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说具有丰厚传统的艺术,我们通常都会对形成这一传统的“主流”给予特别的关注,因为正是“主流”的存在及其力量的冲击才导致“支流”的出现并引发进一步的“流变”。从这一视角观察,我们就必须承认一门艺术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主流”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作为艺术传统积淀的基础与能量的核心,“主流”的形态、范式、情致与精神综合为一种彰显底蕴的主体风格,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对这门艺术的整体把握及个性化理解。评论交响乐,我们首先面对的必然是作为这门艺术“主流”的德奥交响乐。尽管交响乐艺术诞生至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其间时代变迁、流派更替、风格转换、“语言”翻新,但是在这漫长的历程中,无论艺术面貌如何重塑再整,德奥交响乐始终以“主流”的态势引领风尚,反映出各个音乐时代的艺术神韵。
德奥交响乐的艺术强势不仅体现于各个时期以大作曲家的音乐杰作为代表的创作领域,而且充分反映在著名交响乐团的精湛表演艺术中。维也纳爱乐乐团是举世公认的伟大乐团,2011年11月再度访华的柏林爱乐乐团更是一个世纪以来主宰世界乐坛的“交响乐霸主”。除此之外,实际上德国还有不少一流水平的交响乐团,其丰厚的传统和颇具个性的音乐表演长久地滋润着欧洲乃至世界其他地区的音乐文化。2012年3月刚刚访问上海的德国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正是这样一支世界顶级乐团——欧洲与日本有影响的音乐杂志和机构在近年的几次世界交响乐团评选中,都将该团选入“十佳”之列。因此,上海的乐迷对这支世界名团的到来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同时对率团前来的新生代指挥家中的优秀代表丹尼尔·哈丁(Daniel Harding,1975- )也充满了新的期待。哈丁已是上海音乐舞台上的常客,最近几年他曾相继率领伦敦交响乐团(任首席客座指挥)和瑞典广播交响乐团(任音乐总监)访问上海,每次的音乐会都获得了高度评价。乐迷们当然盼望哈丁与这支德国名团的合作能带来新的光彩。
我对3月8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上演于东方艺术中心的音乐会曲目深感兴趣,这是一台堪称“骨子老戏”的德奥交响乐演出:
贝多芬: 《艾格蒙特》序曲,
作品84号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作品77号
舒伯特: 《C大调第九交响曲》,
作品944号
“骨子老戏”的英文对应词应该是“Core Repertoire”, 这种核心曲目所代表的正是音乐传统的精华,其表现形态和艺术完美性不仅在作品产生之时是体现最高成就的艺术典范,而且其优秀的艺术品质具有传递美感意蕴的持续力与恒久性。说白了,“骨子老戏”就是经典。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这三位大作曲家中的任何一位的名字都可以当作德奥交响乐传统的“代名词”;三首不同的音乐体裁——序曲、协奏曲和交响曲——则构成了交响乐艺术最重要的承载样式。德奥交响乐的深厚、大气已经尽显于这台音乐会的曲目安排,而哈丁与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精彩的艺术展示无疑为上海的听众感悟经典、体察传统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贝多芬的《艾格蒙特》序曲在交响乐艺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这首作品的出现为后来的“音乐会序曲”(Concert Overture)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曲原是贝多芬1809年末至1810年初为歌德的戏剧《艾格蒙特》所作十段配乐中的一段。歌德作品中的主人公艾格蒙特伯爵领导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统治并为民族独立运动英勇献身的崇高形象和悲剧精神深深地震撼了贝多芬,作曲家所写的配乐真切地展现出他中期创作的英雄主义情怀,这种带有悲剧意识和革命理想的古典韵致在序曲中表现得尤为鲜明。在这首序曲的整体构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与剧情关联的情境:苦难与痛楚、骚乱与反抗、悲壮与胜利,因为音乐叙事所呈现的艺术蕴涵直接来自戏剧内容。尽管贝多芬将此曲的情节化意象牢牢地控制在体现古典交响思维特质的奏鸣曲式结构中,但由戏剧文本转化成的音乐展示显然已经透露出“标题”(Programme)特性的表现意味。所以,贝多芬这首原本属于“非独立性”的序曲可以视为门德尔松创立具有独立意义的标题性音乐会序曲体裁的艺术启示与写作范本。
从表演艺术的角度讲,贝多芬的《艾格蒙特》序曲演奏起来并不轻松,虽然作品的长度远不及他多乐章的交响曲,但音乐意涵所负载的“英雄形象”及其悲剧精神同样需要展现大模样的交响空间和史诗蕴意的艺术诠释。从哈丁手势一落下的第一个“F”长音起,我就能感觉到一种直指人心的英气和悲壮之情。随着音乐演奏的进展,哈丁对这首序曲的娴熟把握更趋明朗。他相当得体地掌控着乐曲各主要部分的速度对比与情绪张弛,例如他有意放宽了引子的气息与律动,这就为紧接出现的呈示部动力性音乐积聚了更强的紧张度。同样,为了让最后的尾声呈现出更为激动人心的效果,哈丁以很快的速度带动着情绪饱满的乐队冲向音乐的最高潮,这里的“英雄颂歌”已经融入了追求自由的“民众狂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弦乐声部的纯净音色和充满张力的表现使这首经典序曲的演释大为增色,这也让我进一步领略了世界一流乐团弦乐群体的深厚功力和巨大的艺术能量。我以为,尤其是在古典作品的演奏中,弦乐声部的这种精致、高雅、流畅和大气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古典作品纯正、清澈的音乐话语和稳健、洒脱的艺术姿态主要建立在弦乐的“表情”和“立意”上。
协奏曲的演出经常是交响音乐会的一个“亮点”,一位优秀的独奏家与同样优秀的乐团及指挥的艺术合作往往能产生绚丽多彩的“化学效应”。在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访沪音乐会上,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就带给观众很大的惊喜。
先不论其他乐器的协奏曲,单说小提琴协奏曲,德奥作品就牢牢地占据着这一体裁发展的中心地位。无论是乐迷们津津乐道的所谓“四大”还是“十大”小提琴协奏曲,其中的“主体”都是德(奥)国作曲家的力作。我个人认为,在迄今为止的全部小提琴协奏曲中,除了贝多芬那部称得上是“王者风范”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最伟大的小提琴协奏曲非勃拉姆斯的创作莫属。十九世纪的浪漫派交响乐已经演变成“纯音乐”(Absolute Music)与“标题音乐”(Programme Music)两大类别,而随着标题交响曲、音乐会序曲、交响诗和其他标题性交响乐体裁的兴起与蓬勃发展,具有标题蕴涵的交响曲创作显然风头更劲、影响更大。然而,在协奏曲领域,由于这一音乐体裁特有的形态样式与艺术品质,“纯音乐”的写作始终是展示这一体裁艺术风貌和音乐美感的唯一选择(二十世纪以来的协奏曲又当别论)。作为浪漫主义时代最具德奥音乐传统认同感的勃拉姆斯正是在无标题交响曲、协奏曲和室内乐领域展现出自己独特的浪漫情怀和对古典精神的向往。 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78年,次年出版,尽管此作相隔贝多芬那部同体裁(同调性)的伟大作品(1806年)已有七十年之久,但两者的艺术联系与精神共鸣颇为明显。与同样写过小提琴协奏曲杰作的前辈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及门德尔松不同的是,勃拉姆斯从未有过演奏小提琴的经历,他对这件乐器的特色与艺术能量的体会主要来自于他以钢琴演奏者的角色弹伴奏的实践,而他对小提琴协奏曲这一体裁的理解和创作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好友约阿希姆(Joseph Joachim,1831-1907)的影响。作为十九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之一的约阿希姆也曾在李斯特指挥下的魏玛乐团中担任乐队首席,但他的内心深处并不认同这位标题音乐作曲家的艺术理想,而更倾向于德奥大师们的创作追求。约阿希姆不仅是一位技艺高超的演奏家,也是一位有一定品味的作曲家,他自己创作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亦称《匈牙利协奏曲》,作品11号)就试图在展示小提琴技巧的同时表达某种具有严肃意义的音乐内涵。勃拉姆斯非常敬重这位同行,在创作小提琴协奏曲时,虚心地倾听约阿希姆的意见,尤其是独奏小提琴部分的写作,约阿希姆的经验与建议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当然,从作品的构思与整体性艺术表达来讲,勃拉姆斯本人的创造力是最重要的。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独创性在于它进一步发展了小提琴协奏曲的织体构建和音响空间,交响乐思的逻辑性呈现与协奏曲思维的个性化展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渗透其中的是蕴涵深意的苍润华滋。
与乐团合作表演这部协奏曲的德国小提琴家克里斯蒂安·特兹拉夫(Christian Tetzlaff,1966- )的确让人眼睛一亮。这位以善演巴赫独奏奏鸣曲和帕蒂塔而闻名于当代乐坛的小提琴家果然对这部承载德国音乐传统深厚底蕴的浪漫主义协奏曲颇有心得。与三个月前随捷克爱乐乐团来沪演出同一作品的日本小提琴家诹访内晶子(Akiko Suwanai,1972- )相比,?我以为特兹拉夫的气场更大。如果说诹访内晶子是以其特有的“冷艳”之美和沉稳姿态来揭示勃拉姆斯音乐中的古典意趣,那么特兹拉夫则用他的热情洋溢和大气磅礴来体现作曲家独特的浪漫情致。听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我常常会联想到他刚于前一年(1877年)完成的《D大调第二交响曲》,两者不仅调性相同、创作地点相同,更重要的是它们都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抒情品质。特兹拉夫很好地把握住了音乐的精髓,那种大开大合的演奏所呈现出来真挚情愫和充满想象力的浪漫意境让我对勃拉姆斯这部协奏曲的艺术意味有了别样的体悟,真可谓:气象宏阔显舒朗,深厚之中见真淳。
毫无疑问,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访沪音乐会的“重头戏”是下半场的舒伯特《C大调第九交响曲》,这部的确应该称为“伟大”的交响曲在作曲家短暂的艺术生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我曾经说过:“舒伯特音乐的基本气质是室内化的抒情,这与他主要创作艺术歌曲、钢琴曲和室内乐有很大关系。他也一直在努力寻求一种大气、宽广的艺术表达,交响曲的创作就是这种表达的具体实践。但是,舒伯特的早期交响曲显然还不具备他所追求的气势与豪情,《C大调交响曲》的出现让世人领略到舒伯特可以超越中小型体裁的创作底气与艺术把握。”遗憾的是,舒伯特本人从未听到过这部交响曲的演奏。作品手稿上标明的完成日期是1928年3月,因此它是作曲家离世那年的精心之作。手稿原由舒伯特的兄长保存,舒曼得知后将它推荐给门德尔松,并由门德尔松与他的莱比锡布商大厦交响乐团于1839年3月21日首演。舒曼听了首演后非常激动,他在评论中这样写道:“我很坦率地讲,谁要是不了解这部交响曲那就是对舒伯特所知甚少。”舒曼这一代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在仰望贝多芬的同时,也一直在思索如何才能弘扬经过“乐圣”之手已达高峰的德奥交响曲传统。在贝多芬之后,实际上所有的浪漫派交响曲作曲家面对传统都在进行创作的选择。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是相同的,即:如何在交响曲传统原则和浪漫主义思维的艺术表现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舒曼们的欣喜和激动不无道理,因为他们在舒伯特的这部交响曲中不仅感受到依然健朗的古典主义雄风,而且体悟到用浪漫色彩续写传统的可能性。所以,舒伯特的《C大调第九交响曲》是连接贝多芬的创作与浪漫主义交响曲的真正桥梁。鉴于此,我以为若将“贝多芬第十交响曲”的美名冠于这部作品显然要比赠此名于勃拉姆斯的《C小调第一交响曲》更显意义。
哈丁指挥棒下的《C大调第九交响曲》很有感染力,这位年轻指挥家的演释比前几年来沪演出时更显示出充满艺术自信的成熟感。他较好地把握住了舒伯特音乐中那种特有的古典韵味与浪漫情调的对比和交织。例如,在第一和第四乐章的艺术处理中,哈丁着意于主题呈现及展开的宽广性与厚度感,音乐整体流动中的明畅大气和豪放之情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哈丁对第二和第三乐章的音乐中富于浪漫色彩的机趣和澄明也是心领神会,在他准确而富于变化的手势下,乐队呈现出的艺术效果分外明显。我特别欣赏第三乐章的演奏。这是一首极有特色的谐谑曲,其音乐写作充分体现了舒伯特卓越的创作才华。我觉得在贝多芬之后,任何人再写交响曲的谐谑曲乐章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因为贝多芬已将谐谑曲艺术品格的特殊魅力发挥到了极致。舒伯特的确聪明:一方面,他在乐章的“关键点”上放入了贝多芬式的具有动力感的音乐主题,让人感觉到谐谑曲应有的机智、幽默基调;另一方面则将音乐自然地引向更让人动心的抒情、愉悦的风俗性舞蹈。韵律一变,情调全出。观这一乐章的演出,我能清楚地体会到乐队与指挥之间的艺术默契:跟着哈丁舞蹈般的动作,整个乐队似乎都在起舞。面对这样的音乐真情与艺术潇洒,稍有音乐感觉的人都会产生融入“欢舞”的冲动。
必须为音乐会最后的“Encore”再多说几句。当乐队以柔和的音响刚刚奏起主题,我就为之一振:英国作曲家埃尔加的《谜语变奏曲》!听了这么多年的音乐会,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将这部大型交响乐作品中的一段音乐作为加演曲目来演奏。但仔细一想,倒也对音乐会上的这一“特殊奉献”产生了一点感悟。这长约三分多钟的“变奏九”是《谜语变奏曲》中最优美动听的一段,哈丁与他手下的乐团显然对此曲做了精心的准备,演奏得非常投入,埃尔加音乐中的优雅意态和抒情气息尽显维多利亚时代的“绅士风度”与高贵气质。哈丁选择此曲作为“Encore”自然是为了体现他的英国背景与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但在我看来更有意义的是,这位有思想的指挥俊杰在这台音乐会上加入埃尔加作品的目的是想以“英国音乐复兴”之声向德奥交响乐传统致敬。哈丁的这一选择似乎再一次告诉我们:同一时代的艺术“主流”与“支流”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德奥交响乐的深厚底蕴与真淳话语引导着古典与浪漫的交响乐艺术走向整体繁荣的黄金时代。
德奥交响乐的艺术强势不仅体现于各个时期以大作曲家的音乐杰作为代表的创作领域,而且充分反映在著名交响乐团的精湛表演艺术中。维也纳爱乐乐团是举世公认的伟大乐团,2011年11月再度访华的柏林爱乐乐团更是一个世纪以来主宰世界乐坛的“交响乐霸主”。除此之外,实际上德国还有不少一流水平的交响乐团,其丰厚的传统和颇具个性的音乐表演长久地滋润着欧洲乃至世界其他地区的音乐文化。2012年3月刚刚访问上海的德国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正是这样一支世界顶级乐团——欧洲与日本有影响的音乐杂志和机构在近年的几次世界交响乐团评选中,都将该团选入“十佳”之列。因此,上海的乐迷对这支世界名团的到来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同时对率团前来的新生代指挥家中的优秀代表丹尼尔·哈丁(Daniel Harding,1975- )也充满了新的期待。哈丁已是上海音乐舞台上的常客,最近几年他曾相继率领伦敦交响乐团(任首席客座指挥)和瑞典广播交响乐团(任音乐总监)访问上海,每次的音乐会都获得了高度评价。乐迷们当然盼望哈丁与这支德国名团的合作能带来新的光彩。
我对3月8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上演于东方艺术中心的音乐会曲目深感兴趣,这是一台堪称“骨子老戏”的德奥交响乐演出:
贝多芬: 《艾格蒙特》序曲,
作品84号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作品77号
舒伯特: 《C大调第九交响曲》,
作品944号
“骨子老戏”的英文对应词应该是“Core Repertoire”, 这种核心曲目所代表的正是音乐传统的精华,其表现形态和艺术完美性不仅在作品产生之时是体现最高成就的艺术典范,而且其优秀的艺术品质具有传递美感意蕴的持续力与恒久性。说白了,“骨子老戏”就是经典。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这三位大作曲家中的任何一位的名字都可以当作德奥交响乐传统的“代名词”;三首不同的音乐体裁——序曲、协奏曲和交响曲——则构成了交响乐艺术最重要的承载样式。德奥交响乐的深厚、大气已经尽显于这台音乐会的曲目安排,而哈丁与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精彩的艺术展示无疑为上海的听众感悟经典、体察传统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贝多芬的《艾格蒙特》序曲在交响乐艺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这首作品的出现为后来的“音乐会序曲”(Concert Overture)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曲原是贝多芬1809年末至1810年初为歌德的戏剧《艾格蒙特》所作十段配乐中的一段。歌德作品中的主人公艾格蒙特伯爵领导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统治并为民族独立运动英勇献身的崇高形象和悲剧精神深深地震撼了贝多芬,作曲家所写的配乐真切地展现出他中期创作的英雄主义情怀,这种带有悲剧意识和革命理想的古典韵致在序曲中表现得尤为鲜明。在这首序曲的整体构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与剧情关联的情境:苦难与痛楚、骚乱与反抗、悲壮与胜利,因为音乐叙事所呈现的艺术蕴涵直接来自戏剧内容。尽管贝多芬将此曲的情节化意象牢牢地控制在体现古典交响思维特质的奏鸣曲式结构中,但由戏剧文本转化成的音乐展示显然已经透露出“标题”(Programme)特性的表现意味。所以,贝多芬这首原本属于“非独立性”的序曲可以视为门德尔松创立具有独立意义的标题性音乐会序曲体裁的艺术启示与写作范本。
从表演艺术的角度讲,贝多芬的《艾格蒙特》序曲演奏起来并不轻松,虽然作品的长度远不及他多乐章的交响曲,但音乐意涵所负载的“英雄形象”及其悲剧精神同样需要展现大模样的交响空间和史诗蕴意的艺术诠释。从哈丁手势一落下的第一个“F”长音起,我就能感觉到一种直指人心的英气和悲壮之情。随着音乐演奏的进展,哈丁对这首序曲的娴熟把握更趋明朗。他相当得体地掌控着乐曲各主要部分的速度对比与情绪张弛,例如他有意放宽了引子的气息与律动,这就为紧接出现的呈示部动力性音乐积聚了更强的紧张度。同样,为了让最后的尾声呈现出更为激动人心的效果,哈丁以很快的速度带动着情绪饱满的乐队冲向音乐的最高潮,这里的“英雄颂歌”已经融入了追求自由的“民众狂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弦乐声部的纯净音色和充满张力的表现使这首经典序曲的演释大为增色,这也让我进一步领略了世界一流乐团弦乐群体的深厚功力和巨大的艺术能量。我以为,尤其是在古典作品的演奏中,弦乐声部的这种精致、高雅、流畅和大气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古典作品纯正、清澈的音乐话语和稳健、洒脱的艺术姿态主要建立在弦乐的“表情”和“立意”上。
协奏曲的演出经常是交响音乐会的一个“亮点”,一位优秀的独奏家与同样优秀的乐团及指挥的艺术合作往往能产生绚丽多彩的“化学效应”。在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访沪音乐会上,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就带给观众很大的惊喜。
先不论其他乐器的协奏曲,单说小提琴协奏曲,德奥作品就牢牢地占据着这一体裁发展的中心地位。无论是乐迷们津津乐道的所谓“四大”还是“十大”小提琴协奏曲,其中的“主体”都是德(奥)国作曲家的力作。我个人认为,在迄今为止的全部小提琴协奏曲中,除了贝多芬那部称得上是“王者风范”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最伟大的小提琴协奏曲非勃拉姆斯的创作莫属。十九世纪的浪漫派交响乐已经演变成“纯音乐”(Absolute Music)与“标题音乐”(Programme Music)两大类别,而随着标题交响曲、音乐会序曲、交响诗和其他标题性交响乐体裁的兴起与蓬勃发展,具有标题蕴涵的交响曲创作显然风头更劲、影响更大。然而,在协奏曲领域,由于这一音乐体裁特有的形态样式与艺术品质,“纯音乐”的写作始终是展示这一体裁艺术风貌和音乐美感的唯一选择(二十世纪以来的协奏曲又当别论)。作为浪漫主义时代最具德奥音乐传统认同感的勃拉姆斯正是在无标题交响曲、协奏曲和室内乐领域展现出自己独特的浪漫情怀和对古典精神的向往。 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78年,次年出版,尽管此作相隔贝多芬那部同体裁(同调性)的伟大作品(1806年)已有七十年之久,但两者的艺术联系与精神共鸣颇为明显。与同样写过小提琴协奏曲杰作的前辈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及门德尔松不同的是,勃拉姆斯从未有过演奏小提琴的经历,他对这件乐器的特色与艺术能量的体会主要来自于他以钢琴演奏者的角色弹伴奏的实践,而他对小提琴协奏曲这一体裁的理解和创作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好友约阿希姆(Joseph Joachim,1831-1907)的影响。作为十九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之一的约阿希姆也曾在李斯特指挥下的魏玛乐团中担任乐队首席,但他的内心深处并不认同这位标题音乐作曲家的艺术理想,而更倾向于德奥大师们的创作追求。约阿希姆不仅是一位技艺高超的演奏家,也是一位有一定品味的作曲家,他自己创作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亦称《匈牙利协奏曲》,作品11号)就试图在展示小提琴技巧的同时表达某种具有严肃意义的音乐内涵。勃拉姆斯非常敬重这位同行,在创作小提琴协奏曲时,虚心地倾听约阿希姆的意见,尤其是独奏小提琴部分的写作,约阿希姆的经验与建议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当然,从作品的构思与整体性艺术表达来讲,勃拉姆斯本人的创造力是最重要的。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独创性在于它进一步发展了小提琴协奏曲的织体构建和音响空间,交响乐思的逻辑性呈现与协奏曲思维的个性化展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渗透其中的是蕴涵深意的苍润华滋。
与乐团合作表演这部协奏曲的德国小提琴家克里斯蒂安·特兹拉夫(Christian Tetzlaff,1966- )的确让人眼睛一亮。这位以善演巴赫独奏奏鸣曲和帕蒂塔而闻名于当代乐坛的小提琴家果然对这部承载德国音乐传统深厚底蕴的浪漫主义协奏曲颇有心得。与三个月前随捷克爱乐乐团来沪演出同一作品的日本小提琴家诹访内晶子(Akiko Suwanai,1972- )相比,?我以为特兹拉夫的气场更大。如果说诹访内晶子是以其特有的“冷艳”之美和沉稳姿态来揭示勃拉姆斯音乐中的古典意趣,那么特兹拉夫则用他的热情洋溢和大气磅礴来体现作曲家独特的浪漫情致。听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我常常会联想到他刚于前一年(1877年)完成的《D大调第二交响曲》,两者不仅调性相同、创作地点相同,更重要的是它们都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抒情品质。特兹拉夫很好地把握住了音乐的精髓,那种大开大合的演奏所呈现出来真挚情愫和充满想象力的浪漫意境让我对勃拉姆斯这部协奏曲的艺术意味有了别样的体悟,真可谓:气象宏阔显舒朗,深厚之中见真淳。
毫无疑问,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访沪音乐会的“重头戏”是下半场的舒伯特《C大调第九交响曲》,这部的确应该称为“伟大”的交响曲在作曲家短暂的艺术生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我曾经说过:“舒伯特音乐的基本气质是室内化的抒情,这与他主要创作艺术歌曲、钢琴曲和室内乐有很大关系。他也一直在努力寻求一种大气、宽广的艺术表达,交响曲的创作就是这种表达的具体实践。但是,舒伯特的早期交响曲显然还不具备他所追求的气势与豪情,《C大调交响曲》的出现让世人领略到舒伯特可以超越中小型体裁的创作底气与艺术把握。”遗憾的是,舒伯特本人从未听到过这部交响曲的演奏。作品手稿上标明的完成日期是1928年3月,因此它是作曲家离世那年的精心之作。手稿原由舒伯特的兄长保存,舒曼得知后将它推荐给门德尔松,并由门德尔松与他的莱比锡布商大厦交响乐团于1839年3月21日首演。舒曼听了首演后非常激动,他在评论中这样写道:“我很坦率地讲,谁要是不了解这部交响曲那就是对舒伯特所知甚少。”舒曼这一代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在仰望贝多芬的同时,也一直在思索如何才能弘扬经过“乐圣”之手已达高峰的德奥交响曲传统。在贝多芬之后,实际上所有的浪漫派交响曲作曲家面对传统都在进行创作的选择。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是相同的,即:如何在交响曲传统原则和浪漫主义思维的艺术表现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舒曼们的欣喜和激动不无道理,因为他们在舒伯特的这部交响曲中不仅感受到依然健朗的古典主义雄风,而且体悟到用浪漫色彩续写传统的可能性。所以,舒伯特的《C大调第九交响曲》是连接贝多芬的创作与浪漫主义交响曲的真正桥梁。鉴于此,我以为若将“贝多芬第十交响曲”的美名冠于这部作品显然要比赠此名于勃拉姆斯的《C小调第一交响曲》更显意义。
哈丁指挥棒下的《C大调第九交响曲》很有感染力,这位年轻指挥家的演释比前几年来沪演出时更显示出充满艺术自信的成熟感。他较好地把握住了舒伯特音乐中那种特有的古典韵味与浪漫情调的对比和交织。例如,在第一和第四乐章的艺术处理中,哈丁着意于主题呈现及展开的宽广性与厚度感,音乐整体流动中的明畅大气和豪放之情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哈丁对第二和第三乐章的音乐中富于浪漫色彩的机趣和澄明也是心领神会,在他准确而富于变化的手势下,乐队呈现出的艺术效果分外明显。我特别欣赏第三乐章的演奏。这是一首极有特色的谐谑曲,其音乐写作充分体现了舒伯特卓越的创作才华。我觉得在贝多芬之后,任何人再写交响曲的谐谑曲乐章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因为贝多芬已将谐谑曲艺术品格的特殊魅力发挥到了极致。舒伯特的确聪明:一方面,他在乐章的“关键点”上放入了贝多芬式的具有动力感的音乐主题,让人感觉到谐谑曲应有的机智、幽默基调;另一方面则将音乐自然地引向更让人动心的抒情、愉悦的风俗性舞蹈。韵律一变,情调全出。观这一乐章的演出,我能清楚地体会到乐队与指挥之间的艺术默契:跟着哈丁舞蹈般的动作,整个乐队似乎都在起舞。面对这样的音乐真情与艺术潇洒,稍有音乐感觉的人都会产生融入“欢舞”的冲动。
必须为音乐会最后的“Encore”再多说几句。当乐队以柔和的音响刚刚奏起主题,我就为之一振:英国作曲家埃尔加的《谜语变奏曲》!听了这么多年的音乐会,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将这部大型交响乐作品中的一段音乐作为加演曲目来演奏。但仔细一想,倒也对音乐会上的这一“特殊奉献”产生了一点感悟。这长约三分多钟的“变奏九”是《谜语变奏曲》中最优美动听的一段,哈丁与他手下的乐团显然对此曲做了精心的准备,演奏得非常投入,埃尔加音乐中的优雅意态和抒情气息尽显维多利亚时代的“绅士风度”与高贵气质。哈丁选择此曲作为“Encore”自然是为了体现他的英国背景与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但在我看来更有意义的是,这位有思想的指挥俊杰在这台音乐会上加入埃尔加作品的目的是想以“英国音乐复兴”之声向德奥交响乐传统致敬。哈丁的这一选择似乎再一次告诉我们:同一时代的艺术“主流”与“支流”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德奥交响乐的深厚底蕴与真淳话语引导着古典与浪漫的交响乐艺术走向整体繁荣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