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从积极心理学出发,分析心理健康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探讨心理资本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探索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心理学路径。
[关 键 词] 心理资本;教师职业道德;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2-0177-01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兴起,人才成为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学校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任,其改革和发展势在必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至关重要。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教师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健康的心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完善有正向积极作用。然而,如何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呢?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探讨心理资本与教师职业道德之间的联系,为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探索一条更为具体的心理学途径,有助于更好地将心理学应用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社会意义。
一、心理健康与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
心理健康和教师职业道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健康的心理有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从而获得更多的教育幸福感和成就感,而教师在教学中所获得的积极体验也进一步促进了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反之,不健康的心理往往导致师德的缺失,而师德的缺失又有可能进一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长此以往必然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是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心理资本在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利于高职院校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心理健康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因此提出更为具体的措施十分必要。在积极心理学中,提升心理资本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本文将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着重探讨心理资本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一)自我效能感和教师职业道德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成就行为的知觉和判断。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个体执行某种活动的动机水平,在调节和控制个体的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以及积极影响学生的能力的自我判断、感受和信念。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教师自信心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学态度和行为表现。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就越能更好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控和调节,就越能以更积极的态度、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教学实践活动中,职业道德行为必然也会随之得到完善和强化。同时,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其工作热情就越高,心情也更愉悦,焦虑的情绪会相对减少,即使面对问题也能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境和行为,这对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有著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教师职业道德的提高。
(二)希望和教师职业道德
希望是一种积极的动机性状态, 这种状态是以追求成功的路径(指向目标的计划)和动力(指向目标的活力)交互作用为基础的。希望水平高的教师更重视专业成长目标的设立,并为了达到目标设计实现的途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作为教师素质和教师成长的核心,必然受到他们的重视。由于未来目标的牵引,希望水平高的教师也有着更强的意愿动力,使他们能坚持不懈地沿着正确方向努力奋斗,这有利于他们的职业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快速发展。同时,在他们锲而不舍的坚持下,他们往往取得更大的工作业绩,获得更多的教育成就感和幸福感,其职业道德修养也必然进一步完善。
(三)乐观和教师职业道德
乐观是指个体对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倾向。乐观主义者通常容易发现事物积极的一面,采取积极的归因方式,而悲观主义者往往看到事物糟糕的一面,采取消极的归因方式。乐观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教师来说同样如此。拥有乐观心态的教师往往具有往好的方向发展的意愿,具有更高的成就动机,因此他们也会更加注重完善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乐观的教师往往有更高的工作绩效、更好的人际关系,即使面对问题,也能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相信困难终究会过去,这有助于职业道德行为的发展。乐观的教师往往更易获得学生的喜爱和尊重,在教学实践中所获得的职业幸福感也更多,这进一步促进了他们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他们积极的心态和处事方式也影响着学生乐观人格的塑造。乐观也有助于改善教师在工作中形成的负面情绪,有助于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从而规避职业道德问题的出现。
三、结语
提升心理资本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学校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心理资本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进行合理干预来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同时,教师自身也应致力于心理资本的提升和职业道德修养的完善,并自觉将职业道德应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实现个人的专业化成长,为教育事業的发展和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
[2][美]路桑斯.心理资本:打造人的竞争优势[M].李超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关 键 词] 心理资本;教师职业道德;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2-0177-01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兴起,人才成为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学校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任,其改革和发展势在必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至关重要。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教师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健康的心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完善有正向积极作用。然而,如何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呢?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探讨心理资本与教师职业道德之间的联系,为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探索一条更为具体的心理学途径,有助于更好地将心理学应用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社会意义。
一、心理健康与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
心理健康和教师职业道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健康的心理有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从而获得更多的教育幸福感和成就感,而教师在教学中所获得的积极体验也进一步促进了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反之,不健康的心理往往导致师德的缺失,而师德的缺失又有可能进一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长此以往必然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是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心理资本在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利于高职院校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心理健康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因此提出更为具体的措施十分必要。在积极心理学中,提升心理资本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本文将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着重探讨心理资本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一)自我效能感和教师职业道德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成就行为的知觉和判断。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个体执行某种活动的动机水平,在调节和控制个体的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以及积极影响学生的能力的自我判断、感受和信念。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教师自信心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学态度和行为表现。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就越能更好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控和调节,就越能以更积极的态度、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教学实践活动中,职业道德行为必然也会随之得到完善和强化。同时,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其工作热情就越高,心情也更愉悦,焦虑的情绪会相对减少,即使面对问题也能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境和行为,这对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有著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教师职业道德的提高。
(二)希望和教师职业道德
希望是一种积极的动机性状态, 这种状态是以追求成功的路径(指向目标的计划)和动力(指向目标的活力)交互作用为基础的。希望水平高的教师更重视专业成长目标的设立,并为了达到目标设计实现的途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作为教师素质和教师成长的核心,必然受到他们的重视。由于未来目标的牵引,希望水平高的教师也有着更强的意愿动力,使他们能坚持不懈地沿着正确方向努力奋斗,这有利于他们的职业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快速发展。同时,在他们锲而不舍的坚持下,他们往往取得更大的工作业绩,获得更多的教育成就感和幸福感,其职业道德修养也必然进一步完善。
(三)乐观和教师职业道德
乐观是指个体对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倾向。乐观主义者通常容易发现事物积极的一面,采取积极的归因方式,而悲观主义者往往看到事物糟糕的一面,采取消极的归因方式。乐观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教师来说同样如此。拥有乐观心态的教师往往具有往好的方向发展的意愿,具有更高的成就动机,因此他们也会更加注重完善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乐观的教师往往有更高的工作绩效、更好的人际关系,即使面对问题,也能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相信困难终究会过去,这有助于职业道德行为的发展。乐观的教师往往更易获得学生的喜爱和尊重,在教学实践中所获得的职业幸福感也更多,这进一步促进了他们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他们积极的心态和处事方式也影响着学生乐观人格的塑造。乐观也有助于改善教师在工作中形成的负面情绪,有助于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从而规避职业道德问题的出现。
三、结语
提升心理资本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学校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心理资本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进行合理干预来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同时,教师自身也应致力于心理资本的提升和职业道德修养的完善,并自觉将职业道德应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实现个人的专业化成长,为教育事業的发展和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
[2][美]路桑斯.心理资本:打造人的竞争优势[M].李超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