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我跟一个做媒体的朋友聊天,聊起各自面临的境况,都很丧气。
朋友说现在媒体的选题贫瘠,报道网红城市、网红建筑、网红现象——一个盲盒,几乎所有媒体都在写。报道的人物几乎都是网红,思路也都一样:草根,因为做好了一个点,触发了大众狂欢,然后呢?然后就没有了。类似的稿子,無论是看多了,还是写多了,都很沮丧。
我说我最近的状态也很丧气,因为前段时间工作比较多,漫长地化妆,在摄像机前漫长地表演知性,绞尽脑汁地回答:“你认为阅读写作和美/时尚/科技/小型家用电器/高性能智能电动汽车有什么关系?”在另一些非工作的时刻,我也面临着一些被“广泛热议”但毫无意义的问题,如“你是怎么治愈讨好型人格的?”“你是怎么看待中产焦虑和年轻人的低欲望社会?”“你是救猫还是救艺术品?”
当交换了彼此的沮丧,我和朋友发现了问题的根源:我们都觉得自己的工作丧失了价值感。然而就和大部分工作一样,它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只是当你回顾自己倾注的时间和精力时,会忍不住感慨:“可以,但没必要。”
当我把自己丧失价值感的沮丧分享给另外的亲密朋友,得到的反馈如一盆冷水浇下:“大部分人都无法从工作中获得价值感,工作就是工作,你追求价值感是你的病,你要治。”而当我再次微弱地表演自己的崩溃,朋友则忧心忡忡地说:“你看你,心态都不好了。”
的确,我的心态并不总是好的。之前,别人问我:“你有什么特别的能力?”我想了想,说:“我自我厌恶的能力特别强。”
在自我厌恶的经验里,我简直是一个豌豆公主——当感觉到自己不够真诚了,感觉到自己不够勇敢了,感觉到自己贪婪了,感觉到自己愚笨不灵敏了,我就会被自我厌恶长久啮噬,轻则自闭,重则跑路。之前,我到异国生活了一年,就是觉得自己在环境中随波逐流一路下沉,再不逃跑人就废了。
也许人年轻的时候都是这样,觉得自己与世界格格不入,认为梦想是对的,生活是错的。但随着年岁渐长,生活嘲弄美梦,人生缓慢受锤,于是那种膈应逐渐消退,就像是一种热病被治愈。
我小时候曾经采访过一位摇滚歌手,他说自己早年对自己和他人都很愤怒,并且在愤怒下写了很多首歌,现在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不愤怒了。我惊讶地问:“你为什么不愤怒了?”他惊讶地反问:“我为什么要愤怒?”然后我们惊讶地重复了好几遍上述对话,最后他找到了一个完美答案:“因为我和自己和解了。”
“和解”这个词现在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我当然相信有真正与自己和解的人——诚实地面对命运的感召,在追求永恒事业时平静而勇敢,但大多数时候,我听到人们说“和自己和解”时,往往说的是“我放弃了”。
我原谅,我感受到能力与目标之间差距的时候选择放弃;我默许,我从自己看不起的事物中花费时间且获得快乐;我放弃,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是因为“我太难了”而不是“我太软弱了”。大部分时候,我们说“我和自己和解了”,是受不了自己内心深处一遍又一遍的反问,想终结对话。
我还不想这样。
我以前的文章里谈到过树木希林的纪录片,在片子中,她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人要保持对自己的愤怒。”
对自己的无能、懒惰保持愤怒,这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疾病。就像喝酒会呕吐,是一种带有保护性的应激反应,当有一天你不会呕吐了,不是因为你身体变好、酒量变大了,而是因为你的耐受性变强,失去了这种自我保护的机制。
呕吐很痛苦,就像是愤怒、拷问、追寻,都很痛苦。世上总有一些人,他们对生活要求很高,对自己的愚蠢和粗野又不甘心。当我还能感觉到痛苦,我就知道,自己还在这些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