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豪放 闲情逸致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249879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唐代诗人王维,是一个有着很高艺术修养的诗人,有着丰厚广博的文化素养,生前还是后世都久享盛名,故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
  【关键词】王维诗;风格艺术;热情豪放;闲情逸致;音乐美;绘画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唐代诗人王维,他是一个有着很高艺术修养的诗人,他在绘画、音乐、书法等艺术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他将各种艺术融会贯通,极大地提高了他的诗歌的艺术性。他有着丰厚广博的文化素养,使读者从他的作品中领略多种艺术素养整合后所带来的艺术魅力。
  王维是一个正直而又性格软弱的人。他的思想和创作可以天宝初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的王维有理想、有抱负、有热情,政治上追随张九龄,这时的诗歌创作内容积极,风格豪放,具有盛唐诗歌共有的浪漫气息。情调昂扬,充满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如“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熟知不问边庭苦,纵死尤闻侠骨香”(《少年行四首》之二)。“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立功勋”(《老将行》),老将虽是衰老,但是戎马余生,雄心未死的英雄气概,富于浪漫气息。此时的王维总是幻想着建不世之功业“一战立功勋”。
  王维的青少年正处在历史上开元盛世最繁荣鼎盛的时期,并少年得志,春风得意,描写边塞景物也开阔明朗、充满豪情。开元二十五年(737)春,王维奉使出塞,去宣慰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并在那里兼任判官,在赴边途中作《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选侯骑,都护在燕然。”
  首联点题,交代出使的目的“问边”。行程已经很遥远了,走过了居延属国(今甘肃张掖县西北)。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装备简单,随从不多,体现出了使者的孤独、寂寞和抑郁之情。
  颔联中“征蓬”是自喻,与前面的“单车”呼应。全句意谓自己像随风漂泊的蓬草一样走出了“汉塞”。“归雁”北归的大雁飞入远天的情景,暗喻诗人长途跋涉像“归雁”一样凄凉地飞入胡天边塞。写景中生动具体地表现出诗人激愤和压抑的内心感受。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历来为人称道,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展现了大漠的奇特——苍凉、壮阔、宏伟。诗人极具匠心地选取了塞上沙漠地区的典型景物,用简洁传神的语言加以描绘,并使之互相配合衬托,构成形象生动的画面,表现壮丽奇特的塞外风光。“大漠”直书辽阔、广袤的沙漠。紧接着“孤烟直”,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一个“直”字把人们的视线引向上去,让人在想象字句外的苍天黄云的同时更加感到大漠的空旷与浩瀚。上升的孤烟也使画面有了动态和生气,又表现了他的劲拔、坚毅之美。“长河落日圆”,长长的河流与圆圆的落日互相衬托,河流愈显其长,落日愈显其圆,景象愈显雄浑壮观。区区十个字描写了四种景物,用对比和烘托体现景物的形态、动态、色彩。长长的河流对比广阔的大漠。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诗人把自己孤寂的情绪融化在自然景色当中,随滚滚黄河奔流而去。
  “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乎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像是见了这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来竟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尾联“萧关选侯骑,都护在燕然”呼应开头,继续写出使情形。“萧关”是边境要塞,但首将“都护”却不在这里,而在“燕然”前线。首将亲临前线,不问可知军队的阵容与士气。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边防战士的赞扬,同时暗示出今后的行程,我们似乎感受到了诗人年轻时勇猛威武的神采和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这是苏东坡对王维诗、画的赞誉。自宋以来,用类似词语来赞美他的诗人或画家多不胜数。这说明王维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以灵性的语言,生花的妙笔描绘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的传神之作。盛唐的殷蟠在《河岳英灵集》中曾说:“维辞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巧妙地融入音乐美,他善于发现自然界的各种声音之美,从虫吟鸟鸣到人语泉声他都巧妙地写进诗中,以衬托形象,构成意境。“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秋夜独坐》),“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作为诗人兼画家,他又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形状美、色彩美、动态美并加以巧妙配合,在诗中构成美的境界。“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新晴野望》)。“开畦分白水,问柳发红桃”(《春园即事》)。
  四十多岁的王维,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远离尘俗的诗人,在山水田园诗中显示了他的形象概括能力,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时他善于把握总的印象,从大处落墨,简约宏深,落落大方。
  王维诗中的画面不仅大笔勾勒,形成富于概括力的画面,更善于撷取景物最为动人的刹那,加以精工刻画,以含蓄的风格创造出感人的美的境界。“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渭川田家》),野老倚仗眺望,期待童孙放牧归来的情态跃然眼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点点夕阳洒在青苔之上,环境幽深凄凉,刻画之细微,令人惊叹。因此,后人评价王维诗既有陶渊明诗浑融完整的意境,又有谢灵运诗精工刻画的描写。
  动静相兼,远近相宣,层次丰富,声色俱佳,是王维山水诗的画面结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蓬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有远景近景,仰视俯视,冷色暖色,人声水声,把绘画美、音乐美与诗歌美充分地结合起来。语言明净自然,准确传神。“照、流、喧、归、动、下”几个动词连贯运用,画山绣水,清新宁静,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含蓄丰富,耐人寻味。“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瞬间的捕捉,用简洁的笔墨,描绘出一幅寂静幽清的画卷,意趣悠远,令人向往。这便是王维诗中画境的灵魂——神韵的淡远。
  王维生前还是后世都久享盛名,故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班级,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庭”,家庭的氛围如何,直接影响着成员素质、性格的形成。班级文化就是“家庭氛围”,与学生如影随形。班级文化的创设,引领甚至改造着学生的品行。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了班级文化的德育效果。  【关键词】班级文化 ;德育;活动;宣传  【中图分类号】G625
【摘要】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幼儿园与小学的过渡阶段,他们乐于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学习,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班化的语文课堂应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在“玩”中学, 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班化;合作;游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偶然的一次下课期间,我听见两个女生轻轻地说:“体育老师生病了,下节课又要上语文课了
【摘要】《孙权劝学》讲述的是吴王孙权劝说东吴大将吕蒙认真学习的故事,文章宣扬了一种谦虚好学、重视阅读的昂扬向上的思想,具有极强的人文教育价值。文章简练生动,用语不多,但能在寥寥数语中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人物个性鲜明,跃然纸上,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精品之作。教学时要学生理解“劝”在文中的具体表现,并品味人物对话,揣摩人物的心理。  【关键词】文言文;《孙权劝学》教学;“读”  【中图分
【摘要】诵读,是诗歌阅读教学的一把金钥匙。通过诵读,发挥诗歌学习的“唤醒”功能,唤醒学生心灵深处沉睡着的力量,发掘学生内在的潜质和创造性。  【关键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诵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设计说明】  诵读,是诗歌阅读教学的一把金钥匙。通过诵读,发挥诗歌学习的“唤醒”功能,唤醒学生心灵深处沉睡着的力量,发掘学生内在的潜质和创造性。  《念奴娇·赤壁
【摘要】笔者从事低年级教学多年,面对《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识字教学的定位和调整:“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一二年级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其中1000个字会写。”这么大密度的生字,如何使低年级的学生很快地记住呢?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我把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分成“引—扶—放”三个阶段,扎实进行低年级学生高效识字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识字教学;教学方法;能力培养  
【摘要】只要贴近学生生活、增强课程意识、加强师生互动和学科整合,逐步完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内容、范围,并使这种学习的空间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就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实践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我校地处美丽的河西走廊西端的肃州区总寨镇沙河村,是一所村级小学。这里地广人稀,物产丰富。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
【摘要】文章通过对包涵工作方式方法的思考分析,总结高校辅导员在当前形势下做好本职工作的规律,便于其更好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关键词】包涵心语;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包涵心语》简介:这是包涵任复旦大学化学系2001级辅导员时用四年时间写的周记的合集,这本书有152篇周记,共12万多字,记录了她的学生的成长历程和她对自己
【摘要】《合欢树》是史铁生用质朴平实的语言谱写的一支感人至深的真情之曲,震动了每一位读者的心灵。款款文字缓缓地流淌了对母亲去世的悲伤之情,是儿子对母爱的一首热烈深挚的赞歌。文章大致以时间为序,信笔而书,如水如云,质朴中显风采,真情潜藏于字里行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关键词】合欢树;母爱;质朴;平静;深沉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合欢树》是史铁生一篇追忆母爱的文章,写于1
【摘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科学、公正、有效的作文评价既能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创作的激情、体验成功的快乐。语文老师高度重视作文评价,必能把握学生心理动态,提高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然而现今的作文评价有效吗?我们的学生在乎老师的评价吗?作文评价与学生的语文成绩有何关系?本文拟对此作一些探索。  【关键词】初中作文评价;实践探索;有效;快乐  【中图分类号
【摘要】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事实如此,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大语文观”也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学语文,语文就来源于生活!  【关键词】语文学习;生活化;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生活化是指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