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尽管是出生在民族地区,但这是第一次参加苗族人的葬礼,其中有很多地方不是很清楚,没有特别深入的到葬礼中看到一些细节的仪式,现在的撰写系葬礼归来后的回忆,有些也有记忆模糊的地方,希望以后积累经验,弥补不足,更好的写民族志。
【关键词】:苗族;葬礼;民族志
葬礼仪式的举行,意味着一个人生命的终结,亲友宾客为逝者举行送行仪式让其入土为安,笔者选取了一次亲自参与的葬礼仪式,地点是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归兰水族乡阳寨(原名叫羊寨),此次民族志的撰写系回忆同学父亲病逝后去的“吃白酒”。葬礼仪式通常反应出一个地区民族的民间信仰,是一种有别于其他民族独有的丧葬文化,在民间通常通过这样的仪式感增强民族认同、族群认同和社会认同。
一、葬礼点情况综述
葬礼点位于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归兰水族乡,寨中居住的人家以吴氏为主,夹杂杨氏、韦氏,整个寨子20余户,都是苗族,操同种苗语。这个地方属于都匀市偏远乡镇,一直以来路况不好,有一条二级公路进乡,都是盘山公路,弯道众多路面有的地方沥青路已经破坏,行车十分颠簸。坐大巴车慢一点都要近三个小时,之前我们从未到过这里,再者到了这个地方,很少有人说都匀方言,大部分人说当地的苗语或者水话,语言不通,出来较多的年轻人会说普通话。我们这次来“吃白酒”是接到电话通知说吴姓同学的父亲病故,于是几个同学自发到他家看望,因此看到了这里的葬礼仪式。
二、葬礼
(一)准备工作与进客
过世的老人是吴姓同学的父亲,死者52岁,原来以做石料给人刻石碑为生,因过度劳碌病故,有一儿一女,吴姓同学是独子,其姐已经出嫁。据同学说他们这里的苗族从江西大帽山、横峰、广丰一带迁徙过来。为躲避战争和免受统治者迫害,大多迁入到了高山峡谷地带。最早一支开始定居在今丹寨县排调一带,后迁至交梨、羊冬一带;一支深入都江崇山峻岭,定居羊福千家寨一带;一支定居三合排正及高洞羊善一带。他们这一支吴姓苗族是最早迁移至阳关寨落户的,族家亲的是丹寨的那支。寨子里的杨氏、韦氏是后来迁入,具体不得知这两个姓氏的苗族人族家亲哪里,但三个姓氏说同样的苗语。
两点左右,为死者做入殓法事的先生(傩师)请到了。只见他口中念念有词,烧纸烧香,他的旁边帮忙的是死者的亲人,主要是吴同学,大致仪式我们因为胆小没有看,同学说是清洗死者身体、换衣服等然后几个家族中人帮忙抬进事先桌备好的棺材里,前前后后持续个把小时。同学告诉我们在这里,苗族人有唱哭歌给死者送行的惯例,而且是由死者有血缘关系的人唱,一边哭一边唱,具体内容大意是感恩生者之前的抚养之恩,也有数着死者一生辛苦的的唱法,同学家这里是他的姐姐在哭唱,因为说的苗话,具体内容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她悲伤的表情里可以看出言辞真切。其他的亲友也要跟着哭,各哭各的。整个傍晚,随着客人的到来,鞭炮声、芦笙声、铜鼓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在这样的氛围下,敬客(晚餐)开始。晚饭是流水席,男女分坐,8个人一桌一桌只有五个菜,一个猪肉,其他的几个是素菜,吃的喝的酒都管够,这是客人来后吃的第一餐,很简单的饭菜。
(二)晚饭后的仪式
酒足饭饱之后,晚上八点过后,在“先生”主持仪式下,同学来叫我们说芦笙舞开始了,让我们去看看,这里的人用苗语说着我们也听不懂,后来才知道翻译过来叫跳月。屋内的铜鼓声又开始敲响,男子们围着铜鼓站成一圈,双手随意的放着,有三个开始吹芦笙的男子起舞了,其他的女人们跟着在后面,这些参加跳的女子都穿上传统的苗族服装。这种苗服是由亮布制成,里面是带刺绣和蜡染的亮布大肚兜,外穿亮布短上衣,下著亮布马裤,双腿系蜡染绑腿,同时带上银头饰和银项圈(图2)。吴同学说参加跳月的女性只能是逝者的媳妇辈,其他女性都不能跳。此时,整个屋里围了很多人,都站在旁边观看。
铜鼓声重新响起,这一次是身着当地苗族服饰的媳妇们进场跳月,也是第一次葬礼上正式的跳月。准备好的媳妇们跟着领舞的舞步开始摇起来,比较随意,步点碎碎,缓慢的向前移动,围城一个圈。她们身上佩戴的银饰也随着轻轻的晃动起来,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大家的姿势都是一样,舞步没有太多变化,简单而轻盈。
(三)下葬
帮忙抬棺材的人把棺材到指定地点后,“先生”再次入场主持下葬仪式。抬棺的人返回来了,他们走了另外一条路,没有走原来的那条,死者的儿辈孙辈们要去给先生帮忙,要宰鸡来祭奠后,在先生念一段经后才把棺材抬着下葬,慢慢放入事先弯好的坑里,接着着旁边帮忙的人拿着铲子帮忙铲土往棺材里倒,一直到堆砌出一个新坟的样子,现在,也有的人家顺便把已经刻好的石碑一起立在坟头,也有的要等到条件合适才立碑,但都因主人家说话算数的人决定这事。立碑完后,上山时候扛着的花圈等物品在午饭放客后堆放到逝者的坟头,也有一些烧掉部分,以此祭奠。与此同时,会有专门的一个媳妇把逝者生前的衣物放在路的三岔口烧,让逝者在阴间得到享用,烧的时候念念有词,请逝者的灵魂把这些衣物一并带走。
三、吴氏苗族的民间信仰
(一)跳月
从这场葬礼中我们可以看到,芦笙舞在整个仪式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从葬礼开始至结束,每一场跳月都有不同的意义,传递着不同的文化信息。三场最重要的跳月,出场的顺序和时间都有讲究,跳月的人大体不变,吹奏的曲子有些变化,曲调长短都是根据仪式现场而定。由此可见,跳月在丧葬仪式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为逝者送行更是苗家人重礼仪的表现。明代钱古训《百夷传》里记载:“村甸间击大鼓,吹芦笙,舞干为宴。”说明了哪里有苗族人的地方,哪里就有芦笙舞,跳月已经成为苗族人生活的一部分。芦笙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是表达苗族人民思想感情的纽带,体现了苗族人团结奋发的精神风貌,并作为他们世代相传的传统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二)“先生”(苗族傩师)
“先生”即是苗族傩师,这一词的称呼,是都匀本地的叫法,主要工作就是为死者举行仪式。在这场苗族丧葬仪式中,“先生”出场的时间决定了整个仪式的进程,从死者入殓到下葬,都有严格的时间控制,可以说是葬礼中最关键的人物。人类学家泰勒提出,万物有灵论又称为泛灵信仰,是一种对于灵魂存在的信仰。苗族人认为所有的生灵都是有灵魂存在的,人逝世后灵魂一直存在,过世的人需要傩师操作行仪式来为他的灵魂引路。苗族古歌里《跋山涉水》篇这样唱道:自己的祖先从前“居住在东方,挨近海边边,天水紧相连,波浪滚滚翻,眼望不到边”。他们“翻过水山头,来到风雪坳”,先后渡过“河水黄央央”“河水白生生”“河水稻花香”的三条大河南下,然后又“沿着稻花香河”西进,“经历万般苦,迁徙来西方,寻找好生活”。因此苗族人的传统就是要把死者的灵魂引到东方,原先他们祖先的居住地东方。
(三)家族认同与民族情感的联系
通常而言,来参加葬礼的都是死者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也有一些朋友,主人家是以死者直系之族为主,吴姓直系亲属,其他的旁系亲友与姻亲关系的来宾是客人,在亲友接待和客人吃酒中给死者做最后的人间送行。这其实相当于一次家族的聚会,葬礼仪式的参与更是重家族身份与血缘亲疏关系,通过这一系列仪式的完成,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苗族人的家族认同,增强他们之间民族情感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三都水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三都水族自治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
版社,1992
2苗族古歌中的苗族祖居住地与民族迁徙 曹端波.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3魂兮归来--《亚鲁王》文本与仪式研究 佟彤.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15.03
【关键词】:苗族;葬礼;民族志
葬礼仪式的举行,意味着一个人生命的终结,亲友宾客为逝者举行送行仪式让其入土为安,笔者选取了一次亲自参与的葬礼仪式,地点是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归兰水族乡阳寨(原名叫羊寨),此次民族志的撰写系回忆同学父亲病逝后去的“吃白酒”。葬礼仪式通常反应出一个地区民族的民间信仰,是一种有别于其他民族独有的丧葬文化,在民间通常通过这样的仪式感增强民族认同、族群认同和社会认同。
一、葬礼点情况综述
葬礼点位于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归兰水族乡,寨中居住的人家以吴氏为主,夹杂杨氏、韦氏,整个寨子20余户,都是苗族,操同种苗语。这个地方属于都匀市偏远乡镇,一直以来路况不好,有一条二级公路进乡,都是盘山公路,弯道众多路面有的地方沥青路已经破坏,行车十分颠簸。坐大巴车慢一点都要近三个小时,之前我们从未到过这里,再者到了这个地方,很少有人说都匀方言,大部分人说当地的苗语或者水话,语言不通,出来较多的年轻人会说普通话。我们这次来“吃白酒”是接到电话通知说吴姓同学的父亲病故,于是几个同学自发到他家看望,因此看到了这里的葬礼仪式。
二、葬礼
(一)准备工作与进客
过世的老人是吴姓同学的父亲,死者52岁,原来以做石料给人刻石碑为生,因过度劳碌病故,有一儿一女,吴姓同学是独子,其姐已经出嫁。据同学说他们这里的苗族从江西大帽山、横峰、广丰一带迁徙过来。为躲避战争和免受统治者迫害,大多迁入到了高山峡谷地带。最早一支开始定居在今丹寨县排调一带,后迁至交梨、羊冬一带;一支深入都江崇山峻岭,定居羊福千家寨一带;一支定居三合排正及高洞羊善一带。他们这一支吴姓苗族是最早迁移至阳关寨落户的,族家亲的是丹寨的那支。寨子里的杨氏、韦氏是后来迁入,具体不得知这两个姓氏的苗族人族家亲哪里,但三个姓氏说同样的苗语。
两点左右,为死者做入殓法事的先生(傩师)请到了。只见他口中念念有词,烧纸烧香,他的旁边帮忙的是死者的亲人,主要是吴同学,大致仪式我们因为胆小没有看,同学说是清洗死者身体、换衣服等然后几个家族中人帮忙抬进事先桌备好的棺材里,前前后后持续个把小时。同学告诉我们在这里,苗族人有唱哭歌给死者送行的惯例,而且是由死者有血缘关系的人唱,一边哭一边唱,具体内容大意是感恩生者之前的抚养之恩,也有数着死者一生辛苦的的唱法,同学家这里是他的姐姐在哭唱,因为说的苗话,具体内容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她悲伤的表情里可以看出言辞真切。其他的亲友也要跟着哭,各哭各的。整个傍晚,随着客人的到来,鞭炮声、芦笙声、铜鼓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在这样的氛围下,敬客(晚餐)开始。晚饭是流水席,男女分坐,8个人一桌一桌只有五个菜,一个猪肉,其他的几个是素菜,吃的喝的酒都管够,这是客人来后吃的第一餐,很简单的饭菜。
(二)晚饭后的仪式
酒足饭饱之后,晚上八点过后,在“先生”主持仪式下,同学来叫我们说芦笙舞开始了,让我们去看看,这里的人用苗语说着我们也听不懂,后来才知道翻译过来叫跳月。屋内的铜鼓声又开始敲响,男子们围着铜鼓站成一圈,双手随意的放着,有三个开始吹芦笙的男子起舞了,其他的女人们跟着在后面,这些参加跳的女子都穿上传统的苗族服装。这种苗服是由亮布制成,里面是带刺绣和蜡染的亮布大肚兜,外穿亮布短上衣,下著亮布马裤,双腿系蜡染绑腿,同时带上银头饰和银项圈(图2)。吴同学说参加跳月的女性只能是逝者的媳妇辈,其他女性都不能跳。此时,整个屋里围了很多人,都站在旁边观看。
铜鼓声重新响起,这一次是身着当地苗族服饰的媳妇们进场跳月,也是第一次葬礼上正式的跳月。准备好的媳妇们跟着领舞的舞步开始摇起来,比较随意,步点碎碎,缓慢的向前移动,围城一个圈。她们身上佩戴的银饰也随着轻轻的晃动起来,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大家的姿势都是一样,舞步没有太多变化,简单而轻盈。
(三)下葬
帮忙抬棺材的人把棺材到指定地点后,“先生”再次入场主持下葬仪式。抬棺的人返回来了,他们走了另外一条路,没有走原来的那条,死者的儿辈孙辈们要去给先生帮忙,要宰鸡来祭奠后,在先生念一段经后才把棺材抬着下葬,慢慢放入事先弯好的坑里,接着着旁边帮忙的人拿着铲子帮忙铲土往棺材里倒,一直到堆砌出一个新坟的样子,现在,也有的人家顺便把已经刻好的石碑一起立在坟头,也有的要等到条件合适才立碑,但都因主人家说话算数的人决定这事。立碑完后,上山时候扛着的花圈等物品在午饭放客后堆放到逝者的坟头,也有一些烧掉部分,以此祭奠。与此同时,会有专门的一个媳妇把逝者生前的衣物放在路的三岔口烧,让逝者在阴间得到享用,烧的时候念念有词,请逝者的灵魂把这些衣物一并带走。
三、吴氏苗族的民间信仰
(一)跳月
从这场葬礼中我们可以看到,芦笙舞在整个仪式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从葬礼开始至结束,每一场跳月都有不同的意义,传递着不同的文化信息。三场最重要的跳月,出场的顺序和时间都有讲究,跳月的人大体不变,吹奏的曲子有些变化,曲调长短都是根据仪式现场而定。由此可见,跳月在丧葬仪式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为逝者送行更是苗家人重礼仪的表现。明代钱古训《百夷传》里记载:“村甸间击大鼓,吹芦笙,舞干为宴。”说明了哪里有苗族人的地方,哪里就有芦笙舞,跳月已经成为苗族人生活的一部分。芦笙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是表达苗族人民思想感情的纽带,体现了苗族人团结奋发的精神风貌,并作为他们世代相传的传统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二)“先生”(苗族傩师)
“先生”即是苗族傩师,这一词的称呼,是都匀本地的叫法,主要工作就是为死者举行仪式。在这场苗族丧葬仪式中,“先生”出场的时间决定了整个仪式的进程,从死者入殓到下葬,都有严格的时间控制,可以说是葬礼中最关键的人物。人类学家泰勒提出,万物有灵论又称为泛灵信仰,是一种对于灵魂存在的信仰。苗族人认为所有的生灵都是有灵魂存在的,人逝世后灵魂一直存在,过世的人需要傩师操作行仪式来为他的灵魂引路。苗族古歌里《跋山涉水》篇这样唱道:自己的祖先从前“居住在东方,挨近海边边,天水紧相连,波浪滚滚翻,眼望不到边”。他们“翻过水山头,来到风雪坳”,先后渡过“河水黄央央”“河水白生生”“河水稻花香”的三条大河南下,然后又“沿着稻花香河”西进,“经历万般苦,迁徙来西方,寻找好生活”。因此苗族人的传统就是要把死者的灵魂引到东方,原先他们祖先的居住地东方。
(三)家族认同与民族情感的联系
通常而言,来参加葬礼的都是死者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也有一些朋友,主人家是以死者直系之族为主,吴姓直系亲属,其他的旁系亲友与姻亲关系的来宾是客人,在亲友接待和客人吃酒中给死者做最后的人间送行。这其实相当于一次家族的聚会,葬礼仪式的参与更是重家族身份与血缘亲疏关系,通过这一系列仪式的完成,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苗族人的家族认同,增强他们之间民族情感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三都水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三都水族自治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
版社,1992
2苗族古歌中的苗族祖居住地与民族迁徙 曹端波.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3魂兮归来--《亚鲁王》文本与仪式研究 佟彤.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