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目前,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平衡的,有年龄的差异,有学科的差异,有水平的差异。通过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以骨干教师为龙头,将不同发展需求的教师结合在一起,共同研究发展,形成合作文化,促进共同体内的每个教师专业发展,从而达成教师专业均衡发展的最终目的。
我校有区级骨干教师10人,市级骨干教师6人,共计16人。骨干教师比例占在职在编教师的24%,但教师队伍整体专业发展不够均衡,有些教师教学水平比较差。基于此,我们开展了“构建骨干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均衡发展”的研究。
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我校成立了骨干教师工作室,组建骨干教师发展共同体,指导、跟踪在职教师的成长,带动一批优秀青年教师成长为学校的中坚力量。
在学校校长室的直接领导下,由分管教学的领导牵头,由教导处和教科室携手负责,由各学科市、区及骨干教师具体实施,对共同体内的教师实行有计划、有层次、分梯队的培养。学校将提供各类学习平台,在活动中给予政策和方法的指导。
在发展共同体中,能够达成不同程度的教师均在合作文化的推动下,加快专业发展的速度,减小合作体内的差距,同时,骨干教师在合作体中也得到锻炼与提升,变得更加成熟,最终形成共同发展,整体提升了教学效果。
通过“骨干教师工作室”的实践,充分发挥了教师之间的携手共进,有效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以“骨干教师工作室”为点带动全体老师这个面,提升了整个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让每个教师都能自主发展并能感受幸福。那么,我们是怎么开展研究的呢?
一、组建共同体
1.自愿结对
首先观察教学水平比较薄弱的教师的工作态度,分析她们的言行举止,从心理动态上把握她们的工作思想方向,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并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优点。然后再分析骨干教师的工作状态。骨干教师大多有极强的工作责任心,有端正的工作作风,有良好的同事关系,对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也能够循循善诱。这正是骨干教师共同体结对的有利前提,可先让参加课题的教师自愿结对,这有利于本课题的顺利开展。
2.一一对应
每个年级语数学科(英语教师较少,只能跨年级结对)都尽量配备一名骨干教师与教学薄弱的教师们结对共同研讨。骨干教师可以随时观察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见解;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也可以随时向骨干教师提出疑问,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共同提高
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大多数是年轻教师,虽然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工作积极主动,思维活跃,充满激情,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骨干教師多是年纪稍长,在教学上会有思维定式,但工作经验丰富,无论是教学设计、教学语言,还是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都比较灵活。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和骨干教师要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弥补自身的缺点,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期初订计划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也各自有需要提高的地方,因此在期初骨干教师共同体认真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对于好的地方,提出来一起学习,对于不足的地方,互相帮助改正,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和进步,最后再根据这些点,制订出本学年的骨干教师共同体结对计划,并根据计划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
计划包括教育管理发展目标、教学发展目标、科研成果发展目标、业务进修目标四个方面,涵盖了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旨在帮助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从各方面向骨干教师学习,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指导上好课
1.如何指导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备课
(1)改变备课方式。如先说课,再备课;集体共同备课;一课多上、一课多研;等等,形成一个完整的“说课—讨论—备课”的基本程序。先让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在备课前就积极思考,主动设计,在共同体中说课;再通过集体讨论,互相碰撞,汲取骨干教师的优点,改进自己的不足,在讨论中迸发思想的火花;最后通过自己的再思考,再设计,形成书面的备课方案。
(2)更新教育观念。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否新颖、创新,教学形式是否多样,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功,因此,骨干教师应主动带领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互相切磋,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共同进步成长。我们要求骨干教师、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共同学习教育教学文章,阅读教育教学杂志,写学习心得,同时还要求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上网收集优秀的教学案例和课件进行思考、分析和学习,通过观看骨干教师的教学示范课进行研究学习,等等。在平时大量的学习积累中,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学到了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育理念,逐渐更新了教育观念。
2.如何指导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上课
每个骨干教师共同体小组每月进行一次“一课多研”活动。针对某一节课,先集体备课,然后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上课,上完后大家集中研讨,在达成共识后拿出最优改进方案,再由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听完课后,在分析成败、总结提炼后,再由每位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上模仿课。这样,在较小范围、较短时间内,实现了“思考—实践—再思考—观摩—提升—再实践”的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两个维度的提升,这个过程不但周期短,而且深入、扎实、细致.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的上课能力。
3.如何指导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进行课后反思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可以汲取教训,也可以总结经验,只有经过反思以后的认识,才能真正变成自己的思想。
(1)注重利用教学研讨活动,为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提供反思的机会。每次教学活动之后,我们都及时组织尽可能多的教师参与评课和交流活动,从而让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在众多的思想讨论交流中强化教学实践,增强教学反思。 (2)激励引导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及时总结和提炼反思的成果。评课交流这样的形式往往是教师思维火花的迸发,只有引导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及时捕捉,并加以深化,才有可能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因此,我们向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每课一反思,每课一交流,一定要勤于动笔、动脑,“强迫”自己多提出几个“为什么”,养成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多学多问、多听多讲、多练的好习惯。通过交流自己的教学反思,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逐渐提高了教学实践能力。
四、搭建好平台
如何使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有勇气、有机会、有信心地展示自己?我校提供了很多平台,鼓励骨干教师共同体积极参加。
活动之一:教学展示
每年的下半学期我校都要举行“星光杯教学节”活动,以共同体为单位(一位骨干教师+一位教学水平薄弱教师)对全校、全体家长开课,充分展示共同体教师的才能,这个活动获得了全校教师、家长的一致好评。
活动之二:沙龙研讨
定期组织教师带着自己的教育日记,围坐在一起就自己近期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
活动之三:修改参赛教案
每学期教师整理出的教学故事,学校都邀请校外专家和老师帮助指导修改。近三年来,共同体教师撰写参赛的案例数量大幅提升,获奖层次也有所突破,多次在省“师陶杯”、市优秀教科研案例评比中获一、二等奖,获奖比例高达70%。
在我们组织的一次交流会上,很多共同体的教师都不斷表达自己情感上的变化:从最初对组建共同体的应付直至现在的接受与欢迎,由衷感谢共同体对自己的帮助。
在这些活动中,骨干教师起到了示范、督促、指导的作用,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通过模仿、请教和实践,一步步脚踏实地走了过来,促进了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的专业成长。
五、多读书、多学习
伟大的诗人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学校应该成为书籍的王国。”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比较集中的外在影响就是书籍。影响教师成长的书籍,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专业书籍。骨干教师经验比较丰富,对课堂教学调控自如,但是理论水平不够,需要大量的阅读和感悟。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不仅要通过阅读提升理论水平,还要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丰富实践经验。另一类是教育类书籍,如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魏书生、于永正、李吉林等人的著作,这些著作引领教师们从心灵和实践两方面成长。当遇到困惑时,当有问题需要破解时,就能在这些书籍中寻求到答案。正如有篇文章说的:“没有人能够知道春风的颜色,只有当它吹拂过山川和田野;没有人能够知道教育的发生,只有当它让学习者的心灵扬起风帆;没有人能够知道孩子们的灵魂,只有当他们自由地思考和实践。”
为了提升教师的水平,骨干教师共同体以共同体为单位制订了三年读书计划,学校要求每位骨干教师共同体教师在三年中读15本专业书,每月做读书摘抄,写心得体会。近三年来,我们精心为教师送出了《教育的55个细节》《教师如何对学生说话》《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拿什么吸引学生——营造课堂氛围的经典细节》等书籍,受到了共同体老师的普遍欢迎。教师们阅读这些书后,以共同体为单位写心得体会,再传到学校网站“智慧旅行”栏目,供大家阅读交流,以引发思维的碰撞。旅行的是书籍,但收获的将是每一位认真阅读的教师们,学校后期还会组织教师开展读后感比赛,并评选出名次,除了给获奖者颁发证书外,还有一本教育教学书籍作为奖品。
六、存在的问题
1.骨干教师对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的要求缺乏统一
有的骨干教师要求严格,有的骨干教师要求宽松,每个骨干教师的做法不一,整个要求有不少的随意性,缺乏科学合理的系统性。
2.教师水平薄弱的教师内动力不够
影响教学水平薄弱教师成长的最大障碍,不是环境,而是自身的懒惰,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眼高手低。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不能只靠别人,还是得靠自己去学去做,应在骨干教师的引领和影响下,由慢跑到快跑,由不自觉到自觉的。当然,这也因人而异,如何提升和影响教学水平薄弱教师的内动力,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思考。
3.没有让每个教师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人的发展有走到哪儿算哪儿的懒散心理,也有精心规划生涯的积极心理;有自觉主动的积极发展,也有被逼缓慢的消极发展,而发展的关键是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大多数教师在研究和成长的过程中寻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但也有些教师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陆冬梅.从“知之”到“乐之”: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对Z区三位小学教师的叙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王小英.“草根化研究”铺设教师成长之路[J].幼教博览,2013(02).
[3]温勇.研究型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
我校有区级骨干教师10人,市级骨干教师6人,共计16人。骨干教师比例占在职在编教师的24%,但教师队伍整体专业发展不够均衡,有些教师教学水平比较差。基于此,我们开展了“构建骨干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均衡发展”的研究。
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我校成立了骨干教师工作室,组建骨干教师发展共同体,指导、跟踪在职教师的成长,带动一批优秀青年教师成长为学校的中坚力量。
在学校校长室的直接领导下,由分管教学的领导牵头,由教导处和教科室携手负责,由各学科市、区及骨干教师具体实施,对共同体内的教师实行有计划、有层次、分梯队的培养。学校将提供各类学习平台,在活动中给予政策和方法的指导。
在发展共同体中,能够达成不同程度的教师均在合作文化的推动下,加快专业发展的速度,减小合作体内的差距,同时,骨干教师在合作体中也得到锻炼与提升,变得更加成熟,最终形成共同发展,整体提升了教学效果。
通过“骨干教师工作室”的实践,充分发挥了教师之间的携手共进,有效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以“骨干教师工作室”为点带动全体老师这个面,提升了整个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让每个教师都能自主发展并能感受幸福。那么,我们是怎么开展研究的呢?
一、组建共同体
1.自愿结对
首先观察教学水平比较薄弱的教师的工作态度,分析她们的言行举止,从心理动态上把握她们的工作思想方向,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并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优点。然后再分析骨干教师的工作状态。骨干教师大多有极强的工作责任心,有端正的工作作风,有良好的同事关系,对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也能够循循善诱。这正是骨干教师共同体结对的有利前提,可先让参加课题的教师自愿结对,这有利于本课题的顺利开展。
2.一一对应
每个年级语数学科(英语教师较少,只能跨年级结对)都尽量配备一名骨干教师与教学薄弱的教师们结对共同研讨。骨干教师可以随时观察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见解;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也可以随时向骨干教师提出疑问,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共同提高
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大多数是年轻教师,虽然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工作积极主动,思维活跃,充满激情,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骨干教師多是年纪稍长,在教学上会有思维定式,但工作经验丰富,无论是教学设计、教学语言,还是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都比较灵活。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和骨干教师要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弥补自身的缺点,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期初订计划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也各自有需要提高的地方,因此在期初骨干教师共同体认真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对于好的地方,提出来一起学习,对于不足的地方,互相帮助改正,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和进步,最后再根据这些点,制订出本学年的骨干教师共同体结对计划,并根据计划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
计划包括教育管理发展目标、教学发展目标、科研成果发展目标、业务进修目标四个方面,涵盖了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旨在帮助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从各方面向骨干教师学习,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指导上好课
1.如何指导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备课
(1)改变备课方式。如先说课,再备课;集体共同备课;一课多上、一课多研;等等,形成一个完整的“说课—讨论—备课”的基本程序。先让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在备课前就积极思考,主动设计,在共同体中说课;再通过集体讨论,互相碰撞,汲取骨干教师的优点,改进自己的不足,在讨论中迸发思想的火花;最后通过自己的再思考,再设计,形成书面的备课方案。
(2)更新教育观念。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否新颖、创新,教学形式是否多样,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功,因此,骨干教师应主动带领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互相切磋,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共同进步成长。我们要求骨干教师、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共同学习教育教学文章,阅读教育教学杂志,写学习心得,同时还要求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上网收集优秀的教学案例和课件进行思考、分析和学习,通过观看骨干教师的教学示范课进行研究学习,等等。在平时大量的学习积累中,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学到了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育理念,逐渐更新了教育观念。
2.如何指导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上课
每个骨干教师共同体小组每月进行一次“一课多研”活动。针对某一节课,先集体备课,然后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上课,上完后大家集中研讨,在达成共识后拿出最优改进方案,再由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听完课后,在分析成败、总结提炼后,再由每位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上模仿课。这样,在较小范围、较短时间内,实现了“思考—实践—再思考—观摩—提升—再实践”的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两个维度的提升,这个过程不但周期短,而且深入、扎实、细致.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的上课能力。
3.如何指导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进行课后反思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可以汲取教训,也可以总结经验,只有经过反思以后的认识,才能真正变成自己的思想。
(1)注重利用教学研讨活动,为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提供反思的机会。每次教学活动之后,我们都及时组织尽可能多的教师参与评课和交流活动,从而让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在众多的思想讨论交流中强化教学实践,增强教学反思。 (2)激励引导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及时总结和提炼反思的成果。评课交流这样的形式往往是教师思维火花的迸发,只有引导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及时捕捉,并加以深化,才有可能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因此,我们向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每课一反思,每课一交流,一定要勤于动笔、动脑,“强迫”自己多提出几个“为什么”,养成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多学多问、多听多讲、多练的好习惯。通过交流自己的教学反思,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逐渐提高了教学实践能力。
四、搭建好平台
如何使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有勇气、有机会、有信心地展示自己?我校提供了很多平台,鼓励骨干教师共同体积极参加。
活动之一:教学展示
每年的下半学期我校都要举行“星光杯教学节”活动,以共同体为单位(一位骨干教师+一位教学水平薄弱教师)对全校、全体家长开课,充分展示共同体教师的才能,这个活动获得了全校教师、家长的一致好评。
活动之二:沙龙研讨
定期组织教师带着自己的教育日记,围坐在一起就自己近期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
活动之三:修改参赛教案
每学期教师整理出的教学故事,学校都邀请校外专家和老师帮助指导修改。近三年来,共同体教师撰写参赛的案例数量大幅提升,获奖层次也有所突破,多次在省“师陶杯”、市优秀教科研案例评比中获一、二等奖,获奖比例高达70%。
在我们组织的一次交流会上,很多共同体的教师都不斷表达自己情感上的变化:从最初对组建共同体的应付直至现在的接受与欢迎,由衷感谢共同体对自己的帮助。
在这些活动中,骨干教师起到了示范、督促、指导的作用,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通过模仿、请教和实践,一步步脚踏实地走了过来,促进了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的专业成长。
五、多读书、多学习
伟大的诗人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学校应该成为书籍的王国。”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比较集中的外在影响就是书籍。影响教师成长的书籍,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专业书籍。骨干教师经验比较丰富,对课堂教学调控自如,但是理论水平不够,需要大量的阅读和感悟。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不仅要通过阅读提升理论水平,还要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丰富实践经验。另一类是教育类书籍,如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魏书生、于永正、李吉林等人的著作,这些著作引领教师们从心灵和实践两方面成长。当遇到困惑时,当有问题需要破解时,就能在这些书籍中寻求到答案。正如有篇文章说的:“没有人能够知道春风的颜色,只有当它吹拂过山川和田野;没有人能够知道教育的发生,只有当它让学习者的心灵扬起风帆;没有人能够知道孩子们的灵魂,只有当他们自由地思考和实践。”
为了提升教师的水平,骨干教师共同体以共同体为单位制订了三年读书计划,学校要求每位骨干教师共同体教师在三年中读15本专业书,每月做读书摘抄,写心得体会。近三年来,我们精心为教师送出了《教育的55个细节》《教师如何对学生说话》《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拿什么吸引学生——营造课堂氛围的经典细节》等书籍,受到了共同体老师的普遍欢迎。教师们阅读这些书后,以共同体为单位写心得体会,再传到学校网站“智慧旅行”栏目,供大家阅读交流,以引发思维的碰撞。旅行的是书籍,但收获的将是每一位认真阅读的教师们,学校后期还会组织教师开展读后感比赛,并评选出名次,除了给获奖者颁发证书外,还有一本教育教学书籍作为奖品。
六、存在的问题
1.骨干教师对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的要求缺乏统一
有的骨干教师要求严格,有的骨干教师要求宽松,每个骨干教师的做法不一,整个要求有不少的随意性,缺乏科学合理的系统性。
2.教师水平薄弱的教师内动力不够
影响教学水平薄弱教师成长的最大障碍,不是环境,而是自身的懒惰,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眼高手低。教学水平薄弱的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不能只靠别人,还是得靠自己去学去做,应在骨干教师的引领和影响下,由慢跑到快跑,由不自觉到自觉的。当然,这也因人而异,如何提升和影响教学水平薄弱教师的内动力,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思考。
3.没有让每个教师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人的发展有走到哪儿算哪儿的懒散心理,也有精心规划生涯的积极心理;有自觉主动的积极发展,也有被逼缓慢的消极发展,而发展的关键是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大多数教师在研究和成长的过程中寻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但也有些教师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陆冬梅.从“知之”到“乐之”: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对Z区三位小学教师的叙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王小英.“草根化研究”铺设教师成长之路[J].幼教博览,2013(02).
[3]温勇.研究型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