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之十五:弗雷德里克·基尔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wei94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凡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名,除了知识的广博、见解的超群、技能的高妙之外,总还有些别的因素吧,比如能说会道、精明能干、雄心勃勃、八面玲珑,等等。就现代社会来说,长得清秀俊丽、口齿伶俐,或者上得了台面、入得了镜头,可能也是能够成名的重要资本;甚至有点怪癖,比如喜欢与狼生活在一起、敢于梳“朋克”头、戴叮叮当当的饰物、穿皮牛仔裤上台,或者干脆是个买菜烧饭的大妈,也能成为让经纪人大肆吹捧的好资料。记得二十年前看过一本杂志,说美国一位哲学家说过:“到了二十一世纪,每个人都能‘红’十五分钟。”我想,这个预言正在我们的世纪实现 —— 谁还耐烦天天去听与狼共舞的美女弹琴或者买菜煮饭的大妈唱歌?明天,经纪人就非得想方设法去找出一位与狮同眠的俊男来拉小提琴,以满足听众的好奇心不可了!
  所以,要是有人虽然有真才实学、超人见解,但是不善于出头露面,不喜欢应酬媒体,没有出人头地的雄心壮志,更缺乏去当个公众人物的兴趣,只想埋头于研究学问,那么,要让这样的人在这个时代出名,大概就很难了。
  音乐界也难以逃出这个规律。比如古斯达夫·杰纳,他安心于在马尔堡大学任职,连柏林更有名的大学来聘请他,他都不动心。虽然杰纳的作品并不比他同时期更有名的作曲家逊色,但是他一去世,就很少再有人提起他,更不用说演奏他的作品了。在音乐史上,这样甘心寂寞的作曲家远远不止杰纳一位,德国的作曲家弗雷德里克·基尔(Friedrich Kiel,1821-1885),就是另一位这样的作曲家。
  
  弗雷德里克·基尔,德国作曲家和钢琴教师,1821年10月8日在德国的普特巴哈(Puderbach)出生。他父亲是学校校长,有五个孩子,弗雷德里克是第二个。他的基本音乐知识和最早的钢琴课程都是他父亲教的,以后,他基本上就靠自学成才了,所以可以说是个“天才”。他音乐方面的记忆力特别强,常常听到了一个旋律就能在钢琴上摸索着弹奏。到了十三岁,他已经写下了不少曲子。
  基尔的天赋引起了一位王子的注意,因为王子也是一位音乐爱好者,他十分赞赏基尔的音乐才华,就让基尔加入他的宫廷乐队,向首席小提琴家学习。加入乐队之后仅八个月,基尔就独奏了意大利小提琴家维奥蒂(Giovanni Viotti,1755-1824)的小提琴协奏曲。基尔十八岁时就成了王子宫廷乐团的首席,同时还兼任王子几个孩子的音乐老师。他的钢琴演奏技巧也很好,特别擅长于演奏胡梅尔和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
  但是,基尔并不满足于这样的生活,他意识到自己理论知识的薄弱,希望能有继续学习的机会。就像他后来回忆的那样:“那时,由于得到王子的特别宠爱,作为一名十八岁的少年,我过了一个时期天真无忧的生活。我写的任何作品,马上就能得到演奏。我可以做各种音乐尝试,也可以观察其他音乐家如何演奏。但是,我缺少扎实的训练,尤其是缺少对位法的理论。当我想写大型作品时,我现有的作曲技巧就显得不够用了。尤其当我看到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作品时,我的这个弱点就更加凸显出来。”
  1842年,基尔二十一岁,音乐家路易·施波尔(Louis Spohr,1787-1859)听到了基尔的演奏,帮助他得到了国王威廉四世颁发的一个三年奖学金,让他能够到柏林跟随音乐理论家齐格弗里德·邓(Siegfried Dehn)学习。就是在柏林,基尔成为了一位有名的音乐老师,教授钢琴和和声,学生中包括克拉拉·舒曼的一个女儿。在李斯特的推荐下,基尔出版了他的钢琴作品。
  1862年,基尔的《安魂曲》在柏林首演,获得极大的成功。于是,基尔的名声就在音乐界传了开来。
  1866年,基尔在著名的斯特恩音乐学院(Stern Conservatory)得到了一个教职,教授作曲。三年后,他升为教授。1870年,他转到当时新成立的“音乐高等学校”(Hochschule für Musik),校长是约瑟夫·约阿希姆(Joseph Joachim,1831-1907)。基尔的学生中有好几位后来都成了有名的音乐家,其中包括英国的斯坦福(Charles Stanford,1852-1924)和波兰的帕德列夫斯基(Ignacy Paderewski,1860-1941)等等。
  基尔的业余爱好是登山。他六十岁时还攀登过位于瑞士和意大利边境的欧洲第二高峰罗萨峰(Monte Rosa)。可惜一年之后,他在柏林遭遇了一次严重的交通事故,受到的创伤一直没有痊愈,于1885年9月13日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基尔一生写过一百部左右的作品。除了《安魂曲》和一些大型的宗教音乐作品之外,有三十多部钢琴曲,包括一部钢琴协奏曲。但是,基尔最主要的作品却是室内乐,也有三十多部,占他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些作品包括两部钢琴五重奏、三部钢琴四重奏、四部弦乐四重奏、八部钢琴三重奏、三部大提琴奏鸣曲,以及不少小提琴曲、中提琴曲、钢琴曲和一部单簧管与大管二重奏,等等。在十九世纪,写过那么多室内乐的作曲家并不多。
  虽然基尔一生创作了那么多部音乐作品,可是他去世之后,这些作品就很少有人提起,更不用说公开演奏了。所以,很可惜,现在已经录成唱片的基尔作品并不多。
  作为一名作曲家,基尔不能成名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他生前不积极在公众之前“推销”自己。他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和小提琴家,十多岁时已经能演奏协奏曲,但是到了柏林以后,只在早期开过一场音乐会,后来就热衷于做个默默无闻的教师了。基尔有很多优秀的学生,他们中不少后来都成了有名的音乐家,而基尔的名字往往就是在这些音乐家的传记中才出现的。1870年基尔在约阿希姆的音乐学院任教后,名声极佳,有很多协会打算授予他各种荣誉称号,还有其他学院和机构请他去工作,包括名声很响的莱比锡合唱团也来请他去担任团长之职,但全部被基尔婉言谢绝了。
  我一共买到五张基尔音乐作品的唱片。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张和第二张是一套,德国MDG公司出品的《大提琴和钢琴作品全集》。由赞特格拉夫(Hans Zentgraf)演奏大提琴,乌尔里希(Christoph Ullrich)演奏钢琴。
  第一张,1997年出品:
  1)A小调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作品5 2号)
  2)三首大提琴与钢琴曲(作品1 2号)
  3)旅行图片(作品1 号)
  其中后两首都是基尔比较早期的作品。《旅行图片》共有九段,每段都有个标题,如“打猎的场景”“阿尔卑斯山的牧场”“瀑布边的暴雨”等。基尔喜欢登山运动,这些音乐作品的灵感一定来自他攀登阿尔卑斯山时的所见所感。尤其是第六首,描写瀑布边暴雨的那段,钢琴部分就像打在水面的雨点似的,粒粒晶亮透明,时急时缓,钢琴和大提琴反复演奏的主旋律歌唱性很强,精彩极了。之后的第七首则是一首浪漫曲,像雨过天晴、傍晚来临时唱的一首牧歌。
  作品52号的《大提琴奏鸣曲》是基尔为大提琴和钢琴写的最后一首作品。旋律悦耳,情绪欢快,写得相当成功。
  第二张,2003年出品:
  1)D大调钢琴和大提琴奏鸣曲
  2)大提琴和钢琴小组曲(作品77号)
  3)G小调大提琴和钢琴奏鸣曲
  (作品67号)
  这三首曲子中,只有第一首《D大调钢琴和大提琴奏鸣曲》是原来就为这两种乐器而作的,其余两首原来的配器形式并非如此:小组曲原来是为小提琴和钢琴而作的,而作品67号则是为中提琴和钢琴而作的奏鸣曲。
  第三张:德国cpo公司2007年出品的三首钢琴四重奏:
  1)A小调第一钢琴四重奏(作品4 3号)
  2)E大调第二钢琴四重奏(作品4 4号)
  3)G大调第三钢琴四重奏(作品5 0号)
  这是基尔生平所写的全部钢琴四重奏。第一首和第二首出版于1867年,第三首出版于1868年。我发现基尔很喜欢先让钢琴奏出一个乐章的主旋律,往往在提琴的背景上,忽然飘飘欲仙地出现了一段钢琴的旋律,让人感到一种高贵、雅致的美。这一特点在《第一钢琴四重奏》中尤为明显。
  第四张:德国Marco Polo公司1990年出品的两首钢琴五重奏。由普朗伊(Ilona Prunyi)演奏钢琴,新布达佩斯弦乐四重奏团合奏:
  1)A大调第一钢琴五重奏(作品7 5号)
  2)C小调第二钢琴五重奏(作品7 6号)
  在基尔生活的时代,欧洲音乐正在酝酿着一次大变革。当时的音乐界存在着两个主要的阵营:一个是以门德尔松、舒曼和勃拉姆斯为首的,继承巴赫、贝多芬、舒伯特传统的“保守派”,另一个是以李斯特和瓦格纳为首的“激进派”。基尔不属于任何一个阵营,虽然他得到属于激进阵营的李斯特和彪罗的大力支持,但是基尔却表示,自己的音乐更倾向于勃拉姆斯。我想基尔说的是对的,只要从这首《第一钢琴五重奏》第一乐章一开始出现的主旋律,就能明确无误地想到勃拉姆斯《大提琴奏鸣曲》(作品第38号)中那个犹如江水滔滔、奔流入海般的旋律。
  第五张:英国Hyperion公司2003年出品的两首钢琴协奏曲,其中一首是基尔的,由罗斯科(Martin Roscoe)钢琴独奏,BBC苏格兰交响乐团协奏,布拉宾斯(Martyn Brabbins)指挥:
  这首钢琴协奏曲十分精彩,尤其是第二乐章“稍快的柔板”,相当宁静、流畅、优美,很有肖邦的风格。其余两个乐章则气势宏大,很有勃拉姆斯的气派。这首协奏曲写成于1864年,次年出版,是献给指挥家、钢琴家和作曲家彪罗的。
  德国的Koch公司还出过一张基尔的《三首钢琴三重奏》唱片,可惜我还没有。
其他文献
最近,得到了一张唱片,内容是关于一对父子的,这不由得使本人联想起其他文学艺术创作领域里一系列“父与子”题材的作品:有屠格涅夫创作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著名长篇小说,有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布劳恩风行于二十世纪、充满着人性睿智的漫画全集,有当代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完成于二十一世纪的那部极具诗意且唯美的同名电影,当然还有我国著名的电影演员陈强、陈佩斯父子亲任主演的北影厂中国影片。这些作品无论其以何种艺术形
期刊
● -周士红, ○ -谢迪  ● 按年龄层次来划分,你应该属于相对年轻的乐迷,请你首先来聊一聊作为年轻人,你是如何喜欢上古典音乐的?  ○ 我的年龄属于八O后,四到七岁时曾在父母的安排下短暂学习过钢琴,但我想要特别澄清的是,仅就个人而言,我学习钢琴的痛苦经历和我日后喜欢古典音乐基本无关。我真正痴迷古典音乐是从十六岁开始,至今大概十六年左右,主观上属于一不留神,客观上算是顺理成章,因为我从十岁起就有
期刊
十九世纪中叶,在音乐艺术的园地里绽开了一朵奇葩,这就是被称为“诗的管弦乐”的交响诗。  “交响诗”的名称为李斯特所创用,1854年他的《塔索》在魏玛演出时,第一次使用了这个名称。这是指一种单乐章的标题音乐,李斯特认为作曲家通过这种体裁,可以“在其中重现他心灵的印象和经历,以便和它们发生交往”。  李斯特以后,理查·施特劳斯和西贝柳斯等人称他们的交响诗为“音诗”;有时因创作题材的不同又有“交响音画”
期刊
这是2012年农历新年后的第一次星期广播音乐会。演出开始,一男一女、一左一右,这对双钢琴演奏组合瞬间用极富戏剧张力的《大探戈》抓住了观众的眼睛和耳朵。九十分钟的音乐会中,台下观众无论老少都几乎没人分过神,独奏曲目《格拉纳达之夜》《小丑的晨歌》《塞维尔圣礼》《内心印象》等曲目对于普通观众而言虽都不是非常耳熟能详的作品,但两位演奏家精致而细腻的演释却似乎牢牢掌控着整个上海音乐厅的气场;整场音乐会以双钢
期刊
以前写过一篇关于《为沙皇和他家属作的音乐》的文章。(见《音乐爱好者》2011年第6期)最近又买到两张一套跟沙皇有关的唱片,名叫《圣彼得堡朝廷的室内乐》,十分精彩。  十八世纪初,彼得大帝在俄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当然也影响了俄国朝廷未来的音乐生活。彼得大帝本身对音乐并无兴趣,据说,他曾对汉诺威公主说过:“我宁愿去航海或者去放焰火,也不愿去听音乐。”但是他却想把他的朝廷改造得十分西方化,
期刊
在中文语境中,作为音乐家的罗忠镕与勋伯格,他们的名字时常一同出现。  1973年,罗忠镕翻译了勋伯格的《和声学》,他评价此书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部关于传统和声的理论著作之一”;罗忠镕还曾为《现代音乐鉴赏辞典》撰写“勋伯格”词条,强调勋伯格的音乐“并非人们往往误解的那样是过分理智而非感情的”;罗忠镕在勋伯格十二音序列基础上所独创的“五声性十二音集合”技法,在西方思维与中国意蕴中找到平衡,成为中国当
期刊
如果问哪个领域的历史录音种类最多,答案肯定是声乐。那个时代最容易录制的就是唱歌,而且声音效果最好的也是唱歌,人声没有乐器那么宽的音域——没有高频也没有低频,也不像交响乐队那么难伺候——对着拾音号筒唱就行了。大多数歌剧咏叹调或艺术歌曲也都比较短,适合四分多钟一面的唱片,伴奏也容易,一台钢琴就能解决问题,而且那不是主角,有个响就行了。那个时代的录音没法剪辑,也没有什么混响处理,反倒更真实地反映了歌手的
期刊
如果将瓦格纳、布鲁克纳与勃拉姆斯这三位作曲家放在一起并作为话题的中心来谈论交响乐,听来颇有“奢华”之感。这题目太大,做博士论文或写学术专著都可以。但是,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Staatskapelle Dresden)2012年10月底在上海大剧院举行的两场音乐会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它让我们不得不直面三位大师的创作,将其作为一个“音乐史话题”来言说晚期浪漫派交响乐艺术的辉煌。  先看看这两场音乐会
期刊
上海夏季音乐节(MISA)是国内首个每年夏季定期举办的大型古典音乐节,由上海交响乐团于2010年创办,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英国皇家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和美国费城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夏尔·迪图瓦担任联合总监。举办了两年的上海夏季音乐节,在今年的7月29日将迎来第三届。而今年一改传统交响作品为开幕式音乐会的惯例,引人入胜地以多媒体的交响电影配乐《指环王》音乐会拉开帷幕,以《蓝色星球》纪录片配乐作为第二
期刊
7月29日至8月12日,2012(第三届)上海夏季音乐节将以崭新的形象与广大观众见面。本届音乐节的主题“热古典”,寓意今年夏天音乐节将会掀起的一股古典音乐热潮,“热古典”也是音乐节所期望营造给观众的一种氛围。作为“热古典”主题的有力印证,本届音乐节将实现两个“跨”——音乐节会场横跨浦江两岸,位于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区的陆家嘴中心绿地为主会场,黄浦区的外滩源(原联合教堂)为分会场,隔江遥相呼应,形成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