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江苏城市道路交通的规划、改善及管理一直在进行当中,道路工程也在实施,但是交通拥堵的问题仍然困扰市民的出行。徐州和无锡分别作为江苏城市发展的代表城市,在交通发展上也存在共性与差异。本文基于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在考察两市公共自行车站点分布以及运行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完善两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对策建议,更好地推动绿色、健康、美丽的江苏城市发展。
公共自行车绿色出行城市交通近年来,全国的多数城市备受交通拥堵困扰,一些城市探索多种出行方式,发展公共自行车也在推广之中。绿色出行这种可持续、低碳、环保、健康的出行方式很受欢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公共自行车系统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对江苏徐州、无锡两个大城市通过调查研究,寻找两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为江苏及其他地区推广公共自行车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更好地促进美丽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一、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行的现状
(一)徐州公共自行车发展现状
2012年,徐州市正式启用了公共自行车系统,在市区投放了16400辆公共自行车,设置锁车器17400套,建立了489个停车站点。累计为市民办卡近30万张,市民借车1223万人次,日均借车6万人次以上,日最高借车达9.2万人次,每辆自行车日均使用8次以上。对市区交通分担率达到2%以上,在上下班高峰期有效地缓解了徐州市的交通拥堵。
1.自行车系统总体运行情况
徐州市公共自行车由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车系统有限公司承建,徐州市城管局、徐州市公共自行车服务中心主办。2012年9月29日,徐州市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第一期投放了7500辆公共自行车,为市民免费提供公共自行车租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
2.使用者的性别、年龄结构情况
根据调查小组在市区、集居小区、学校、医院等地的调查结果来看:
(1)从性别看,男性办卡比例为48.2%;女性办卡占51.8%,女性办卡人数略高于男性。
(2)从年龄层次看,25岁至40岁的人群是最多的,其次是青少年和中年人。可见,徐州公共自行车系统服务人群主要集中在多为中学生、上班族的中年人年龄段。
3.站点借还车情况
(1)从借、还车频数看,以200辆车估计,平均每天每车被借2.6次。从借还车情况看,各站点借车情况和还车情况基本一致,少数站点高峰期出现无法借车的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在徐州市的大型超市附近人流量很大,在节假日时期的借还量每天可以达到2000到3000人次。针对公共自行车的收费(1小时以内免费,超过1小时按1元/小时收费,每天上限为5元),市民普遍接受。90%的市民会在1小时内还上车,8%的市民是由于借还出现状况,如附近公共自行车的车桩都已经占满,无法还上车。
(2)从各站点繁忙程度看:将平均每天各站点借还车数和(即平均每天各站点服务次数)按照“不超过30”“30~60”“60~90”“90~180”“180~300”“300~450”“450以上”分成7组,统计处于各种服务状态的站点个数。公共自行车服务时间约15个小时(从早上6点到晚上9点有借还记录)。
非常清闲的站点(≤2次/小时)的占比20.2%;
比较空闲的站点(2~6次/小时)的占比23.3%;
服务情况一般(6~12次/小时)的占比25%;
较为繁忙的站点(12—30次/小时)的占比26.2%;
极为繁忙的站点(≥30次/小时)的占5.3%。
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个别市民将公共自行车随意停放,占用非机动车道,并且公共自行车零部件经常性的受到损坏。
4.借车使用时间情况
从使用时间情况直方图可以看出,10~20分钟间的样本数最多,说明了大部人骑车时间不会很长,表明公共自行车基本上都是做短途用。
从调查情况看:53.45%的人出行时间较短,只有5至30分钟左右的时间,有将近40%的人出行时间为30分钟至60分钟。市民出行的高峰期一般是早晨7点至9点,中午午饭时间,以及晚上5点至6点,这几个时间段城市道路处于最拥堵的状态。
5.公共自行车使用人群分析
在深入实际进行问卷调查期间,使用者向我们反映了一些在借还及使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还车容易借车难,特别是在早上6:00~9:00和下午17:00~20:00公共自行车的租赁高峰期,有时要借到一辆车需等上半个小时。
(2)非公共自行车占位,导致还车者无处停放自行车。
(3)自行车损坏严重,无人员及时修理。在我们调查的几个站点中少数自行车或站点出现系统故障无法使用,这也是导致借车难的直接原因之一。
(4)80%的被访者认为应在住宅区、休闲区、交通枢纽站点和人群密集处设置公共自行车停靠点,在居住区和超市、菜场附近增设公共自行车站点,方便市民的生活。
(二)无锡公共自行车发展现状
无锡的公共自行车不同其他城市,是由两家经营,一家是以永安公共自行车系统主营的无锡爱派克科技有限公司,一家是以3Q系统为主导的无锡万紫科技有限公司(又名江苏宏溥科技有限公司)。前者安排的布点在南长区、北塘区、滨湖区及在鼋头渚公园充山大门、蠡园公园等主要景区,一共有32个租赁点,投放了1000辆公共自行车,供市民和游客使用;后者主要在崇安区、太湖新城、太科园、吴文化博览园安排了90多个站点,1000多辆公共自行车。两家公司虽然主营地区不同,但是给市民借还车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因为两家公司的系统不兼容。市民也一直期望能够实现两家公司的通借通还。
1.经营模式不合理,两家公司目前都处于亏损状态
爱派克公司的每辆自行车的成本为580元,共计58万元。场地建设、通信网线、车辆存取智能系统等共计高达500多万。后期运营成本高昂,包括每个月28000元的人员开支,5000~6000元的车辆损耗折旧及车辆维修等费用。公司依靠租车收入,但租金很低,导致该公司目前入不敷出。
万紫科技公司的一辆公共自行车的造价在780元左右,从进入无锡市场至今,投入约1500万元,每年维护费用在100万元左右。每增加一个点位,需要投入8~10万元。为了保证市民的安全,所有自行车在2年到2年半内就必须报废。据悉,目前爱派克公司已经对1200辆使用了2年半的车进行了更新换代。企业尚未实现盈利,未来的赢利点主要依靠广告收入。
2.租赁卡与市民卡兼容,需要一定时间全面完成
2012年11月,无锡万紫科技有限公司的3Q自行车在崇安区的45个租赁点已经实现使用市民卡租车,而爱派克公司的公共自行车租赁仍需办理租赁卡。使用市民卡租车是大势所趋,只是时间问题,条件成熟后,市民不需要另外办卡,只需刷市民卡就能租用公共自行车,相信未来在方便市民的同时也会实现租赁量的倍增。
3.地铁车站将为公共自行车“留位子”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7份。通过问卷收集到不同租赁点使用者的反馈信息,对无锡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做出评价。调研数据显示,公共自行车自推行以来,以18~45岁租用者为多,为上班族和旅游者提供了诸多便利。工作日滨湖居民区用车量较多,多为上班族使用;周末和节假日,环蠡湖景区和滨湖居民区使用者多用于外出游玩,部分用于锻炼身体。使用群体构成特点证明了公共自行车不仅丰富了市民的休闲生活,而且为旅游者提供的便利的出行条件。
4.租赁点分布不均,未形成规模效益
无锡市爱派克公司是民营企业,在布点、广告代理、基础设施共用上缺乏自主权。公共自行车系统涉众多部门,综合性强,政府在协调和调度方面缺乏力度,使租赁点布设不尽合理,覆盖范围小,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当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每200m~500m分布一个时,才能真正实现便捷租车,但无锡的租赁点大部分是1500米左右一个。无锡推出的租赁点主要集中于风景区及休闲区,居民区的租赁点很少,不能良好实现与公交、步行等交通方式的衔接,使得现阶段租车换乘公交的较少。
5.服务理念不科学
首先,办卡不方便。目前无锡市滨湖区办卡点只有华润万家和鼋头渚充山大门两处,办卡点极少,且两者相距较远,不利于租车者方便快捷地办卡。笔者在实地走访过程中发现很多人因办卡不方便放弃租车。
其次,租车卡种类过于单一。目前无锡公共自行车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针对无锡市民的租车卡,另一种是针对游客的临时租赁卡。调查中发现很多市民希望无锡市能丰富自行车的租车卡种类(如学生卡、老龄卡等)并对相应的人群给予不同的优惠,还有一部分人希望可用公交卡租车。
第三,服务不够人性化。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无锡办卡点少,缺少专门人员的管理与服务;(2)如果使用市民卡租车,卡一旦丢失补办手续麻烦。
6.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首先,绿色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其次,媒体宣传营销力度不够。无锡市除了最初的媒体报道和网站宣传外,很少再有其他宣传,很多居民甚至不知道有这项服务,缺乏一个完整的推广。再次,相关部门之间合作欠缺。公共自行车系统具有综合性,它涉及规划、城建、交通、旅游以及自行车生产商等多个部门。无锡市租赁公司与各部门间的协商与合作不够。以至于在设租赁点时用电等问题成为了公司的技术问题。
二、居民出行交通工具选择
根据我们的调查,居民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有三方面因素:(1)经济因素,这是居民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便宜快捷的交通出行方式是他们的首选;(2)出行环境,交通工具的承载量,效率及服务水平也是考量的因素;(3)交通工具的便捷程度、人性化程度。
2012年两市居民日均机动化出行总量约1400~2000万人次,按常住人口计算,居民日机动化出行2.1次。居民机动化出行方式构成中,公交车占41.3%,出租车占4.2%、公共自行车占3%,公司班车约占5.7%,小汽车约占39.4%,其他约占6.4%。全部公共交通(包括公交车、出租车、地铁)在全市居民机动化出行中的分担率为51.5%,成为机动化出行分担率最大的交通方式。
三、完善两市自行车系统的建议
(一)改进和完善申请办理程序,实现全覆盖
公共自行车作为公共服务的一项内容,其服务和受益对象应是全体市民,包括不具有本地户籍的务工人员。因此,政府部门和承办企业应改进现有申请办理程序,不仅可以通过公共自行车卡租借公共自行车,还应通过公交卡实现租用。办卡量的不断增加,高峰时段空、满桩现象增多,由此引发借车难、还车难问题,因此二期项目的作用是加密站点,更好地完善公共自行车服务体系和兼容性。
(二)合理设置站点
进一步优化站点设置,坚持“把站点放在设在生活行道路上”的原则,科学合理布置站点,真正体现自行车作为慢速交通的出行特征,做到便民利民。撤销一些极为空闲的站点,缩小一些空闲站点的规模。
(三)健全公共自行车交通换乘体系
加强停车换乘组合模式,增加公共自行车对公交车、私家车的吸引力。
(四)加大公共自行车投入力度
按照经验,公共自行车数量与租车卡数量的比例为1∶6或1∶7比较合理。因此,政府和经营企业要从市民出行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出发,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公共自行车投放量。企业要通过经营、广告和其他方式筹集资金,加大站点建设力度和自行车投发数量;政府要根据企业投入情况,合理安排财政资金给予补助。
(五)加强基础设施配套
一是在交通拥堵严重等地段建设专用自行车车道,调整完善城区道路标志标线,彻底清除挤占非机动车行道的停车泊位,给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提供更大的空间。二是制定并落实对乱停车占用非机动车道行为的惩罚措施,改善公共自行车的基础设施配套不足、不对口的问题
三是及时对毁坏的公共自行车进行维修,并根据情况及时增补更多数量的公共自行车,满足市民需求。
(六)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管理系统。一是要加强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车系统有限公司的管理,使其运营更着重考虑社会效益,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二是要加强对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工作人员的管理,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培养其敬业爱岗精神,加强自行车的安全维护和修理。三是合理调度站点的自行车。要加强对自行车租借和归还的动态监控,并根据各站点自行车的运行情况,及时进行调度和配置。四是改进和完善自行车租赁管理系统,逐步提高自动化管理程度。
(七)加大对各种不文明用车行为的整治力度
目前,全市公共自行车遭到破坏的数量还在增加,要进一步建立诚信约束机制,对不文明用车行为实行严管重罚。除了要进一步加大经济处罚力度外,还应通过媒体手段坚决予以曝光。
四、进一步的思考
加强绿色交通的公众参与,切实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转变出行者的观念,开展绿色交通的主题宣传活动,倡导绿色出行,减少空气污染,让大众主动选择一种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解决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的“出行难、停车难”问题,进而增强城市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力。
要充分利用广告经营。国外公共自行车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广告和服务点的商业化。如果可以充分利用车体广告和租赁点广告,则公共自行车公司应该每年能获得不菲的广告收益。
公共自行车公司可以利用市民卡建设的契机,将自行车租赁卡作为市民卡的一部分;政府可以作为第三方介入公交卡和自行车卡的融合。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良好运营需要公司企业、市民、政府的共同努力,从规划到经营、维护都需要各方面的紧密合作。企业需要运用科技武装自行车系统,同时提升服务质量,并且需要采取一定措施使得盈利模式多元化。只有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良好运行,最终实现绿色出行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龚迪嘉,朱忠东.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实施机制\[J\].城市交通,2008,(11).
\[2\]钱俭,郑志锋,冯雨峰.杭州公共自行车设施现状调查与思考\[J\].规划师,2010,26(1).
\[3\]王志高,孔吉吉.欧洲第三代公共自行车系统案例及启示\[J\].城市交通,2009,(7).
\[4\]林卫.欧洲城市交通的经验与启示\[J\].城市规划,2001,25(10):56-60.
本文系201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调研成果。
公共自行车绿色出行城市交通近年来,全国的多数城市备受交通拥堵困扰,一些城市探索多种出行方式,发展公共自行车也在推广之中。绿色出行这种可持续、低碳、环保、健康的出行方式很受欢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公共自行车系统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对江苏徐州、无锡两个大城市通过调查研究,寻找两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为江苏及其他地区推广公共自行车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更好地促进美丽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一、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行的现状
(一)徐州公共自行车发展现状
2012年,徐州市正式启用了公共自行车系统,在市区投放了16400辆公共自行车,设置锁车器17400套,建立了489个停车站点。累计为市民办卡近30万张,市民借车1223万人次,日均借车6万人次以上,日最高借车达9.2万人次,每辆自行车日均使用8次以上。对市区交通分担率达到2%以上,在上下班高峰期有效地缓解了徐州市的交通拥堵。
1.自行车系统总体运行情况
徐州市公共自行车由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车系统有限公司承建,徐州市城管局、徐州市公共自行车服务中心主办。2012年9月29日,徐州市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第一期投放了7500辆公共自行车,为市民免费提供公共自行车租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
2.使用者的性别、年龄结构情况
根据调查小组在市区、集居小区、学校、医院等地的调查结果来看:
(1)从性别看,男性办卡比例为48.2%;女性办卡占51.8%,女性办卡人数略高于男性。
(2)从年龄层次看,25岁至40岁的人群是最多的,其次是青少年和中年人。可见,徐州公共自行车系统服务人群主要集中在多为中学生、上班族的中年人年龄段。
3.站点借还车情况
(1)从借、还车频数看,以200辆车估计,平均每天每车被借2.6次。从借还车情况看,各站点借车情况和还车情况基本一致,少数站点高峰期出现无法借车的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在徐州市的大型超市附近人流量很大,在节假日时期的借还量每天可以达到2000到3000人次。针对公共自行车的收费(1小时以内免费,超过1小时按1元/小时收费,每天上限为5元),市民普遍接受。90%的市民会在1小时内还上车,8%的市民是由于借还出现状况,如附近公共自行车的车桩都已经占满,无法还上车。
(2)从各站点繁忙程度看:将平均每天各站点借还车数和(即平均每天各站点服务次数)按照“不超过30”“30~60”“60~90”“90~180”“180~300”“300~450”“450以上”分成7组,统计处于各种服务状态的站点个数。公共自行车服务时间约15个小时(从早上6点到晚上9点有借还记录)。
非常清闲的站点(≤2次/小时)的占比20.2%;
比较空闲的站点(2~6次/小时)的占比23.3%;
服务情况一般(6~12次/小时)的占比25%;
较为繁忙的站点(12—30次/小时)的占比26.2%;
极为繁忙的站点(≥30次/小时)的占5.3%。
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个别市民将公共自行车随意停放,占用非机动车道,并且公共自行车零部件经常性的受到损坏。
4.借车使用时间情况
从使用时间情况直方图可以看出,10~20分钟间的样本数最多,说明了大部人骑车时间不会很长,表明公共自行车基本上都是做短途用。
从调查情况看:53.45%的人出行时间较短,只有5至30分钟左右的时间,有将近40%的人出行时间为30分钟至60分钟。市民出行的高峰期一般是早晨7点至9点,中午午饭时间,以及晚上5点至6点,这几个时间段城市道路处于最拥堵的状态。
5.公共自行车使用人群分析
在深入实际进行问卷调查期间,使用者向我们反映了一些在借还及使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还车容易借车难,特别是在早上6:00~9:00和下午17:00~20:00公共自行车的租赁高峰期,有时要借到一辆车需等上半个小时。
(2)非公共自行车占位,导致还车者无处停放自行车。
(3)自行车损坏严重,无人员及时修理。在我们调查的几个站点中少数自行车或站点出现系统故障无法使用,这也是导致借车难的直接原因之一。
(4)80%的被访者认为应在住宅区、休闲区、交通枢纽站点和人群密集处设置公共自行车停靠点,在居住区和超市、菜场附近增设公共自行车站点,方便市民的生活。
(二)无锡公共自行车发展现状
无锡的公共自行车不同其他城市,是由两家经营,一家是以永安公共自行车系统主营的无锡爱派克科技有限公司,一家是以3Q系统为主导的无锡万紫科技有限公司(又名江苏宏溥科技有限公司)。前者安排的布点在南长区、北塘区、滨湖区及在鼋头渚公园充山大门、蠡园公园等主要景区,一共有32个租赁点,投放了1000辆公共自行车,供市民和游客使用;后者主要在崇安区、太湖新城、太科园、吴文化博览园安排了90多个站点,1000多辆公共自行车。两家公司虽然主营地区不同,但是给市民借还车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因为两家公司的系统不兼容。市民也一直期望能够实现两家公司的通借通还。
1.经营模式不合理,两家公司目前都处于亏损状态
爱派克公司的每辆自行车的成本为580元,共计58万元。场地建设、通信网线、车辆存取智能系统等共计高达500多万。后期运营成本高昂,包括每个月28000元的人员开支,5000~6000元的车辆损耗折旧及车辆维修等费用。公司依靠租车收入,但租金很低,导致该公司目前入不敷出。
万紫科技公司的一辆公共自行车的造价在780元左右,从进入无锡市场至今,投入约1500万元,每年维护费用在100万元左右。每增加一个点位,需要投入8~10万元。为了保证市民的安全,所有自行车在2年到2年半内就必须报废。据悉,目前爱派克公司已经对1200辆使用了2年半的车进行了更新换代。企业尚未实现盈利,未来的赢利点主要依靠广告收入。
2.租赁卡与市民卡兼容,需要一定时间全面完成
2012年11月,无锡万紫科技有限公司的3Q自行车在崇安区的45个租赁点已经实现使用市民卡租车,而爱派克公司的公共自行车租赁仍需办理租赁卡。使用市民卡租车是大势所趋,只是时间问题,条件成熟后,市民不需要另外办卡,只需刷市民卡就能租用公共自行车,相信未来在方便市民的同时也会实现租赁量的倍增。
3.地铁车站将为公共自行车“留位子”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7份。通过问卷收集到不同租赁点使用者的反馈信息,对无锡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做出评价。调研数据显示,公共自行车自推行以来,以18~45岁租用者为多,为上班族和旅游者提供了诸多便利。工作日滨湖居民区用车量较多,多为上班族使用;周末和节假日,环蠡湖景区和滨湖居民区使用者多用于外出游玩,部分用于锻炼身体。使用群体构成特点证明了公共自行车不仅丰富了市民的休闲生活,而且为旅游者提供的便利的出行条件。
4.租赁点分布不均,未形成规模效益
无锡市爱派克公司是民营企业,在布点、广告代理、基础设施共用上缺乏自主权。公共自行车系统涉众多部门,综合性强,政府在协调和调度方面缺乏力度,使租赁点布设不尽合理,覆盖范围小,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当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每200m~500m分布一个时,才能真正实现便捷租车,但无锡的租赁点大部分是1500米左右一个。无锡推出的租赁点主要集中于风景区及休闲区,居民区的租赁点很少,不能良好实现与公交、步行等交通方式的衔接,使得现阶段租车换乘公交的较少。
5.服务理念不科学
首先,办卡不方便。目前无锡市滨湖区办卡点只有华润万家和鼋头渚充山大门两处,办卡点极少,且两者相距较远,不利于租车者方便快捷地办卡。笔者在实地走访过程中发现很多人因办卡不方便放弃租车。
其次,租车卡种类过于单一。目前无锡公共自行车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针对无锡市民的租车卡,另一种是针对游客的临时租赁卡。调查中发现很多市民希望无锡市能丰富自行车的租车卡种类(如学生卡、老龄卡等)并对相应的人群给予不同的优惠,还有一部分人希望可用公交卡租车。
第三,服务不够人性化。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无锡办卡点少,缺少专门人员的管理与服务;(2)如果使用市民卡租车,卡一旦丢失补办手续麻烦。
6.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首先,绿色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其次,媒体宣传营销力度不够。无锡市除了最初的媒体报道和网站宣传外,很少再有其他宣传,很多居民甚至不知道有这项服务,缺乏一个完整的推广。再次,相关部门之间合作欠缺。公共自行车系统具有综合性,它涉及规划、城建、交通、旅游以及自行车生产商等多个部门。无锡市租赁公司与各部门间的协商与合作不够。以至于在设租赁点时用电等问题成为了公司的技术问题。
二、居民出行交通工具选择
根据我们的调查,居民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有三方面因素:(1)经济因素,这是居民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便宜快捷的交通出行方式是他们的首选;(2)出行环境,交通工具的承载量,效率及服务水平也是考量的因素;(3)交通工具的便捷程度、人性化程度。
2012年两市居民日均机动化出行总量约1400~2000万人次,按常住人口计算,居民日机动化出行2.1次。居民机动化出行方式构成中,公交车占41.3%,出租车占4.2%、公共自行车占3%,公司班车约占5.7%,小汽车约占39.4%,其他约占6.4%。全部公共交通(包括公交车、出租车、地铁)在全市居民机动化出行中的分担率为51.5%,成为机动化出行分担率最大的交通方式。
三、完善两市自行车系统的建议
(一)改进和完善申请办理程序,实现全覆盖
公共自行车作为公共服务的一项内容,其服务和受益对象应是全体市民,包括不具有本地户籍的务工人员。因此,政府部门和承办企业应改进现有申请办理程序,不仅可以通过公共自行车卡租借公共自行车,还应通过公交卡实现租用。办卡量的不断增加,高峰时段空、满桩现象增多,由此引发借车难、还车难问题,因此二期项目的作用是加密站点,更好地完善公共自行车服务体系和兼容性。
(二)合理设置站点
进一步优化站点设置,坚持“把站点放在设在生活行道路上”的原则,科学合理布置站点,真正体现自行车作为慢速交通的出行特征,做到便民利民。撤销一些极为空闲的站点,缩小一些空闲站点的规模。
(三)健全公共自行车交通换乘体系
加强停车换乘组合模式,增加公共自行车对公交车、私家车的吸引力。
(四)加大公共自行车投入力度
按照经验,公共自行车数量与租车卡数量的比例为1∶6或1∶7比较合理。因此,政府和经营企业要从市民出行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出发,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公共自行车投放量。企业要通过经营、广告和其他方式筹集资金,加大站点建设力度和自行车投发数量;政府要根据企业投入情况,合理安排财政资金给予补助。
(五)加强基础设施配套
一是在交通拥堵严重等地段建设专用自行车车道,调整完善城区道路标志标线,彻底清除挤占非机动车行道的停车泊位,给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提供更大的空间。二是制定并落实对乱停车占用非机动车道行为的惩罚措施,改善公共自行车的基础设施配套不足、不对口的问题
三是及时对毁坏的公共自行车进行维修,并根据情况及时增补更多数量的公共自行车,满足市民需求。
(六)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管理系统。一是要加强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车系统有限公司的管理,使其运营更着重考虑社会效益,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二是要加强对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工作人员的管理,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培养其敬业爱岗精神,加强自行车的安全维护和修理。三是合理调度站点的自行车。要加强对自行车租借和归还的动态监控,并根据各站点自行车的运行情况,及时进行调度和配置。四是改进和完善自行车租赁管理系统,逐步提高自动化管理程度。
(七)加大对各种不文明用车行为的整治力度
目前,全市公共自行车遭到破坏的数量还在增加,要进一步建立诚信约束机制,对不文明用车行为实行严管重罚。除了要进一步加大经济处罚力度外,还应通过媒体手段坚决予以曝光。
四、进一步的思考
加强绿色交通的公众参与,切实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转变出行者的观念,开展绿色交通的主题宣传活动,倡导绿色出行,减少空气污染,让大众主动选择一种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解决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的“出行难、停车难”问题,进而增强城市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力。
要充分利用广告经营。国外公共自行车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广告和服务点的商业化。如果可以充分利用车体广告和租赁点广告,则公共自行车公司应该每年能获得不菲的广告收益。
公共自行车公司可以利用市民卡建设的契机,将自行车租赁卡作为市民卡的一部分;政府可以作为第三方介入公交卡和自行车卡的融合。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良好运营需要公司企业、市民、政府的共同努力,从规划到经营、维护都需要各方面的紧密合作。企业需要运用科技武装自行车系统,同时提升服务质量,并且需要采取一定措施使得盈利模式多元化。只有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良好运行,最终实现绿色出行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龚迪嘉,朱忠东.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实施机制\[J\].城市交通,2008,(11).
\[2\]钱俭,郑志锋,冯雨峰.杭州公共自行车设施现状调查与思考\[J\].规划师,2010,26(1).
\[3\]王志高,孔吉吉.欧洲第三代公共自行车系统案例及启示\[J\].城市交通,2009,(7).
\[4\]林卫.欧洲城市交通的经验与启示\[J\].城市规划,2001,25(10):56-60.
本文系201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调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