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化阶段,高效课堂教学的建设问题成为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重点。但是建设高效课堂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课堂教学本身,不能忽视课堂教学之外一些环节发挥的作用。
提高教师教学素养是建设高效课堂的前提
每位教师都想使自己的教学高效,但为什么有的教师教学效益却不理想呢?问题不仅在于教师的业务知识水平,还在于教师对高效教学的理解不同,缺少提高教学效率具体可行的办法。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引领,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每一所学校都有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师生情况,主管教学的领导要深入一线,准确把握校情,根据校情制定科学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策略。教学领导最好兼课,这样既有利于了解学生的情况,又可以印证自己关于高效教学建设的设想。教学领导还要深入一线与班主任、科任教师进行交流,与学生谈话,随时了解并研究师生的思想、工作、学习等状况。
引领教师进行业务知识的学习和补充,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认识水平。许多教师的专业知识深厚,业务能力较强,但是课程改革的变化很大,以往的经验不再适应形势的发展,教师在原有惯性下的教学方式导致现行教学低效。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引领教师进行学习,特别是学习新课程理念及相关课程标准的要求,树立新型课程理念,掌握课堂评价的知识与方法,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加强对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的研究。只有钻研好教材和课标要求,并在教学中加以实施,才能抓住教学的“本”。教师在认真研究课标、教材的同时,也要研究各科的“考试说明”及课改试题的命题导向,这样就能抓住教学的“根”。进行“研本”和“研考”的载体在于教师的备课教研活动。教师在进行集体备课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汇合全体教师的力量,研究每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找准考点,研究学情,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授课之前形成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案,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教学重心前移,进行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建设的重点
当前,教师更多关注的是上课本身及课后的补漏,这样的教学是重心后滞的。要进行高效课堂建设,就要使教学的重心前移。
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预习就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学生先学习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了解,发现自己不会的问题,这样在教师授课时学习的针对性就会更强。教师可以每节课安排预习作业,以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预习,下一节课上课前进行预习检查,让学生形成预习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也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比如思想品德课可以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时用铅笔写下每段的段意,再回答框题活动的问题。这样学生至少看了一遍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思考。数学学科可以出一份课前作业,将最基础的公式、例题列出,出一些简单的练习题,上课时检查学生的练习题就知道学生会了什么,什么还不明白,学生已经学会的就不再详细讲,学生不明白的可以在课上详细讲。这样课堂的针对性就会更强,教学的效率就提升了。
重视作业的功能,发挥作业的反馈、评价、补充的作用。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让他们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师要正确组织好学生作业,这对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有重大意义。同时,批改检查作业,又可以反馈教情、学情,对教师调整教学方式、内容和手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待作业这一环节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作业的布置要及时、科学、精练。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层布置,给每个层次的学生留下一定的空间,不要出现能力强的不够做、太简单,能力稍差的不会做、做不对的情况。作业的布置也要注意量的多少,不要搞题海战术,使学生产生疲劳、厌恶的副作用。
其次,要注意批改作业的时效性。如果作业不能及时批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就不能及时反馈,错误得不到及时改正,留下的是错误的强化,这就失去了批改作业的信息价值。
最后,要重视批改作业的思考性。作业不仅仅要批改,更要分析学生为什么错、造成错误的原因,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总结课堂教学的得失,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
做好学困生转化是高效课堂建设的基础
要使课堂高效,就不能忽视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如果学生的整体层次相对接近,一节课的效率就会更高,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学困生本身并不是不想学习好,大多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跟不上才放弃。对于学困生的转化,首先,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有效的德育支撑,如建立课堂巡视制度。德育处要在学生的课外管理与教育上下功夫,教学部门也要重点针对学困生学习用具准备、听讲情况等巡视检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此基础上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帮扶,进行课外辅导,低难度、小步子,使学困生的学习信心逐步增强,最后跟上班级的整体水平。另外,要进行高效课堂建设还要在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心理健康辅导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缓解学习的压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只有充分重视课堂教学外的途径,使课内外形成合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提高教师教学素养是建设高效课堂的前提
每位教师都想使自己的教学高效,但为什么有的教师教学效益却不理想呢?问题不仅在于教师的业务知识水平,还在于教师对高效教学的理解不同,缺少提高教学效率具体可行的办法。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引领,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每一所学校都有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师生情况,主管教学的领导要深入一线,准确把握校情,根据校情制定科学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策略。教学领导最好兼课,这样既有利于了解学生的情况,又可以印证自己关于高效教学建设的设想。教学领导还要深入一线与班主任、科任教师进行交流,与学生谈话,随时了解并研究师生的思想、工作、学习等状况。
引领教师进行业务知识的学习和补充,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认识水平。许多教师的专业知识深厚,业务能力较强,但是课程改革的变化很大,以往的经验不再适应形势的发展,教师在原有惯性下的教学方式导致现行教学低效。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引领教师进行学习,特别是学习新课程理念及相关课程标准的要求,树立新型课程理念,掌握课堂评价的知识与方法,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加强对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的研究。只有钻研好教材和课标要求,并在教学中加以实施,才能抓住教学的“本”。教师在认真研究课标、教材的同时,也要研究各科的“考试说明”及课改试题的命题导向,这样就能抓住教学的“根”。进行“研本”和“研考”的载体在于教师的备课教研活动。教师在进行集体备课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汇合全体教师的力量,研究每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找准考点,研究学情,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授课之前形成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案,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教学重心前移,进行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建设的重点
当前,教师更多关注的是上课本身及课后的补漏,这样的教学是重心后滞的。要进行高效课堂建设,就要使教学的重心前移。
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预习就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学生先学习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了解,发现自己不会的问题,这样在教师授课时学习的针对性就会更强。教师可以每节课安排预习作业,以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预习,下一节课上课前进行预习检查,让学生形成预习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也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比如思想品德课可以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时用铅笔写下每段的段意,再回答框题活动的问题。这样学生至少看了一遍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思考。数学学科可以出一份课前作业,将最基础的公式、例题列出,出一些简单的练习题,上课时检查学生的练习题就知道学生会了什么,什么还不明白,学生已经学会的就不再详细讲,学生不明白的可以在课上详细讲。这样课堂的针对性就会更强,教学的效率就提升了。
重视作业的功能,发挥作业的反馈、评价、补充的作用。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让他们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师要正确组织好学生作业,这对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有重大意义。同时,批改检查作业,又可以反馈教情、学情,对教师调整教学方式、内容和手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待作业这一环节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作业的布置要及时、科学、精练。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层布置,给每个层次的学生留下一定的空间,不要出现能力强的不够做、太简单,能力稍差的不会做、做不对的情况。作业的布置也要注意量的多少,不要搞题海战术,使学生产生疲劳、厌恶的副作用。
其次,要注意批改作业的时效性。如果作业不能及时批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就不能及时反馈,错误得不到及时改正,留下的是错误的强化,这就失去了批改作业的信息价值。
最后,要重视批改作业的思考性。作业不仅仅要批改,更要分析学生为什么错、造成错误的原因,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总结课堂教学的得失,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
做好学困生转化是高效课堂建设的基础
要使课堂高效,就不能忽视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如果学生的整体层次相对接近,一节课的效率就会更高,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学困生本身并不是不想学习好,大多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跟不上才放弃。对于学困生的转化,首先,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有效的德育支撑,如建立课堂巡视制度。德育处要在学生的课外管理与教育上下功夫,教学部门也要重点针对学困生学习用具准备、听讲情况等巡视检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此基础上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帮扶,进行课外辅导,低难度、小步子,使学困生的学习信心逐步增强,最后跟上班级的整体水平。另外,要进行高效课堂建设还要在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心理健康辅导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缓解学习的压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只有充分重视课堂教学外的途径,使课内外形成合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