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核心是站稳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人民立场,代表人民利益,站在人民一边,全心全意为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根本政治立场。立场问题不是虚幻的,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是真正的主人,资本逻辑是社会的主导逻辑,权力受命于资本、受制于资本,也服务于资本,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政党除了代表资本的利益,没有别的选择。在中国,人民是真正的主人,代表人民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利益所在,始终站在人民一边是中国共产党的崇高使命所系。在极少数人和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拉锯中,在资本逻辑和人民逻辑的利益博弈中,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有自己的坚守和定力,自觉选择站在绝大多数人的一边,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做事情、干事业,做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离开了这一条,就从根本上离开了马克思主义;背叛了这一条,也就从根本上背叛了共产党人的事业。
——摘自陈曙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自觉》
讲最大制度优势,就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根本制度优势、起決定性作用的制度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系统阐释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时,第一位的是关于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优势同其他12个方面优势的关系,是统领作用和具体体现的关系,是“1+12”的关系,不是简单同位并列、等量齐观的。如果作深入分析,12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实际上都同党的领导制度密切相关,都以党的领导为基础、为依托的。一方面,党的领导优势是带有统领性的根本优势,它贯穿于其他12个显著优势中;另一方面,12个方面显著优势都离不开党的领导这一根本优势的有力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有效协调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重大关系,保证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的有效整合,才能充分体现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对于最大制度优势,要作理论分析、讲清内在逻辑,更要看现实情况、看实践效果。在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指挥若定,科学果断作出决策部署,全党全国人民闻令而动,各地各部门驰援湖北,4万多名医务人员尽锐而出,在全国上下迅速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重大战略成果,展现了震惊世界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现实情况一再表明,“中国之治”,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制。
——摘自甄占民《深刻认识最本质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指出:“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实现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有利于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服务业市场化进程,使市场在服务业领域的要素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利于形成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市场动力。适应高水平开放要求,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实现深层次市场化改革的新突破,释放强大的市场活力。这主要包括: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能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提升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释放我国的科技创新潜力,推动创新发展等。
——摘自迟福林《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市场化改革》
贫困是一个历史性、世界性、普遍性的重大问题,消除贫困是人类自古以来梦寐以求并为之顽强奋斗的美好理想。贫困在中国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中国正处在三座大山压迫下,国家正处于积贫积弱状态,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崇高的责任意识和无畏的担当精神,在长期扶贫脱贫的基础上组织实施、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战,要在2020年让占全人类人口总数1/5的中国彻底消除绝对贫困,让中国人民在共同富裕上迈出坚实一步,过上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让世界人民看到脱贫致富光明前景,为消除贫困持续奋斗,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给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摘自徐光春《脱贫攻坚: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产品的研发、生产(包括各种零部件生产)、服务和销售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形成全球产业链,在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中间品供应形成供应链,不同环节的附加值形成价值链。企业可以通过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在世界范围获取技术、要素和市场。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途径之一。
我国是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创造新产业、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储备远远不足,很多产业还处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在一些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一些突发情况下,部分供应链有可能面临中断的风险。面对当前国际形势深刻复杂变化对供应链带来的压力,不仅要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而且要克服产业链上关键技术对国外供应商的过度依赖,增强我国产业在各产业链上的供给和配套能力。其路径是以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围绕产业链开展技术创新,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进。
——摘自洪银兴《围绕产业链开展技术创新》
本栏责任编辑/李 艳
——摘自陈曙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自觉》
讲最大制度优势,就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根本制度优势、起決定性作用的制度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系统阐释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时,第一位的是关于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优势同其他12个方面优势的关系,是统领作用和具体体现的关系,是“1+12”的关系,不是简单同位并列、等量齐观的。如果作深入分析,12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实际上都同党的领导制度密切相关,都以党的领导为基础、为依托的。一方面,党的领导优势是带有统领性的根本优势,它贯穿于其他12个显著优势中;另一方面,12个方面显著优势都离不开党的领导这一根本优势的有力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有效协调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重大关系,保证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的有效整合,才能充分体现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对于最大制度优势,要作理论分析、讲清内在逻辑,更要看现实情况、看实践效果。在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指挥若定,科学果断作出决策部署,全党全国人民闻令而动,各地各部门驰援湖北,4万多名医务人员尽锐而出,在全国上下迅速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重大战略成果,展现了震惊世界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现实情况一再表明,“中国之治”,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制。
——摘自甄占民《深刻认识最本质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指出:“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实现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有利于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服务业市场化进程,使市场在服务业领域的要素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利于形成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市场动力。适应高水平开放要求,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实现深层次市场化改革的新突破,释放强大的市场活力。这主要包括: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能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提升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释放我国的科技创新潜力,推动创新发展等。
——摘自迟福林《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市场化改革》
贫困是一个历史性、世界性、普遍性的重大问题,消除贫困是人类自古以来梦寐以求并为之顽强奋斗的美好理想。贫困在中国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中国正处在三座大山压迫下,国家正处于积贫积弱状态,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崇高的责任意识和无畏的担当精神,在长期扶贫脱贫的基础上组织实施、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战,要在2020年让占全人类人口总数1/5的中国彻底消除绝对贫困,让中国人民在共同富裕上迈出坚实一步,过上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让世界人民看到脱贫致富光明前景,为消除贫困持续奋斗,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给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摘自徐光春《脱贫攻坚: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产品的研发、生产(包括各种零部件生产)、服务和销售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形成全球产业链,在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中间品供应形成供应链,不同环节的附加值形成价值链。企业可以通过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在世界范围获取技术、要素和市场。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途径之一。
我国是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创造新产业、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储备远远不足,很多产业还处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在一些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一些突发情况下,部分供应链有可能面临中断的风险。面对当前国际形势深刻复杂变化对供应链带来的压力,不仅要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而且要克服产业链上关键技术对国外供应商的过度依赖,增强我国产业在各产业链上的供给和配套能力。其路径是以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围绕产业链开展技术创新,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进。
——摘自洪银兴《围绕产业链开展技术创新》
本栏责任编辑/李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