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学具优化课堂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wh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引导学生使用学具是学好数学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也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体现。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学具辅助教学,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的。
  1引导学生从学具操作中获得新知
  在教学中,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恰当地进行动手操作,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从操作中获得新知,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数学中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儿童的兴趣为活动中心,教师的作用是建设、引导和帮助,创设儿童喜爱的学习环境。教学中把学具与兴趣这一心理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素质正处于最敏感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对学习成功渴望的强烈程度,直接导致了他们对教师新颖教学方式的期盼。精心设计学具的使用,充分利用学具新颖灵活富有创意的活动形式,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活创新思维,开发学习的潜能,尤其能培养学生探究数学学习方法的能力。利用学具,辅助教学,是积极进行课堂改革的体现。使学生过去的“要我学”变成现在的“我要学”,能够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先让学生拿出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3份,4份,5份,6份,7份,并记录每次分得的根数和剩下的根数,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中发现,在平均分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正好分完,一种不能分完。当不能分完时,余数总比除数小,进而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教学中多让学生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做一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课堂容量,更充分地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这样学生通过使用学具,既能发现新知,又品尝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2运用学具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在教学中运用学具,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让学生动手、动眼、动脑,使操作、观察、思维有机结合,把抽象难懂的道理,通过直观形象的学具操作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用梯形学具,按照课本中的说明和图解,进行演示,使学生清楚的看到,把两个梯形重叠旋转后,把红色的梯形的左边沿着白色的梯形的右边向上移动,使红色梯形的上底和白色梯形的下底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操作学生很快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已有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学生很快得出梯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从而得到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其对公式有了深刻的理解。
  3运用学具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有着鲜明个性的人。他们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愿望,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想基础,自己的思维火花和行为规律。正如每个人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这是别人不能代替的,也是改变不了的。教师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者,人生的塑造者,学习方式的组织者。教师只能让学生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明白道理。通过自己的感悟,找出事物内在的联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各种感官去感知数学的变化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充分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充分利用学具材料,让学生自己去实验探究。学生自己选择的实验材料——圆柱容器和圆锥容器,通过这些材料去发现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有没有关系,如果有,是怎样的关系。由于学生选择的实验材料不同,有的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有的是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有的是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有的是不等高也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教师没有固定单一的实验操作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课堂气氛活跃,人人动手参与,争先恐后汇报实验结果,从而得出了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学具是另一种形态的教材,是一种比课本更直接,可操作,可实验的学习材料,学具的使用可较好的体现新课标“生活中的数学”“做数学”应用实践的基本理念。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正确恰当的操作学具,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优化了数学课堂教学,有利于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爱心是人性中最基础的东西,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是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婴幼儿期是人各种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爱心的形成也是在婴幼儿时期。因此培养孩子的爱心,要从孩子很小的时候抓起。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呢?  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爱心  对于教师来说,要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孩子的爱心,从而放大并培养孩子的爱心。教师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挖掘可以进行爱心教育的材料,并要不失时
期刊
【摘 要】 文章介绍了作者借助华南师范大学的讲座及课堂,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观模教学”的学习,这种学习是最好的一种读人学习(向不同的名师、名教、学者学习),也是职业教师快速成长的一条“捷径”。  【关键词】 教师成长 重要他人 捷径    我的从教成长离不开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从精神上引领我成长,从专业教学上引领我成长,从个人阅读方向上引领我成长。华南师范大学是我成长的“标杆”,也有我不解的
期刊
【摘要】 针对高三备考解斜三角形这一模块复习中,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解答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 解斜三角形 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 三角函数    1考纲知识解读  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的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解三角形的内容是三角函数知识、三角形知识、平面向量知识综合考查,考
期刊
教育研究归属于社会学科,其研究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应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质性研究就是一种适合教育研究的方法,在当代教育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尝试对质性研究做初步分析,以便理清思路,形成对质性研究的科学认识,促进质性研究在课题研究中的应用。  1什么是质性研究  质性研究源自人类学的人种志,这种十分重视现场调查的研究方法近30年来逐步引起国内外教育研究者的重视,在国外教育研究实践中得到广泛应
期刊
素质教育在中国已经开展了一段时期,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那么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让其勇于思考,探索,在学习、生活中注入自己的活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高中教育以其知识量大,难度深著称,特别是实施新课程标准以后,谁能坚持创新,勇于创新,谁就能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因此,如何在高中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一直是一个难题,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努力在教学过程中推行素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辑录的古诗,都是我国历代著名诗人的优秀作品,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些古诗体现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小学生接触了解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厚实文化积淀的好教材。古诗教学不应仅满足于孩子的背诵与默写,要走出那种“孩子只要会背诵、默写就是学好了”的认识误区。  1要了解作者  了解作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低年级的古诗教学,可让学生了解所
期刊
【摘 要】 高中数学新教材增加了《算法初步》,其中程序框图是算法中的教学重点。算法的逻辑结构主要有三种,相对于顺序结构和条件结构来说,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教学难度较大。这是因为,程序设计中的循环结构与学生熟悉的重复运算存在一定的区别,学生对循环体和终止条件的学习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加强对算法中循环结构的分析与研究很有必要。  【关键词】 算法 程序框图 循环结构 当型 直到型    随着社会的发展
期刊
教师辛辛苦苦批改完作文,学生往往只看看分数或等次就丢到一边,有的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那么,学生为什么对教师的评价不屑一顾呢?为此,我曾在班上进行过一次关于作文评价的调查。结果发现:学生最反感的是教师简单地用“优、良、中、差”给出等次,最不喜欢看到“条理清楚、中心突出、语句通顺、字迹工整”之类的套话,觉得这样的评价索然无味。那么怎样的评价才有实效性呢?  1评价内容要实在  唯有“情动于中”,方能“
期刊
【摘 要】 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的应用是有条件的,其条件是偏角很小(如100),而且偏角越小公式计算的结果越接近实际值,为什么是这样呢?本文从任意角度出发,推导出周期公式,再得到偏角很小的情况时周期的表达式。  【关键词】 单摆 非线性摆 周期 摆角    1引言  周期与实际测定值之间的误差,随着偏角的增大而增大。偏角为5°时误差误差为0.1‰,7°时为1‰,15°时为5‰,23°时为10‰”
期刊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这段话深刻地阐释了音乐欣赏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而在我们的教科书中,音乐欣赏确实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做为一名音乐教师一定要重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激励学生对所听音乐发表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尽可能地为学生树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