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课标同时也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學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学实践表明:物理学科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较为单一的教学模式,较大程度的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中,独立性、自主性、体验性、问题性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他们相互交流、彼此合作,学习的热情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学生的质疑、探索、创造能力得到了全面的培养。然而,教学实践也提醒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同一个教学班级中,学生存在着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存在着智力、情感、生活背景的不同。如果在探究式教学中,按照“一刀切”的模式进行教学,就会导致学困生意识不到探究的问题,提不出起码的猜想,更不用说去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就连他们在班上最基本的交流权利和活动空间也会被无形的剥夺,这部分学生成了课堂探究教学活动的旁观者。鉴于此,我提出我自己的一些见解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分层探究教学的指导思想
现代教学观强调人本主义思想,实质就是强调教学的服务功能,教师的教学应该服从于社会和学生的实际需要。一个教学班中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反映了学生层次上的差异,体现了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我们教师的教学也就应该是既要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现状,又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潜能,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人人都有兴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个个都能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只有这样,教学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卡罗尔曾说过“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因此,分层探究不仅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符合学生在发展中的客观要求,也符合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二、分层教学的基本模式
(一)了解差异,尊重个体
分类建组实验前,通过平时的课堂提问和单元测试的分析以及期中考试的信息反馈,对全班学生进行前期调查了解,内容包括学生的智能、技能、心理、在校表现、家庭环境等,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归档。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好中上、中下两个层次的学习小组,让师生知道每个学生在某一阶段所处的层次。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在班级上公布分层学生的名单,真正使学生在学校里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在学习物理各项知识的同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部分,并在这部分知识上可以超出课本的范围。同时师生要共同树立好对教学的乐观主义态度和信心,并使学生明确这种分组方式的意义。
(二)确定目标,精心策划
针对实际,分别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物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准绳,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对中下采用低起点、密台阶、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办法。把教材的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分目标,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或几步逐步达到考纲的要求;对好及中上学生则允许他们超考纲、超进度学习。拟订各层次教学要求既不能过高,增加教学难度,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消化不良,丧失信心;也不能太低,降低考纲要求,过分放慢教学进度,完不成学习任务。力求准确地把握各类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域”,较好地解决优生“吃不饱”与学困生“吃不了”的矛盾。
(三)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备课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到实验准备课都坚持与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如针对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在课堂容量上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智能的差异,在课堂提问、例题讲解、巩固练习上有区别,所要求的思维程度不同,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课堂教学中改变授课形式,保证在同一节课内既有面向全体的“整合”环节,又有兼顾优生、学困生的“分层”环节,做到“分层”而不散,“整合”而不死,既要自然地融进预习、新授、质疑、辅导、巩固、小结的正常教学程序,又要较好地解决各层次间的动静支配的矛盾。此外,我还从各类学生听课神情、解题准确率中搜集信息,及时调控教学节奏和教学进程,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强化目标意识,做到课前公布各层次的学习目标,课终检测是否达标。另一方面把握课堂提问的策略,让各类学生均有输出信息的机会。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在突破重、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优生的作用,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在巩固练习时,检查学困生的理解程度,及时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这样能够较好地解决教材的统一性和学生个性差异的矛盾,使各类学生各有所得。
(四)分层作业,满足所需
学生作业分课内、课外两类。课内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并且在作业的批改上实行几种不同的尝试:一种是在自习课上面批或是课后找到学生面批,这样就使得每个学生得到直接的反馈,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一种是让学生交换批阅,从别人的作业中发现问题,再联想到自己的作业中的问题,加深认识;第三就是通过讲解让学生自己批阅,提高自主意识。课外作业则分层设计。一是拔尖提高题。即是根据好中上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巩固练习题目;二是放缓坡度题,也就是根据中下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课后习题分解成几个小题或给予具体提示。这样,既切实减轻了中下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增强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
总之,实行分层教学和分类辅导,应该针对学生实际,挖掘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生动、健康地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真正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一、分层探究教学的指导思想
现代教学观强调人本主义思想,实质就是强调教学的服务功能,教师的教学应该服从于社会和学生的实际需要。一个教学班中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反映了学生层次上的差异,体现了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我们教师的教学也就应该是既要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现状,又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潜能,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人人都有兴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个个都能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只有这样,教学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卡罗尔曾说过“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因此,分层探究不仅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符合学生在发展中的客观要求,也符合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二、分层教学的基本模式
(一)了解差异,尊重个体
分类建组实验前,通过平时的课堂提问和单元测试的分析以及期中考试的信息反馈,对全班学生进行前期调查了解,内容包括学生的智能、技能、心理、在校表现、家庭环境等,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归档。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好中上、中下两个层次的学习小组,让师生知道每个学生在某一阶段所处的层次。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在班级上公布分层学生的名单,真正使学生在学校里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在学习物理各项知识的同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部分,并在这部分知识上可以超出课本的范围。同时师生要共同树立好对教学的乐观主义态度和信心,并使学生明确这种分组方式的意义。
(二)确定目标,精心策划
针对实际,分别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物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准绳,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对中下采用低起点、密台阶、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办法。把教材的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分目标,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或几步逐步达到考纲的要求;对好及中上学生则允许他们超考纲、超进度学习。拟订各层次教学要求既不能过高,增加教学难度,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消化不良,丧失信心;也不能太低,降低考纲要求,过分放慢教学进度,完不成学习任务。力求准确地把握各类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域”,较好地解决优生“吃不饱”与学困生“吃不了”的矛盾。
(三)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备课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到实验准备课都坚持与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如针对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在课堂容量上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智能的差异,在课堂提问、例题讲解、巩固练习上有区别,所要求的思维程度不同,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课堂教学中改变授课形式,保证在同一节课内既有面向全体的“整合”环节,又有兼顾优生、学困生的“分层”环节,做到“分层”而不散,“整合”而不死,既要自然地融进预习、新授、质疑、辅导、巩固、小结的正常教学程序,又要较好地解决各层次间的动静支配的矛盾。此外,我还从各类学生听课神情、解题准确率中搜集信息,及时调控教学节奏和教学进程,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强化目标意识,做到课前公布各层次的学习目标,课终检测是否达标。另一方面把握课堂提问的策略,让各类学生均有输出信息的机会。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在突破重、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优生的作用,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在巩固练习时,检查学困生的理解程度,及时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这样能够较好地解决教材的统一性和学生个性差异的矛盾,使各类学生各有所得。
(四)分层作业,满足所需
学生作业分课内、课外两类。课内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并且在作业的批改上实行几种不同的尝试:一种是在自习课上面批或是课后找到学生面批,这样就使得每个学生得到直接的反馈,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一种是让学生交换批阅,从别人的作业中发现问题,再联想到自己的作业中的问题,加深认识;第三就是通过讲解让学生自己批阅,提高自主意识。课外作业则分层设计。一是拔尖提高题。即是根据好中上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巩固练习题目;二是放缓坡度题,也就是根据中下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课后习题分解成几个小题或给予具体提示。这样,既切实减轻了中下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增强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
总之,实行分层教学和分类辅导,应该针对学生实际,挖掘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生动、健康地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真正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