模式
近几十年来,印度经济结构变化的显著特点是:先前对经济增长作用较为明显的服务业在目前国民经济结构中所占的份额更大了,而在国民经济发展初期阶段有着重要贡献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近年来却表现出相对弱化趋势。有学者认为:随着经济开放度的增加及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生活中作用的提升,需求模式将通过国际贸易活动的满足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各国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形成基于其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某一生产模式,它与源于消费需求模式的生产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之处[4]。
印度工业化道路是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也不同于中国的“第三条道路”。印度三次产业演变有其独特的轨迹,其演变顺序是从一、三、二到三、一、二,再到三、二、一,即从第一产业为主导发展成为由第三产业为主导,由此形成知识密集型的、以服务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5]。印度经济发展模式所表现出的这种特性不仅具有强烈的印度国别个性, 还具有南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共性。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都超过50%。可见,这种建立在经济不发达或收入水准不高的基础之上的同质化或同构性的经济结构演进形态,不仅是印度经济发展模式的个性,也是南亚区域国家的共性。
2.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第一,印度的内需拉动发展经济的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印度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居民消费和国内投资等国内因素,而不是进出口等国外因素。在目前的印度,消费是GDP的主体,占到了64%。印度消费率多年来保持世界领先,究其主要原因,首先是由于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较高,劳动工资水平随经济发展的增长较快。此外,虽然在吸引外资能力上稍弱,但印度政府致力于通过政策激励和财政扶持积极促进本国的民营企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印度重视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也值得我们借鉴。改革开放以来,中、印在经济结构上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以制造业为核心,印靠服务业带动,分别被冠以“世界工厂”和“世界办公室”。软件业是印度在世界上最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服务业消耗资源少,污染轻,又可创造出巨大的财富,在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力發展服务业是中国今后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贾利军.印度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南亚研究季刊.2007.
[2]印度政府.1995—1996年度印度统计年鉴.2000(2):100-103.
[3]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国际贸易趋势与统计.2000(1):14.
[4]张立,王学人.印度服务业增长的绩效、原因与问题.四川大学学报.2008.
[5]任佳.印度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演变——印度发展模式初探.商务图书馆.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