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来源 :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il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特别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体现上述课标新理念,我在阅读教学中,着重抓好了阅读教学的“读”、“仿”、“挖”、“疑”四步骤。
  一、读
  ‘读”是理解文章的一种有效手段,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体会语言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在教学中,从不让学生为‘读”而‘读”,而是根据实际,采取让学生默读、朗读、轮读、引读、范读、试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默读圈画等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读”,获得文体、字句、篇章等蕴涵着的“美”感。如《林海》一课,在体会“美得并不空洞”的内涵时,我设计了三层读的活动。第一,自读悟“美”。让学生自由读,联系上下文想象“岭”、‘啉”、“花”各描绘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目的是让学生边读边悟,理解句意。第二,师读评“美”。教师先动隋地范读,再让学生评析‘(老师读得怎样,好在哪里”,教师的范读以言传情,以声传情,感染了学生。学生发言评议,教师点拨沟通,使学生对语言的内涵有了深层理解,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第三,再读赏“美”。配合电视音乐画面,欣赏美丽的景象,重演作者的情感历程,加以感情朗读,净化和升华了学生的心灵。这三个层次的“美”读设计,通过师生语言的交流与互动,学生仿佛来到了美丽的大兴安岭。
  二、挖
  《赶海》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六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叙述了“我”在童年时代跟着舅舅赶海的一件事,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是一篇深受学生喜爱的课文。我用富有童趣的语言,营造了和谐互动的学习情境和氛围。本节课,我注意以读为主的训练主线,以读激趣。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例如,听完《大海啊,故乡》之后,我让同学们打开书,默读课文,动笔划出自己认为课文中写得有趣的地方,学生边默读边划出有关句子。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一位学生从教材中获得的信息与体验都是不同的。教学中,我尊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接着,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些写得有趣的地方读得有趣呢?我们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读到哪里想到哪里,读慢些,留给自己想象的空间,谁想象得好,谁就能把这篇课文读得好。好的朗读,不仅体现在朗读的声音和表情上,还能加上自己的动作。”课堂上,我留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不仅让学生会读而且.晤到了其中的趣。当学生读到“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螃蟹被我抓住了”时,我马上问:‘你把摸呀摸呀,读得很慢,很小心,你为什么这样读呀?”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说了出来:“因为摸螃蟹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要小心地摸,慢慢摸。”我又说:“一只小螃蟹被你抓住了,应该很高兴的呀!你怎么还不够高兴呀?老师教你一个办法,笑着读,你试试?”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果然读得更有趣了。
  再比如,当学生读到“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舅舅答应了”这句话时,我说:“读到这个闹字时,你想到了什么?有没有浮现出小孩闹大人的情景?我们不妨来演一演“我”是怎样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的。老师来演舅舅,谁来演我的小外甥或小外甥女。谁闹得最厉害,我就带谁去赶海。”面对第一个上来的小女孩,我要她先喊声舅舅,而且要喊得好听,几遍下来,小女孩渐渐进入了情境,但表演“闹”得还不够,我又问:“谁能闹得更厉害些?”这时上来的小男孩连说带拉,嘴里不住地嘟囔着,一个劲地耍赖,充分地理解了这个“闹”字。我同时引导学生打开生活积累的‘(仓库”,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想象,让学生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经验演一演“我”是怎样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的,把语言交际和理解课文内容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这样一“闹”,不光学生读得人情入境,而且学生对整堂课都会终生难忘。
  三、质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让学生对教材质疑。教材是教学的凭借。教科书中也有些不尽合理之处,在看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开展讨论。如《小珊迪》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可怜的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一看见我就难过地对我说:“我换好零钱往回跑,被马车撞倒了,轧断了两条腿。我就要死了。可怜的小利比,我的好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你呢?”一学生对此提出疑问,认为小珊迪的最后三句是对弟弟小利比说的,“你”是指弟弟而不是指“我”,怎能把这三句也置于“对我说”所加的引号内呢?学生的质疑,体现了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包含着思维的深刻性。
  我们同时引导学生质疑。如教《麻雀》时,我有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创造活动,鼓励学生质疑。有位学生对课文结尾提出了异议:‘猎人唤回猎狗走开了,而那只可怜的小麻雀仍在地上,没有脱离危险,猎人一走,它还会被野兽吃掉或饿死。”我们认为这位同学的质疑应该肯定,因势利导,请同学们给课文换个结尾。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给课文换上了多种不同的结尾,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进发了出来。
其他文献
目前基础教育还没能实现均衡发展,相对于城市小学,农村小学在办学条件、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教师成长受到了很大限制。农村小学教师迫切需要提升专业理念和专业知能,培养教学反思与研究能力,强化专业道德及服务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效能。  要积极利用网络资源,通过远程教育,实现专业化成长  农村小学存在着经费紧、教师专业学习机会少、教研活动难以开展等难题。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
期刊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也是数学教学的灵魂,是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原则,也是数学素养的重要内涵,它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催化剂。《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将“双基”变“四基”,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为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数学教师必须为儿童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数学基础、数学准备和发展方向,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使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素养,不同的人在数学得到不同
期刊
随着21世纪的来临,人类社会正以惊人的速度走出工业文明,步入计算机为标志的信息时代。地球上十几亿人将在互联网的平台上生活、学习、工作,一场伟大的时代变革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渗入教育的领域,教育正在发生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历史性转变,知识的传播方式、课堂教学的形式、教师的劳动方式等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许多学校、地区率先建起了校园网、局域网,“网络教室”、“课件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一大串新型
期刊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写字有明确要求:“能正确、端正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和审美价值。”实践证明,通过写字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写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魅力  在历代的书法教育中,人们都把写字作为修心养性的一种手段,把鉴赏书法作品与赏赞书法家人格精神结合起来,即“每观其书,想其人德”。书法家朱守道也认为:“在今天的学校里,应重视写字教育,因为书法艺术具
期刊
教学中时常听到教师这样埋怨学生:“讲了多少遍还是学不会,只会拿笔作记录。”其实,学生因为缺乏自主的学习活动,在语文学习中难以产生“能学好”的积极情感,才是问题的根本原因啊!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语文教学中如果不激发学习兴趣、学习的自信心,语文学习就失去了原动力,而学生“能学好”的积极情感,只能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阅读教学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在了解了有关人类起源的历史,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之后,让儿童了解我国的主要名胜古迹。这样编排,让学生初步地、多方面地认识和了解祖国,增进对祖国的亲近感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本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中国主要名胜古迹介绍”,第二部分是“名胜古迹知多少”,第三部分是“我来做导游”。我国幅员辽阔,山川秀丽,历史悠久,
期刊
教师要有新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他们的知识、能力、经验、心理品质等均不成熟。因此,教师不能简单地以自己的认识、想法、观念来看待学生,不能用自己的情感来代替学生的情感,必须研究学生现有的认识、思想、情感。  一、以平视的眼光看学生  有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师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只有在这样的前提
期刊
“灯光教育”是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张敬义老师提出的教育理念,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的要求。用“稻草”塞满房间,稻草有限,毫无生气;用“灯光”映照空间,灯光无限,明亮耀目。阅读教学期待美丽的转身,那就是——“灯光教育”,真正去“教孩子”追求智慧的启迪。语文教师如何践行“灯光教育”,实现从“教课文”到“教孩子”的美丽转身呢?  一、聆听高端
期刊
一、模式的建立与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既要实行教学民主,做到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利,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指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目标明确、氛围愉悦、人人投入、个个实践、生动活泼、省时高效的学习。”同时,新课标还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在与学生共同学习、平等
期刊
美国早期教育课程的理论丰富多彩,不同的理论对早期教育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指导着当今早期教育实践的课程理论主要有三种:一是成熟一社会化的理论,特点是重视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二是教育一训练的理论,强调以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把准备学习的技能、知识、道德观念和社会规则教给儿童;三是认知一发展的理论,要求将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教育贯穿于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不同的理论指导,产生不一样的课程模式和各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