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数学这几年我的教学实践中,深感学生学习能力的欠缺。学生的学习只是停留在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无从谈起。进入初中以后,课程增多,以至不少同学手忙脚乱,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针对这一现状,在数学课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措施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策略一:转变教学方式
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教师要找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再是数学学习的控制者,而应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具体的说,教师应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从而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例如,在几何“镶嵌”部分教学中,没有按“复习——引入——讲授新课——巩固训练——课堂总结”的常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而是在学生作好充分课前准备的基础上,分“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成果展示”几个环节引导学生,首先教师提出两个问题:①若用一种正多边形镶嵌,哪些正多边形能镶嵌成一个平面,需满足什么条件?②若几种正多边形进行镶嵌,有多少种镶嵌方法,需满足什么条件?提出问题后,学生分组探索研究,学生观察、拼模型、思考、讨论,每个人都沉浸在探索的兴奋中,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最后学生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同学讲解了自己对问题的探索结论,有同学展示了自己的平面镶嵌草图,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策略二:有针对性的开设数学学习交流课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不同,学生学习数学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我鼓励学生对教材自我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提倡算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从而为师生、生生之间进行数学交流提供广阔的空间,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学习水平。例如,在每年的数学复习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部分学生刚复习完的内容很快就忘记,就像一句歇后语中说的:黑瞎子掰玉米,掰一棒,摔一棒。针对这个问题,我在班内不失时机的上了一节数学学习交流课,课的主题就是:怎样牢固掌握数学知识?在交流发言中,学生踊跃发表意见,谈了很多有见解的学习方法,最后我对学生的学习学法进行了总结,推荐归纳一名同学的学习意见——知识系统化:数学知识点多,逻辑性强,如果在复习中只是记住一些零碎的知识点,则很容易遗忘。如果能把逻辑性强的知识系统化,则可提纲挈领,使所有知识点都牢固地结在知识网中,无一遗漏。初三几何概念、定理多,难记易混,把所有知识系统化很有必要。
策略三:改变学习方式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以前学生的数学学习主要是记忆客观定义,模仿例题训练,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更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重要方式。例如,在统计“频率分布”部分教学中,不拘泥于课本教学。课前给学生划分了学习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生活中对“频率分布”知识的运用,并说明从频率分布表图中能获取那些信息,学生收集的材料很丰富,有“职工工资表”、“公司业务柱形图”、“我国土地类型图”等,学生课前不仅对学习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完本课内容后,我还布置了实习作业:了解周围社会中某项指标(如:某商店的日营业额、某路口的车流量等),并队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获取了有关的许多信息。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策略四:让学生总结,自我体验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每堂课一般情况下教师对一节的知识作一总结、强调一些注意的问题,学生往往临近下课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小结的效果往往不好。我在每堂课结束后,让学生总结,通过总结能提高学生综合概括能力,并能使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发现新问题,这样做不但使学生学得有兴趣,而且还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教学“二次函数y=ax2、y=ax2+k、y=a(x-h)2图象”部分后,我说:“你今天有哪些收获和感受?还有什么遗憾?”学生热情很高,争先恐后的总结,有的说:“我发现三个函数图象形状相同。”有的说:“把y=ax2上下移动k个单位得到y=ax2+k的图象,把y=ax2图象左右平移h个单位得到y=a(x-h)2图象”有的提出问题是:这三种函数之间有联系,如果把y=ax2上下、左右都移动会得到什么函数图象?抓住这一学生有深度的问题,我启发大家大胆猜想,学生兴趣很高,我及时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研究,同时问:“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得到什么好的学习方法?”立刻有学生说:“像y=ax2、y=ax2+k、y=a(x-h)2三个函数图象只要记住一个就可以了。”这样学生说出了很多有见解的学习方法,最后我对学生的学法进行了总结,推荐一名同学的学习意见——知识系统化:数学知识点多,逻辑性强,如果在复习中只记住一些零碎的知识,则很容易遗忘,如能把逻辑性很强的知识系统化,则可提纲挈领,使所有知识点都牢固的结在知识网中,无一遗漏,初三几何最后一部分,概念、定理多,难记易混,把原有的知识系统化很有必要。
策略五:指导学生学会评估自己的学习水平,培养形成正确的情感及价值观
以往对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评价只是教师的事,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对其学习水平的评价,不利于激励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加以指导,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如能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水平进行正确的评价,则效果会更及时,更有效,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我经常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平日在每次数学质量检测时,不少同学不能正确分析、评价自己的学习水平,成绩很理想时,眉开眼笑,成绩很不理想时,满脸沮丧,甚至于自己以后的数学学习起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背离了学生学习水平评价的意义。我在一班内开展了“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数学成绩?”的专题讨论,倾听学生之间的讨论,最后学生形成共识:要从纵向、横向全面评价自己的成绩,评价的关键是归纳成功的原因和失败的教训,制定适合于自身特点的学习计划,要形成胜不骄、败不馁,不断进步的数学学习观念。
策略一:转变教学方式
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教师要找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再是数学学习的控制者,而应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具体的说,教师应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从而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例如,在几何“镶嵌”部分教学中,没有按“复习——引入——讲授新课——巩固训练——课堂总结”的常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而是在学生作好充分课前准备的基础上,分“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成果展示”几个环节引导学生,首先教师提出两个问题:①若用一种正多边形镶嵌,哪些正多边形能镶嵌成一个平面,需满足什么条件?②若几种正多边形进行镶嵌,有多少种镶嵌方法,需满足什么条件?提出问题后,学生分组探索研究,学生观察、拼模型、思考、讨论,每个人都沉浸在探索的兴奋中,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最后学生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同学讲解了自己对问题的探索结论,有同学展示了自己的平面镶嵌草图,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策略二:有针对性的开设数学学习交流课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不同,学生学习数学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我鼓励学生对教材自我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提倡算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从而为师生、生生之间进行数学交流提供广阔的空间,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学习水平。例如,在每年的数学复习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部分学生刚复习完的内容很快就忘记,就像一句歇后语中说的:黑瞎子掰玉米,掰一棒,摔一棒。针对这个问题,我在班内不失时机的上了一节数学学习交流课,课的主题就是:怎样牢固掌握数学知识?在交流发言中,学生踊跃发表意见,谈了很多有见解的学习方法,最后我对学生的学习学法进行了总结,推荐归纳一名同学的学习意见——知识系统化:数学知识点多,逻辑性强,如果在复习中只是记住一些零碎的知识点,则很容易遗忘。如果能把逻辑性强的知识系统化,则可提纲挈领,使所有知识点都牢固地结在知识网中,无一遗漏。初三几何概念、定理多,难记易混,把所有知识系统化很有必要。
策略三:改变学习方式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以前学生的数学学习主要是记忆客观定义,模仿例题训练,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更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重要方式。例如,在统计“频率分布”部分教学中,不拘泥于课本教学。课前给学生划分了学习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生活中对“频率分布”知识的运用,并说明从频率分布表图中能获取那些信息,学生收集的材料很丰富,有“职工工资表”、“公司业务柱形图”、“我国土地类型图”等,学生课前不仅对学习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完本课内容后,我还布置了实习作业:了解周围社会中某项指标(如:某商店的日营业额、某路口的车流量等),并队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获取了有关的许多信息。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策略四:让学生总结,自我体验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每堂课一般情况下教师对一节的知识作一总结、强调一些注意的问题,学生往往临近下课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小结的效果往往不好。我在每堂课结束后,让学生总结,通过总结能提高学生综合概括能力,并能使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发现新问题,这样做不但使学生学得有兴趣,而且还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教学“二次函数y=ax2、y=ax2+k、y=a(x-h)2图象”部分后,我说:“你今天有哪些收获和感受?还有什么遗憾?”学生热情很高,争先恐后的总结,有的说:“我发现三个函数图象形状相同。”有的说:“把y=ax2上下移动k个单位得到y=ax2+k的图象,把y=ax2图象左右平移h个单位得到y=a(x-h)2图象”有的提出问题是:这三种函数之间有联系,如果把y=ax2上下、左右都移动会得到什么函数图象?抓住这一学生有深度的问题,我启发大家大胆猜想,学生兴趣很高,我及时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研究,同时问:“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得到什么好的学习方法?”立刻有学生说:“像y=ax2、y=ax2+k、y=a(x-h)2三个函数图象只要记住一个就可以了。”这样学生说出了很多有见解的学习方法,最后我对学生的学法进行了总结,推荐一名同学的学习意见——知识系统化:数学知识点多,逻辑性强,如果在复习中只记住一些零碎的知识,则很容易遗忘,如能把逻辑性很强的知识系统化,则可提纲挈领,使所有知识点都牢固的结在知识网中,无一遗漏,初三几何最后一部分,概念、定理多,难记易混,把原有的知识系统化很有必要。
策略五:指导学生学会评估自己的学习水平,培养形成正确的情感及价值观
以往对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评价只是教师的事,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对其学习水平的评价,不利于激励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加以指导,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如能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水平进行正确的评价,则效果会更及时,更有效,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我经常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平日在每次数学质量检测时,不少同学不能正确分析、评价自己的学习水平,成绩很理想时,眉开眼笑,成绩很不理想时,满脸沮丧,甚至于自己以后的数学学习起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背离了学生学习水平评价的意义。我在一班内开展了“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数学成绩?”的专题讨论,倾听学生之间的讨论,最后学生形成共识:要从纵向、横向全面评价自己的成绩,评价的关键是归纳成功的原因和失败的教训,制定适合于自身特点的学习计划,要形成胜不骄、败不馁,不断进步的数学学习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