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离合词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是汉语运用的结果。本文对“二拍”和《现代汉语词典》中出现的离合词做穷尽式的统计,在此基础上对离合词进行历时的描绘、分析,试图探讨离合词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二拍 离合词 离析
离合词问题是现代汉语研究中的难题之一。很多人对离合词进行研究,但都局限在现代汉语里,对于离合词的溯源问题只是归咎于汉语本身的特点,即缺乏形态变化以及汉语字、词、短语之间的区分,这些基本上属于共时研究。一种语言现象的产生是该语言运用的结果,故离合词的产生是汉语使用的结果。近代汉语是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的过渡期,我们可以从近代汉语中寻找现代汉语中存在问题的痕迹。本文选择明代口语性极强的“二拍”中的离合词结合《现代汉语词典》,从历时的角度对离合词进行比较研究。
“二拍”指明朝末年凌濛初编著的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本文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二拍”为文本语料,对“二拍”中出现的离合词进行穷尽式的统计描绘,在此基础上与商务印书馆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里出现的离合词进行历时比较,总结一些离合词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线索。
一、“二拍”离合词概貌
为了便于统计,本文对离合词的定义是:“合”为“词”,“离”为“短语”。凡是在“二拍”里出现有一合一离的词汇现象,本文皆判为离合词。按照这一原则,本文对七十九万字的语料做了穷尽式的统计,共有离合词313个,出现次数为4986次,其中离合词处于合的状态的词次为4155,离析状态的词次为831,它们所占的比例分别是83%、17%。从整体上说,离合词在使用过程中,还是比较倾向于合的状态,但离合词被扩展的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以下从“二拍”中挑选出离合现象各自排在前二十位的词,作进一步的比较,以期得到更加细致的描述。
表1:“二拍”离合词离析时词次排前二十位的词
表2.“二拍”离合词合时词次排在前二十位的词
从表1与表2可以看出,不管是以“离”的词次还是以“合”的词次为参考进行排列,前二十位的离合词,它们合的词次基本上是远远大于离析的词次,“吃惊、叹气、叫苦、唱喏、睡觉、受气、出气、作揖”除外。这说明,在“二拍”里,离合词已经普遍出现,但使用过程中,还是倾向于合的状态。虽然说合的词次远远大于离的词次,但这不能说明离析后的离合词是贫乏的,因为在明代,著书立说是用文言文来完成的。从统计中可以知道,“吃惊、叹气、叫苦、睡觉、受气”等离合词在当时已经很典型,其用法也非常接近现代汉语离合词的用法。
二、“二拍”离合词与《现代汉语词典》离合词比较
(一)整体比较
据统计,《现代汉语词典》中,共有离合词3582个,“二拍”中则有313个,但这313个离合词并没有完全包含在3582个里面。“二拍”里有31个离合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收录,但没有被标注为离合词,如:“恕罪、合伙、负心、赴任、诉状、满意、昧心、料理、尽兴、负约、告罪、放怀、对局”等等;“二拍”里有100个离合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收录,如:“吃酒、点灯、准状、押字、中箭、叙礼、脱籍、唱喏、进学、下轿、问信、退堂、进状、吃茶”等等。这些词在“二拍”里表现得还是比较活跃的,但是到了现代汉语中,这些词中的一部分不再被使用,如:“吃酒、脱籍、唱喏、退堂、进状”等。有的词被别的词取代,如:“喝酒”代替了“吃酒”,“喝茶”代替“吃茶”。对离合词进行历时研究,应当尽可能收集到可靠的语言事实。此外,“二拍”中有接近200个离合词是《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这200个离合词既是当时典型的离合词,也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离合词,如:“吃惊、叹气、睡觉、做梦、做主、受气、奈何”等等。
由上文比较可知,离合词不是现代汉语独有的,离合词是汉语自身发展的结果,也是人们使用的结果。可以说,离合词现象的普遍性与语言的口语化程度是成正比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标注的离合词缺乏充足的例证,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从历时语料的角度去标注现代汉语词典的离合词,未必不是一个合理的依据。
(二)离析方式的比较
1.“二拍”离合词的离析方式
(1)离合词中含有“了”
在“二拍”的离合词中含有“了”字的词次为474,占总的离析的词次的57%。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a.直接加“了”。如:“合了伙、谢了罪、出了家、动了心、开了门、点了火、告了状、失了身、留了心、下个礼、伤了心、认了真、昧了心、负了心、失了信、上了心、着了忙”等等。
b.“了”加“一”。如:“吃了一惊、做了一梦、唱了一喏、睡了一觉、磕了一头、告了一状、中了一箭”等等。这种离析方式一共出现了86次“吃了一惊”。
c.“了”加数量词或形容词。如:“吃了一大惊、叹了一日气、叹了一口气、唱了个喏、出了一身汗、吃了一场亏、作了个揖、动了一个人的火、发了自己的兴、动了许多火、放了两分松、吃了十来日斋”等。
(2)离合词中直接加“个”。如:“施个礼、做个主、打个躬、亲个嘴、下个礼、点个灯、发个狠、作个揖、起个头、见个礼、点个火、画个押、送个信”等等。
(3)插入成分是动宾离合词的对象:“治曹县丞之罪、尽得他们的兴、满得他们的意、动了眼里火、问他的信、尽了我每一片心、吃了郁盛这厮这样大亏、恕你罪、还我债、上我的钩、不奈他何、受了卖糖公公骗、受了何人的气、吃了他的药、过了魏撰之着、折了状元之福、误了我的事、出了朱家的门、不中你每的意、谢了上圣济拔之恩”等等。
(4)叠字:“点点头、摇摇头、伸伸舌、伸伸腰、抬抬头、拱拱手、出出火气、拱拱手”等等。
(5)中间加“得”:“做不得主、出得手罢了、你开不得口、脱不得身、认得字、开得口、合得眼、叫得苦、做得主、出得力、报得仇、住不得手的、受得冻、唱得几个诺”等等。
2.《现代汉语词典》离合词的离析方式
本文从《现代汉语词典》里收集了500多个离合词离析后的例句,从中总结了现代汉语离合词的离析方式。
(1)中间扩展语是动宾离合词的对象
“太承您的情了、辞了他的工、犯了他的忌、正合他的心、造他的反、碍我的事”等等。
(2)中间插入语是“了”+“数量词或表数量意义的词”
“办了不少事、帮了几天工、包了三辆车、拨了一笔款、吃了不少亏”等等。《现代汉语词典》里类似的例句一共有60个。
(3)插入语“什么”
“按什么理都说不过去、你还保什么密、你吃什么心、瞪什么眼、发什么横”等等。
(4)动宾中插“个”
“报个信、表个态、充个数、出个价、串个门、挂个门”等等。
(5)在离合词前扩展
“净一净手、净净手、开开恩、静静心、练练手、露露脸、论论理、评一评理、散散步、散散心”等等。
3.个别离合词离析方式的历时比较——吃惊、睡觉、受气
“二拍”中“吃惊”的离析方式:吃了一惊(86次),吃一惊(11次),吃了一大惊(4次),吃那一惊(4次),吃一惊(11次);《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例子:大吃一惊。
“二拍”中“睡觉”:睡了一觉,一觉睡了,你去睡一觉;《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例子:睡了一觉。在现代汉语中,我们也常说“睡睡觉、睡个觉、睡个午觉、一觉睡醒”等等。
受气:“受这些狗蛮的气、受他的气不过了、受别人的气、受了骨肉许多的气”;现代汉语中的例子:“受不了你们的气、再也不受这样的气、谁想受你的气”等等。
不管是从离合词整体的扩张方式进行比较,还是单个离合词的比较,“二拍”离合词的扩展方式与现代汉语离合词的扩展方式基本上是一致的,语用上基本相同,只是扩展方式还没那么娴熟。从所加的成分“了”“个”“得”“什么”等,可知离合词具有很强的口语性。“二拍”里有的离合词中间插入“得”,有的插入“的”,这在古代汉语里是很少见的。虚词“着、了、的”在离合词中的广泛使用,说明离合词的产生与应用与汉语有着一致性,即从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变。扩展后的离合词,具有口语性、经济性,符合人们交际的需要。离合词的产生在语用上是符合人们的语言思维模式的。
三、离合词离析的因素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离合词在近代汉语中就已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在现代汉语中得以快速地发展。离合词具有口语性、主观性特征,人们会根据表达需要去“离析”它(当然,这种离析是自然地、随性的,必须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离合词的多种离析方式,满足了人们交际的需要。但也因为离合词这种现象,使汉语在词的界定上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到底离合词是词还是短语?在此,我们尝试解释离合词离析的因素。
(一)人们交际的需要以及汉语缺乏形态变化
当一个词无法满足人们交际需要时,就会出现解决的办法,离合词离析现象的出现可以说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汉语是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因此,有时候我们必须通过添加某些成分,才能完整地、简洁地把意思表达出来。从“二拍”中的离合词与《现代汉语词典》离合词的比较中可知,离合词之所以在白话文中得以初步广泛使用,而在文言文中却很少涉及,是因为离合词在白话文中有生存的需求,而文言文的特点禁锢了离合词的使用。离合词是在口语交际以及白话文的大量使用中得以快速发展的。
(二)语言单位具有范畴不定性
语素、词、短语、句子是构成汉语的语言单位,相邻的两个语言单位之间并没有十分清楚的界限,语素与词、词与短语之间,都没划清界限,有些互为彼此。同样,词的构词方式与短语结构、句法结构基本一致,在合适的条件下,也是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可能。因此,汉语的每一种语言单位都不能按照一刀切的办法去区分。离合词这种“合为词离为语”的现象,因而也处于不知所以然的位置。如何划清语言单位间的界限,或者说如何处理语言单位范畴的不定性,对于解释离合词现象是亟待解决的。
(三)离合词具有去词汇化的特征
“去词汇化”是与词汇化相对而言的。词汇化是指由句法性质的成分变为词汇性质的成分的过程和现象,去词汇化则反之。不管离合词是合还是离,在使用上都具有相应的词法或句法,这说明离合词兼有词法和句法双重特征。而去词汇化这种现象则很有可能揭示了离合词的双重性。对于离合词的去词汇化现象,李宗江先生有独到见解:“从动宾式离合词来说,并不是所有这类词都是词汇化过程中的现象,演变的输入端完全可能是一个词,一个复合词,无论是通过构词法来说的,还是通过词汇化来的词汇单位,都可能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重新开始逆向的演变,获得全部或部分句法结构的性质。”[1]可见,去词汇化现象也为离合词具有离析性提供了可能。
对于离合词产生的原因,我们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从历时的角度研究离合词,结合定量与定性的方法分析离合词,需要向纵深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宗江.去词汇化:“结婚”和“洗澡”由词返语[J].语言研究,
2006,(4).
(林轲红 广西南宁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530001)
关键词:二拍 离合词 离析
离合词问题是现代汉语研究中的难题之一。很多人对离合词进行研究,但都局限在现代汉语里,对于离合词的溯源问题只是归咎于汉语本身的特点,即缺乏形态变化以及汉语字、词、短语之间的区分,这些基本上属于共时研究。一种语言现象的产生是该语言运用的结果,故离合词的产生是汉语使用的结果。近代汉语是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的过渡期,我们可以从近代汉语中寻找现代汉语中存在问题的痕迹。本文选择明代口语性极强的“二拍”中的离合词结合《现代汉语词典》,从历时的角度对离合词进行比较研究。
“二拍”指明朝末年凌濛初编著的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本文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二拍”为文本语料,对“二拍”中出现的离合词进行穷尽式的统计描绘,在此基础上与商务印书馆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里出现的离合词进行历时比较,总结一些离合词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线索。
一、“二拍”离合词概貌
为了便于统计,本文对离合词的定义是:“合”为“词”,“离”为“短语”。凡是在“二拍”里出现有一合一离的词汇现象,本文皆判为离合词。按照这一原则,本文对七十九万字的语料做了穷尽式的统计,共有离合词313个,出现次数为4986次,其中离合词处于合的状态的词次为4155,离析状态的词次为831,它们所占的比例分别是83%、17%。从整体上说,离合词在使用过程中,还是比较倾向于合的状态,但离合词被扩展的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以下从“二拍”中挑选出离合现象各自排在前二十位的词,作进一步的比较,以期得到更加细致的描述。
表1:“二拍”离合词离析时词次排前二十位的词
表2.“二拍”离合词合时词次排在前二十位的词
从表1与表2可以看出,不管是以“离”的词次还是以“合”的词次为参考进行排列,前二十位的离合词,它们合的词次基本上是远远大于离析的词次,“吃惊、叹气、叫苦、唱喏、睡觉、受气、出气、作揖”除外。这说明,在“二拍”里,离合词已经普遍出现,但使用过程中,还是倾向于合的状态。虽然说合的词次远远大于离的词次,但这不能说明离析后的离合词是贫乏的,因为在明代,著书立说是用文言文来完成的。从统计中可以知道,“吃惊、叹气、叫苦、睡觉、受气”等离合词在当时已经很典型,其用法也非常接近现代汉语离合词的用法。
二、“二拍”离合词与《现代汉语词典》离合词比较
(一)整体比较
据统计,《现代汉语词典》中,共有离合词3582个,“二拍”中则有313个,但这313个离合词并没有完全包含在3582个里面。“二拍”里有31个离合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收录,但没有被标注为离合词,如:“恕罪、合伙、负心、赴任、诉状、满意、昧心、料理、尽兴、负约、告罪、放怀、对局”等等;“二拍”里有100个离合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收录,如:“吃酒、点灯、准状、押字、中箭、叙礼、脱籍、唱喏、进学、下轿、问信、退堂、进状、吃茶”等等。这些词在“二拍”里表现得还是比较活跃的,但是到了现代汉语中,这些词中的一部分不再被使用,如:“吃酒、脱籍、唱喏、退堂、进状”等。有的词被别的词取代,如:“喝酒”代替了“吃酒”,“喝茶”代替“吃茶”。对离合词进行历时研究,应当尽可能收集到可靠的语言事实。此外,“二拍”中有接近200个离合词是《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这200个离合词既是当时典型的离合词,也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离合词,如:“吃惊、叹气、睡觉、做梦、做主、受气、奈何”等等。
由上文比较可知,离合词不是现代汉语独有的,离合词是汉语自身发展的结果,也是人们使用的结果。可以说,离合词现象的普遍性与语言的口语化程度是成正比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标注的离合词缺乏充足的例证,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从历时语料的角度去标注现代汉语词典的离合词,未必不是一个合理的依据。
(二)离析方式的比较
1.“二拍”离合词的离析方式
(1)离合词中含有“了”
在“二拍”的离合词中含有“了”字的词次为474,占总的离析的词次的57%。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a.直接加“了”。如:“合了伙、谢了罪、出了家、动了心、开了门、点了火、告了状、失了身、留了心、下个礼、伤了心、认了真、昧了心、负了心、失了信、上了心、着了忙”等等。
b.“了”加“一”。如:“吃了一惊、做了一梦、唱了一喏、睡了一觉、磕了一头、告了一状、中了一箭”等等。这种离析方式一共出现了86次“吃了一惊”。
c.“了”加数量词或形容词。如:“吃了一大惊、叹了一日气、叹了一口气、唱了个喏、出了一身汗、吃了一场亏、作了个揖、动了一个人的火、发了自己的兴、动了许多火、放了两分松、吃了十来日斋”等。
(2)离合词中直接加“个”。如:“施个礼、做个主、打个躬、亲个嘴、下个礼、点个灯、发个狠、作个揖、起个头、见个礼、点个火、画个押、送个信”等等。
(3)插入成分是动宾离合词的对象:“治曹县丞之罪、尽得他们的兴、满得他们的意、动了眼里火、问他的信、尽了我每一片心、吃了郁盛这厮这样大亏、恕你罪、还我债、上我的钩、不奈他何、受了卖糖公公骗、受了何人的气、吃了他的药、过了魏撰之着、折了状元之福、误了我的事、出了朱家的门、不中你每的意、谢了上圣济拔之恩”等等。
(4)叠字:“点点头、摇摇头、伸伸舌、伸伸腰、抬抬头、拱拱手、出出火气、拱拱手”等等。
(5)中间加“得”:“做不得主、出得手罢了、你开不得口、脱不得身、认得字、开得口、合得眼、叫得苦、做得主、出得力、报得仇、住不得手的、受得冻、唱得几个诺”等等。
2.《现代汉语词典》离合词的离析方式
本文从《现代汉语词典》里收集了500多个离合词离析后的例句,从中总结了现代汉语离合词的离析方式。
(1)中间扩展语是动宾离合词的对象
“太承您的情了、辞了他的工、犯了他的忌、正合他的心、造他的反、碍我的事”等等。
(2)中间插入语是“了”+“数量词或表数量意义的词”
“办了不少事、帮了几天工、包了三辆车、拨了一笔款、吃了不少亏”等等。《现代汉语词典》里类似的例句一共有60个。
(3)插入语“什么”
“按什么理都说不过去、你还保什么密、你吃什么心、瞪什么眼、发什么横”等等。
(4)动宾中插“个”
“报个信、表个态、充个数、出个价、串个门、挂个门”等等。
(5)在离合词前扩展
“净一净手、净净手、开开恩、静静心、练练手、露露脸、论论理、评一评理、散散步、散散心”等等。
3.个别离合词离析方式的历时比较——吃惊、睡觉、受气
“二拍”中“吃惊”的离析方式:吃了一惊(86次),吃一惊(11次),吃了一大惊(4次),吃那一惊(4次),吃一惊(11次);《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例子:大吃一惊。
“二拍”中“睡觉”:睡了一觉,一觉睡了,你去睡一觉;《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例子:睡了一觉。在现代汉语中,我们也常说“睡睡觉、睡个觉、睡个午觉、一觉睡醒”等等。
受气:“受这些狗蛮的气、受他的气不过了、受别人的气、受了骨肉许多的气”;现代汉语中的例子:“受不了你们的气、再也不受这样的气、谁想受你的气”等等。
不管是从离合词整体的扩张方式进行比较,还是单个离合词的比较,“二拍”离合词的扩展方式与现代汉语离合词的扩展方式基本上是一致的,语用上基本相同,只是扩展方式还没那么娴熟。从所加的成分“了”“个”“得”“什么”等,可知离合词具有很强的口语性。“二拍”里有的离合词中间插入“得”,有的插入“的”,这在古代汉语里是很少见的。虚词“着、了、的”在离合词中的广泛使用,说明离合词的产生与应用与汉语有着一致性,即从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变。扩展后的离合词,具有口语性、经济性,符合人们交际的需要。离合词的产生在语用上是符合人们的语言思维模式的。
三、离合词离析的因素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离合词在近代汉语中就已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在现代汉语中得以快速地发展。离合词具有口语性、主观性特征,人们会根据表达需要去“离析”它(当然,这种离析是自然地、随性的,必须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离合词的多种离析方式,满足了人们交际的需要。但也因为离合词这种现象,使汉语在词的界定上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到底离合词是词还是短语?在此,我们尝试解释离合词离析的因素。
(一)人们交际的需要以及汉语缺乏形态变化
当一个词无法满足人们交际需要时,就会出现解决的办法,离合词离析现象的出现可以说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汉语是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因此,有时候我们必须通过添加某些成分,才能完整地、简洁地把意思表达出来。从“二拍”中的离合词与《现代汉语词典》离合词的比较中可知,离合词之所以在白话文中得以初步广泛使用,而在文言文中却很少涉及,是因为离合词在白话文中有生存的需求,而文言文的特点禁锢了离合词的使用。离合词是在口语交际以及白话文的大量使用中得以快速发展的。
(二)语言单位具有范畴不定性
语素、词、短语、句子是构成汉语的语言单位,相邻的两个语言单位之间并没有十分清楚的界限,语素与词、词与短语之间,都没划清界限,有些互为彼此。同样,词的构词方式与短语结构、句法结构基本一致,在合适的条件下,也是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可能。因此,汉语的每一种语言单位都不能按照一刀切的办法去区分。离合词这种“合为词离为语”的现象,因而也处于不知所以然的位置。如何划清语言单位间的界限,或者说如何处理语言单位范畴的不定性,对于解释离合词现象是亟待解决的。
(三)离合词具有去词汇化的特征
“去词汇化”是与词汇化相对而言的。词汇化是指由句法性质的成分变为词汇性质的成分的过程和现象,去词汇化则反之。不管离合词是合还是离,在使用上都具有相应的词法或句法,这说明离合词兼有词法和句法双重特征。而去词汇化这种现象则很有可能揭示了离合词的双重性。对于离合词的去词汇化现象,李宗江先生有独到见解:“从动宾式离合词来说,并不是所有这类词都是词汇化过程中的现象,演变的输入端完全可能是一个词,一个复合词,无论是通过构词法来说的,还是通过词汇化来的词汇单位,都可能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重新开始逆向的演变,获得全部或部分句法结构的性质。”[1]可见,去词汇化现象也为离合词具有离析性提供了可能。
对于离合词产生的原因,我们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从历时的角度研究离合词,结合定量与定性的方法分析离合词,需要向纵深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宗江.去词汇化:“结婚”和“洗澡”由词返语[J].语言研究,
2006,(4).
(林轲红 广西南宁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5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