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吴氏苗族人家的葬礼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king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尽管是出生在民族地区,但这是第一次参加苗族人的葬礼,其中有很多地方不是很清楚,没有特别深入的到葬礼中看到一些细节的仪式,现在的撰写系葬礼归来后的回忆,有些也有记忆模糊的地方,希望以后积累经验,弥补不足,更好的写民族志。
  【关键词】:苗族;葬礼;民族志
  葬礼仪式的举行,意味着一个人生命的终结,亲友宾客为逝者举行送行仪式让其入土为安,笔者选取了一次亲自参与的葬礼仪式,地点是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归兰水族乡阳寨(原名叫羊寨),此次民族志的撰写系回忆同学父亲病逝后去的“吃白酒”。葬礼仪式通常反应出一个地区民族的民间信仰,是一种有别于其他民族独有的丧葬文化,在民间通常通过这样的仪式感增强民族认同、族群认同和社会认同。
  一、葬礼点情况综述
  葬礼点位于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归兰水族乡,寨中居住的人家以吴氏为主,夹杂杨氏、韦氏,整个寨子20余户,都是苗族,操同种苗语。这个地方属于都匀市偏远乡镇,一直以来路况不好,有一条二级公路进乡,都是盘山公路,弯道众多路面有的地方沥青路已经破坏,行车十分颠簸。坐大巴车慢一点都要近三个小时,之前我们从未到过这里,再者到了这个地方,很少有人说都匀方言,大部分人说当地的苗语或者水话,语言不通,出来较多的年轻人会说普通话。我们这次来“吃白酒”是接到电话通知说吴姓同学的父亲病故,于是几个同学自发到他家看望,因此看到了这里的葬礼仪式。
  二、葬礼
  (一)准备工作与进客
  过世的老人是吴姓同学的父亲,死者52岁,原来以做石料给人刻石碑为生,因过度劳碌病故,有一儿一女,吴姓同学是独子,其姐已经出嫁。据同学说他们这里的苗族从江西大帽山、横峰、广丰一带迁徙过来。为躲避战争和免受统治者迫害,大多迁入到了高山峡谷地带。最早一支开始定居在今丹寨县排调一带,后迁至交梨、羊冬一带;一支深入都江崇山峻岭,定居羊福千家寨一带;一支定居三合排正及高洞羊善一带。他们这一支吴姓苗族是最早迁移至阳关寨落户的,族家亲的是丹寨的那支。寨子里的杨氏、韦氏是后来迁入,具体不得知这两个姓氏的苗族人族家亲哪里,但三个姓氏说同样的苗语。
  两点左右,为死者做入殓法事的先生(傩师)请到了。只见他口中念念有词,烧纸烧香,他的旁边帮忙的是死者的亲人,主要是吴同学,大致仪式我们因为胆小没有看,同学说是清洗死者身体、换衣服等然后几个家族中人帮忙抬进事先桌备好的棺材里,前前后后持续个把小时。同学告诉我们在这里,苗族人有唱哭歌给死者送行的惯例,而且是由死者有血缘关系的人唱,一边哭一边唱,具体内容大意是感恩生者之前的抚养之恩,也有数着死者一生辛苦的的唱法,同学家这里是他的姐姐在哭唱,因为说的苗话,具体内容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她悲伤的表情里可以看出言辞真切。其他的亲友也要跟着哭,各哭各的。整个傍晚,随着客人的到来,鞭炮声、芦笙声、铜鼓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在这样的氛围下,敬客(晚餐)开始。晚饭是流水席,男女分坐,8个人一桌一桌只有五个菜,一个猪肉,其他的几个是素菜,吃的喝的酒都管够,这是客人来后吃的第一餐,很简单的饭菜。
  (二)晚饭后的仪式
  酒足饭饱之后,晚上八点过后,在“先生”主持仪式下,同学来叫我们说芦笙舞开始了,让我们去看看,这里的人用苗语说着我们也听不懂,后来才知道翻译过来叫跳月。屋内的铜鼓声又开始敲响,男子们围着铜鼓站成一圈,双手随意的放着,有三个开始吹芦笙的男子起舞了,其他的女人们跟着在后面,这些参加跳的女子都穿上传统的苗族服装。这种苗服是由亮布制成,里面是带刺绣和蜡染的亮布大肚兜,外穿亮布短上衣,下著亮布马裤,双腿系蜡染绑腿,同时带上银头饰和银项圈(图2)。吴同学说参加跳月的女性只能是逝者的媳妇辈,其他女性都不能跳。此时,整个屋里围了很多人,都站在旁边观看。
  铜鼓声重新响起,这一次是身着当地苗族服饰的媳妇们进场跳月,也是第一次葬礼上正式的跳月。准备好的媳妇们跟着领舞的舞步开始摇起来,比较随意,步点碎碎,缓慢的向前移动,围城一个圈。她们身上佩戴的银饰也随着轻轻的晃动起来,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大家的姿势都是一样,舞步没有太多变化,简单而轻盈。
  (三)下葬
  帮忙抬棺材的人把棺材到指定地点后,“先生”再次入场主持下葬仪式。抬棺的人返回来了,他们走了另外一条路,没有走原来的那条,死者的儿辈孙辈们要去给先生帮忙,要宰鸡来祭奠后,在先生念一段经后才把棺材抬着下葬,慢慢放入事先弯好的坑里,接着着旁边帮忙的人拿着铲子帮忙铲土往棺材里倒,一直到堆砌出一个新坟的样子,现在,也有的人家顺便把已经刻好的石碑一起立在坟头,也有的要等到条件合适才立碑,但都因主人家说话算数的人决定这事。立碑完后,上山时候扛着的花圈等物品在午饭放客后堆放到逝者的坟头,也有一些烧掉部分,以此祭奠。与此同时,会有专门的一个媳妇把逝者生前的衣物放在路的三岔口烧,让逝者在阴间得到享用,烧的时候念念有词,请逝者的灵魂把这些衣物一并带走。
  三、吴氏苗族的民间信仰
  (一)跳月
  从这场葬礼中我们可以看到,芦笙舞在整个仪式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从葬礼开始至结束,每一场跳月都有不同的意义,传递着不同的文化信息。三场最重要的跳月,出场的顺序和时间都有讲究,跳月的人大体不变,吹奏的曲子有些变化,曲调长短都是根据仪式现场而定。由此可见,跳月在丧葬仪式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为逝者送行更是苗家人重礼仪的表现。明代钱古训《百夷传》里记载:“村甸间击大鼓,吹芦笙,舞干为宴。”说明了哪里有苗族人的地方,哪里就有芦笙舞,跳月已经成为苗族人生活的一部分。芦笙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是表达苗族人民思想感情的纽带,体现了苗族人团结奋发的精神风貌,并作为他们世代相传的传统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二)“先生”(苗族傩师)
  “先生”即是苗族傩师,这一词的称呼,是都匀本地的叫法,主要工作就是为死者举行仪式。在这场苗族丧葬仪式中,“先生”出场的时间决定了整个仪式的进程,从死者入殓到下葬,都有严格的时间控制,可以说是葬礼中最关键的人物。人类学家泰勒提出,万物有灵论又称为泛灵信仰,是一种对于灵魂存在的信仰。苗族人认为所有的生灵都是有灵魂存在的,人逝世后灵魂一直存在,过世的人需要傩师操作行仪式来为他的灵魂引路。苗族古歌里《跋山涉水》篇这样唱道:自己的祖先从前“居住在东方,挨近海边边,天水紧相连,波浪滚滚翻,眼望不到边”。他们“翻过水山头,来到风雪坳”,先后渡过“河水黄央央”“河水白生生”“河水稻花香”的三条大河南下,然后又“沿着稻花香河”西进,“经历万般苦,迁徙来西方,寻找好生活”。因此苗族人的传统就是要把死者的灵魂引到东方,原先他们祖先的居住地东方。
  (三)家族认同与民族情感的联系
  通常而言,来参加葬礼的都是死者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也有一些朋友,主人家是以死者直系之族为主,吴姓直系亲属,其他的旁系亲友与姻亲关系的来宾是客人,在亲友接待和客人吃酒中给死者做最后的人间送行。这其实相当于一次家族的聚会,葬礼仪式的参与更是重家族身份与血缘亲疏关系,通过这一系列仪式的完成,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苗族人的家族认同,增强他们之间民族情感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三都水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三都水族自治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
  版社,1992
  2苗族古歌中的苗族祖居住地与民族迁徙 曹端波.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3魂兮归来--《亚鲁王》文本与仪式研究 佟彤.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15.03
其他文献
【摘要】:20世纪末,俄罗斯著名学者利哈乔夫在其著作《思考俄罗斯》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斯堪的纳斯拉夫”一词,认为俄罗斯文化是北欧文化和南欧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果,并且明确了一个论断“俄罗斯从来不是东方”。本文通过了解利哈乔夫关于俄罗斯文化属性的认识,进一步分析利哈乔夫思想中的俄罗斯文化“南北观”及“非东方性”,并对此做出一些论断。  【关键词】:利哈乔夫;斯堪的纳斯拉夫;非东方性  一、20世纪的同龄
期刊
【摘要】:“??”句式是韩国语中比较特殊并且使用广泛的句式之一。“??”句式是由辅助谓词“??”和其先行成分构成的句式,因此,本文首先,从句法和语义两个角度对辅助谓词进行论述;然后,从句法的角度,根据“??”先行成分的不同对“??”句式进行分类分析。出现在“??”前的成分可以分为三类:连接词尾、终结词尾和依存名词。  最后,本文將从语义的角度剖析各类句式中“??”体现出的不同意义。通常情况下,“?
期刊
【摘要】:文化是文明的薪火传承与国家的精神内涵。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形成一种国家意识,引导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究其根本,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之中。本文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觉的内涵入手,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  【关键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曾经,中华
期刊
【摘要】:西汉立国之初,百废待举,统治者实行修养生息的政策。与此相适应,黄老之学成为汉初政治统治的指导思想。汉初的黄老之学,既是对先秦老庄道家思想的承继,又基于现实而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从而形成了适应汉初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汉初黄老之学中的诸多理念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治理仍有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从汉初社会现实与黄老之学自身的特点出发,基于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深刻总结汉初黄老之学对于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意
期刊
【摘要】:本文对近十年(2005-2015年)关于文化语言学论文进行整理,总结出这十年文化语言学的现状和发展情况,主要从语音、词汇和词义、语法、文字、交际称谓、专名、语言接触和教学七个方面阐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从中得出:近十年文化语言学发展迅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关键词】:文化语言学;研究领域  一 引言  “文化语言学”的学科名称是方言
期刊
【摘要】:言据性是体现交际双方互动的一种语言手段。通过对汉语书评语篇的言据性进行分析,可以得知据素的分布情况,从而可以解读书评的语篇特征;也可以根据各个据素的使用,分析其所体现的人际意义,尤其是书评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给汉语书评写作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言据性;汉语书评;据素;人际功能  一、引言  言据性是一种普遍的语言学现象。它又可以称为可证性、实据性等。本文根据国内学者杨林秀
期刊
【摘要】:中国丰富的菜肴, 生动地反映了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因此, 研究中国菜肴的翻译也是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在介绍中国饮食文化与菜肴的基础上, 提出了在翻译中国菜肴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应该遵循的方式和技巧。  【关键词】:中国菜肴;翻译技巧;传统饮食文化  一、中国菜肴翻译的现状分析  中国历来对吃很讲究的国家。中国饮食文化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其高超的烹调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用一句老
期刊
【摘要】:行书不论是在文字演变过程中,还是在书法史中所的位置都非常的重要。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这是一种普遍性的认知。其表现自产生时起,历久不衰涌现了大批名家名作,其他所有书体与之相比均远远逊色。行书能兼容其他各体,自由度大,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同时行书应用最广泛、最便捷、最丰富,符合文化人乃至大众的审美心理。  【关键词】:行书;真草;规律  一、行书的形成  “行书”最早却见于西晋
期刊
【摘要】:隋唐以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日趋繁盛,蔚为大观,官绅士人与佛教的交集日趋扩大,王安石与佛教的渊源也十分深厚,他与众多高僧交情深厚,佛家思想也与儒家思想一道在其思想和作品中占有着一定的地位。本文将着眼点放在王安石的佛词上,试探索其与佛教的关系。  【关键词】:王安石;宋词  佛教自汉明帝时期传入中国,发展至唐宋时期与中国本土文化融为一体,文学家们的思想和作品当中虽然仍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但佛家思
期刊
【摘要】: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民族,也造就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在人类学里面这被称作生态文化圈。在特定生态环境中的各个民族,通过对自己所处地域环境和生态的改造,在历史的过程中不断地形成了自身具有本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之下逐渐形成了本民族自身的文化。在新疆哈巴河县S村的哈萨克族,因为长期生活于山地草原的生态文化圈之中,主要包括植物、迁徙的野生动物、人和饲养的牲畜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