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2年9月至2012年4月,我受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委托和推荐,并在宝安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区妇联的支持下,在宝安区开辟了“教育专家黄沧海工作室”,任务是与宝安区的教育、妇联、关工委密切合作,指导和推动宝安区家庭教育工程的科学发展,使该区成为全国“家庭教育双合格示范区”和“全国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基地”。肩负重任在深圳宝安区工作了整整十年,其中我的工作室前八年设立在区教育局下设的“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后两年设在区妇联下设的“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此举的立意是切实体验教育部门和妇联部门在指导和服务家庭教育时,各自能有哪些作为和发展,各自有哪些优长和局限,二者问的通力合作有哪些渠道和困难,到底由哪个部门来主抓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工作更为切适,是一个部门主抓,其他部门配合好,还是两个部门或多个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统领之下共抓好。这就是我这个工作室挪移驻点的一个核心动因。
一、区域整体推进的家庭教育模式
深圳市宝安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迅速的改革开放前沿,2010年全区GDP达26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9000亿元,是深圳的经济强区,人口500多万,也是人口大区。其中外来人口占90%以上。区委区政府在新世纪初便提出了要建设教育强区的目标,在强化中小学教育的硬、软两件的过程中,体会到要真正办好教育,提升公民的素质,不能只靠学校教育,一定要抓好家庭教育,因此早在1997年便由区教育局牵头,妇联参与共同制定了第一个《深圳市宝安区家庭教育工程发展规划》,当时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属初期探索。
(一)宝安区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发展的第一阶段(1997-2001)
这一阶段的工作目标是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建立家庭教育工程的组织领导机构
(1)区成立了“区家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由分管教育的副区长、教育局长、妇联主任、关工委主任组成,负责总体策划,提出任务,发布规划,协调各有关单位的工作。
(2)区教育局在区教科培中心成立了“宝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由教科培中心主任、妇联分管家庭教育的专干、各街道教办分管德育的主任所组成。任务是推进家庭教育工程规划的具体执行、检查和指导,评优评先,讲师团的组建,经验的推广以及编辑出版《家长教育报》,指导各中小学建立家长学校。
(3)区教科培中心在德育部建立“宝安区家长学校总校”,校长由德育部主任担任,初期聘用了五名专职教师。总校的任务是:制定全区家长学校每学年的教堂计划、授课内容、授课要求、培训授课教师、组织编写本区家长学校的教材、分配协调安排授课教师到各公办学校的家长学校中去讲课。
2.建立了区家长学校总校——镇(街道)家长学校管理委员会——中小学家长学校三级组织管理系统和教堂培训网络。使家长学校系统内达到分级管理又有总控管理,使当时有限的家庭教育人才在全区均衡化地发挥作用。
3.建立了家庭教育工作的最基本的几项规章制度
(1)《宝安区家长学校暂行规定》;(2)《宝安区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暂行管理规定》;(3)《家长学校工作人员职责》。
4.编写了一套从幼儿园到高中家长的共八册家长教育教材(幼儿园一册、小学三册、初中三册、高中一册)并附有教学大纲
5.初步组建了一支由导师、讲师团和兼职教师共约500人组成的家庭教育指导者队伍
导师由赵忠心、骆风、黄沧海等六名家庭教育专家组成,2001年以前所有导师均阶段性地前来讲课,主要任务是培训骨干,并面向家长大众作广普的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工作。
讲师团由教师和妇女工作者中具有家庭教育理论知识和经验的人士组成,并吸纳社会上评选出来的教子有成的家长。初期队伍约60人。
家庭教育兼职教师,从各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者中具有优秀家长声望和德育工作经验的骨干组成,他们和总校五名专职教师一起承担本校的家长教育课程的授课任务。
6.创办了由区教育局主办的《宝安家教报》每半个月出一张四版。1997年10月至2000年12月的三年左右的时间里,宝安区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属初期奠基探索阶段。由于决心大、方向明,教育、妇联两个部门都积极参与运作,尤其当时的主要工作是办好中小学的家长学校,因此,教育部门觉得责无旁贷,便主动承担了更多的组织工作和具体的工作任务。凡属家庭教育的问题,教育部门和妇联都能相互配合。体系初创期的规划制定,年度总结表彰,全区性的宣传活动、大型论坛、讲师团的组织都是两个单位共同主办,举凡家长学校的运作由教育部门实操,而对母亲的教育,对社区和幼儿园中0-6岁儿童家长的教育由妇联负责。妇联通过各街道妇联组织评选优秀母亲、文明家庭,组织妇女儿童的多种活动,开展家庭教育知识的宣传,组织社区妇女学校把家庭教育作为重要教育内容等,逐步将家庭教育活动延伸到社会上去,使妇联找到了自身在指导家庭教育的阵地和“抓手”,为2001年之后由妇联所属的“宝安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构建有自己特色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做了必要的准备。
这个体系的构建目标可概括为:政府主导,妇联、教育局共同牵头,关工委等部门配合,形成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强势推动格局。其运行架构可用下图表述:
由上图可以清晰地看出,这是初创期,以举办各中小学家长学校并主要是公办中小学家长学校的指导服务系统,连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家长学校举办都还来不及考虑,更难涉及民间社会举办的家庭教育服务机构的培育和管理。原因是经验、人才、财力等方面的不足,不敢贪名图大,即当时能办的先做。幼儿园未纳入的原因是当时幼儿园不属教育部门管理,妇联对幼儿园的管理属宏观管理,因而当时对幼儿园只是软性提倡和号召,并未实行刚性要求。民办学校的情况更为复杂,由于宝安流动人口子女在宝安就学的人数远超公办学校人数(公办学校学生20万人,民办学校学生数为30万人),又面临调整、充实、整顿等任务,尚无力顾及举办家长学校的工作。 然而宝安的第一个家庭教育工程规划所构建的指导服务体系体现了分步推进,有条件先上,逐步完善稳步发展的精神。即使十多年后这个体系的主体框架也没有重大的变化,只是作了不少的补充和调整。
三年中接受过多次培训听课的家长为6.5万人,这是办得较好的家长学校中的家长,接受过一次培训的家长为20万人,这个数字是当时宝安全部公办中小学生的总数。
7.为使这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能顺畅运作,宝安区出台了几个重要文件,作为政策保障
(1)《宝安区教育现代化强镇评估方案》,其中要求宝安区各镇要成为教育强镇,各年级的家长必须同步接受家长学校培训。
(2)《宝安区文明学校评比条件》和《宝安区校园文化建设评比条件》这两个文件中均明确要求家长学校必须按总校要求正常开课培训家长。(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培训,其中一次可以是形式多样的亲子共同的活动。)
三年来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证明把举办中小学家长学校作为构建指导服务的前期主要任务是正确的,因为绝大部分需接受教育培训的家长是中小学生家长,而在中小学里创设服务指导机构具有种种优越条件,如场地、教具、图书资源、师资队伍资源,同时还有学生作为小手牵大手的联系资源。一个地区初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从举办中小学的家长学校做起,是正确的策略,是分步构建的第一步选择。这种构建策略,要克服的困难是:
(1)妇联和教育局胸怀大局,不计较谁牵头,谁唱主角,两个单位谁能做什么,就主动去做,主动去承担。这种理想局面,目前并非所有地区都能做到,尤其是功利心强、奉献精神差的单位便极难做到。
(2)经费保障是个大问题。教育和妇联部门都缺少家庭教育专项经费。宝安怎么解决的?前期靠家长每年购买一本《家长教育》教材,每本教材的成本为7元,售价为10元,即每本微利为3元。即事实上家长每年的培训费为3元。一个学校1000名家长,这所家长学校的经费只有3000元,这是难以维持的,各中小学还得从学校其它经费中抽取家庭教育的必要开支。到了2003年,广东省下文禁止家长学校的收费,包括教材费,区委区政府专门作了讨论,为了保证家庭教育工程“工作不松,队伍不散,更上层楼”,每年拨出家庭教育工程经费100万元。
(3)高水平的家庭教育指导者极其缺乏,会做孩子的老师未必能指导家长,真正能指导家长的人不仅应具有知识优势、经验优势,还须具备人格优势,这样的人才在哪里可以找到?大学未开设这个专业,民间的指导师培训多半两眼盯钱,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不仅仅是为家长讲课,更要深入解决一个个家庭的具体难题,不具诊断和治疗能力的指导是空谈而无效的,因此具有这种能力和素质的人才只有立足本地开展家庭教育科研的实践,在大海中学会游泳,在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实践中才能培养出来。这个困惑,迫使宝安下决心在下阶段的家庭教育工程中,聘请专家驻站指导。
(4)这个指导服务体系中,妇联应做什么具体工作尚未明确起来,虽已确定是共同抓,但只是宏观参与而缺少具体的阵地和抓手。妇联的优势是社会联系面广,与社区、与企业与民间的家庭教育机构均有较多联系,应充分发挥“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这个阵地在教育部门难以涉步的领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这是总结第一阶段工作时,宝安区找到了不足,也找到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二)宝安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发展的第二阶段(2002-2010)
随着宝安区家庭教育工程的发展,初期构建的指导服务体系便明显地表现出难以适应的种种缺陷,如:
1.最高层“区家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不是一个常设机构。小组人员来自不同部门,很难有时间坐下来认真研究具体问题,也没有为这个小组制定出工作制度,它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指导服务的作用,因而它不是具体指挥的中心。而教育局和妇联也难以联合起来形成全区家庭教育工程的实际指挥中心。因此遇到全区性的问题,比如幼儿园举办家长学校问题、经费问题、社区家庭教育指导问题,都难以迅速决策解决,这便使第一个发展阶段的工作局限于举办中小学家长学校,对家长教育的内容、方式局限于依课本讲课,问题学生家庭的个别指导尚无力开展。问题引发了对改善和加强这个指导服务体系的思考。
2.这个指导服务体系尚未面向社会开拓宽广的服务面。
3.这个指导服务体系中缺乏高水平的专业指导人员,也缺乏培养这种人才的机制,因而指导水平有限,指导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堪虞。
4.发生了上下领导体系的对接困难。因为广东省和深圳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与宝安区有较多不同,省和市都是妇联在主导工作,教育行政部门比较被动。而宝安区虽然名义上是妇联、教育局共同牵头共同唱主角,但实际上是教育局在承担主要任务。因而与省、市的家庭教育领导系统对接便发生了困难,宝安区的家庭教育工程发展状况向市向省哪个单位去作汇报?区教育局向市妇联汇报显然不顺,向市教育局汇报,市教育局又尚无主抓家庭教育的部门,广东省也如此,这便形成了有问题难以及时获得市和省的支持,有了成绩成果也难以被市和省及时宣传和推广的尴尬局面。省、市开展的对家庭教育指导者的培训,妇联系统的人员参加的占大多数,因难以指令教育部门派员参加。这就形成某种程度的脱节和疏漏。
据此,宝安区在第二个发展阶段,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上作了不小的调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最高层的“区家庭教育领导小组”人员结构不变,但与市接轨,即分管教育的副区长作为领导小组的召集人。主要解决经费问题和各单位分工问题以及承担全区性的家庭教育重大活动时的方向政策指导。如每年一届,在十一月底开展的全区性“家庭教育宣传活动周”活动,每届都有一个有别于往届的主题,主题的确定,区领导人的参与,领导报告的定调即由该小组商决。
2.仍然提出妇联、教育局共同牵头共同唱主角,其它单位如文明办、关工委、民政局、计生委积极配合,但已各有具体的分工。 区教育局——负责举办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家长的家长学校。
区妇联——负责办好社区妇女学校,社区流动人口0-3岁婴儿的母亲教育以及各大型企业中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对社会上民办家庭教育机构的指导。
民政局——负责婚前准家长的婚前教育及育儿指导。
计生委和卫生局——负责优生优育及家庭健康指导。
3.重视了家庭教育科研,一步步将家庭教育的种种活动和措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以课题科研的成果推动家庭教育人才的培养和事业的发展。
这方面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2002年在区教育局设置了“教育专家工作站”,聘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祝智庭为阶段性短期驻站专家,对全区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运用和“理解教育”培训,聘省关工委特约研究员、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园丁黄沧海为长期驻站专家,对全区家庭教育指导骨干作家庭教育专业培训,并先后担任三个历时八年的家庭教育科研课题的导师,从立项到结题对参与课题研究的一千多名骨干成员进行传帮带的工作。(详见后文二)
4.调整以后的宝安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可以下图表述:
从以上图示,可以窥见宝安区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有了不小的变化,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指导服务的覆盖面拓宽了。教育部门主抓的中小学家长学校,从仅仅是公办学校拓宽为民办学校也举办家长学校,而且所有略有规模的幼儿园也举办了家长学校。妇联部门从宏观的牵头参与且无实操基地的状况,发展为依托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街道妇联举办了百所社区妇女学校,联系全区大型企业,给他们每年送报告200场,指导社区民间的家庭教育机构的工作也在搞试点抓典型。
2010年以后,更有了让民政、卫生、计生也承担一点与该部门工作密切相关的婚前、孕妇、优生优育方面的宏观上属于家庭教育指导的工作任务。至今这部分工作仍然处于准备阶段。
指导服务方面的拓展是依据社会现实的迫切需要以及随着全区家庭教育工程的逐步推进而缓慢实现的。
(2)担任牵头和主角的教育部门和妇联,有了比较明确的分工,但又不分家。比如,教育部门立项的家庭教育科研课题,开题大会和结题大会均请妇联领导及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负责家庭教育工作的干部参加。全区性的家庭教育文件,仍是两个部门会签后才下发。2006年以后,妇联又单独组成了“妇女讲师团”,与教育部门组织的“家庭教育讲师团”共同成为活跃在全区的家庭教育生力军。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家庭教育讲师团的副团长,同时也是妇女讲师团的团长或顾问。教育部门召开的家庭教育研讨会也必请妇联部门的人士参与,妇联在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每月一次的专题论坛(沙龙),参加人士有一半是教育部门的外聘专家、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和家庭教育兼职教师,其他才是区内著名律师、医生、社会工作者、民间家教机构负责人。这种又有分工又有精诚合作的工作机制和局面,不仅是拓宽服务面的问题,而且打破部门封闭的局限,吸纳了社会各界的精英,共同为推进和深入发展家庭教育工程贡献力量、沟通交流、互相启迪和弥补,有效地提高了家庭教育指导者队伍的素质和工作成效。
(3)发展中的宝安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从2002年开始,切实地注入了家庭教育科-研的要素,从此摆脱了仅凭经验和红头文件的原则要求去工作的粗疏状态,也摆脱了仅凭需要和热情,工作浮于浅表的局面,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走上了一条注重内涵、深入发展的道路。
图示中标明在区教科培中心设立了“教育专家工作站”,站内有短期驻站专家和长期驻站专家。而专攻家庭教育的专家是长期驻站的,每月在宝安工作15 18天,一驻就是八年,八年后又在妇联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开辟“家庭教育专家工作室”。
驻站专家的工作任务是十分繁重而具体的:
①与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领导共同策划家庭教育工程的推进方案,先后起草几个“区家庭教育工程发展五年规划”,供讨论修订后施行。
②全程培训全区的家庭教育指导者队伍。
③指导教育部门和妇联部门的家庭教育科研带头人;选定家庭教育科研课题;初审立项书、帮助申报;指导课题实施方案的撰写;指导课题研究工具的制定:策划和组织课题研究人员的分工;对所有参与课题研究人员进行开题、中期、结题的培训;组织课题研究过程的多次巡检;评价督导子课题组的工作;指导中期小结;主持大量调查数据的处理:指导课题研究成果的收集与分析;组织指导结题报告的撰写;指导结题成果汇报;撰写课题成果推广运用的意见书。
④指导全区改革家长课堂单一讲述的形式,经典型培养和课型改进,创造了“讲述启发型”、“咨询讨论型”、“案例导引型”和“亲子活动型”四种课型,每种课型均有基本要素的具体要求,使授课教师有序有则,又有切实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明确靶向。
⑤以专家报告,带动讲师团成员的报告。十年来长期驻站的家庭教育专家为全区各界、各中小学幼儿园、各大企业作家庭教育、班主任工作、德育与读书、生命教育等报告七百余场。既有广普宣传广惠民众的效果,又有对全区家庭教育指导者进行专业导引、人生导引的效果。
⑥驻站专家不断撰写出系列性的家庭教育文章,在《中国家庭教育》、《宝安教育》、《宝安教育报·家庭教育版》、《汕尾日报》、《汕尾教育》、《宝安日报》、《炎黄世界》、《源流》等报刊发表。一是宣传家庭教育新理念,二是介绍家庭教育策略方法,三是评价宝安家庭教育工程发展现状,四是回答众多家长和家庭教育指导者提出的具体问题。五是为指导课题研究,每个阶段都写出解决课题研究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的同步指导文章。(如针对《对不同类型家庭实施规模化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实践研究》这个课题,便先后写出十八篇文章,导引课题参与者把握研究目标,找到研究途径和方法,学会使用工具,写好跟踪实录,分析种种表象,进入研究状态,突破研究难点,学会诊断,学会归因,学会试验试错,学会指导,学会写科研报告或论文。 ⑦指导区家庭教育带头人策划编撰出版《宝安家长教育》、《走向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牵手——母亲教育工程》、《宝安家庭教育课题研究成果系列集》(八册)。
⑧举凡全区各单位出现的该单位指导者难以取得指导效果的问题学生、问题家庭,专家将亲自操刀,请指导者、家长、孩子来到专家工作室,成为专家亲手指导的难题个案,十年中约有三十例,在实际解决过程中和指导者共同探索,最终取得较好的指导效果。
正是因为长期驻站专家,扎实做好了上述八项工作,因此给宝安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注入了科研要素和知识、经验、方法、策略的支撑,给宝安家庭教育工程带来了生机和创新发展的活力。
(4)宝安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达标程度及服务指导效果(主要以2009年度的发展水平作观察)
构建对这个体系总体的目标是五句话:
构建运作机制;出台管理制度;组织基本队伍;编撰适用教材;解决经费渠道。
概略地说,宝安区在这五个方面都作了可贵的努力和探索,有的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则只达到了较低的水准。如运作机制,有了政府主导三级管理,各单位分工协调的工作模式,但尚不够严密,各单位分工(如教育局与妇联之间)多靠口头和默契,多靠自觉努力,而缺少法规的约束以及常设的专业机构的连续发展保障。因此队伍虽有但并不稳定,经费虽有也只够保证重点,教材虽有但无力及时修订。目前只能估计为初步达到了最基本的标准,离完善还有较大距离。
举办家长学校,宝安区早在2005年便制定了“十个有”的标准,后来吸收这十个有的要求,制定了督导评估的量化考核的八项标准。
这“十个有”是:①有切实的长期教育规划;②有落实的家长学校领导班子;③有落实的专、兼职教师队伍;④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和开展教育活动场所;⑤有较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⑥有供幼儿园至高中学生家长学习使用的系列教材:⑦有共性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常规教育活动,有对指导者的培训计划安排;⑧有专辟的宣传阵地和丰富的群体亲子活动;⑨有咨询热线和交流平台;⑩有稳定的经费保障。
目前全区共有各级家长学校436所,学员30多万人。区教育局制定了《宝安区家长学校建设“八条”标准》,2008年区教育局和区教育督导室联合下发《关于教师、家长培训督导评估工作的实施意见》,并逐步开展对家长学校的督导评估。通过自评、整改、申报、专访、评估、复查、复评等程序,评定出“达标学校”、“示范学校”、“双优学校”,对通过评估的学校由教育督导室命名授牌,每年向社会公告名单并发布评估报告,并由区财政分别给予10万元、15万元、30万元的创建奖励。至2010年7月,已完成近60所试点学校的评估工作,计划在2012年底将分批完成所有公办部分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督导评估工作。这套评估机制,在全国目前属首创,为发展和巩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到目前为止,全区专、兼职家长学校的教师为1100名,家长每学期参加过两次培训的达90%,接受过指导者入户作长期跟踪指导的家庭3000多户,(多为问题学生家庭),曾接受对口短期个别指导的家庭三万多户。
此外,宝安区在广普大面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方面也有种种出色的表现:
①区教育局每半月出刊一张《宝安教育家教专版》,印数为十万份,无偿赠送给全社会的家长。
②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与《宝安日报》合作开辟了“亲子成长园地”和家庭婚姻情感园地,每周出刊一版。这两个园地的文章作者,全是妇联部门旗下的家庭教育指导者和专家。该报读者量为40万人。
③最具特色的广普教育宣传活动便是从2001年开始的每年一届,名称为:“宝安区家庭教育宣传周”重要的全民性的活动。每年到了十一月底或十二月初,都要开展为期一周的活动,(已开展了十一届),每年都有一个不同的主题,如2002年的“创建学习型家庭”:2006年的“爱与责任”;2007年的“爱与和谐”;2008年的“科学育人,关爱家庭,回报社会”;2009年的“分享科研新成果,同心阅读共成长”。宣传周活动由教育、妇联、文明办共同主办,全区十个镇,每个镇都要组织全镇开展一天的活动,因此连续七天安排一个以上的镇次第开展全民性的活动。到了这一天十里长街摆出百来长的咨询台,专家报告台,亲子活动台,文艺表演台,面向市民大众分发宣传手册,引导民众参与种种家庭教育活动,每个学校在本校内也向家长开放,组织家长向指导者咨询问题,参加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或种种经验交流活动。到了这一天真正万人空巷,人如潮涌,学生家长来了,社区的妇女来了,有不少大型工厂在这一天专门给职工放假半天让员工投入参与,获得家庭教育知识。许多宝安的家长把这一天称为“宝安家庭教育节”或“宝安家庭教育大集”。这种规模庞大、内容丰富、全民参与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能组织起来,并持续至今,且每届都有创新进步,也可以见出宝安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是比较得力且具有效能的。
正因为宝安区在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中有突出的成绩,先后获得“全国首届双合格家庭教育示范区”:“全国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基地”、“全国家庭教育工作优秀县(市、区)”、“全国示范家长区”等多种荣誉,宝安区下属福永街道怀德社区被评为“全国家庭教育示范社区。
(5)目前这个指导服务体系虽已取得显著成绩并且不断在发展中完善,但在运作中仍然发现有一些不足,需要反思和改善。
①全区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多为临时机构而非常设的机构。
如:区家庭教育领导小组,便是临时机构,没有办公地点,没有工作人员,没有资料档案。有点像临时搭台的抗洪抗震的临设指挥所。有时领导人员更换了,也缺少具有连续性的家庭教育工作方面的交接。这对全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经验传承、未来发展肯定是不利的。
如:家长学校总校,本应建成常设的事业单位,因为它工作量极大,担负近五百所幼儿园、中小学家长学校的统管、督导、评估、评比、交流和促进深入发展的任务。目前只是挂靠在区教科培中心的德育部,德育部一个主任三个工作人员,承担了全区德育工作指导的许多行政、事务性的工作,全区开教育部门的大会,会场布置、文件打印、会务安排全由他们负责,指导下属的几百所家长学校只是德育部诸多工作中的一项。因此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忙忙碌碌是他们的特征,深入探索是他们的弱项,对下面的指导检查只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何况德育部人员流动性也很大,流入的往往不是家庭教育指导骨干而是一般教师或行政人员,他们在专业指导上缺少权威性,工作局限在行政性的安排上。 如:各中小学幼儿园的家长学校、校长、主任、教师均是兼职,他们在学校中都是承重的忙人,分出余力来开展家长教育,已属难能,能完成课题研究更属稀有的可贵,今后能否持恒发展?我认为仅靠一点精神鼓励和百十元的补助,还难以激起其恒久的动力。是否将各校均有设置的心理辅导室再加以扩大增设家庭教育指导师,还是发展家长义工中的优秀人才的加入?东莞凤岗正在作试验,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目前区妇联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下设了培训部和拓展部,也通过培训和参与全国性的、省的、市的、本区的诸多家庭教育交流研讨活动,普遍提高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部分工作人员已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但这点力量远远不够,于是他们在全区各部门去寻找打捞人才,组成了自己的讲师团队伍,这是借力发展的成功范例,本部门的核心研究团队已开始形成,但他们也承担了妇联交办的及其繁琐的许多事务性、会务性工作,几乎难以有专人一心一意、全副精力去作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是一个很庞大复杂的体系,服务面宽,目前关注的是0-18岁的儿童家庭,就其未来社会需要看,老年家长的晚年关怀,儿女反哺等问题,全世界都尚未解决好。因此,未来的服务面可能会拓宽至全民家庭。因此,目前多个部门、多头指导、多种服务便显得零碎、分散,难以整合和协调。政府统管的力度必须加大,统管必须有一个常设机构,里面应有各方面的专家组成一个权威性的指导中心,承担一个地区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培训、考核、资质的认定,教材的编撰、工作的督导、经费的下拨、难题的咨询、人才的调配、工作方案的制定。如果当前难以做到每个县都有这样的实体机构,至少中央应该有,省应当有。目前连中央、省都还没有,这是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长期停滞在零打碎敲、宣传启蒙、广普知识讲授,而未能真正深入为千家万户比较到位的具体服务的原因。
③社会民间民办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发展缓慢、滞后,亟须在服务内容、宗旨、目标,服务水平上获得提高。深圳市特别是宝安区挂着“家教服务”招牌的不下三百家,但95%是孩子的午托班或孩子在周六周日的补课班、入户为孩子解决课程困难的家庭教师推荐所,更多的是培养孩子英语、声乐、舞蹈、绘画的特长培训班。从事这些工作的在宝安超过2000人。而真正开展家庭教育,为提升家庭的自我教育水平,为家长提供培训的却很少,这是值得思考和改革的。首先不应忽略这些机构的存在,既然这些机构很红火,便有它生存发展的理由。但如能加以指导和规范,让他们在指导孩子的时候不忽略孩子人格精神、习惯品德方面的培养,并同时关注对家长的指导,那将是一批有可能纳入我们所指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社会力量。另一方面少数真正的民问社会所办起来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目前经营非常困难,也阻碍了自身的发展。这是我们应当特别加以帮助和支持、培育的。
宝安区妇联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从2007年以来开始关注在本区内,符合纳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民间社会机构,邀请他们的主持人或专家参加“家庭教育论坛”,在组织妇女讲师团时也请他们推荐人选,在为大企业和社区作家庭教授课时,民间机构中的专家也被选人报告人队伍。目前还有几个民间社会家庭教育机构与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签约,成为该活动中心业务指导下的机构:
一是:“孟博士早期教育中心”,是给0-6岁的儿童父母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有十几位工作人员,创办人孟红是香港大学教育博士。
二是“陈珏婚姻情感指导工作室”,是指导夫妻情感调适,建立和谐家庭以及解决家庭内的纷争困扰,改善家庭氛围和环境的。有两位工作人员。
三是香港大学太淑媛博士开设的“亲子心理指导中心”,有五位工作人员。
四是晓燕家庭心理辅导室,是指导父母和儿童保护心理健康、调适关系、预防和消除心理疾病的。
五是在民政局注册后举办的“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心”,训练儿童时家长必须全程带领,有对家长指导的培训内容。工作人员十名左右(时有增减),每期参与康复的儿童均有三十多人。
还有个“博思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妇联有较密切的业务联系。
另外有三个民间“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是为个案家庭解决教育问题孩子的,但因经营不景气而先后倒闭。
目前民间社会所举办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获得政府支持和指导关顾很少,亟应加以指导和关注,这是一支不可忽视的资源和力量。那么,政府就必须有一个常设机构来统筹指导体制内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组织,目前由教育部门、妇联或民政、计生、卫生部门均无法也无力将它们整合起来,以致各行其是,相互孤立,相对封闭运作,力量分散,难有对社会总体的优化服务。
二、宝安区家庭教育研究机构及科研活动情况
(一)教育部门的科研机构和开展活动情况
宝安区从2002年起在教育局设立了“教育专家工作站”开辟了“家庭教育专家工作室”,这个工作室和教育局下设的教育科研培训中心内设的教科所在家庭教育科研上有紧密的合作和联系,指导着全区的家庭教育科研工作,图示。
家庭教育专家工作室——聘请赵忠心、骆风等五名专家为通讯专家,平时保持密切的业务联系,阶段性前来作指导。
聘请黄沧海为长期驻站专家,连续聘了八年,即2002-2010年,每月有15天以上在工作室工作。
区教科培中心教科所——有所长一名,研究员两名。负责全区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审查、督导工作。当然也承担了家庭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和宏观关注,以及参与评价等工作。
因为教科所管理的课题很多,主要精力是放在中小学的学科研究、课程改革、学校发展方面,因此对家庭教育科研有鞭长莫及之感,所以只能是宏观上的关注,在申报和结题两个关键时刻的参与与把关。
全区的家庭教育科研的课题策划,研究过程的指导、研究者的培训,方案的设计,阶段性的小结,课题的结题报告等全部具体的指导策划工作均由“家庭教育专家工作室”承担。(本文第一个部分已有介绍,此处不重复) 这个家庭教育专家工作室在宝安区的教育部门存在了八年,先后完成了彼此具有层递关系的三项意义重大的家庭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
第一项,是区试点课题《四所中小学各百例学习成绩好、中、差学生家庭的家庭教育对比调查研究》,目的是要弄清学生的成长现状与家庭教育水平的关系,并以实际例证向社会明示家庭教育的不可或缺,寻找家庭教育的缺失,总结成功家庭教育的共性特征,为启动宝安区家庭教育工程的深入发展作理性前导。
第二项,是广东省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家长学校规模化实施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实践研究》,此课题的研究是为了推进全区的家庭教育从宏观的宣传、基本知识的普及走向个别指导,具体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深入发展道路。为使众多家庭教育指导者,具有实践指导的能力,必须在大海中学会游泳,而不是在岸边高谈理论。课题研究历经三年,有75所中小学参与发布了课题选项十九项,设置了八个主要的子课题:《家长学校指导亲子沟通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家长学校指导家长促进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形成的研究与实践》、《家长学校指导家长培养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研究与实践》、《学习困难学生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创建学习型家庭的研究》、《创建学习型家庭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关系研究》、《家长行为方式与子女行为表现关系的研究》、《指导家长利用社会生活中的素材与资源对孩子进行开放式家庭教育研究与实践》,每个子课题都有6-20所学校参与。设置个案家庭500个,介入家庭指导的教师超过600人。有20所子课题学校以大会成果汇报和专家现场审核的方式结题,并同时向社会推广研究成果,其它数十所学校以文字方式结题。
区教科培中心领导,教科所领导,家长学校总校的领导和骨干,家庭教育专家工作室专家共同组成了总课题组,全程组织领导了课题研究,家庭教育专家负责了全程指导和结题报告的撰写,并向社会公布了本课题实践成果(十余项),出刊了成果推荐小读本。(见附件1)
这项课题研究因其实践成果丰富,社会影响较大,切适了社会的渴求,经中央教科所、省教育厅专家、市教科所专家及全国家庭教育专家共八位著名专家的审定,认为成果丰富、意义重大,转化问题学生效果显著,被推荐荣获广东省“GDJYSD杯”广东教育“十五”科研课题成果特等奖,和课题成果组织奖。据查广东省自1949年建国以来还是第一次授予一个教育课题以成果特等奖。
第三项是承担开展了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对不同类型家庭分别实施规模化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实践研究》,组织了六个子课题组即流动人口家庭、贫困人口家庭、政策性致富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单亲家庭、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的个案跟指导研究。以教育部门领导为组长,以家庭教育专家黄沧海为课题导师,以教科所研究员、家长总校校长、家庭教育专干及各街道家庭教育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为总课题成员,组成了总课题组。六个子课题组分别有十个左右的学校参与,组长由科研基础力量较雄厚的中小学校长担任。共有七十所学校共1100多位教师介入1000个个案家庭作长期跟踪指导。
课题全程召开的各种研讨会、巡检会、阶段小结会,各组分别召开的攻克难题的研讨会,开题、中期、结题培训会共七十余次,结题时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审核,六个大组长学校分别作大会典型导示性结题。80%的子课题学校五十七所学校都作了子课题结题之后,总课题对所有子课题结题材料进行二次研究,写出了近二十万字的结题报告,刊印了课题成果资料集刊十册,共200多万字。转化问题家庭、问题学生的有效率达98%,同时培养了数百名从此会做家庭教育真研究、真课题的教师和一批优秀家长。全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赵忠心教授代表专家评审组宣读了对此课题评价极高的审评结论:“课题选题适应我国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充分表现课题组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如此大规模的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实践研究,在国内很少见,充分反映当地教育部门领导的远见卓识和宝安教育界的凝聚力……课题成果丰厚……不仅总结了一些成功经验,而且提示了一些教育规律,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价值……对全国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指导具有示范意义。”(此处为节选,原文见附件2)
此外,区教育部门还组织了许多经常性的家庭教育研究活动,如:宝安区提高家长学校办学水平研讨会:宝安区家长学校课堂四课型展示会:宝安区家长学校经验交流会:宝安区家长学校优秀教案、课件设计评比;宝安区家长学校优秀录相课评比:宝安区家庭教育优秀指导案例评比:宝安区家庭教育论文评比等等,均属非立项课题的日常性的家庭教育研究活动。
(二)妇联部门的家庭教育科研组织及活动情况
区妇联部门在家庭教育科研方面长期以来因为专业人才稀缺,显得比较薄弱,但自2007年充实和调整了下属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队伍和领导层,并调来了几位由教育部门转来的具有教育工作经验和家庭教育经验的领导和骨干后,开始重视自身队伍的科研素质的提升。
1.2009年起在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立了由全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审批的“宝安区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这个基地的骨干成员由该中心主任、副主任及培训部、拓展部的主任组成。从2010年9月起承担了全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十一五家庭教育科研课题《对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实践研究》,吸收了区内优秀的心理指导师、妇女工作者、中小学幼儿园班主任近三十名成员,作为课题组成员,介入30个问题青少年的家庭。这项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探求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困惑能否通过强化家庭教育而获得解决或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解决,从而给社会以启示。高中阶段的学生跨入了青春期,教育部门未设专题作跟踪指导研究,妇联部门的研究正好填补了教育部门的不足。但是开题一年多以来,便立即出现了种种困难,首先是近三十名成员来自全区各部门,完全靠自觉的责任意识,而没有行政归属的领导关系,因此组织难以紧密,约束力和凝聚力都不足,召开会议时往往到会者不足半数,且有半数中途知难而退,只有十个左右的个案在正常跟踪,目前课题正在进行中,2013年初才结题。其最终成果,目前难料,但即便作为一次练兵和培养、选汰自己的研究队伍,也不失为极有益的尝试。 2.“家庭教育专家黄沧海工作室”转迁到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正因为妇联部门也有强烈的开展家庭教育科研的需求和欲望,在原宝安教育部门所设的“家庭教育专家黄沧海工作室”在指导了三项课题,已为教育部门打下了较好的家庭教育科研基础之后,以教育和妇联两个单位协商,于2010年4月,将这个工作室转迁到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以帮助创建家庭教育实验基地,指导课题研究,培训妇联系统的家庭教育研究型人才。两年来这个工作室做了三件大事:
①指导推动家庭教育课题立项和研究:
②培训了四十余名家庭教育骨干,提升家庭教育知识水平、实践能力;
③专家工作室和东北师大、全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合作,以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为据点,举办了为期二年的全国首届家庭教育专业硕士生课程班,结业学员30名,其中半数以上英语基础好的,正准备考取学位。
专家工作室承担了八门课程中最重要的家庭教育指导实践课程的教学,并编撰了《家庭教育指导实践操作指要试用教材》,供学员使用后,效果奇好。
后来东北师大和全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在长沙依托“创典教育集团”办起了第二个班,依然使用这个教材,并请区妇联家庭教育专家工作室的专家黄沧海先生去讲学,同样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效果。
但是这个“家庭教育专家工作室”也并非法定常设的机构,随着专家因健康原因的离去,目前还未寻找到适合继任的专家,承传这个工作室的工作。今后宝安区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能否继续深入发展,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区领导是否有决心把“家庭教育专家工作室”继续办好,充分发挥专家指导的作用。
三、宝安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与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联系
宝安区重视与全国著名的师范大学相关专业的著名教授专家取得密切的联系,吸收了“猎头”的智慧策略,提升本区的教师水平和教育管理水平。在发展家庭教育工程方面尤其如此。
比如:为使公办学校校校有心理专业的指导老师,便与华南师范大学作挂钩合作,举办了心理专业硕士课程班和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目前有资格证的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在公办中小学中至少每校均有一名,他们均成为本区家庭教育指导体系中的骨干。
比如:为提高骨干老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与西南师范大学挂钩合作,在宝安举办了教育学专业硕士课程班两期,培养出了近百名具有教育学硕士学位的中小学骨干老师,他们中不少人成为家庭教育指导体系中的生力军。
比如:与北京师范大学赵忠心、金盛华教授,广州大学骆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祝智庭教授,东北师范大学赵刚教授挂钩合作,这些极有实力的教授有的担任了宝安区“家庭教育专家工作室”的通讯专家,有的带着他们的课题让本区部分学校承担子课题任务,他们阶段性的远道而来作定期指导。
更值得一提的是,宝安区的“家庭教育专家工作室”筑巢引凤,与东北师范大学和全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合作筹办的全国首届家庭教育专业硕士课程班,为本区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骨干。事不止此,为这个硕士课程班授课的八名专家,除黄沧海为本区特聘长期驻站专家外,其余七名为北京师范大学赵忠心教授、台湾大学钟思嘉教授、东北师范大学赵刚、杨兆山、吴琼等五位教授,他们来到宝安给硕士生班的学员授课给宝安带来了智慧的启迪和方法的传授,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特别是尔后的频繁交流和沟通,使宝安家庭教育工程获得了国内最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的强大智力支撑。
四、宝安区从事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的社会机构
总的说宝安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社会机构并未充分发育发达,前面已作过面上的调查和简述。这里只介绍目前看来比较有生机活力,有成功预期的一家,即深圳宝安区启卓早教机构。
机构名称:孟博士早期家庭教育研学社
成立时间:2011年2月正式面向社会开放,此前一年是试办期。该机构由香港中文大学孟宏博士创办并管理运作。(前期名称为启卓早教机构)
业务范围:致力于为0-6岁婴幼儿提供专业早期教育服务,并为婴幼儿的年轻父母提供专业家庭教育指导。
队伍、人员及构成:该机构已拥有两家分园(分社),拥有500多名会员,机构内有专业教职人员30名,孟宏为首席教育顾问,设教研培总监一名,课程主管、教堂督导、培训主管各一名。每个分园(分社)都设园长一名,6至8名专业亲子教师。另有10名工作人员分别在行政、财务、运营、拓展等不同岗位。
此外还邀请了国内外20多位早期教育及家庭教育领域有影响和建树的专家学者共同组成启卓早教机构顾问团。
指导服务特点:
1.重视早期教育的“软环境”创设。
2.提供0-6岁婴幼儿个性化成长的精品课程,一人一案,作成长过程的科学指导。
3.重视公益化的社会服务,重视现代家庭的成长,积极提升现代父母的素质和教子效能。不断开设为家长服务的专家讲座、育儿沙龙、效能父母工作坊等辅导父母的活动,开展经常性的主题派对、家庭联谊、亲子活动等。2011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活动22场,有近千个家庭参加了上述活动。
成功经验和面临问题:
启卓早教机构2012年更名为“孟博士早期家庭教育研学社”。短短的两年间已形成良好的社会口碑,取得了较显著的指导效果,其主要经验是:
1.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认真的服务态度;
2.内部组织有序,管理科学严格;
3.在公益服务的宗旨指导下开展经营活动;
4.和国内外具有前沿水平的专家合作沟通;
5.获得当地妇联部门的支持。
存在问题:难以和以纯商业化主导的早教机构竞争市场和利润。目前还是力争保本运作。
未来发展:自2012年7月起,在早教机构中创办了“孟博士早期家庭教育研学社”这一在民政机关作了登记审批的社会组织,力求通过与政府、社会团体的合作,推动社会和民众对科学早教的认识和支持,并从对父母的公益服务开始发展早教事业。同时加强社会调研,使指导服务更切实、更到位、更具效能。
五、结语
深圳宝安区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是随着宝安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人才战略的出台和千家万户的急切需求,在开展全区性的家庭教育工程活动中逐渐形成缓进发展的,并非先有完善的框架,按图组装的。十多年来从举办中小学家长学校起步,逐渐扩大丰满,从教育部门产生最早期的指导服务机构,逐渐拓宽至妇联和其它部门。从体制内发展到民间社会机构。即使在今天,宝安区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这个体系也仍然是不够完善、不够严密的。首先指导全区的常设机构目前尚处于临设和虚置状态,其权威性和专业性均需加强,民间社会组织又缺乏培育和指导,处于自发分散状态,较具强势的教育部门举办的家长学校全由在职学校教师兼办,其本身肩负繁忙的学校教学工作,往往难以长期全身心地投入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服务。如何能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获得持久的不断上层次的发展,都是当前面临的难题,需要在全国的视野上作出考察和决策。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尾市关工委)
一、区域整体推进的家庭教育模式
深圳市宝安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迅速的改革开放前沿,2010年全区GDP达26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9000亿元,是深圳的经济强区,人口500多万,也是人口大区。其中外来人口占90%以上。区委区政府在新世纪初便提出了要建设教育强区的目标,在强化中小学教育的硬、软两件的过程中,体会到要真正办好教育,提升公民的素质,不能只靠学校教育,一定要抓好家庭教育,因此早在1997年便由区教育局牵头,妇联参与共同制定了第一个《深圳市宝安区家庭教育工程发展规划》,当时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属初期探索。
(一)宝安区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发展的第一阶段(1997-2001)
这一阶段的工作目标是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建立家庭教育工程的组织领导机构
(1)区成立了“区家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由分管教育的副区长、教育局长、妇联主任、关工委主任组成,负责总体策划,提出任务,发布规划,协调各有关单位的工作。
(2)区教育局在区教科培中心成立了“宝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由教科培中心主任、妇联分管家庭教育的专干、各街道教办分管德育的主任所组成。任务是推进家庭教育工程规划的具体执行、检查和指导,评优评先,讲师团的组建,经验的推广以及编辑出版《家长教育报》,指导各中小学建立家长学校。
(3)区教科培中心在德育部建立“宝安区家长学校总校”,校长由德育部主任担任,初期聘用了五名专职教师。总校的任务是:制定全区家长学校每学年的教堂计划、授课内容、授课要求、培训授课教师、组织编写本区家长学校的教材、分配协调安排授课教师到各公办学校的家长学校中去讲课。
2.建立了区家长学校总校——镇(街道)家长学校管理委员会——中小学家长学校三级组织管理系统和教堂培训网络。使家长学校系统内达到分级管理又有总控管理,使当时有限的家庭教育人才在全区均衡化地发挥作用。
3.建立了家庭教育工作的最基本的几项规章制度
(1)《宝安区家长学校暂行规定》;(2)《宝安区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暂行管理规定》;(3)《家长学校工作人员职责》。
4.编写了一套从幼儿园到高中家长的共八册家长教育教材(幼儿园一册、小学三册、初中三册、高中一册)并附有教学大纲
5.初步组建了一支由导师、讲师团和兼职教师共约500人组成的家庭教育指导者队伍
导师由赵忠心、骆风、黄沧海等六名家庭教育专家组成,2001年以前所有导师均阶段性地前来讲课,主要任务是培训骨干,并面向家长大众作广普的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工作。
讲师团由教师和妇女工作者中具有家庭教育理论知识和经验的人士组成,并吸纳社会上评选出来的教子有成的家长。初期队伍约60人。
家庭教育兼职教师,从各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者中具有优秀家长声望和德育工作经验的骨干组成,他们和总校五名专职教师一起承担本校的家长教育课程的授课任务。
6.创办了由区教育局主办的《宝安家教报》每半个月出一张四版。1997年10月至2000年12月的三年左右的时间里,宝安区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属初期奠基探索阶段。由于决心大、方向明,教育、妇联两个部门都积极参与运作,尤其当时的主要工作是办好中小学的家长学校,因此,教育部门觉得责无旁贷,便主动承担了更多的组织工作和具体的工作任务。凡属家庭教育的问题,教育部门和妇联都能相互配合。体系初创期的规划制定,年度总结表彰,全区性的宣传活动、大型论坛、讲师团的组织都是两个单位共同主办,举凡家长学校的运作由教育部门实操,而对母亲的教育,对社区和幼儿园中0-6岁儿童家长的教育由妇联负责。妇联通过各街道妇联组织评选优秀母亲、文明家庭,组织妇女儿童的多种活动,开展家庭教育知识的宣传,组织社区妇女学校把家庭教育作为重要教育内容等,逐步将家庭教育活动延伸到社会上去,使妇联找到了自身在指导家庭教育的阵地和“抓手”,为2001年之后由妇联所属的“宝安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构建有自己特色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做了必要的准备。
这个体系的构建目标可概括为:政府主导,妇联、教育局共同牵头,关工委等部门配合,形成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强势推动格局。其运行架构可用下图表述:
由上图可以清晰地看出,这是初创期,以举办各中小学家长学校并主要是公办中小学家长学校的指导服务系统,连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家长学校举办都还来不及考虑,更难涉及民间社会举办的家庭教育服务机构的培育和管理。原因是经验、人才、财力等方面的不足,不敢贪名图大,即当时能办的先做。幼儿园未纳入的原因是当时幼儿园不属教育部门管理,妇联对幼儿园的管理属宏观管理,因而当时对幼儿园只是软性提倡和号召,并未实行刚性要求。民办学校的情况更为复杂,由于宝安流动人口子女在宝安就学的人数远超公办学校人数(公办学校学生20万人,民办学校学生数为30万人),又面临调整、充实、整顿等任务,尚无力顾及举办家长学校的工作。 然而宝安的第一个家庭教育工程规划所构建的指导服务体系体现了分步推进,有条件先上,逐步完善稳步发展的精神。即使十多年后这个体系的主体框架也没有重大的变化,只是作了不少的补充和调整。
三年中接受过多次培训听课的家长为6.5万人,这是办得较好的家长学校中的家长,接受过一次培训的家长为20万人,这个数字是当时宝安全部公办中小学生的总数。
7.为使这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能顺畅运作,宝安区出台了几个重要文件,作为政策保障
(1)《宝安区教育现代化强镇评估方案》,其中要求宝安区各镇要成为教育强镇,各年级的家长必须同步接受家长学校培训。
(2)《宝安区文明学校评比条件》和《宝安区校园文化建设评比条件》这两个文件中均明确要求家长学校必须按总校要求正常开课培训家长。(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培训,其中一次可以是形式多样的亲子共同的活动。)
三年来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证明把举办中小学家长学校作为构建指导服务的前期主要任务是正确的,因为绝大部分需接受教育培训的家长是中小学生家长,而在中小学里创设服务指导机构具有种种优越条件,如场地、教具、图书资源、师资队伍资源,同时还有学生作为小手牵大手的联系资源。一个地区初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从举办中小学的家长学校做起,是正确的策略,是分步构建的第一步选择。这种构建策略,要克服的困难是:
(1)妇联和教育局胸怀大局,不计较谁牵头,谁唱主角,两个单位谁能做什么,就主动去做,主动去承担。这种理想局面,目前并非所有地区都能做到,尤其是功利心强、奉献精神差的单位便极难做到。
(2)经费保障是个大问题。教育和妇联部门都缺少家庭教育专项经费。宝安怎么解决的?前期靠家长每年购买一本《家长教育》教材,每本教材的成本为7元,售价为10元,即每本微利为3元。即事实上家长每年的培训费为3元。一个学校1000名家长,这所家长学校的经费只有3000元,这是难以维持的,各中小学还得从学校其它经费中抽取家庭教育的必要开支。到了2003年,广东省下文禁止家长学校的收费,包括教材费,区委区政府专门作了讨论,为了保证家庭教育工程“工作不松,队伍不散,更上层楼”,每年拨出家庭教育工程经费100万元。
(3)高水平的家庭教育指导者极其缺乏,会做孩子的老师未必能指导家长,真正能指导家长的人不仅应具有知识优势、经验优势,还须具备人格优势,这样的人才在哪里可以找到?大学未开设这个专业,民间的指导师培训多半两眼盯钱,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不仅仅是为家长讲课,更要深入解决一个个家庭的具体难题,不具诊断和治疗能力的指导是空谈而无效的,因此具有这种能力和素质的人才只有立足本地开展家庭教育科研的实践,在大海中学会游泳,在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实践中才能培养出来。这个困惑,迫使宝安下决心在下阶段的家庭教育工程中,聘请专家驻站指导。
(4)这个指导服务体系中,妇联应做什么具体工作尚未明确起来,虽已确定是共同抓,但只是宏观参与而缺少具体的阵地和抓手。妇联的优势是社会联系面广,与社区、与企业与民间的家庭教育机构均有较多联系,应充分发挥“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这个阵地在教育部门难以涉步的领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这是总结第一阶段工作时,宝安区找到了不足,也找到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二)宝安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发展的第二阶段(2002-2010)
随着宝安区家庭教育工程的发展,初期构建的指导服务体系便明显地表现出难以适应的种种缺陷,如:
1.最高层“区家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不是一个常设机构。小组人员来自不同部门,很难有时间坐下来认真研究具体问题,也没有为这个小组制定出工作制度,它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指导服务的作用,因而它不是具体指挥的中心。而教育局和妇联也难以联合起来形成全区家庭教育工程的实际指挥中心。因此遇到全区性的问题,比如幼儿园举办家长学校问题、经费问题、社区家庭教育指导问题,都难以迅速决策解决,这便使第一个发展阶段的工作局限于举办中小学家长学校,对家长教育的内容、方式局限于依课本讲课,问题学生家庭的个别指导尚无力开展。问题引发了对改善和加强这个指导服务体系的思考。
2.这个指导服务体系尚未面向社会开拓宽广的服务面。
3.这个指导服务体系中缺乏高水平的专业指导人员,也缺乏培养这种人才的机制,因而指导水平有限,指导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堪虞。
4.发生了上下领导体系的对接困难。因为广东省和深圳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与宝安区有较多不同,省和市都是妇联在主导工作,教育行政部门比较被动。而宝安区虽然名义上是妇联、教育局共同牵头共同唱主角,但实际上是教育局在承担主要任务。因而与省、市的家庭教育领导系统对接便发生了困难,宝安区的家庭教育工程发展状况向市向省哪个单位去作汇报?区教育局向市妇联汇报显然不顺,向市教育局汇报,市教育局又尚无主抓家庭教育的部门,广东省也如此,这便形成了有问题难以及时获得市和省的支持,有了成绩成果也难以被市和省及时宣传和推广的尴尬局面。省、市开展的对家庭教育指导者的培训,妇联系统的人员参加的占大多数,因难以指令教育部门派员参加。这就形成某种程度的脱节和疏漏。
据此,宝安区在第二个发展阶段,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上作了不小的调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最高层的“区家庭教育领导小组”人员结构不变,但与市接轨,即分管教育的副区长作为领导小组的召集人。主要解决经费问题和各单位分工问题以及承担全区性的家庭教育重大活动时的方向政策指导。如每年一届,在十一月底开展的全区性“家庭教育宣传活动周”活动,每届都有一个有别于往届的主题,主题的确定,区领导人的参与,领导报告的定调即由该小组商决。
2.仍然提出妇联、教育局共同牵头共同唱主角,其它单位如文明办、关工委、民政局、计生委积极配合,但已各有具体的分工。 区教育局——负责举办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家长的家长学校。
区妇联——负责办好社区妇女学校,社区流动人口0-3岁婴儿的母亲教育以及各大型企业中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对社会上民办家庭教育机构的指导。
民政局——负责婚前准家长的婚前教育及育儿指导。
计生委和卫生局——负责优生优育及家庭健康指导。
3.重视了家庭教育科研,一步步将家庭教育的种种活动和措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以课题科研的成果推动家庭教育人才的培养和事业的发展。
这方面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2002年在区教育局设置了“教育专家工作站”,聘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祝智庭为阶段性短期驻站专家,对全区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运用和“理解教育”培训,聘省关工委特约研究员、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园丁黄沧海为长期驻站专家,对全区家庭教育指导骨干作家庭教育专业培训,并先后担任三个历时八年的家庭教育科研课题的导师,从立项到结题对参与课题研究的一千多名骨干成员进行传帮带的工作。(详见后文二)
4.调整以后的宝安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可以下图表述:
从以上图示,可以窥见宝安区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有了不小的变化,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指导服务的覆盖面拓宽了。教育部门主抓的中小学家长学校,从仅仅是公办学校拓宽为民办学校也举办家长学校,而且所有略有规模的幼儿园也举办了家长学校。妇联部门从宏观的牵头参与且无实操基地的状况,发展为依托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街道妇联举办了百所社区妇女学校,联系全区大型企业,给他们每年送报告200场,指导社区民间的家庭教育机构的工作也在搞试点抓典型。
2010年以后,更有了让民政、卫生、计生也承担一点与该部门工作密切相关的婚前、孕妇、优生优育方面的宏观上属于家庭教育指导的工作任务。至今这部分工作仍然处于准备阶段。
指导服务方面的拓展是依据社会现实的迫切需要以及随着全区家庭教育工程的逐步推进而缓慢实现的。
(2)担任牵头和主角的教育部门和妇联,有了比较明确的分工,但又不分家。比如,教育部门立项的家庭教育科研课题,开题大会和结题大会均请妇联领导及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负责家庭教育工作的干部参加。全区性的家庭教育文件,仍是两个部门会签后才下发。2006年以后,妇联又单独组成了“妇女讲师团”,与教育部门组织的“家庭教育讲师团”共同成为活跃在全区的家庭教育生力军。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家庭教育讲师团的副团长,同时也是妇女讲师团的团长或顾问。教育部门召开的家庭教育研讨会也必请妇联部门的人士参与,妇联在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每月一次的专题论坛(沙龙),参加人士有一半是教育部门的外聘专家、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和家庭教育兼职教师,其他才是区内著名律师、医生、社会工作者、民间家教机构负责人。这种又有分工又有精诚合作的工作机制和局面,不仅是拓宽服务面的问题,而且打破部门封闭的局限,吸纳了社会各界的精英,共同为推进和深入发展家庭教育工程贡献力量、沟通交流、互相启迪和弥补,有效地提高了家庭教育指导者队伍的素质和工作成效。
(3)发展中的宝安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从2002年开始,切实地注入了家庭教育科-研的要素,从此摆脱了仅凭经验和红头文件的原则要求去工作的粗疏状态,也摆脱了仅凭需要和热情,工作浮于浅表的局面,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走上了一条注重内涵、深入发展的道路。
图示中标明在区教科培中心设立了“教育专家工作站”,站内有短期驻站专家和长期驻站专家。而专攻家庭教育的专家是长期驻站的,每月在宝安工作15 18天,一驻就是八年,八年后又在妇联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开辟“家庭教育专家工作室”。
驻站专家的工作任务是十分繁重而具体的:
①与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领导共同策划家庭教育工程的推进方案,先后起草几个“区家庭教育工程发展五年规划”,供讨论修订后施行。
②全程培训全区的家庭教育指导者队伍。
③指导教育部门和妇联部门的家庭教育科研带头人;选定家庭教育科研课题;初审立项书、帮助申报;指导课题实施方案的撰写;指导课题研究工具的制定:策划和组织课题研究人员的分工;对所有参与课题研究人员进行开题、中期、结题的培训;组织课题研究过程的多次巡检;评价督导子课题组的工作;指导中期小结;主持大量调查数据的处理:指导课题研究成果的收集与分析;组织指导结题报告的撰写;指导结题成果汇报;撰写课题成果推广运用的意见书。
④指导全区改革家长课堂单一讲述的形式,经典型培养和课型改进,创造了“讲述启发型”、“咨询讨论型”、“案例导引型”和“亲子活动型”四种课型,每种课型均有基本要素的具体要求,使授课教师有序有则,又有切实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明确靶向。
⑤以专家报告,带动讲师团成员的报告。十年来长期驻站的家庭教育专家为全区各界、各中小学幼儿园、各大企业作家庭教育、班主任工作、德育与读书、生命教育等报告七百余场。既有广普宣传广惠民众的效果,又有对全区家庭教育指导者进行专业导引、人生导引的效果。
⑥驻站专家不断撰写出系列性的家庭教育文章,在《中国家庭教育》、《宝安教育》、《宝安教育报·家庭教育版》、《汕尾日报》、《汕尾教育》、《宝安日报》、《炎黄世界》、《源流》等报刊发表。一是宣传家庭教育新理念,二是介绍家庭教育策略方法,三是评价宝安家庭教育工程发展现状,四是回答众多家长和家庭教育指导者提出的具体问题。五是为指导课题研究,每个阶段都写出解决课题研究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的同步指导文章。(如针对《对不同类型家庭实施规模化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实践研究》这个课题,便先后写出十八篇文章,导引课题参与者把握研究目标,找到研究途径和方法,学会使用工具,写好跟踪实录,分析种种表象,进入研究状态,突破研究难点,学会诊断,学会归因,学会试验试错,学会指导,学会写科研报告或论文。 ⑦指导区家庭教育带头人策划编撰出版《宝安家长教育》、《走向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牵手——母亲教育工程》、《宝安家庭教育课题研究成果系列集》(八册)。
⑧举凡全区各单位出现的该单位指导者难以取得指导效果的问题学生、问题家庭,专家将亲自操刀,请指导者、家长、孩子来到专家工作室,成为专家亲手指导的难题个案,十年中约有三十例,在实际解决过程中和指导者共同探索,最终取得较好的指导效果。
正是因为长期驻站专家,扎实做好了上述八项工作,因此给宝安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注入了科研要素和知识、经验、方法、策略的支撑,给宝安家庭教育工程带来了生机和创新发展的活力。
(4)宝安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达标程度及服务指导效果(主要以2009年度的发展水平作观察)
构建对这个体系总体的目标是五句话:
构建运作机制;出台管理制度;组织基本队伍;编撰适用教材;解决经费渠道。
概略地说,宝安区在这五个方面都作了可贵的努力和探索,有的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则只达到了较低的水准。如运作机制,有了政府主导三级管理,各单位分工协调的工作模式,但尚不够严密,各单位分工(如教育局与妇联之间)多靠口头和默契,多靠自觉努力,而缺少法规的约束以及常设的专业机构的连续发展保障。因此队伍虽有但并不稳定,经费虽有也只够保证重点,教材虽有但无力及时修订。目前只能估计为初步达到了最基本的标准,离完善还有较大距离。
举办家长学校,宝安区早在2005年便制定了“十个有”的标准,后来吸收这十个有的要求,制定了督导评估的量化考核的八项标准。
这“十个有”是:①有切实的长期教育规划;②有落实的家长学校领导班子;③有落实的专、兼职教师队伍;④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和开展教育活动场所;⑤有较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⑥有供幼儿园至高中学生家长学习使用的系列教材:⑦有共性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常规教育活动,有对指导者的培训计划安排;⑧有专辟的宣传阵地和丰富的群体亲子活动;⑨有咨询热线和交流平台;⑩有稳定的经费保障。
目前全区共有各级家长学校436所,学员30多万人。区教育局制定了《宝安区家长学校建设“八条”标准》,2008年区教育局和区教育督导室联合下发《关于教师、家长培训督导评估工作的实施意见》,并逐步开展对家长学校的督导评估。通过自评、整改、申报、专访、评估、复查、复评等程序,评定出“达标学校”、“示范学校”、“双优学校”,对通过评估的学校由教育督导室命名授牌,每年向社会公告名单并发布评估报告,并由区财政分别给予10万元、15万元、30万元的创建奖励。至2010年7月,已完成近60所试点学校的评估工作,计划在2012年底将分批完成所有公办部分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督导评估工作。这套评估机制,在全国目前属首创,为发展和巩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到目前为止,全区专、兼职家长学校的教师为1100名,家长每学期参加过两次培训的达90%,接受过指导者入户作长期跟踪指导的家庭3000多户,(多为问题学生家庭),曾接受对口短期个别指导的家庭三万多户。
此外,宝安区在广普大面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方面也有种种出色的表现:
①区教育局每半月出刊一张《宝安教育家教专版》,印数为十万份,无偿赠送给全社会的家长。
②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与《宝安日报》合作开辟了“亲子成长园地”和家庭婚姻情感园地,每周出刊一版。这两个园地的文章作者,全是妇联部门旗下的家庭教育指导者和专家。该报读者量为40万人。
③最具特色的广普教育宣传活动便是从2001年开始的每年一届,名称为:“宝安区家庭教育宣传周”重要的全民性的活动。每年到了十一月底或十二月初,都要开展为期一周的活动,(已开展了十一届),每年都有一个不同的主题,如2002年的“创建学习型家庭”:2006年的“爱与责任”;2007年的“爱与和谐”;2008年的“科学育人,关爱家庭,回报社会”;2009年的“分享科研新成果,同心阅读共成长”。宣传周活动由教育、妇联、文明办共同主办,全区十个镇,每个镇都要组织全镇开展一天的活动,因此连续七天安排一个以上的镇次第开展全民性的活动。到了这一天十里长街摆出百来长的咨询台,专家报告台,亲子活动台,文艺表演台,面向市民大众分发宣传手册,引导民众参与种种家庭教育活动,每个学校在本校内也向家长开放,组织家长向指导者咨询问题,参加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或种种经验交流活动。到了这一天真正万人空巷,人如潮涌,学生家长来了,社区的妇女来了,有不少大型工厂在这一天专门给职工放假半天让员工投入参与,获得家庭教育知识。许多宝安的家长把这一天称为“宝安家庭教育节”或“宝安家庭教育大集”。这种规模庞大、内容丰富、全民参与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能组织起来,并持续至今,且每届都有创新进步,也可以见出宝安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是比较得力且具有效能的。
正因为宝安区在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中有突出的成绩,先后获得“全国首届双合格家庭教育示范区”:“全国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基地”、“全国家庭教育工作优秀县(市、区)”、“全国示范家长区”等多种荣誉,宝安区下属福永街道怀德社区被评为“全国家庭教育示范社区。
(5)目前这个指导服务体系虽已取得显著成绩并且不断在发展中完善,但在运作中仍然发现有一些不足,需要反思和改善。
①全区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多为临时机构而非常设的机构。
如:区家庭教育领导小组,便是临时机构,没有办公地点,没有工作人员,没有资料档案。有点像临时搭台的抗洪抗震的临设指挥所。有时领导人员更换了,也缺少具有连续性的家庭教育工作方面的交接。这对全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经验传承、未来发展肯定是不利的。
如:家长学校总校,本应建成常设的事业单位,因为它工作量极大,担负近五百所幼儿园、中小学家长学校的统管、督导、评估、评比、交流和促进深入发展的任务。目前只是挂靠在区教科培中心的德育部,德育部一个主任三个工作人员,承担了全区德育工作指导的许多行政、事务性的工作,全区开教育部门的大会,会场布置、文件打印、会务安排全由他们负责,指导下属的几百所家长学校只是德育部诸多工作中的一项。因此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忙忙碌碌是他们的特征,深入探索是他们的弱项,对下面的指导检查只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何况德育部人员流动性也很大,流入的往往不是家庭教育指导骨干而是一般教师或行政人员,他们在专业指导上缺少权威性,工作局限在行政性的安排上。 如:各中小学幼儿园的家长学校、校长、主任、教师均是兼职,他们在学校中都是承重的忙人,分出余力来开展家长教育,已属难能,能完成课题研究更属稀有的可贵,今后能否持恒发展?我认为仅靠一点精神鼓励和百十元的补助,还难以激起其恒久的动力。是否将各校均有设置的心理辅导室再加以扩大增设家庭教育指导师,还是发展家长义工中的优秀人才的加入?东莞凤岗正在作试验,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目前区妇联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下设了培训部和拓展部,也通过培训和参与全国性的、省的、市的、本区的诸多家庭教育交流研讨活动,普遍提高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部分工作人员已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但这点力量远远不够,于是他们在全区各部门去寻找打捞人才,组成了自己的讲师团队伍,这是借力发展的成功范例,本部门的核心研究团队已开始形成,但他们也承担了妇联交办的及其繁琐的许多事务性、会务性工作,几乎难以有专人一心一意、全副精力去作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是一个很庞大复杂的体系,服务面宽,目前关注的是0-18岁的儿童家庭,就其未来社会需要看,老年家长的晚年关怀,儿女反哺等问题,全世界都尚未解决好。因此,未来的服务面可能会拓宽至全民家庭。因此,目前多个部门、多头指导、多种服务便显得零碎、分散,难以整合和协调。政府统管的力度必须加大,统管必须有一个常设机构,里面应有各方面的专家组成一个权威性的指导中心,承担一个地区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培训、考核、资质的认定,教材的编撰、工作的督导、经费的下拨、难题的咨询、人才的调配、工作方案的制定。如果当前难以做到每个县都有这样的实体机构,至少中央应该有,省应当有。目前连中央、省都还没有,这是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长期停滞在零打碎敲、宣传启蒙、广普知识讲授,而未能真正深入为千家万户比较到位的具体服务的原因。
③社会民间民办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发展缓慢、滞后,亟须在服务内容、宗旨、目标,服务水平上获得提高。深圳市特别是宝安区挂着“家教服务”招牌的不下三百家,但95%是孩子的午托班或孩子在周六周日的补课班、入户为孩子解决课程困难的家庭教师推荐所,更多的是培养孩子英语、声乐、舞蹈、绘画的特长培训班。从事这些工作的在宝安超过2000人。而真正开展家庭教育,为提升家庭的自我教育水平,为家长提供培训的却很少,这是值得思考和改革的。首先不应忽略这些机构的存在,既然这些机构很红火,便有它生存发展的理由。但如能加以指导和规范,让他们在指导孩子的时候不忽略孩子人格精神、习惯品德方面的培养,并同时关注对家长的指导,那将是一批有可能纳入我们所指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社会力量。另一方面少数真正的民问社会所办起来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目前经营非常困难,也阻碍了自身的发展。这是我们应当特别加以帮助和支持、培育的。
宝安区妇联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从2007年以来开始关注在本区内,符合纳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民间社会机构,邀请他们的主持人或专家参加“家庭教育论坛”,在组织妇女讲师团时也请他们推荐人选,在为大企业和社区作家庭教授课时,民间机构中的专家也被选人报告人队伍。目前还有几个民间社会家庭教育机构与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签约,成为该活动中心业务指导下的机构:
一是:“孟博士早期教育中心”,是给0-6岁的儿童父母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有十几位工作人员,创办人孟红是香港大学教育博士。
二是“陈珏婚姻情感指导工作室”,是指导夫妻情感调适,建立和谐家庭以及解决家庭内的纷争困扰,改善家庭氛围和环境的。有两位工作人员。
三是香港大学太淑媛博士开设的“亲子心理指导中心”,有五位工作人员。
四是晓燕家庭心理辅导室,是指导父母和儿童保护心理健康、调适关系、预防和消除心理疾病的。
五是在民政局注册后举办的“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心”,训练儿童时家长必须全程带领,有对家长指导的培训内容。工作人员十名左右(时有增减),每期参与康复的儿童均有三十多人。
还有个“博思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妇联有较密切的业务联系。
另外有三个民间“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是为个案家庭解决教育问题孩子的,但因经营不景气而先后倒闭。
目前民间社会所举办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获得政府支持和指导关顾很少,亟应加以指导和关注,这是一支不可忽视的资源和力量。那么,政府就必须有一个常设机构来统筹指导体制内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组织,目前由教育部门、妇联或民政、计生、卫生部门均无法也无力将它们整合起来,以致各行其是,相互孤立,相对封闭运作,力量分散,难有对社会总体的优化服务。
二、宝安区家庭教育研究机构及科研活动情况
(一)教育部门的科研机构和开展活动情况
宝安区从2002年起在教育局设立了“教育专家工作站”开辟了“家庭教育专家工作室”,这个工作室和教育局下设的教育科研培训中心内设的教科所在家庭教育科研上有紧密的合作和联系,指导着全区的家庭教育科研工作,图示。
家庭教育专家工作室——聘请赵忠心、骆风等五名专家为通讯专家,平时保持密切的业务联系,阶段性前来作指导。
聘请黄沧海为长期驻站专家,连续聘了八年,即2002-2010年,每月有15天以上在工作室工作。
区教科培中心教科所——有所长一名,研究员两名。负责全区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审查、督导工作。当然也承担了家庭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和宏观关注,以及参与评价等工作。
因为教科所管理的课题很多,主要精力是放在中小学的学科研究、课程改革、学校发展方面,因此对家庭教育科研有鞭长莫及之感,所以只能是宏观上的关注,在申报和结题两个关键时刻的参与与把关。
全区的家庭教育科研的课题策划,研究过程的指导、研究者的培训,方案的设计,阶段性的小结,课题的结题报告等全部具体的指导策划工作均由“家庭教育专家工作室”承担。(本文第一个部分已有介绍,此处不重复) 这个家庭教育专家工作室在宝安区的教育部门存在了八年,先后完成了彼此具有层递关系的三项意义重大的家庭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
第一项,是区试点课题《四所中小学各百例学习成绩好、中、差学生家庭的家庭教育对比调查研究》,目的是要弄清学生的成长现状与家庭教育水平的关系,并以实际例证向社会明示家庭教育的不可或缺,寻找家庭教育的缺失,总结成功家庭教育的共性特征,为启动宝安区家庭教育工程的深入发展作理性前导。
第二项,是广东省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家长学校规模化实施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实践研究》,此课题的研究是为了推进全区的家庭教育从宏观的宣传、基本知识的普及走向个别指导,具体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深入发展道路。为使众多家庭教育指导者,具有实践指导的能力,必须在大海中学会游泳,而不是在岸边高谈理论。课题研究历经三年,有75所中小学参与发布了课题选项十九项,设置了八个主要的子课题:《家长学校指导亲子沟通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家长学校指导家长促进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形成的研究与实践》、《家长学校指导家长培养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研究与实践》、《学习困难学生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创建学习型家庭的研究》、《创建学习型家庭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关系研究》、《家长行为方式与子女行为表现关系的研究》、《指导家长利用社会生活中的素材与资源对孩子进行开放式家庭教育研究与实践》,每个子课题都有6-20所学校参与。设置个案家庭500个,介入家庭指导的教师超过600人。有20所子课题学校以大会成果汇报和专家现场审核的方式结题,并同时向社会推广研究成果,其它数十所学校以文字方式结题。
区教科培中心领导,教科所领导,家长学校总校的领导和骨干,家庭教育专家工作室专家共同组成了总课题组,全程组织领导了课题研究,家庭教育专家负责了全程指导和结题报告的撰写,并向社会公布了本课题实践成果(十余项),出刊了成果推荐小读本。(见附件1)
这项课题研究因其实践成果丰富,社会影响较大,切适了社会的渴求,经中央教科所、省教育厅专家、市教科所专家及全国家庭教育专家共八位著名专家的审定,认为成果丰富、意义重大,转化问题学生效果显著,被推荐荣获广东省“GDJYSD杯”广东教育“十五”科研课题成果特等奖,和课题成果组织奖。据查广东省自1949年建国以来还是第一次授予一个教育课题以成果特等奖。
第三项是承担开展了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对不同类型家庭分别实施规模化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实践研究》,组织了六个子课题组即流动人口家庭、贫困人口家庭、政策性致富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单亲家庭、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的个案跟指导研究。以教育部门领导为组长,以家庭教育专家黄沧海为课题导师,以教科所研究员、家长总校校长、家庭教育专干及各街道家庭教育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为总课题成员,组成了总课题组。六个子课题组分别有十个左右的学校参与,组长由科研基础力量较雄厚的中小学校长担任。共有七十所学校共1100多位教师介入1000个个案家庭作长期跟踪指导。
课题全程召开的各种研讨会、巡检会、阶段小结会,各组分别召开的攻克难题的研讨会,开题、中期、结题培训会共七十余次,结题时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审核,六个大组长学校分别作大会典型导示性结题。80%的子课题学校五十七所学校都作了子课题结题之后,总课题对所有子课题结题材料进行二次研究,写出了近二十万字的结题报告,刊印了课题成果资料集刊十册,共200多万字。转化问题家庭、问题学生的有效率达98%,同时培养了数百名从此会做家庭教育真研究、真课题的教师和一批优秀家长。全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赵忠心教授代表专家评审组宣读了对此课题评价极高的审评结论:“课题选题适应我国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充分表现课题组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如此大规模的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实践研究,在国内很少见,充分反映当地教育部门领导的远见卓识和宝安教育界的凝聚力……课题成果丰厚……不仅总结了一些成功经验,而且提示了一些教育规律,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价值……对全国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指导具有示范意义。”(此处为节选,原文见附件2)
此外,区教育部门还组织了许多经常性的家庭教育研究活动,如:宝安区提高家长学校办学水平研讨会:宝安区家长学校课堂四课型展示会:宝安区家长学校经验交流会:宝安区家长学校优秀教案、课件设计评比;宝安区家长学校优秀录相课评比:宝安区家庭教育优秀指导案例评比:宝安区家庭教育论文评比等等,均属非立项课题的日常性的家庭教育研究活动。
(二)妇联部门的家庭教育科研组织及活动情况
区妇联部门在家庭教育科研方面长期以来因为专业人才稀缺,显得比较薄弱,但自2007年充实和调整了下属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队伍和领导层,并调来了几位由教育部门转来的具有教育工作经验和家庭教育经验的领导和骨干后,开始重视自身队伍的科研素质的提升。
1.2009年起在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立了由全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审批的“宝安区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这个基地的骨干成员由该中心主任、副主任及培训部、拓展部的主任组成。从2010年9月起承担了全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十一五家庭教育科研课题《对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实践研究》,吸收了区内优秀的心理指导师、妇女工作者、中小学幼儿园班主任近三十名成员,作为课题组成员,介入30个问题青少年的家庭。这项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探求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困惑能否通过强化家庭教育而获得解决或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解决,从而给社会以启示。高中阶段的学生跨入了青春期,教育部门未设专题作跟踪指导研究,妇联部门的研究正好填补了教育部门的不足。但是开题一年多以来,便立即出现了种种困难,首先是近三十名成员来自全区各部门,完全靠自觉的责任意识,而没有行政归属的领导关系,因此组织难以紧密,约束力和凝聚力都不足,召开会议时往往到会者不足半数,且有半数中途知难而退,只有十个左右的个案在正常跟踪,目前课题正在进行中,2013年初才结题。其最终成果,目前难料,但即便作为一次练兵和培养、选汰自己的研究队伍,也不失为极有益的尝试。 2.“家庭教育专家黄沧海工作室”转迁到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正因为妇联部门也有强烈的开展家庭教育科研的需求和欲望,在原宝安教育部门所设的“家庭教育专家黄沧海工作室”在指导了三项课题,已为教育部门打下了较好的家庭教育科研基础之后,以教育和妇联两个单位协商,于2010年4月,将这个工作室转迁到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以帮助创建家庭教育实验基地,指导课题研究,培训妇联系统的家庭教育研究型人才。两年来这个工作室做了三件大事:
①指导推动家庭教育课题立项和研究:
②培训了四十余名家庭教育骨干,提升家庭教育知识水平、实践能力;
③专家工作室和东北师大、全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合作,以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为据点,举办了为期二年的全国首届家庭教育专业硕士生课程班,结业学员30名,其中半数以上英语基础好的,正准备考取学位。
专家工作室承担了八门课程中最重要的家庭教育指导实践课程的教学,并编撰了《家庭教育指导实践操作指要试用教材》,供学员使用后,效果奇好。
后来东北师大和全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在长沙依托“创典教育集团”办起了第二个班,依然使用这个教材,并请区妇联家庭教育专家工作室的专家黄沧海先生去讲学,同样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效果。
但是这个“家庭教育专家工作室”也并非法定常设的机构,随着专家因健康原因的离去,目前还未寻找到适合继任的专家,承传这个工作室的工作。今后宝安区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能否继续深入发展,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区领导是否有决心把“家庭教育专家工作室”继续办好,充分发挥专家指导的作用。
三、宝安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与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联系
宝安区重视与全国著名的师范大学相关专业的著名教授专家取得密切的联系,吸收了“猎头”的智慧策略,提升本区的教师水平和教育管理水平。在发展家庭教育工程方面尤其如此。
比如:为使公办学校校校有心理专业的指导老师,便与华南师范大学作挂钩合作,举办了心理专业硕士课程班和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目前有资格证的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在公办中小学中至少每校均有一名,他们均成为本区家庭教育指导体系中的骨干。
比如:为提高骨干老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与西南师范大学挂钩合作,在宝安举办了教育学专业硕士课程班两期,培养出了近百名具有教育学硕士学位的中小学骨干老师,他们中不少人成为家庭教育指导体系中的生力军。
比如:与北京师范大学赵忠心、金盛华教授,广州大学骆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祝智庭教授,东北师范大学赵刚教授挂钩合作,这些极有实力的教授有的担任了宝安区“家庭教育专家工作室”的通讯专家,有的带着他们的课题让本区部分学校承担子课题任务,他们阶段性的远道而来作定期指导。
更值得一提的是,宝安区的“家庭教育专家工作室”筑巢引凤,与东北师范大学和全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合作筹办的全国首届家庭教育专业硕士课程班,为本区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骨干。事不止此,为这个硕士课程班授课的八名专家,除黄沧海为本区特聘长期驻站专家外,其余七名为北京师范大学赵忠心教授、台湾大学钟思嘉教授、东北师范大学赵刚、杨兆山、吴琼等五位教授,他们来到宝安给硕士生班的学员授课给宝安带来了智慧的启迪和方法的传授,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特别是尔后的频繁交流和沟通,使宝安家庭教育工程获得了国内最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的强大智力支撑。
四、宝安区从事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的社会机构
总的说宝安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社会机构并未充分发育发达,前面已作过面上的调查和简述。这里只介绍目前看来比较有生机活力,有成功预期的一家,即深圳宝安区启卓早教机构。
机构名称:孟博士早期家庭教育研学社
成立时间:2011年2月正式面向社会开放,此前一年是试办期。该机构由香港中文大学孟宏博士创办并管理运作。(前期名称为启卓早教机构)
业务范围:致力于为0-6岁婴幼儿提供专业早期教育服务,并为婴幼儿的年轻父母提供专业家庭教育指导。
队伍、人员及构成:该机构已拥有两家分园(分社),拥有500多名会员,机构内有专业教职人员30名,孟宏为首席教育顾问,设教研培总监一名,课程主管、教堂督导、培训主管各一名。每个分园(分社)都设园长一名,6至8名专业亲子教师。另有10名工作人员分别在行政、财务、运营、拓展等不同岗位。
此外还邀请了国内外20多位早期教育及家庭教育领域有影响和建树的专家学者共同组成启卓早教机构顾问团。
指导服务特点:
1.重视早期教育的“软环境”创设。
2.提供0-6岁婴幼儿个性化成长的精品课程,一人一案,作成长过程的科学指导。
3.重视公益化的社会服务,重视现代家庭的成长,积极提升现代父母的素质和教子效能。不断开设为家长服务的专家讲座、育儿沙龙、效能父母工作坊等辅导父母的活动,开展经常性的主题派对、家庭联谊、亲子活动等。2011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活动22场,有近千个家庭参加了上述活动。
成功经验和面临问题:
启卓早教机构2012年更名为“孟博士早期家庭教育研学社”。短短的两年间已形成良好的社会口碑,取得了较显著的指导效果,其主要经验是:
1.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认真的服务态度;
2.内部组织有序,管理科学严格;
3.在公益服务的宗旨指导下开展经营活动;
4.和国内外具有前沿水平的专家合作沟通;
5.获得当地妇联部门的支持。
存在问题:难以和以纯商业化主导的早教机构竞争市场和利润。目前还是力争保本运作。
未来发展:自2012年7月起,在早教机构中创办了“孟博士早期家庭教育研学社”这一在民政机关作了登记审批的社会组织,力求通过与政府、社会团体的合作,推动社会和民众对科学早教的认识和支持,并从对父母的公益服务开始发展早教事业。同时加强社会调研,使指导服务更切实、更到位、更具效能。
五、结语
深圳宝安区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是随着宝安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人才战略的出台和千家万户的急切需求,在开展全区性的家庭教育工程活动中逐渐形成缓进发展的,并非先有完善的框架,按图组装的。十多年来从举办中小学家长学校起步,逐渐扩大丰满,从教育部门产生最早期的指导服务机构,逐渐拓宽至妇联和其它部门。从体制内发展到民间社会机构。即使在今天,宝安区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这个体系也仍然是不够完善、不够严密的。首先指导全区的常设机构目前尚处于临设和虚置状态,其权威性和专业性均需加强,民间社会组织又缺乏培育和指导,处于自发分散状态,较具强势的教育部门举办的家长学校全由在职学校教师兼办,其本身肩负繁忙的学校教学工作,往往难以长期全身心地投入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服务。如何能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获得持久的不断上层次的发展,都是当前面临的难题,需要在全国的视野上作出考察和决策。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尾市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