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326.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11)03-0084-03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然而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资源大量消耗,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使全世界不得不高度关注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寻找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模式。过去十年和未来十年,是中国由追求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型的关键时期,由所谓“棕色”、“灰色”增长向“绿色”增长转换。中国自“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科学发展和生态优先的观念已经逐步在全社会确立起来,绿色中国的战略框架已现雏形。学术界关于环境保护、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和绿色城市等方面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南京林业大学张智光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所著的《绿色中国:理论、战略与应用》一书,是对这一领域研究成果的进一步丰富和提升。该书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于2010年11月出版,分为“理论篇”、“战略篇”、“保障篇”和“应用篇”4部分,共10章,合计80万字。该著作对绿色中国的理论、战略和应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是一部颇具理论深度、战略眼光和应用价值的学术专著。
一、以林业为主线,探究绿色中国的前沿问题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历史的总和,同时也加速了地球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恶化。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污染从局部地区发展到区域性污染和全球性的生态破坏。当前,自然资源枯竭、森林锐减、土地荒化、大气污染、气候变暖、冰川融化、物种灭绝等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飓风、洪水、干旱、地震、饥荒和疾病等灾害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威胁。就我国来看,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渐严重。当前,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受关注程度已经超过了社会治安、廉政建设和经济增长等传统话题,与就业和社会保障一起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
在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绿色中国的建设中,林业的作用十分显著。温家宝总理在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高度概括了林业的“四个地位”: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回良玉副总理也提出了新时期林业的“四大使命”: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
可见,面对绿色中国这个大课题,林业的绿色发展是关键与核心。张智光教授等学者撰写的《绿色中国:理论、战略与应用》一书,抓住了绿色中国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以林业为切入点和研究主线,并适当拓展到绿色中国的其他主要方面,很好地兼顾了研究深度和广度的关系。该书作者基于对中国绿色发展战略的深刻解读和对林业产业发展进程中的现实困境的长期思考,综合运用国内外相关前沿理论和方法,对中国走向绿色发展道路的理论体系、战略体系和实施路径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尤其对绿色中国战略下的林业体系建设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二、构建绿色中国的理论体系与战略体系
绿色中国理论体系是全书研究的基础。该著作第一篇对过去半个世纪国内外有关绿色发展的理论成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评述,构建了绿色中国的通用理论体系,对绿色GDP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进行了很好的概括,更为重要的是,对草创阶段的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等理论都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在此基础上,根据绿色中国的各种具体问题,建立了特色鲜明的绿色中国专用理论体系,包括林业绿色供应链理论、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FREES)协调发展理论、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理论、工业生态学、清洁生产理论、绿色城市理论等。这两个层次的理论体系具有横向和纵向的相互关联,构成了指导绿色中国战略研究的完整的理论支撑。该书在理论的外延与内涵的界定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见解,为学术界深入探討这些重要的新领域奠定了基础。
以这一理论体系为基础,专著的第二篇对绿色中国战略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以及FREES复合系统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由此构建了绿色中国的战略目标体系以及衡量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为绿色中国战略的制定指明了方向。通过这些分析,研究了绿色中国的战略体系及其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为后续篇章的研究奠定了科学的逻辑架构。
在绿色中国的具体战略中,专著作者抓住了其中的两个重要战略——绿色中国的生态战略和产业绿色化战略,进行了深度剖析,为绿色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前瞻性的战略谋划。在生态战略方面,以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森林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分析绿色中国森林生态战略演进历程的基础上,探讨了绿色中国生态建设的总体战略,以及更加具体的森林经营战略和林地经营战略。在产业绿色化战略方面,基于林业产业既可以成为促进森林生态系统不断完善的“绿色产业”,也可能成为破坏森林资源的“罪魁祸首”的双重性,从林业产业链的绿色协调发展、林业加工业的绿色化结构调整、林业服务业的绿色化发展、多目标区域林业产业协调发展和循环经济系统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我国林业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指明了战略途径。然后,该著作在独具特色的第三篇“保障篇”深入探讨了绿色中国战略的保障体系。作者认为,为确保中国的绿色经济发展,需要有良好的产权保障、资金保障和科技与管理保障。这些见解对集体林权改革后中国林业政策调整、林业主管部门职能转换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书对集体林权改革过程、绩效和后续政策需求的阐述比较客观、全面,不落俗套,与笔者有许多共鸣之处。
该专著不仅将绿色中国理论体系运用于国家级绿色发展战略的研究,并将这些理论和国家战略进一步应用于绿色省份、绿色城市、绿色自然保护区和绿色产业等各个层面和领域。这些实际应用研究贯穿于全书的各个篇章,并在第四篇“应用篇”中重点剖析了两个具体的应用案例,从而切实增强了该著作研究成果的实际指导作用。
三、从复合大系统视角研究绿色中国的系统模型
绿色中国战略所涉及的是一个包括资源、环境、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复合大系统,从绿色中国战略的制定到实施过程的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张智光教授的研究团队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研究林业经济和环境经济系统的预测、决策、优化、评价和仿真等课题,先后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林业科学项目、江苏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等多项相关科研课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独特的研究优势。在该著作中,研究者们从环境经济复合大系统的视角,进行多学科综合交叉,分别构建了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FREES)结构模型、绿色中国战略的目标体系模型、绿色中国战略的评价体系模型、多目标区域林业产业协调发展的大系统优化模型、造纸工业循环经济系统模型、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绿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等一系列定性和定量系统模型,为绿色中国战略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系统分析、系统评价和系统综合工具,并为其他学者的同类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可借鉴的模型。
四、结语
绿色中国建设是一个大课题,内涵十分丰富,其研究和写作的逻辑框架是很难把握的。张智光教授的研究团队,以绿色林业为主线,通过“理论篇”、“战略篇”、“保障篇”和“应用篇”4个部分很好地勾勒出全书清晰的总体框架。而且,通过建立“绿色中国理论体系”、“绿色中国战略体系的总体框架”和“绿色中国战略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等层次模型,进一步展开了全书各章节之间严谨的逻辑关系。即使在同一章中,也不乏条理清晰的研究脉络。例如,在第十章《绿色南京战略》中,作者通过“绿色南京的战略体系”、“绿色南京的战略目标体系”和“绿色南京的总体战略”等层次模型,描绘出该部分完整的逻辑图谱。这样,该著作作者既可以有选择地着重阐述一些重要的研究内容,又不失对绿色中国理论和战略全貌进行总体描述,做到完整性和侧重性的有机结合。
《绿色中国:理论、战略与应用》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研究绿色中国理论和战略的专著,它对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全面协调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当然,这方面的研究还只是开始,还有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据了解,张智光教授的研究团队正在从事进一步的相关研究,并拟出版《绿色中国(第二卷):绿色共生型供应链模式》。届时,绿色中国的理论、战略和模式将形成一个完整的系列。我们期待这部新著作尽早问世。
收稿日期:2011-06-08
作者简介:李亮, 男,湖南耒阳人,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讲师,博士;王国聘,男,河南南阳人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然而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资源大量消耗,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使全世界不得不高度关注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寻找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模式。过去十年和未来十年,是中国由追求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型的关键时期,由所谓“棕色”、“灰色”增长向“绿色”增长转换。中国自“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科学发展和生态优先的观念已经逐步在全社会确立起来,绿色中国的战略框架已现雏形。学术界关于环境保护、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和绿色城市等方面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南京林业大学张智光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所著的《绿色中国:理论、战略与应用》一书,是对这一领域研究成果的进一步丰富和提升。该书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于2010年11月出版,分为“理论篇”、“战略篇”、“保障篇”和“应用篇”4部分,共10章,合计80万字。该著作对绿色中国的理论、战略和应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是一部颇具理论深度、战略眼光和应用价值的学术专著。
一、以林业为主线,探究绿色中国的前沿问题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历史的总和,同时也加速了地球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恶化。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污染从局部地区发展到区域性污染和全球性的生态破坏。当前,自然资源枯竭、森林锐减、土地荒化、大气污染、气候变暖、冰川融化、物种灭绝等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飓风、洪水、干旱、地震、饥荒和疾病等灾害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威胁。就我国来看,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渐严重。当前,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受关注程度已经超过了社会治安、廉政建设和经济增长等传统话题,与就业和社会保障一起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
在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绿色中国的建设中,林业的作用十分显著。温家宝总理在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高度概括了林业的“四个地位”: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回良玉副总理也提出了新时期林业的“四大使命”: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
可见,面对绿色中国这个大课题,林业的绿色发展是关键与核心。张智光教授等学者撰写的《绿色中国:理论、战略与应用》一书,抓住了绿色中国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以林业为切入点和研究主线,并适当拓展到绿色中国的其他主要方面,很好地兼顾了研究深度和广度的关系。该书作者基于对中国绿色发展战略的深刻解读和对林业产业发展进程中的现实困境的长期思考,综合运用国内外相关前沿理论和方法,对中国走向绿色发展道路的理论体系、战略体系和实施路径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尤其对绿色中国战略下的林业体系建设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二、构建绿色中国的理论体系与战略体系
绿色中国理论体系是全书研究的基础。该著作第一篇对过去半个世纪国内外有关绿色发展的理论成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评述,构建了绿色中国的通用理论体系,对绿色GDP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进行了很好的概括,更为重要的是,对草创阶段的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等理论都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在此基础上,根据绿色中国的各种具体问题,建立了特色鲜明的绿色中国专用理论体系,包括林业绿色供应链理论、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FREES)协调发展理论、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理论、工业生态学、清洁生产理论、绿色城市理论等。这两个层次的理论体系具有横向和纵向的相互关联,构成了指导绿色中国战略研究的完整的理论支撑。该书在理论的外延与内涵的界定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见解,为学术界深入探討这些重要的新领域奠定了基础。
以这一理论体系为基础,专著的第二篇对绿色中国战略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以及FREES复合系统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由此构建了绿色中国的战略目标体系以及衡量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为绿色中国战略的制定指明了方向。通过这些分析,研究了绿色中国的战略体系及其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为后续篇章的研究奠定了科学的逻辑架构。
在绿色中国的具体战略中,专著作者抓住了其中的两个重要战略——绿色中国的生态战略和产业绿色化战略,进行了深度剖析,为绿色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前瞻性的战略谋划。在生态战略方面,以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森林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分析绿色中国森林生态战略演进历程的基础上,探讨了绿色中国生态建设的总体战略,以及更加具体的森林经营战略和林地经营战略。在产业绿色化战略方面,基于林业产业既可以成为促进森林生态系统不断完善的“绿色产业”,也可能成为破坏森林资源的“罪魁祸首”的双重性,从林业产业链的绿色协调发展、林业加工业的绿色化结构调整、林业服务业的绿色化发展、多目标区域林业产业协调发展和循环经济系统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我国林业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指明了战略途径。然后,该著作在独具特色的第三篇“保障篇”深入探讨了绿色中国战略的保障体系。作者认为,为确保中国的绿色经济发展,需要有良好的产权保障、资金保障和科技与管理保障。这些见解对集体林权改革后中国林业政策调整、林业主管部门职能转换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书对集体林权改革过程、绩效和后续政策需求的阐述比较客观、全面,不落俗套,与笔者有许多共鸣之处。
该专著不仅将绿色中国理论体系运用于国家级绿色发展战略的研究,并将这些理论和国家战略进一步应用于绿色省份、绿色城市、绿色自然保护区和绿色产业等各个层面和领域。这些实际应用研究贯穿于全书的各个篇章,并在第四篇“应用篇”中重点剖析了两个具体的应用案例,从而切实增强了该著作研究成果的实际指导作用。
三、从复合大系统视角研究绿色中国的系统模型
绿色中国战略所涉及的是一个包括资源、环境、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复合大系统,从绿色中国战略的制定到实施过程的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张智光教授的研究团队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研究林业经济和环境经济系统的预测、决策、优化、评价和仿真等课题,先后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林业科学项目、江苏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等多项相关科研课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独特的研究优势。在该著作中,研究者们从环境经济复合大系统的视角,进行多学科综合交叉,分别构建了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FREES)结构模型、绿色中国战略的目标体系模型、绿色中国战略的评价体系模型、多目标区域林业产业协调发展的大系统优化模型、造纸工业循环经济系统模型、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绿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等一系列定性和定量系统模型,为绿色中国战略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系统分析、系统评价和系统综合工具,并为其他学者的同类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可借鉴的模型。
四、结语
绿色中国建设是一个大课题,内涵十分丰富,其研究和写作的逻辑框架是很难把握的。张智光教授的研究团队,以绿色林业为主线,通过“理论篇”、“战略篇”、“保障篇”和“应用篇”4个部分很好地勾勒出全书清晰的总体框架。而且,通过建立“绿色中国理论体系”、“绿色中国战略体系的总体框架”和“绿色中国战略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等层次模型,进一步展开了全书各章节之间严谨的逻辑关系。即使在同一章中,也不乏条理清晰的研究脉络。例如,在第十章《绿色南京战略》中,作者通过“绿色南京的战略体系”、“绿色南京的战略目标体系”和“绿色南京的总体战略”等层次模型,描绘出该部分完整的逻辑图谱。这样,该著作作者既可以有选择地着重阐述一些重要的研究内容,又不失对绿色中国理论和战略全貌进行总体描述,做到完整性和侧重性的有机结合。
《绿色中国:理论、战略与应用》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研究绿色中国理论和战略的专著,它对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全面协调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当然,这方面的研究还只是开始,还有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据了解,张智光教授的研究团队正在从事进一步的相关研究,并拟出版《绿色中国(第二卷):绿色共生型供应链模式》。届时,绿色中国的理论、战略和模式将形成一个完整的系列。我们期待这部新著作尽早问世。
收稿日期:2011-06-08
作者简介:李亮, 男,湖南耒阳人,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讲师,博士;王国聘,男,河南南阳人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