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问自答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eilj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在作文教学中摸索出一种方法,可有效解决学生作文写不具体的问题。这种方法其实很简单,就四个字“自问自答”。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作文教学;小学生;自问自答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哎,都四五年级了,学生作文还是写得不具体,写得稍好的,全班就那几个。”老师们的感慨也曾经是我的无奈,但如今这种现象在我的学生中越来越少。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通常先传授写作知识,再要求学生照此写出一篇作文。实践证明这种作文教学模式收效甚微,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没有多大帮助,因为对小学生来说,写作理论过于抽象,缺乏可操作性,学生依然无从下笔。我在作文教学中摸索出一种方法,可有效解决学生作文写不具体的问题。这种方法其实很简单,就四个字“自问自答”。
  下面的习作是我刚接手五年级时,班上一个写作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写的。
  学生的原作《奶奶的菜园》
  放暑假了,爸爸妈妈因工作太忙就把我带到了奶奶家。过了几天,我就开始无聊起来。奶奶看穿了我的心思,就带我到菜园逛逛。
  奶奶家的菜园里的菜可真多呀!有黄瓜、扁豆、茄子、西红柿、青椒、冬瓜……我东看看,西摸摸,不觉间无聊被抛到九霄云外。
  我把这篇习作打在了屏幕上,引导全班同学来看,让他们指出习作的优缺点。
  孩子们的眼光可真准,一致认为这篇习作条理还算清楚,但描写过于粗糙,表达很不具体,没有把奶奶菜园的特色表现出来。那怎样才能把奶奶菜园的特色具体地表现出来呢?我继续追问,起先班上一片沉默,继而有极个别开始举手了。我干脆让他们小组讨论,谁知孩子们情绪高涨,三三两两讨论得非常热烈。有的说写各样的蔬菜前面可以加上颜色的词,这样菜园里就显得色彩明丽。有的说加上一些修饰蔬菜形状的词,这样蔬菜才显得千姿百态。有的说形容蔬菜时可以用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这样就可把菜园蔬菜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给人如临其境之感。
  我心中暗喜,这静静的等待,终于等到了这“觉醒”的时刻。孩子们的回答挺令人满意,但我马上意识到如果仅仅感性地告诉他们:这样的习作可以加上颜色、形状的词,为了表达得更加生动形象还可用一些修辞手法,显然是永远不够的,这样学生的习作水平只会停留在这篇习作上,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必须上升到更理性的层面,就是要从这篇习作中总结写法。
  于是我乘胜追击,以这篇习作为例,指导学生如何做到描写具体。首先要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这很像画画,画画是把眼睛看到的东西用彩笔描绘出来,而写作是用语言描述所看到的事物,因此要用眼睛认真看,抓住事物的特征,有充分的把握才能动笔写。然后动笔时在心里自问自答。例如,描写茄子,你要先问自己,它是什么样的,是什么颜色的,形状像什么,还可以问从茄子身上你想到了什么等等,然后根据自己问的一一做出回答。当然,自问是有技巧的,可以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方面进行问,观察事物一定要充分调动五官的感觉,抓住其特征,辨析出描写对象的形态、声音、颜色,以致酸甜的味道,然后自答,这样就把自问的内容通过笔如实地自答出来。
  孩子们听了都瞪大眼睛,原来作文写具体这么简单呀,不就自问自答嘛。
  修改后的习作《奶奶的菜园》(片段)
  奶奶家的菜园里的菜可真多呀!碧绿碧绿的(什么颜色)黄瓜拖着长长的身子,悠闲地挂在枝叶间(什么形态),又嫩又长扁豆(什么样子)肚子总是憋着,像吃不饱饭一样(想到了什么)身着紫袍的茄子饱胀着肚子躲在叶下(什么颜色、什么形态)
  西红柿青里透红(什么颜色),青椒打着灯笼(什么形态),胖娃娃般的冬瓜趴在地上酣睡不醒(什么形态)……我东看看,西摸摸,不觉间无聊被抛到九霄云外。
  读了这段文字,我们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美丽、清新、可爱的小菜园的画面来。为什么会收到这感人的效果呢?这是因为作者运用了多种感觉器官进行仔细观察,并自问自答的结果。有的自问自答其形,有的自问自答其色,有的从想象方面进行自问自答,并用恰当的比喻,形象的写法,才把每种蔬菜的特征写得具体、生动。
  以上是状物的习作,自问自答,同样适用记事的习作。记事的文章要求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清楚楚,而很多孩子写此类习作,往往喜欢用概括的叙述代替具体细写,因此作文显得干瘪、空泛。我又把孩子写的《学骑自行车》的片段打在屏幕上,他们一看就知道这段文字出了什么毛病。
  广场很宽阔。我和爸爸牵着自行车来到广场上,爸爸给我讲了骑自行车的要诀。爸爸站在距离我前面七八米处,我向爸爸骑去。爸爸给我指出了毛病,又耐心指导我练习,使我很好地掌握了骑自行车的要领。最后我一口气能沿着广场骑上一圈了。
  这段文字的主要毛病是太笼统、过于空洞。怎样才能把事情写具体呢?我们可以针对所叙述的内容,提出几个“到底是怎样的?”的问题,仔细回忆当时的情况,把粗疏的地方写细腻。如:
  (1)广场是怎样的宽阔?爸爸给我讲了怎样的骑车要诀?
  (2)我到底是怎样握着把手向爸爸骑去的?骑的结果到底是怎样的?
  (3)爸爸到底是怎样指导我练习骑车的?
  (4)爸爸到底给我指出怎样的骑车毛病?
  围绕以上四个“到底是怎样的”,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做出详细的回答,就出现了下面的片段。
  广场非常宽阔一眼望不到边,这正是学骑自行车的好场地。爸爸说:“左右手握着把手时,要放松不要过于用力,两眼要正视前方,不能看车轮!”爸爸站在我前方七八米处说:“来,骑到我这儿来!”我上了车,目视前方,手脚并用,奋力向爸爸骑去。“哐当”一声,真是“平地上摔母猪”,我和自行车同时倒地,爸爸迅疾地奔过来,扶起来我,拍掉我身上的灰尘,关切地问:“有没摔疼,别泄气!”我一看爸爸,爸爸正冲我笑呢。于是我信心倍增,原来我使了半天劲,因为要领使用不当,双手太紧张,稍微有点弯度,身体就失去平衡,爸爸走到我跟前和蔼地说:“你主要的毛病是车要转弯时,自行车的摆头没有跟着摆过去……。”他边说边做示范。我照爸爸的话再次上车了。终于可以绕着广场骑上一圈了。   从上面改写的片段中,我们可以知道叙述一件事情,一定要多问几个“到底是怎样的?”的问题,才能把事情的过程具体地描绘出来。这实际上是要求我们写出故事的细节,写出当时的环境、人物动作、语言,以及自己所见、所想、所感。
  自问自答,不仅适用于状物、记事的文章,也适用于写人的文章,下面也举一例。
  习作《严厉的语文老师》片段: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上语文课,课正上到高潮处,A同学与同桌不知为何快乐事,竟眉飞色舞搭起话来,还要把笔放进笔盒,发出“咔嚓咔嚓”响(正在上课,A同学是怎么做的),这些举动早被老师的顺风耳察觉到了,老师的脸陡然一沉,两盏探照灯似的眼睛聚焦到A同学身上,喷射出无比严厉的光(老师见到这种情景是什么反应),A同学被照得满脸通红把脸低到了胸前。(A同学是什么反应)老师脸上的肌肉抖动着,两片薄唇一张,冒出三个字:说—明—书!这洪钟一般的声音,让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陡增一百倍(老师采取什么措施,全班同学什么反应)。
  我在这位同学习作的一旁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你观察得很细致,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比较到位,把人物写活了。
  “自问自答”的方法易学且具有可操作性,学生一旦学会用此招,便很快摆脱习作,如兔子的尾巴长不了的毛病,摆脱对很多事物熟视无睹的毛病,让学生乐于观察,易于表达。
  接下来好的习作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甚至在各种报纸杂志上也陆陆续续地崭露头角了。
  发表于《福州日报》的习作《憋》,叙述了一次憋尿的经历,语言幽默诙谐,充满趣味,大量的心理描写,让人感同身受。
  课紧锣密鼓上着,我的肚子也胀了起来,说句实话我有点憋不住了,看看表,天哪,才上半节课呀,我想举手向老师请假上厕所,可是又怕女生笑,我告诉自己,坚持就是胜利,憋着(尿急了,心里是怎么想的)……可是我实在憋不住了,教室里静得出奇,看看同学们的表情,都是那么的自若,那么的轻松,怎么也找不到与我是“同类项”的同学(其他同学是怎么反应的),此时的我已经是“无心恋战”了,老师上什么我一句也听不进去。这时,我真后悔刚才没先撒一泡尿再进班级,我悔啊,悔啊,我轻轻摸了一下肚子,尿差一点溢了出来,啊,此时要是站在马桶边,解解这燃眉之急,那是多么快活的人生啊!可是为了不让我那该死的同桌发现,我还要不动声色,好痛苦,好痛苦,哎……(尿急时什么感觉,又是怎样想的)
  看来“自问自答”这一招算学到家了。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只要贴近学生生活、增强课程意识、加强师生互动和学科整合,逐步完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内容、范围,并使这种学习的空间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就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实践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我校地处美丽的河西走廊西端的肃州区总寨镇沙河村,是一所村级小学。这里地广人稀,物产丰富。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
【摘要】文章通过对包涵工作方式方法的思考分析,总结高校辅导员在当前形势下做好本职工作的规律,便于其更好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关键词】包涵心语;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包涵心语》简介:这是包涵任复旦大学化学系2001级辅导员时用四年时间写的周记的合集,这本书有152篇周记,共12万多字,记录了她的学生的成长历程和她对自己
【摘要】《合欢树》是史铁生用质朴平实的语言谱写的一支感人至深的真情之曲,震动了每一位读者的心灵。款款文字缓缓地流淌了对母亲去世的悲伤之情,是儿子对母爱的一首热烈深挚的赞歌。文章大致以时间为序,信笔而书,如水如云,质朴中显风采,真情潜藏于字里行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关键词】合欢树;母爱;质朴;平静;深沉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合欢树》是史铁生一篇追忆母爱的文章,写于1
【摘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科学、公正、有效的作文评价既能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创作的激情、体验成功的快乐。语文老师高度重视作文评价,必能把握学生心理动态,提高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然而现今的作文评价有效吗?我们的学生在乎老师的评价吗?作文评价与学生的语文成绩有何关系?本文拟对此作一些探索。  【关键词】初中作文评价;实践探索;有效;快乐  【中图分类号
【摘要】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事实如此,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大语文观”也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学语文,语文就来源于生活!  【关键词】语文学习;生活化;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生活化是指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
【摘要】唐代诗人王维,是一个有着很高艺术修养的诗人,有着丰厚广博的文化素养,生前还是后世都久享盛名,故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  【关键词】王维诗;风格艺术;热情豪放;闲情逸致;音乐美;绘画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唐代诗人王维,他是一个有着很高艺术修养的诗人,他在绘画、音乐、书法等艺术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他将各种艺术融会贯通,极大地提高了他的诗歌的艺
【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重要途径。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知识、视野、能力急剧扩张时期,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对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领域,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实践,全面实现语文课程目标有着重要意义。结合问卷调查,本文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指导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中高年级;课外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随着高中新课程的深入开展,“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等创新理念越来越普遍地得到应用。几年来,本人以作文教学为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重点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大胆地作了一些探索和创新实践。本人一方面认真反思了以前的作文教学模式;一方面在作文教学中试行“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改革,让作文教学活起来!  【关键词】作文教学;合作探究;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分
【摘要】解读了小说《雨把烟打湿了》,并进行了思考,认为:人类一步一步向文明迈进的过程,却越来越不快乐,文明的压抑伴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而增长。  【关键词】雨把烟打湿了;文明;人性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坛黑马须一瓜的《雨把烟打湿了》是一部让人感到震撼的小说。读罢小说我们不禁沉思:何以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国家重点引进人才会轻描淡写地杀死一个服务态度不好的司机,而且毫不留恋自
【摘要】阅读最本质、最个性化的东西是读出“活生生的‘这一个’”,本课的教学设计没有囿于父爱的狭窄层面,而是引导学生循着作者的情感轨迹,去感受和感悟出父爱后面的人性、人性后面的心理成因、心理成因后面的社会背景。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教师自己的人生以及与文本的心灵交流。  【关键词】情感;人性;阅读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目标  ①体会苦难中坚守的父爱的伟大。②理解作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