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讨论了“烧+了+N”构成的动词性短语,并分析了其结构形式和意义关系。同时从实词动词“烧”和助词“了”的语义关系着手,分析了其间的句法结构关系,认为“烧了一块石头”之所以不可成立,是因为石头具有[-可燃性]、[-明显变化]及[-功用性]。
关键词:“烧+了+N”结构 语义特征 意义关系 句法结构关系
一、引言
先看看“烧”作为动词与不同名词搭配的几个例子:
(1)*烧了一块石头。
(2)烧了一堆木炭。
(3)烧了一锅水。
例(1)不能成立,例(2)和例(3)可成立(邵敬敏、周芍,2005)。而根据百度搜索,发现有以下句子:
(4)?我也给你们烧一块石头。
(5)?一块石头放在煤炉中被烧红了,哪个过程属于或包括物态变化?
其中例(4)是一张关于一个2000年出生的小男孩的照片标题,照片里,他手握一块小石头,正准备砸一块大石,“烧一块石头”有效仿原始人用两石打击取火之义;句(5)则是一个物理问题,是“被”字句。
根据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的现代汉语语料库,搜索“烧 石头”,共有155条结果,其中“烧”作为动词与名词“石头”搭配的句子有17条。根据句子结构所表现出的显著特征进行分类,将这17个句子分成六类:“被”字句,“隐被”句,“把”字句,“隐把”句,直接搭配句,“可以”句。举例如下:
(6)愿意向静潭里投石头的人已越来越多,何况,其中不少石头都被烧得炽红。(“被”字句)
(7)它(这种石头)不怕火烧,也不怕酸碱的腐蚀,还能隔音、绝缘。(“隐被”句)
(8)没有钱买炸药,他们用火把一片片岩石烧烫,泼上冷水,激裂石头。(“把”字句)
(9)白石头3个,黄醋200毫升。石头烧红,投入醋中,口鼻闻嗅。(“隐把”句)
(10)在下面点火,让木柴烧热石头,再以水泼在石头上产生蒸气,……(直接搭配句)
(11)像别的石头一样,从山里挖掘出来,但却像木头一样可以燃烧。(“可以”句)
这六类句子中,有“被”字句5个,“隐被”句3个,“把”字句5个,“隐把”句2个,直接搭配句1个,“可以”句1个。据此语料,动词“烧”可与名词“石头”搭配,但并非直接组合为“烧石头”,即使如例(10)的直接搭配句,也须用动结式结构“烧热”搭配名词“石头”。而据学界观点,例(1)的“烧了一块石头”却不能成立。本文借用语义特征分析的方法,对这一现象试作分析。
二、语义特征及语义特征分析法
“语义特征”(semantic features),或者说“义征”,是指构成词义的若干义素中决定形成某个句法结构的那个重要义素。观察词的语义特征时,互为联系的义素围绕一个核心义素聚合形成语义场,而词汇系统就在这些语义场中不断运动。与核心义素相比,其他义素都处于修饰限定的次要地位;而在特定语义场内,非核心义素可能成为词语间的重要区别特征。语义特征的选择性限制如在“break the law”中,动词“break”与名词“law”组合;搭配性限制如“刷牙”,英语为“brush teeth”,德语和意大利语相当于与英语同义的“polish teeth”,波兰语相当于与英语同义的“wash teeth”,俄罗斯语则相当于与英语同义的“clean teeth”(陈平,2010)。某一小类词的语义特征指的是该小类词所特有的能对它所在的句式起特殊制约作用,并足以区别于其他小类词的语义要素。词的这种语义特征都是结合具体句式概括得到的,而不是离开具体句式作单纯的语义分析所概括得到的(陆俭明,1991)。“语义特征分析法”源于语义学中的语义成分分析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本文主要依从其狭义理解,即语义特征是从属于“词”的,包括实词和虚词;其作用主要是“分析概括”同一句法格式中处于关键位置词条所共有的语义,用来分析代表这些实例的句法格式所独具的某种特点,并解释足以跟与之同形的句法格式加以分化的原因。
三、“烧+了+N”的分析
据《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烧”的释义为:①使东西着火。如燃烧、烧毁,烧煤取暖等。②加热或接触某些化学药品、放射性物质等使物体起变化。如烧水、烧饭、烧砖、盐酸把衣服烧坏了等。此外,还有以某种方法烹调、发烧等其他引申含义。
例(1)之所以不能成立,是“因为‘石头’等物件通常无法焚毁……具有[-可燃性]”(邵敬敏、周芍,2005)。在“烧了X”结构中,“烧”是一个及物性自主动词,可作致失性动词,也可作非致失性动词。如例(2)、例(3)两例都是“V+了+N”结构。其中例(2)中的动词“烧”为致失性动词,释义成①,即木炭被烧没了,结构义同“焚毁”;例(3)的“烧”为非致失性动词,释义成②,即水经“加热”变成了开水。
“了”作为动态助词,可看作“动词体”标志。我们可以通过它和动词“烧”的否定形式来了解“烧+了+N”结构之间的语义关系。例如,“别+烧+了”是歧义句式,可分为两种格式:一种是“(别+烧)+了”,语义预设是对方正在做某种动作,或准备做某事,叫他停止或放弃;一种是“别+(烧+了)”,语义预设是对方打算做某事,告诫他不要做出某种动作。这个歧义句式其实分别表示劝停和警告两种。“烧了”的否定式为“没烧了”“烧不了”“别烧了”。其中“别烧了”出现的情况是:“(别烧)了”,可能因为已没有继续烧下去的必要;或“别(烧了)”,可能因物品很重要故须小心。由以上否定句式来探讨“烧+了”,可知其语义预设为[+可燃性]或[+可加热性]特征。而石头也可加热,为何不可加在“烧+了”之后?观察“烧”的释义②(使物体起变化)这一结果可为此问题提供参照。石头(极少数可燃烧的除外)加热后,外表无明显变化,功用上(极少数特殊情况除外)也并无明显改变。传统意义上,中国人很少加热石头用于日常生活或其他领域,故加热石头被视作“物体无明显变化”,排除在释义②的范围之外。且加热为自主和目的行为,一般实现此动作须带有可应用于日常生活或其他领域的[+功用性]特征。而“了”表示动作的变化完成,“烧了”的语义预设为燃烧完成,物体产生明显变化,如纸变成灰屑,煤油燃尽等;或加热、接触等完成,物体产生明显变化,如水经加热沸腾成为开水等。由以上分析,可试加“烧”的语义特征[+明显变化]及[+功用性]。“烧了一块石头”因缺少这两个语义特征,不可成立。
通过以上分析,引出关于“烧了一块石头”的另一个新问题。“烧”的释义②中,“接触某些化学药品、放射性物质等使物体起变化”是随着现代科学发展出现的新增义。在未来的化学和物理领域,石头的应用有可能大规模增加。若要描述其因接触某些化学药品、放射性物质等起变化时,是否可能用动词“烧”?我们认为有此可能。通过百度搜索“化学药品 石头”和“放射性物质 石头”,举例如下:
(12)石头洗成翡翠——女人为了美丽,这么多化学药品泡出来的带上安全吗?
(13)问个问题。那些在金属和石头上用盐酸或其它的化学药品进行蚀刻的技术,具体是怎样实现的?
(14)固态的放射性物质会穿透石头或木头从而对人造成影响吗?
例(12)中的动词“洗”和例(13)中的动词“蚀刻”,皆可释义为“接触某些化学药品使物体起变化”;而例(14)中的动词“穿透”可释义为“接触放射性物质使物体起变化”。随着物理化学领域中石头的广泛应用,“烧了一块石头”并非不可能成为可成立的句子。
四、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动词“烧”的结构形式及与名词“石头”搭配时不可成立的意义关系,并从语义的角度对“烧+了+N”进行了解释。认为“烧了一块石头”之所以不成立,与动态助词“了”关联甚大。“了”表示动作的变化完成,“烧了”的语义预设为燃烧完成,物体产生明显变化;或加热、接触等完成,物体产生明显变化。传统意义上人们很少加热石头用于日常生活或其他领域,故加热石头被视作“物体无明显变化”。“烧了一块石头”中的“石头”因其[-可燃性]、[-明显变化]及[-功用性]特征,故不可与“烧+了”搭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烧了一块石头”的语义制约关系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
[1]Bloomfield,L.Language[M].New York: Henry Holt&Co,1933.
[2]陆俭明.语义特征分析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J].汉语学习,
1991,(1).
[3]邵敬敏,周芍.语义特征的界定与提取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1).
[4]张庆云.说“语义特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
[5]朱德熙.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J].中国语文,1980,(2).
[6]陈平.语义学中的语意研究[R].宁波大学外语学院讲座,2010.
[7]李向农,张军.“V着V”结构的意义关系及结构中“V”的语义
特征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
[8]张磊.“V+了!”与动词小类的划分[J].汉语学习,1996,(1).
[9]竟成.关于动态助词“了”的语法意义问题[J].语文研究,1993,
(1).
(李黛侽 林立红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
关键词:“烧+了+N”结构 语义特征 意义关系 句法结构关系
一、引言
先看看“烧”作为动词与不同名词搭配的几个例子:
(1)*烧了一块石头。
(2)烧了一堆木炭。
(3)烧了一锅水。
例(1)不能成立,例(2)和例(3)可成立(邵敬敏、周芍,2005)。而根据百度搜索,发现有以下句子:
(4)?我也给你们烧一块石头。
(5)?一块石头放在煤炉中被烧红了,哪个过程属于或包括物态变化?
其中例(4)是一张关于一个2000年出生的小男孩的照片标题,照片里,他手握一块小石头,正准备砸一块大石,“烧一块石头”有效仿原始人用两石打击取火之义;句(5)则是一个物理问题,是“被”字句。
根据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的现代汉语语料库,搜索“烧 石头”,共有155条结果,其中“烧”作为动词与名词“石头”搭配的句子有17条。根据句子结构所表现出的显著特征进行分类,将这17个句子分成六类:“被”字句,“隐被”句,“把”字句,“隐把”句,直接搭配句,“可以”句。举例如下:
(6)愿意向静潭里投石头的人已越来越多,何况,其中不少石头都被烧得炽红。(“被”字句)
(7)它(这种石头)不怕火烧,也不怕酸碱的腐蚀,还能隔音、绝缘。(“隐被”句)
(8)没有钱买炸药,他们用火把一片片岩石烧烫,泼上冷水,激裂石头。(“把”字句)
(9)白石头3个,黄醋200毫升。石头烧红,投入醋中,口鼻闻嗅。(“隐把”句)
(10)在下面点火,让木柴烧热石头,再以水泼在石头上产生蒸气,……(直接搭配句)
(11)像别的石头一样,从山里挖掘出来,但却像木头一样可以燃烧。(“可以”句)
这六类句子中,有“被”字句5个,“隐被”句3个,“把”字句5个,“隐把”句2个,直接搭配句1个,“可以”句1个。据此语料,动词“烧”可与名词“石头”搭配,但并非直接组合为“烧石头”,即使如例(10)的直接搭配句,也须用动结式结构“烧热”搭配名词“石头”。而据学界观点,例(1)的“烧了一块石头”却不能成立。本文借用语义特征分析的方法,对这一现象试作分析。
二、语义特征及语义特征分析法
“语义特征”(semantic features),或者说“义征”,是指构成词义的若干义素中决定形成某个句法结构的那个重要义素。观察词的语义特征时,互为联系的义素围绕一个核心义素聚合形成语义场,而词汇系统就在这些语义场中不断运动。与核心义素相比,其他义素都处于修饰限定的次要地位;而在特定语义场内,非核心义素可能成为词语间的重要区别特征。语义特征的选择性限制如在“break the law”中,动词“break”与名词“law”组合;搭配性限制如“刷牙”,英语为“brush teeth”,德语和意大利语相当于与英语同义的“polish teeth”,波兰语相当于与英语同义的“wash teeth”,俄罗斯语则相当于与英语同义的“clean teeth”(陈平,2010)。某一小类词的语义特征指的是该小类词所特有的能对它所在的句式起特殊制约作用,并足以区别于其他小类词的语义要素。词的这种语义特征都是结合具体句式概括得到的,而不是离开具体句式作单纯的语义分析所概括得到的(陆俭明,1991)。“语义特征分析法”源于语义学中的语义成分分析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本文主要依从其狭义理解,即语义特征是从属于“词”的,包括实词和虚词;其作用主要是“分析概括”同一句法格式中处于关键位置词条所共有的语义,用来分析代表这些实例的句法格式所独具的某种特点,并解释足以跟与之同形的句法格式加以分化的原因。
三、“烧+了+N”的分析
据《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烧”的释义为:①使东西着火。如燃烧、烧毁,烧煤取暖等。②加热或接触某些化学药品、放射性物质等使物体起变化。如烧水、烧饭、烧砖、盐酸把衣服烧坏了等。此外,还有以某种方法烹调、发烧等其他引申含义。
例(1)之所以不能成立,是“因为‘石头’等物件通常无法焚毁……具有[-可燃性]”(邵敬敏、周芍,2005)。在“烧了X”结构中,“烧”是一个及物性自主动词,可作致失性动词,也可作非致失性动词。如例(2)、例(3)两例都是“V+了+N”结构。其中例(2)中的动词“烧”为致失性动词,释义成①,即木炭被烧没了,结构义同“焚毁”;例(3)的“烧”为非致失性动词,释义成②,即水经“加热”变成了开水。
“了”作为动态助词,可看作“动词体”标志。我们可以通过它和动词“烧”的否定形式来了解“烧+了+N”结构之间的语义关系。例如,“别+烧+了”是歧义句式,可分为两种格式:一种是“(别+烧)+了”,语义预设是对方正在做某种动作,或准备做某事,叫他停止或放弃;一种是“别+(烧+了)”,语义预设是对方打算做某事,告诫他不要做出某种动作。这个歧义句式其实分别表示劝停和警告两种。“烧了”的否定式为“没烧了”“烧不了”“别烧了”。其中“别烧了”出现的情况是:“(别烧)了”,可能因为已没有继续烧下去的必要;或“别(烧了)”,可能因物品很重要故须小心。由以上否定句式来探讨“烧+了”,可知其语义预设为[+可燃性]或[+可加热性]特征。而石头也可加热,为何不可加在“烧+了”之后?观察“烧”的释义②(使物体起变化)这一结果可为此问题提供参照。石头(极少数可燃烧的除外)加热后,外表无明显变化,功用上(极少数特殊情况除外)也并无明显改变。传统意义上,中国人很少加热石头用于日常生活或其他领域,故加热石头被视作“物体无明显变化”,排除在释义②的范围之外。且加热为自主和目的行为,一般实现此动作须带有可应用于日常生活或其他领域的[+功用性]特征。而“了”表示动作的变化完成,“烧了”的语义预设为燃烧完成,物体产生明显变化,如纸变成灰屑,煤油燃尽等;或加热、接触等完成,物体产生明显变化,如水经加热沸腾成为开水等。由以上分析,可试加“烧”的语义特征[+明显变化]及[+功用性]。“烧了一块石头”因缺少这两个语义特征,不可成立。
通过以上分析,引出关于“烧了一块石头”的另一个新问题。“烧”的释义②中,“接触某些化学药品、放射性物质等使物体起变化”是随着现代科学发展出现的新增义。在未来的化学和物理领域,石头的应用有可能大规模增加。若要描述其因接触某些化学药品、放射性物质等起变化时,是否可能用动词“烧”?我们认为有此可能。通过百度搜索“化学药品 石头”和“放射性物质 石头”,举例如下:
(12)石头洗成翡翠——女人为了美丽,这么多化学药品泡出来的带上安全吗?
(13)问个问题。那些在金属和石头上用盐酸或其它的化学药品进行蚀刻的技术,具体是怎样实现的?
(14)固态的放射性物质会穿透石头或木头从而对人造成影响吗?
例(12)中的动词“洗”和例(13)中的动词“蚀刻”,皆可释义为“接触某些化学药品使物体起变化”;而例(14)中的动词“穿透”可释义为“接触放射性物质使物体起变化”。随着物理化学领域中石头的广泛应用,“烧了一块石头”并非不可能成为可成立的句子。
四、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动词“烧”的结构形式及与名词“石头”搭配时不可成立的意义关系,并从语义的角度对“烧+了+N”进行了解释。认为“烧了一块石头”之所以不成立,与动态助词“了”关联甚大。“了”表示动作的变化完成,“烧了”的语义预设为燃烧完成,物体产生明显变化;或加热、接触等完成,物体产生明显变化。传统意义上人们很少加热石头用于日常生活或其他领域,故加热石头被视作“物体无明显变化”。“烧了一块石头”中的“石头”因其[-可燃性]、[-明显变化]及[-功用性]特征,故不可与“烧+了”搭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烧了一块石头”的语义制约关系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
[1]Bloomfield,L.Language[M].New York: Henry Holt&Co,1933.
[2]陆俭明.语义特征分析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J].汉语学习,
1991,(1).
[3]邵敬敏,周芍.语义特征的界定与提取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1).
[4]张庆云.说“语义特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
[5]朱德熙.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J].中国语文,1980,(2).
[6]陈平.语义学中的语意研究[R].宁波大学外语学院讲座,2010.
[7]李向农,张军.“V着V”结构的意义关系及结构中“V”的语义
特征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
[8]张磊.“V+了!”与动词小类的划分[J].汉语学习,1996,(1).
[9]竟成.关于动态助词“了”的语法意义问题[J].语文研究,1993,
(1).
(李黛侽 林立红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