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实质上是通过教育因素的有效影响,促使小学生将思想品德规范逐步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核心是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激发和发展。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必须全面关注“人”的发展,将从单纯道德意志的传授转移到道德主体的培养与发展上来。
一、 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自主性
第一,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必须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共同配合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前准备活动、课堂教学活动、课后延伸教育活动。只有使学生积极投入教学全过程,成为受教育的主体,才能使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使品德心理内化成为可能。
第二,让学生自主评价。教学中,应该让所有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增强道德规范自我约束力。
第三,让学生自主体验。良好品德心理和品德行为的形成,光靠个人经验不行,还必须使学生集体都获得经验。在教学中,应该让全体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情感体验、行为体验,获得体会,从而丰富和加强内心体验。
第四,让学生有榜样可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联系教学内容,发挥学生活榜样的教育作用,引导学生分析身边的活榜样。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点滴好榜样,让学生感受到:人人都有好榜样,处处都有活榜样。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活动真正成为主体活动,才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参与、学会选择,学会自主学习和发展。
二、 创设快乐民主的教学环境,激发自主性
第一,解放学生的学习时空。在思品课堂上,可以根据上课的内容适当调整座位,使课堂有足够的师与生、生与生互动的空间。还可以根据上课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地到自己好朋友的座位上去进行讨论,让学生有更多的自我表现的机会。
第二,解放学生的学习心态。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体验,对于学生表现出的创造性思维,如所说答案与众不同,教师要予以尊重和保护,要鼓励学生创造,引导他们成功。尤其是当学生对教师原来的设想或所讲的内容提出异议而又十分有道理的时候,教师要放下架子,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给予高度评价,使他们在自己的创造中,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加自信心。
三、 选择充满情趣的教学方法,锻炼自主性
第一,擂台竞赛。如上《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这一课时,进行一次“动手能力大比拼”比赛,让学生自己洗手帕、系红领巾、穿衣服,看谁的书包收拾得又快又好;看谁的衣服叠得又快又整齐,看谁的鞋带系得又快又好。通过这一系列比赛,使学生在高涨的热情中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把良好的道德情感转化成道德行为。
第二,模仿表演。如上《做诚实的孩子》一课,可安排表演小品《我错了》。让学生亲历“主人公”做错事后,在同学的帮助下,认识到自己应该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这一简单、具体的场景,明白人并不是生来就“诚实”,也不是生来就“不诚实”的,从中受到做人应诚实的教育。
第三,多媒体参与。电脑课件以它的鲜艳色彩和动画效果,在思品课教学中发挥着投影片所不能替代的教育功能。尤其低年级教材大部分是以图为主,而且课文内容大部分是反映学生身边生活的小故事或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用好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生动形象的故事画面和故事情节中感悟道理,学习人之美德。如教学《心里想着别人》一课,老师把课文插图制成电脑课件。课上,老师带领学生操纵鼠标,一个鲜活的童话故事动画片展示出山羊、小猫、小狗舍己奋力抢救落水伙伴的动人情景。形象的感知和带有启发性问题的思考,学生自然悟出山羊等三个小动物就是心里想着别人的人,通过知识迁移,激发了学生愿意向他们学习的道德动机。在这样的情境中,道德认识得到了提高,道德情感得到了升华。
第四,引发讨论。如教学《做一个诚实的人》一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社会现象,以“当今社会,诚实的人吃不吃亏”为题展开讨论。学生各抒己见,自然形成正反两方展开了辩论。有的列举同学考试作弊,没被老师发现,得了高分;作业没完成,编了圆满的谎言,逃避了老师的批评;做买卖说谎骗取顾客钱财;造假者由于一时没被查封而牟取暴利等等大量事实,说明诚实的人吃亏,虚伪的人才能得利。另一方同学又以大量真实有据的事实反驳对方观点。如一位同学以自己一次数学考试由于抄了同学的答案,分数提高了二十分,虽没被老师发现和同学告发,但看到这不真实的分数,自尊心受到谴责,心里极其不安为例现身说法;个体经营者由于进假货,以假乱真骗取钱财,被执法部门查办、赔款,生意由此败落;新闻媒体曝光的查封假货窝点,造假头目被绳之以法等大量事实,说明虚伪者只能一时得利,最终会身败名裂。由此得出本课观点:诚实的人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待人虚伪将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第五,利用故事创境。讲故事是小学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故事情节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发思维和想象。如教学《集体力量大》一课,老师创设了一位老人临终前让十个儿子折筷子,教育儿子们要团结的故事情境。而且边讲故事边让学生扮演十个儿子分别折断一根筷子,再折捆在一起的十根筷子。使学生从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饶有兴趣的实验中,猜出了老人临终前没说完的话。学生听得认真,做得开心,在欢乐的气氛中丰富了想象,启迪了智慧,自然悟出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学生所有的热情都调动起来,让他们在快乐民主的氛围中,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在不断成功的体验中,觉得思品课非常有趣,从而让品德与社会课插上“快乐”的翅膀,使课堂充满创新的气氛,激发学生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创造力,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 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自主性
第一,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必须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共同配合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前准备活动、课堂教学活动、课后延伸教育活动。只有使学生积极投入教学全过程,成为受教育的主体,才能使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使品德心理内化成为可能。
第二,让学生自主评价。教学中,应该让所有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增强道德规范自我约束力。
第三,让学生自主体验。良好品德心理和品德行为的形成,光靠个人经验不行,还必须使学生集体都获得经验。在教学中,应该让全体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情感体验、行为体验,获得体会,从而丰富和加强内心体验。
第四,让学生有榜样可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联系教学内容,发挥学生活榜样的教育作用,引导学生分析身边的活榜样。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点滴好榜样,让学生感受到:人人都有好榜样,处处都有活榜样。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活动真正成为主体活动,才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参与、学会选择,学会自主学习和发展。
二、 创设快乐民主的教学环境,激发自主性
第一,解放学生的学习时空。在思品课堂上,可以根据上课的内容适当调整座位,使课堂有足够的师与生、生与生互动的空间。还可以根据上课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地到自己好朋友的座位上去进行讨论,让学生有更多的自我表现的机会。
第二,解放学生的学习心态。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体验,对于学生表现出的创造性思维,如所说答案与众不同,教师要予以尊重和保护,要鼓励学生创造,引导他们成功。尤其是当学生对教师原来的设想或所讲的内容提出异议而又十分有道理的时候,教师要放下架子,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给予高度评价,使他们在自己的创造中,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加自信心。
三、 选择充满情趣的教学方法,锻炼自主性
第一,擂台竞赛。如上《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这一课时,进行一次“动手能力大比拼”比赛,让学生自己洗手帕、系红领巾、穿衣服,看谁的书包收拾得又快又好;看谁的衣服叠得又快又整齐,看谁的鞋带系得又快又好。通过这一系列比赛,使学生在高涨的热情中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把良好的道德情感转化成道德行为。
第二,模仿表演。如上《做诚实的孩子》一课,可安排表演小品《我错了》。让学生亲历“主人公”做错事后,在同学的帮助下,认识到自己应该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这一简单、具体的场景,明白人并不是生来就“诚实”,也不是生来就“不诚实”的,从中受到做人应诚实的教育。
第三,多媒体参与。电脑课件以它的鲜艳色彩和动画效果,在思品课教学中发挥着投影片所不能替代的教育功能。尤其低年级教材大部分是以图为主,而且课文内容大部分是反映学生身边生活的小故事或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用好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生动形象的故事画面和故事情节中感悟道理,学习人之美德。如教学《心里想着别人》一课,老师把课文插图制成电脑课件。课上,老师带领学生操纵鼠标,一个鲜活的童话故事动画片展示出山羊、小猫、小狗舍己奋力抢救落水伙伴的动人情景。形象的感知和带有启发性问题的思考,学生自然悟出山羊等三个小动物就是心里想着别人的人,通过知识迁移,激发了学生愿意向他们学习的道德动机。在这样的情境中,道德认识得到了提高,道德情感得到了升华。
第四,引发讨论。如教学《做一个诚实的人》一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社会现象,以“当今社会,诚实的人吃不吃亏”为题展开讨论。学生各抒己见,自然形成正反两方展开了辩论。有的列举同学考试作弊,没被老师发现,得了高分;作业没完成,编了圆满的谎言,逃避了老师的批评;做买卖说谎骗取顾客钱财;造假者由于一时没被查封而牟取暴利等等大量事实,说明诚实的人吃亏,虚伪的人才能得利。另一方同学又以大量真实有据的事实反驳对方观点。如一位同学以自己一次数学考试由于抄了同学的答案,分数提高了二十分,虽没被老师发现和同学告发,但看到这不真实的分数,自尊心受到谴责,心里极其不安为例现身说法;个体经营者由于进假货,以假乱真骗取钱财,被执法部门查办、赔款,生意由此败落;新闻媒体曝光的查封假货窝点,造假头目被绳之以法等大量事实,说明虚伪者只能一时得利,最终会身败名裂。由此得出本课观点:诚实的人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待人虚伪将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第五,利用故事创境。讲故事是小学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故事情节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发思维和想象。如教学《集体力量大》一课,老师创设了一位老人临终前让十个儿子折筷子,教育儿子们要团结的故事情境。而且边讲故事边让学生扮演十个儿子分别折断一根筷子,再折捆在一起的十根筷子。使学生从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饶有兴趣的实验中,猜出了老人临终前没说完的话。学生听得认真,做得开心,在欢乐的气氛中丰富了想象,启迪了智慧,自然悟出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学生所有的热情都调动起来,让他们在快乐民主的氛围中,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在不断成功的体验中,觉得思品课非常有趣,从而让品德与社会课插上“快乐”的翅膀,使课堂充满创新的气氛,激发学生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创造力,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